一种基于原位水解的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306114发布日期:2021-03-17 00:58阅读: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原位水解的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纳米二氧化钛的实验室制备技术层出不穷,但是,能在油性有机材料中达到纳米尺度均匀分散和复合、表现出显著功能性的纳米二氧化钛却数量甚少。其原因在于纳米二氧化钛本身具有强亲水性、强极性、高表面能以及极易相互团聚的特点,没有经过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极易相互团聚形成大颗粒,并在有机复合材料中失去纳米尺寸效应,几乎不表现纳米二氧化钛的功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原位水解的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纳米二氧化钛易团聚的问题,利用海泡石在极性溶剂中形成微孔结构的特性,辅以海泡石的多孔网络结构和贯穿性通道结构,将钛酸正丁酯原位化水解形成纳米二氧化钛,有效的阻止了纳米二氧化钛因电子牵引而形成迁移。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原位水解的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钛酸正丁酯加入至无水乙醇中,低温超声分散形成钛醇液;所述钛酸正丁酯在无水乙醇中的浓度为80-110g/l,低温超声的温度为2-4℃,超声频率为70-90khz;

步骤2,将海泡石加入至钛醇液中搅拌均匀,形成悬浊液,然后边搅拌边减压蒸馏,将乙醇完全去除,得到镀膜海泡石;所述海泡石的加入量是钛酸正丁酯质量的60-90%,搅拌均匀的搅拌速度为1000-2000r/min,所述减压蒸馏的压力为标准大气压的70-80%,温度为70-80℃,搅拌速度为2000-4000r/min;所述海泡石采用β-海泡石;

步骤3,将镀膜海泡石恒温静置在反应釜中反应2-4h,然后采用氮气吹扫,得到预制海泡石;所述恒温静置的温度为100-110℃,反应釜内的水蒸气的气体浓度为4-8%,所述反应釜内空气流通速度为10-20ml/min;所述氮气吹扫的氮气温度为100-200℃,吹扫速度为20-50ml/min;

步骤4,将预制海泡石放入无水乙醇中恒温超声反应60-120min,静置10-20min,过滤得到滤液,并采用无水乙醇洗涤过滤后的海泡石,然后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为二氧化钛醇液;所述恒温超声的温度为20-40℃,超声频率为50-90khz,静置温度为10-20℃;所述洗涤后的海泡石用于步骤2的钛醇液中;

步骤5,将二氧化钛醇液喷雾在恒温反应釜中,恒温沉降1-2h,然后采用恒温氮气吹扫尾气,冷却回收得到无水乙醇,同时沉降得到纳米二氧化钛;所述喷雾的喷雾速度为3-6ml/min,喷雾过程中单位面积内的液滴量为0.3-0.5ml,恒温反应釜的反应温度为80-100℃;恒温沉降的温度为80-90℃,所述恒温氮气吹扫的速度为1-2ml/min,温度为90-100℃;所述回收后的乙醇能够用于步骤1。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

1.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纳米二氧化钛易团聚的问题,利用海泡石在极性溶剂中形成微孔结构的特性,辅以海泡石的多孔网络结构和贯穿性通道结构,将钛酸正丁酯原位化水解形成纳米二氧化钛,有效的阻止了纳米二氧化钛因电子牵引而形成迁移。

2.本发明利用海泡石在无水乙醇中的多孔特性以及通透性,配合海泡石自身的吸水特性,将空气中的水分吸收,并用于钛酸正丁酯水解,形成纳米二氧化钛。

3.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实现了乙醇和海泡石的循环使用,减少了原材料的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原位水解的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钛酸正丁酯加入至无水乙醇1l中,低温超声分散形成钛醇液;所述钛酸正丁酯在无水乙醇中的浓度为80g/l,低温超声的温度为2℃,超声频率为70khz;

步骤2,将海泡石加入至钛醇液中搅拌均匀,形成悬浊液,然后边搅拌边减压蒸馏,将乙醇完全去除,得到镀膜海泡石;所述海泡石的加入量是钛酸正丁酯质量的60%,搅拌均匀的搅拌速度为1000r/min,所述减压蒸馏的压力为标准大气压的70%,温度为70℃,搅拌速度为2000r/min;所述海泡石采用β-海泡石;

步骤3,将镀膜海泡石恒温静置在反应釜中反应2h,然后采用氮气吹扫,得到预制海泡石;所述恒温静置的温度为100℃,反应釜内的水蒸气的气体浓度为4%,所述反应釜内空气流通速度为10ml/min;所述氮气吹扫的氮气温度为100℃,吹扫速度为20ml/min;

步骤4,将预制海泡石放入无水乙醇中恒温超声反应60min,静置10min,过滤得到滤液,并采用无水乙醇洗涤过滤后的海泡石,然后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为二氧化钛醇液;所述恒温超声的温度为20℃,超声频率为50khz,静置温度为10℃;所述洗涤后的海泡石用于步骤2的钛醇液中;

步骤5,将二氧化钛醇液喷雾在恒温反应釜中,恒温沉降1h,然后采用恒温氮气吹扫尾气,冷却回收得到无水乙醇,同时沉降得到纳米二氧化钛;所述喷雾的喷雾速度为3ml/min,喷雾过程中单位面积内的液滴量为0.3ml,恒温反应釜的反应温度为80℃;恒温沉降的温度为80℃,所述恒温氮气吹扫的速度为1ml/min,温度为90℃;所述回收后的乙醇能够用于步骤1。

本实施例制得的纳米二氧化钛粒径分散均匀,且0-400nm的分布率为97%;同时,经检测,纳米二氧化钛的抗菌率为98%。

实施例2

一种原位水解的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钛酸正丁酯加入至无水乙醇1l中,低温超声分散形成钛醇液;所述钛酸正丁酯在无水乙醇中的浓度为110g/l,低温超声的温度为4℃,超声频率为90khz;

步骤2,将海泡石加入至钛醇液中搅拌均匀,形成悬浊液,然后边搅拌边减压蒸馏,将乙醇完全去除,得到镀膜海泡石;所述海泡石的加入量是钛酸正丁酯质量的90%,搅拌均匀的搅拌速度为2000r/min,所述减压蒸馏的压力为标准大气压的80%,温度为80℃,搅拌速度为4000r/min;所述海泡石采用β-海泡石;

步骤3,将镀膜海泡石恒温静置在反应釜中反应4h,然后采用氮气吹扫,得到预制海泡石;所述恒温静置的温度为110℃,反应釜内的水蒸气的气体浓度为8%,所述反应釜内空气流通速度为20ml/min;所述氮气吹扫的氮气温度为200℃,吹扫速度为50ml/min;

步骤4,将预制海泡石放入无水乙醇中恒温超声反应120min,静置10-20min,过滤得到滤液,并采用无水乙醇洗涤过滤后的海泡石,然后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为二氧化钛醇液;所述恒温超声的温度为40℃,超声频率为90khz,静置温度为20℃;所述洗涤后的海泡石用于步骤2的钛醇液中;

步骤5,将二氧化钛醇液喷雾在恒温反应釜中,恒温沉降2h,然后采用恒温氮气吹扫尾气,冷却回收得到无水乙醇,同时沉降得到纳米二氧化钛;所述喷雾的喷雾速度为6ml/min,喷雾过程中单位面积内的液滴量为0.5ml,恒温反应釜的反应温度为100℃;恒温沉降的温度为90℃,所述恒温氮气吹扫的速度为2ml/min,温度为100℃;所述回收后的乙醇能够用于步骤1。

本实施例制得的纳米二氧化钛粒径分散均匀,且0-120nm的分布率为96%;同时,经检测,纳米二氧化钛的抗菌率为99%。

实施例3

一种原位水解的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钛酸正丁酯加入至无水乙醇1l中,低温超声分散形成钛醇液;所述钛酸正丁酯在无水乙醇中的浓度为90g/l,低温超声的温度为3℃,超声频率为80khz;

步骤2,将海泡石加入至钛醇液中搅拌均匀,形成悬浊液,然后边搅拌边减压蒸馏,将乙醇完全去除,得到镀膜海泡石;所述海泡石的加入量是钛酸正丁酯质量的80%,搅拌均匀的搅拌速度为1500r/min,所述减压蒸馏的压力为标准大气压的75%,温度为75℃,搅拌速度为3000r/min;所述海泡石采用β-海泡石;

步骤3,将镀膜海泡石恒温静置在反应釜中反应3h,然后采用氮气吹扫,得到预制海泡石;所述恒温静置的温度为105℃,反应釜内的水蒸气的气体浓度为6%,所述反应釜内空气流通速度为15ml/min;所述氮气吹扫的氮气温度为150℃,吹扫速度为40ml/min;

步骤4,将预制海泡石放入无水乙醇中恒温超声反应90min,静置15min,过滤得到滤液,并采用无水乙醇洗涤过滤后的海泡石,然后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为二氧化钛醇液;所述恒温超声的温度为30℃,超声频率为70khz,静置温度为15℃;所述洗涤后的海泡石用于步骤2的钛醇液中;

步骤5,将二氧化钛醇液喷雾在恒温反应釜中,恒温沉降2h,然后采用恒温氮气吹扫尾气,冷却回收得到无水乙醇,同时沉降得到纳米二氧化钛;所述喷雾的喷雾速度为5ml/min,喷雾过程中单位面积内的液滴量为0.4ml,恒温反应釜的反应温度为95℃;恒温沉降的温度为85℃,所述恒温氮气吹扫的速度为2ml/min,温度为95℃;所述回收后的乙醇能够用于步骤1。

本实施例制得的纳米二氧化钛粒径分散均匀,且0-300nm的分布率为95%;同时,经检测,纳米二氧化钛的抗菌率为99%。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纳米二氧化钛易团聚的问题,利用海泡石在极性溶剂中形成微孔结构的特性,辅以海泡石的多孔网络结构和贯穿性通道结构,将钛酸正丁酯原位化水解形成纳米二氧化钛,有效的阻止了纳米二氧化钛因电子牵引而形成迁移。

2.本发明利用海泡石在无水乙醇中的多孔特性以及通透性,配合海泡石自身的吸水特性,将空气中的水分吸收,并用于钛酸正丁酯水解,形成纳米二氧化钛。

3.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实现了乙醇和海泡石的循环使用,减少了原材料的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