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用透明型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929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Pvc用透明型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氯乙烯(PVC)用抗冲改性剂,特别涉及一种透明型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PVC)用抗冲改性剂的主要品种有CPE(氯化聚乙烯)、MBS(甲基丙烯酸甲酯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抗冲ACR(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等。其特点分别为-1、CPE(氯化聚乙烯)是高密度聚乙烯氯化后的产物,此类抗冲改性剂用于聚氯乙烯(PVC)中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耐寒性、耐化学药品性等其缺点为透明性差、拉伸强度低等。不能用于聚氯乙烯(PVC)透明制品中。2、MBS(甲基丙烯酸甲酯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是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丁苯胶乳或丁基胶乳的接枝共聚物,此类抗冲改性剂用于聚氯乙烯(PVC)中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透明性、表面光洁度等其缺点为耐侯性差,其制品广泛用于聚氯乙烯(PVC)透明制品中,但是由于产品中有不饱和的丁二烯组分容易光分解,又使其制品不能用于室外。3、抗冲ACR(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是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丙烯酸酯类弹性体的接枝共聚物,此类抗冲改性剂用于聚氯乙烯(PVC)中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耐寒性、耐侯性、耐化学药品性、表面光洁度等其缺点为由于产品的初基粒子的分布以及与聚氯乙烯(PVC)的折光指数不同等原因,不能用于聚氯乙烯(PVC)透明制品中。综上所述,聚氯乙烯需要一种比较优秀的用于室外透明制品的抗冲改性剂。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PVC用透明型丙燁酸簾类抗冲改性剂,在PVC使用中具有耐折白和透明性并解决PVC制品的耐侯性。本发明PVC用透明型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其特征在于为核壳结构共聚物,其中核层是由聚合单体丙烯酸丁酯与苯乙烯加入交联剂进行乳液聚合反应形成的,以核层聚合单体总重量为100%计,丙烯酸丁酯为50~70%,苯乙烯为3050%,交联剂为核层聚合单体总量的0.52%,壳层是由聚合单体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在核层上继续进行乳液聚合接枝反应而成,以壳层聚合单体总量为100%计,甲基丙烯酸甲酯为40~50%,苯乙烯为5060%,以核层和壳层聚合单体总量为100%计算,在核层乳液聚合反应阶段一次性加入为聚合单体总量的0.010.05%的引发剂、占聚合单体总量的13%的乳化剂,核层聚合单体占总聚合单体量的80~90%,壳层聚合单体占总聚合单体量的1020%,控制乳液的PH为27。所述交联剂优选采用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或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所述引发剂优选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所述乳化剂可以是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油酸钾、硬脂酸钾或松香酸钾。所述乳液聚合反应温度为7080'C,核层聚合反应可以采用多段(如4~7段)进行,每一段聚合单体量均分,当测得转化率大于95%后,再加入下一段聚合单体。聚合反应所需要的水量一般为聚合单体总量的1.5~1.8倍。PVC用透明型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简称LS-12树脂)核层部分聚合可分为4-7段进行,用乳化剂和乳液的酸碱度调整共聚物的粒均径在80-150nm之间,从而保证与PVC的折光指数一致,使得该产品在PVC使用中具有耐折白和透明性。用于PVC透明制品中,可以替代MBS树脂。产品除拥有MBS树脂的性能以外还解决了MBS树脂的耐侯性问题,可广泛用于聚氯乙烯PVC透明室外制品中。技术指标见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将以上五组配方分别按照比例在高速塑混料机中致125'c出料冷却,后在双辊塑炼机上180tc3分钟的条件下,拉制成片材。分别进行性能的检测。通过性能检测数据可以看出,含有本发明改性剂ls-12的配方的性能检測数据为最优。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在3000L搪玻璃釜中加入5070。/6的软水(乳液总i按100%计),1*(占总聚合单体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开搅拌,加入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和交联剂二甲基丙燔酸乙二醇酯,以丙烯酸丁醮和苯乙烯的量为100%计,丙烯酸丁酯为50%,苯乙錄为50%,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核层两聚合单体总量的1%,加入为核层和壳层总聚合单体量的0.01%的过硫酸钾,聚合单体可平均分成4段进行乳液聚合,控制反应温度70"80'C。放热完成后,80-85TC恒温1小时。继续加入聚合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在70"801C下发生乳液聚合接枝得到壳层,以壳层聚合单体总量为100%计,甲基丙烯酸甲酯为50%,苯乙烯为50%。核层聚合单体占总聚合单体量的80%,壳层聚合单体占总聚合单体量的20%。通过油酸调节乳液的PH在3,反应完成后,经低温压力喷雾干燥制成的产品。实施例2:工艺过程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十二烷基硫酸钠的量为总聚合单体i的2%,引发剂采用过硫酸铵,用量为总聚合单体量的0.05%,交联剂采用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用量为核层聚合单体总量的2%。核层丙烯酸丁酯为60%,苯乙烯为40%,壳层甲基丙烯酸甲酯为40%,苯乙烯为60%,核层聚合单体占总聚合单体董的卯%,壳层聚合单体占总聚合单体量的10%。通过丙烯酸调节乳液的PH在5。实施例3:工艺过程同实施例l,不同的是十二垸基硫酸钠的量为总聚合单体量的3%,引发剂采用过硫酸铵,用量为总聚合单体量的0.02%,交联剂采用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用量为核层聚合单体总量的0.5%。核层丙烯酸丁酯为70%,苯乙烯为30%。壳层甲基丙烯酸甲酯为50%,苯乙烯为50%,核层聚合单体占总聚合单体i的80。/。,壳层聚合单体占总聚合单体量的20%。调节乳液PH在2。权利要求1、一种PVC用透明型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其特征在于为核壳结构共聚物,其中核层是由聚合单体丙烯酸丁酯与苯乙烯加入交联剂进行乳液聚合反应形成的,以核层聚合单体总重量为100%计,丙烯酸丁酯为50~70%,苯乙烯为30~50%,交联剂为核层聚合单体总量的0.5~2%,壳层是由聚合单体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在核层上继续进行乳液聚合接枝反应而成,以壳层聚合单体总量为100%计,甲基丙烯酸甲酯为40~50%,苯乙烯为50~60%,以核层和壳层聚合单体总量为100%计算,在核层乳液聚合反应阶段一次性加入为聚合单体总量的0.01~0.05%的引发剂、占聚合单体总量的1~3%的乳化剂,核层聚合单体占总聚合单体量的80~90%,壳层聚合单体占总聚合单体量的10~20%,控制乳液的PH为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用透明型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或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用透明型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用透明型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琉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油酸钾、硬脂酸钾或松香酸钾。全文摘要PVC用透明型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为核壳结构共聚物,其中核层是由聚合单体丙烯酸丁酯与苯乙烯加入交联剂进行乳液聚合反应形成的,壳层是由聚合单体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在核层上继续进行乳液聚合接枝反应而成,核层聚合单体占总聚合单体量的80~90%,壳层聚合单体占总聚合单体量的10~20%,控制乳液的pH为2~7。通过用乳化剂和乳液的酸碱度调整共聚物的粒均径在80-150nm之间,从而保证与PVC的折光指数一致,使得该产品在PVC使用中具有耐折白和透明性。产品除拥有MBS树脂的性能以外还解决了MBS树脂的耐侯性问题,可广泛用于聚氯乙烯PVC透明室外制品中。文档编号C08L27/06GK101190992SQ20061007032公开日2008年6月4日申请日期2006年11月18日优先权日2006年11月18日发明者周学伟,锋孙,赵圣宝,赵立峰申请人:沂源瑞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