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生产硫酸钾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9582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温生产硫酸钾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氯化钾和硫酸为原料生产硫酸钾的工艺方法。
目前,硫酸钾生产工艺为明矾石还原裂解,硫酸钠法、硫铵法、硫酸法等高温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复杂,投资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工艺流程简单,投资小,成本低的低温生产硫酸钾的新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将固体氯化钾按1∶1.2—3的重量比溶于水,氯化钾溶液与硫酸按体积比1∶0.05—0.12的比例混溶于反应器中,分别加入反应总量0.2—1倍的胺盐或醇类催化剂,在常压、低温40—80℃下经三步催化反应2—4小时后,离心分离,得主产品硫酸钾,反应副产品氯化氨经冷却吸收制成31%盐酸产品。
附图
,给出了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加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先将固体氯化钾按1∶1.2—3的重量比溶于水,氯化钾溶液与硫酸按体积比1∶0.05—0.12的比例混溶于反应器I中,加入反应总量0.2—1倍的淑丁醇、异丁醇、仲辛醇醇类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催化剂,在常压、40—80℃温度下进行第一步催化反应0.7—1.4小时;再加入反应总量0.2—1倍的三烷基胺、三苄胺、氯化甲三烷基铵胺盐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催化剂,于反应器II中常压、40—80℃温度下进行第二步催化反应0.7—1.4小时,与此同时,将反应副产品氯化氢经冷却吸收器中,加入H2O制成31%盐酸产品;将主产品于反应器III中,并加入反应总量0.2—1倍的碳酸铵、硝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在常压、40—80℃温度下进行第三步催化反应0.7—1.4小时后经离心分离得K2SO4主产品,含K2O50%以上。
实施例称取KCL90%50g,与H2SO498%17g放入反应器中,分别加入14g淑丁醇、三烷基胺、碳酸铵催化剂于反应器I、II、III中在常压、40—80℃下2—4小时得产品K2SO445g,含K2O53%。
本发明生产的硫酸钾产品质量达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ZBG21006—89的优等品,指标如下氧化钾氯 水份 游离酸 碱度K2O%Cl%H2O% 以H2SO4%计 以Na2O%计>50.0<1.2 <1.0<0.5 <0.2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效果1、用催化剂降低反应温度,节约能源;2、用催化剂加速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减小了反应容器体积,投资小;3、本发明流程短,操作简易,腐蚀小、成本低。
4、产品质量超过ZBG21006—89优等品标准,产品质量好,市场竞争力强。
权利要求
1.低温生产硫酸钾新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将固体氯化钾按1∶1.2—3的重量比溶于水,氯化钾溶液与硫酸按体积比1∶0.05—0.12的比例混溶于反应器中,分别加入反应总量0.2—1倍的胺盐或醇类催化剂,在常压、低温40—80℃下经三步催化反应2—4小时后,离心分离,得主产品硫酸钾,反应副产品氯化氢经冷却吸收制成31%盐酸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低温生产硫酸钾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催化反应中加入的催化剂为淑丁醇、异丁醇、仲辛醇醇类中的一种或几种,第二步催化反应中加入的催化剂为三烷基胺、三苄胺、氯化甲三烷基铵胺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第三步催化反应中加入的催化剂为碳酸铵、硝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生产硫酸钾新工艺,它将固体氯化钾按1∶1.2-3的重量比溶于水,氯化钾溶液与硫酸按体积比1∶0.05-0.12的比例混溶于反应器中,分别加入胺盐或醇类催化剂,在常压、低温40-80℃下经三步催化反应2-4小时后,离心分离,得主产品硫酸钾,反应副产品氯化氢经冷却吸收制成31%盐酸产品。该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投资小,成本低,产品质量优等。
文档编号C01B7/00GK1121899SQ94113060
公开日1996年5月8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31日
发明者曾永康, 罗荣林, 刘世胜, 曾祥芳, 陈学庆 申请人:曾永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