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聚合物水性分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7591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电聚合物水性分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聚合物水性分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导电聚合物近年来成为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导电聚合物具有电导率宽范围内可逆可调(10_9 105S/cm)、分子结构可控、易于多功能化等特点,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电致变色器件、电子纸、塑料存储器、太阳能电池、电解电容器和传感器等高新科技领域有 着诱人的应用前景;同时它们还在防静电材料、电磁屏蔽、吸波材料、防腐蚀材料和导电纤 维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但导电聚合物在众多常用溶剂中的不溶解是影响其应用及开发的 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获得可溶性的导电聚合物是该领域所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可溶性导电聚合物可通过结构修饰(取代、接枝或共聚)、乳液聚合或功能 性掺杂等多种方法来进行制备。其中,功能性掺杂是利用可溶性掺杂剂获得可溶性导电聚 合物,该方法有效、廉价、简单,适合大规模制备。聚对苯乙烯磺酸及其水溶性盐类是一种毒 性低、水溶性好的乳化剂,当其用作导电聚合物的掺杂剂时,可制备出导电聚合物水性分散 液。例如,聚(3,4_乙撑二氧噻吩)/聚对苯乙烯磺酸水性分散液(简称PED0T/PSS)已经 由德国Bayer公司率先推出商业品,但目前其电导率较低,最高只到lS/cm,严重影响到其 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电导率导电聚合物水性分散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 所得到的导电聚合物水性分散液成膜后的电导率高,且透明性和耐热性好,该方法简单有 效,成本低廉,易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本发明得到的导电聚合物水性分散液,可用于电子器件的 电极材料、电致发光或电致变色材料、防静电材料、电磁屏蔽、吸波材料、防腐蚀材料以及导 电纤维的制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供的导电聚合物水性分散液,其由蒸馏水、分散于所述蒸馏水中的分散 相A和后处理剂B组成;所述蒸馏水与分散相A及后处理剂B重量份配比=69-20 30-70 1-10 ;所述分散相A为导电聚合物单体与氧化剂和掺杂剂发生聚合反应所生 成的聚合物;所述分散相A中的导电聚合物单体与氧化剂及掺杂剂的摩尔配比为 1 2-7. 5 10-20 ;所述导电聚合物单体为聚3,4_乙撑二氧噻吩、苯胺单体或吡咯单体;所述氧化剂为过硫酸钠、过硫酸铵或三氯化铁;或为由过硫酸钠与三氯化铁组成 的混合物;或为由过硫酸铵与硫酸铁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掺杂剂为聚对苯乙烯磺酸或为聚对苯乙烯磺酸的水溶性盐;
所述后处理剂为四氟硼酸-1-乙基-3-甲基咪唑、对甲苯磺酸钠、对甲苯磺酸铁、 1-乙基-3-甲基咪唑氢碘酸盐、对甲苯磺酸或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基磺酸盐。本发明提供的导电聚合物水性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在_20°C至50°C,将分散相A加入至蒸馏水中,搅拌下反应12h_48h ;之后停止 搅拌反应,静置,倾倒出上层清液;所述分散相A为导电聚合物单体与氧化剂和掺杂剂发生聚合反应所生成的聚合 物;所述分散相A中的导电聚合物单体与氧化剂及掺杂剂的摩尔配比为1;2-7. 5 10-20 ;所述导电聚合物单体为3,4_乙撑二氧噻吩、苯胺单体或吡咯单体;所述氧化剂为过硫酸钠、过硫酸铵或三氯化铁;或为由过硫酸钠与三氯化铁组成 的混合物;或为由过硫酸铵与硫酸铁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掺杂剂为聚对苯乙烯磺酸或为聚对苯乙烯磺酸的水溶性盐;2)再向体系中加入后处理剂,继续在搅拌下反应,反应完全后,过滤,得到高电导 率导电聚合物水性分散液;所述蒸馏水与分散相A及后处理剂B重量份配比=69-20 30-70 I-IO0本发明提供的导电聚合物水性分散液的用途,其可通过旋转喷涂或涂抹用于制备 导电薄膜。本发明提供的导电聚合物水性分散液的用途,其可与高分子材料溶液混合用作导 电材料的添加剂。本发明提供的导电聚合物水性分散液的用途,其可用于制备电子器件材料、电致 发光材料、电致变色材料、防静电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吸波材料、防腐蚀材料或导电纤维材 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提供的导电聚合物水性分散液,通过简单的后处理,大大提高了成膜后 的电导率,且成膜性能优良;2.本发明所提供的导电聚合物水性分散液,其成膜后的电导率可以通过控制反应 中掺杂剂、氧化剂和单体的比例,以及调节聚合反应温度等条件,来调节材料的导电性,以 满足不同技术应用的需求;3.本发明提供的化学氧化制备方法,其简单易行,设备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4.本发明的提供的导电聚合物水性分散液可通过旋转喷涂等加工方法制成导电 薄膜,也可以和多种高分子材料溶液混合,还可以用作添加剂,而在电子器件、电致发光或 电致变色材料、防静电材料、电磁屏蔽、吸波材料、防腐蚀材料、导电纤维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PED0T/PSS不同厚度薄膜的紫外谱图;图中a、b、c、d的膜
0. ΙμπκΟ. 5μ 、1μπ 、2μπ 。图2为实施例6制备的PANI/PSS不同厚度薄膜的紫外谱图;图中a、b、c的膜厚度分别为 0. 5μπι、1μπι、2μπι。图3为实施例11制备的PPy/PSS厚度为0. 5 μ m薄膜的紫外谱图。
图4为实施例1、6、11制备的PED0T/PSS、PANI/PSS和PPy/PSS干燥成膜后研磨所得粉末材料的热失重曲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制备本发明的高电导率PED0T/PSS水性分散液在0°C,将 0. 5mL 的 EDOT 单体;3. 2g过硫酸铵+2. 8g硫酸铁(氧化剂);和9. 6g聚对苯乙烯磺酸钠(掺杂剂)依次加入到20mL蒸馏水中,边搅拌边反应24h ; 之后停止搅拌和反应,静置48h,倾倒出上层清液;所述EDOT单体与过硫酸铵、硫酸铁和聚对苯乙烯磺酸钠的摩尔比为 1 3 1. 5 10 ;再向体系中加入0. 5g四氟硼酸-1-乙基-3-甲基咪唑(后处理剂),继续搅拌反 应4h后,过滤,得到本实施例的高电导率PED0T/PSS水性分散液(深蓝色)28g。该水性分 散液中,四氟硼酸-I-乙基-3-甲基咪唑占1. 8% (即0. 5 + 28 = 0. 018),PED0T/PSS占 36.2% (该数值的计算方法为lg水性分散液干燥后得到固体产物0. 38g,则PED0T/PSS所 占的重量百分比为0. 38-0. 018 = 0. 362),其余为水。红外和紫外光谱结果证明其为PED0T/PSS的典型结构。使用该产物制备的不同厚 度的薄膜的紫外光谱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其在可见光区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图4中给出 的TG曲线则说明其耐热性良好;采用四探针电极法测定薄膜的室温电导率为380S/cm。将 其通过旋涂在ITO玻璃上成膜后,作为工作电极,采用饱和甘汞电极(SCE)作为参比电极, 钼电极作为对电极,在0. IM的HClO4溶液中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其电致变色性能,发现其 可在-0. 5 +1. 5V的范围内从透明的浅天蓝色变为深蓝色。实施例2、制备本发明的高电导率PED0T/PSS水性分散液在0 °C,将 0. 5mL 的 EDOT 单体;3. 2g过硫酸铵+2. 8g硫酸铁(氧化剂);和19. 2g聚对苯乙烯磺酸钠(掺杂剂)依次加入到20mL蒸馏水中,边搅拌边反应 12h ;之后停止搅拌和反应,静置48h,倾倒出上层清液;所述EDOT单体与过硫酸铵、硫酸铁和聚对苯乙烯磺酸钠的摩尔比为 1 3 1. 5 20 ;再向体系中加入0.5g四氟硼酸-1-乙基-3-甲基咪唑,继续搅拌反应4h后,过滤, 得到本实施例的高电导率PED0T/PSS水性分散液(深蓝色)35.4g。该水性分散液中,四氟 硼酸-1-乙基-3-甲基咪唑占1. 4%,PED0T/PSS占56. 2%,其余为水。红外和紫外光谱结果证明其为PED0T/PSS的典型结构。采用四探针电极法测定薄 膜的室温电导率为105S/cm。将其通过旋涂在ITO玻璃上成膜后,作为工作电极,采用饱和 甘汞电极(SCE)作为参比电极,钼电极作为对电极,在0. IM的恥104溶液中通过电化学工作 站测其电致变色性能,发现其可在-0. 5 +1. 5V的范围内从透明的浅天蓝色变为深蓝色。实施例3、制备本发明的高电导率PED0T/PSS水性分散液在20°C,将 0. 5mL 的 EDOT 单体;2. 8g过硫酸铵+1. 9g硫酸铁(氧化剂);和
9. 6g聚对苯乙烯磺酸钠(掺杂剂)依次加入到20mL蒸馏水中,边搅拌边反应24h ; 之后停止搅拌和反应,静置48h,倾倒出上层清液;所述EDOT单体与过硫酸铵、硫酸铁和聚对苯乙烯磺酸钠的摩尔比为 1 2. 53 2. 5 10 ;再向体系中加入0.5g四氟硼酸-1-乙基-3-甲基咪唑,继续搅拌反应4h后,过滤, 得到本实施例的高电导率PED0T/PSS水性分散液(深蓝色)27. lg。该水性分散液中,四氟 硼酸-1-乙基-3-甲基咪唑占1.85%,PED0T/PSS占37. 9%,其余为水。红外和紫外光谱结果证明其为PED0T/PSS的典型结构。采用四探针电极法测定薄 膜的室温电导率为212S/cm。将其通过旋涂在ITO玻璃上成膜后,作为工作电极,采用饱和 甘汞电极(SCE)作为参比电极,钼电极作为对电极,在0. IM的恥104溶液中通过电化学工作 站测其电致变色性能,发现其可在-0. 5 +1. 5V的范围内从透明的浅天蓝色变为深蓝色。实施例4、制备本发明的高电导率PED0T/PSS水性分散液在50°C,将0. 5mL的EDOT单体、2. 8g过硫酸钠和1. 9g三氯化铁(氧化剂)以及 9. 6g聚对苯乙烯磺酸钠(掺杂剂)依次加入到20mL蒸馏水中,反应14h之后,停止搅拌,然 后静置48h,倾倒出上层清液;所述EDOT单体与过硫酸铵、硫酸铁和聚对苯乙烯磺酸钠的摩 尔比为 1 2. 5 2. 5 10 ;再往体系中加入1. 5g对甲苯磺酸钠,继续搅拌反应4h后,过滤,即得到得到本实 施例的高电导率PED0T/PSS水性分散液(深蓝色)28. lg。该水性分散液中,对甲苯磺酸钠 占 5. 3%, PED0T/PSS 占 36. 6%,其余为水。红外和紫外光谱结果证明其为PED0T/PSS的典型结构。采用四探针电极法测定薄 膜的室温电导率为180S/cm。将其通过旋涂在ITO玻璃上成膜后,作为工作电极,采用饱和 甘汞电极(SCE)作为参比电极,钼电极作为对电极,在0. IM的恥104溶液中通过电化学工作 站测其电致变色性能,发现其可在-0. 5 +1. 5V的范围内从透明的浅天蓝色变为深蓝色。实施例5、制备本发明的高电导率PED0T/PSS水性分散液在-20°C,将0. 5mL的EDOT单体、5. 6g过硫酸钠(氧化剂)以及14. 4g聚对苯 乙烯磺酸钠(掺杂剂)依次加入到20mL蒸馏水中,反应24h之后,停止搅拌,然后静置 48h,倾倒出上层清液;所述EDOT单体与过硫酸铵、硫酸铁和聚对苯乙烯磺酸钠的摩尔比为 1:5: 15;再往体系中加入2.5g对甲苯磺酸铁,继续搅拌反应4h后,过滤,得到本实施 例的高电导率PED0T/PSS水性分散液(深蓝色)33.4g。该水性分散液中,对甲苯磺酸铁占 7. 5%, PED0T/PSS 占 45. 1%,其余为水。红外和紫外光谱结果证明其为PED0T/PSS的典型结构。采用四探针电极法测定薄 膜的室温电导率为265S/cm。将其通过旋涂在ITO玻璃上成膜后,作为工作电极,采用饱和 甘汞电极(SCE)作为参比电极,钼电极作为对电极,在0. IM的恥104溶液中通过电化学工作 站测其电致变色性能,发现其可在-0. 5 +1. 5V的范围内从透明的黄绿色变为深草绿色。实施例6、制备本发明的高电导率PANI/PSS水性分散液在-20°C,将0. 43mL的苯胺单体、5. 4g过硫酸铵(氧化剂)和9. 6g聚对苯乙烯 磺酸钠(掺杂剂)依次加入到20mL蒸馏水中,反应24h之后,停止搅拌,静置48h,然后倾 倒出上层清液;所述苯胺单体与氧化剂及掺杂剂的摩尔比为1 5 10;再往体系中加入 0. 5gl-乙基-3-甲基咪唑氢碘酸盐,继续搅拌反应4h后,过滤,得到本实施例的高电导率PANI/PSS水性分散液(墨绿色)27. 5g。该水性分散液中,乙基_3_甲基咪唑氢碘酸盐占 1. 8%, PANI/PSS 占 36. 9%,其余为水。红外和紫外光谱结果证明其为PANI/PSS的典型结构。该产物的不同厚度薄膜的 紫外光谱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其在可见光区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图4中给出的TG曲线则 说明其耐热性良好。采用四探针电极法测定薄膜的室温 电导率为0. 22S/cm。将其通过旋涂 在ITO玻璃上成膜后,作为工作电极,采用饱和甘汞电极(SCE)作为参比电极,钼电极作为 对电极,在0. IM的HClO4溶液中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其电致变色性能,发现其可在-0. 4 +1. OV的范围内从透明的黄绿色变为深草绿色。实施例7、制备本发明的高电导率PANI/PSS水性分散液在0°C,将0. 43mL的苯胺单体、2. 7g过硫酸铵(氧化剂)和19. 2g聚对苯乙烯磺 酸钠(掺杂剂)依次加入到20mL蒸馏水中,反应12h之后,停止搅拌,静置48h,然后倾倒出 上层清液;所述苯胺单体与氧化剂和掺杂剂的摩尔比为1 2.5 20;再往体系中加入2g四氟硼酸-1- 丁基-3-甲基咪唑,继续搅拌反应4h后,过滤, 得到本实施例的高电导率PANI/PSS水性分散液(墨绿色)34. 3g。该水性分散液中,四氟硼 酸-1-丁基-3-甲基咪唑占5. 8% ,PANI/PSS占57.8%,其余为水。红外和紫外光谱结果证明其为PANI/PSS的典型结构。采用四探针电极法测定薄 膜的室温电导率为0.083S/cm。将其通过旋涂在ITO玻璃上成膜后,作为工作电极,采用饱 和甘汞电极(SCE)作为参比电极,钼电极作为对电极,在0. IM的HClO4溶液中通过电化学 工作站测其电致变色性能,发现其可在-0. 4 +1. OV的范围内从透明的黄绿色变为深草绿 色。实施例8、制备本发明的高电导率PANI/PSS水性分散液在10°C,将0. 43mL的苯胺单体、5. 6g过硫酸钠(氧化剂)和9. 6g聚对苯乙烯磺酸 钠(掺杂剂)依次加入到20mL蒸馏水中,反应12h之后,停止搅拌,静置48h,然后倾倒出上 层清液;所述苯胺单体与氧化剂和掺杂剂的摩尔比为1 5 10;再往体系中加入1.5g对 甲苯磺酸,继续搅拌反应4h后,过滤,得到本实施例的高电导率PANI/PSS水性分散液(墨 绿色)28. 7g。该水性分散液中,对甲苯磺酸占5.2%,PANI/PSS占35. 5%,其余为水。红外和紫外光谱结果证明其为PANI/PSS的典型结构。采用四探针电极法测定薄 膜的室温电导率为0. IIS/cm。将其通过旋涂在ITO玻璃上成膜后,作为工作电极,采用饱和 甘汞电极(SCE)作为参比电极,钼电极作为对电极,在0. IM的恥104溶液中通过电化学工作 站测其电致变色性能,发现其可在-0. 4 +1. OV的范围内从透明的黄绿色变为深草绿色。实施例9、制备本发明的高电导率PANI/PSS水性分散液在20°C,将0. 43mL的苯胺单体、5. 7g三氯化铁(氧化剂)和9. 6g聚对苯乙烯磺 酸钠(掺杂剂)依次加入到20mL蒸馏水中,反应12h之后,停止搅拌,静置48h,然后倾倒 出上层清液;所述苯胺单体与氧化剂和掺杂剂的摩尔比为1 7.5 10;再往体系中加入 2g对甲苯磺酸铁,继续搅拌反应4h后,过滤,得到本实施例的高电导率PANI/PSS水性分散 液(墨绿色),29.3g。该水性分散液中,对甲苯磺酸铁占6.8%,PANI/PSS占34.8%,其余 为水。红外和紫外光谱结果证明其为PANI/PSS的典型结构。采用四探针电极法测定薄 膜的室温电导率为0. 15S/cm。将其通过旋涂在ITO玻璃上成膜后,作为工作电极,采用饱和甘汞电极(SCE)作为参比电极,钼电极作为对电极,在0. IM的恥104溶液中通过电化学工作 站测其电致变色性能,发现其可在-0. 4 +1. OV的范围内从透明的黄绿色变为深草绿色。实施例10、制备本发明的高电导率PANI/PSS水性分散液在50°C,将0. 43mL的苯胺单体、5. 7g三氯化铁(氧化剂)和19. 2g聚对苯乙烯磺 酸钠(掺杂剂)依次加入到20mL蒸馏水中,反应12h之后,停止搅拌,静置48h,然后倾倒 出上层清液;所述苯胺单体与氧化剂和掺杂剂的摩尔比为1 7.5 20;再往体系中加入 2g 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基磺酸盐,继续搅拌反应4h后,过滤,得到本实施例的高电 导率PANI/PSS水性分散液(墨绿色)36. 6g。该水性分散液中,乙基_3_甲基咪唑三氟 甲基磺酸盐占36. 6%, PANI/PSS占54. 1%,其余为水。红外和紫外光谱结果证明其为PANI/PSS的典型结构。采用四探针电极法测定薄 膜的室温电导率为0.072S/cm。将其通过旋涂在ITO玻璃上成膜后,作为工作电极,采用饱 和甘汞电极(SCE)作为参比电极,钼电极作为对电极,在0. IM的HClO4溶液中通过电化学 工作站测其电致变色性能,发现其可在-0. 4 +1. OV的范围内从透明的黄绿色变为深草绿 色。实施例11、制备本发明的高电导率PPy/PSS水性分散液在-20°C,将0. 33mL的吡咯单体和3. Og三氯化铁(氧化剂)和9. 6g聚对苯乙烯 磺酸钠(掺杂剂)依次加入到20mL蒸馏水中,反应12h之后,停止搅拌,静置48h,然后倾 倒出上层清液;所述苯胺单体与氧化剂和掺杂剂的摩尔比为1 4 10;再往体系中加入 2g 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基磺酸盐,继续搅拌反应4h后,过滤,得到本实施例的高电 导率PPy/PSS水性分散液(紫黑色)27. 3g。该水性分散液中,乙基_3_甲基咪唑三氟甲 基磺酸盐占7. 3%, PPy/PSS占37. 6%,其余为水。红外和紫外光谱结果证明其为PPy/PSS的典型结构。该PPy/PSS厚度为0. 5 μ m 薄膜的紫外光谱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其在可见光区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图4中给出的 TG曲线则说明其耐热性良好。采用四探针电极法测定薄膜的室温电导率为15S/cm。将其 通过旋涂在ITO玻璃上成膜后,作为工作电极,采用饱和甘汞电极(SCE)作为参比电极,钼 电极作为对电极,在0. IM的HClO4溶液中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其电致变色性能,发现其可 在-0. 4 +1. OV的范围内从透明的黄绿色变为深草绿色。实施例12、制备本发明的高电导率PPy/PSS水性分散液在0°C,将0. 33mL的吡咯单体和4. 5g三氯化铁(氧化剂)和9. 6g聚对苯乙烯磺 酸钠(掺杂剂)依次加入到20mL蒸馏水中,反应12h之后,停止搅拌,静置48h,然后倾倒 出上层清液;所述苯胺单体与氧化剂和掺杂剂的摩尔比为1 6 10;再往体系中加入2g 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基磺酸盐,继续搅拌反应4h后,过滤,得到本实施例的高电导率 PPy/PSS水性分散液(紫黑色)28. 4g。该水性分散液中,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基磺 酸盐占7. 0%, PPy/PSS占36. 0%,其余为水。红外和紫外光谱结果证明其为PPy/PSS的典型结构。采用四探针电极法测定薄膜 的室温电导率为8.8S/cm。将其通过旋涂在ITO玻璃上成膜后,作为工作电极,采用饱和甘 汞电极(SCE)作为参比电极,钼电极作为对电极,在0. IM的HClO4溶液中通过电化学工作 站测其电致变色性能,发现其可在-0. 5 +1. 5V的范围内从透明的淡紫色变为紫黑色。实施例13、制备本发明的高电导率PPy/PSS水性分散液
在20°C,将0. 33mL的吡咯单体和1. 5g三氯化铁(氧化剂)和19. 2g聚对苯乙烯 酸钠(掺杂剂)依次加入到20mL蒸馏水中,反应12h之后,停止搅拌,静置48h,然后倾倒出 上层清液;所述苯胺单体与氧化剂和掺杂剂的摩尔比为1 2 20;再往体系中加入1.5g 1-乙基-3-甲基咪唑氢碘酸盐,继续搅拌4h后,过滤,得到本实施例的高电导率PPy/PSS水 性分散液(紫黑色)33. 0g。该水性分散液中,1-乙基-3-甲基咪唑氢碘酸盐占4.5%,PPy/ PSS占60. 1%,其余为水。红外和紫外光谱结果证明其为PPy/PSS的典型结构。采用四探针电极法测定薄膜 的室温电导率为6. 3S/cm。将其通过旋涂在ITO玻璃上成膜后,作为工作电极,采用饱和甘 汞电极(SCE)作为参比电极,钼电极作为对电极,在0. IM的HClO4溶液中通过电化学工作 站测其电致变色性能,发现其可在-0. 5 +1. 5V的范围内从透明的淡紫色变为紫黑色。实施例14、制备本发明的高电导率PPy/PSS水性分散液在50°C,将0. 33mL的吡咯单体和1. 5g三氯化铁(氧化剂)和9. 6g聚对苯乙烯磺 酸钠(掺杂剂)依次加入到20mL蒸馏水中,反应12h之后,停止搅拌,静置48h,然后倾倒出 上层清液;所述苯胺单体与氧化剂和掺杂剂的摩尔比为1 2 10;再往体系中加入1.5g 1-乙基-3-甲基咪唑氢碘酸盐,继续搅拌反应4h后,过滤,即得到紫黑色水性分散液产品, 25. 6g。该水性分散液中,1-乙基-3-甲基咪唑氢碘酸盐占5.9%,PPy/PSS占40.0%,其余 为水。红外和紫外光谱结果证明其为PPy/PSS的典型结构。采用四探针电极法测定薄膜 的室温电导率为12S/cm。将其通过旋涂在ITO玻璃上成膜后,作为工作电极,采用饱和甘汞 电极(SCE)作为参比电极,钼电极作为对电极,在0. IM的HClO4溶液中通过电化学工作站 测其电致变色性能,发现其可在-0. 5 +1. 5V的范围内从透明的淡紫色变为紫黑色。实施例15、制备本发明的高电导率PPy/PSS水性分散液在20°C,将0. 33mL的吡咯单体和1. 5g三氯化铁(氧化剂)和9. 6g聚对苯乙烯磺 酸钠(掺杂剂)依次加入到20mL蒸馏水中,反应12h之后,停止搅拌,静置48h,然后倾倒出 上层清液;所述苯胺单体与氧化剂和掺杂剂的摩尔比为1 2 10;再往体系中加入1.5g 1-乙基-3-甲基咪唑氢碘酸盐,继续搅拌反应4h后,过滤,即得到紫黑色水性分散液产品 25. 6g。该水性分散液中,1-乙基-3-甲基咪唑氢碘酸盐占5.9%,PPy/PSS占40.0%,其余 为水。红外和紫外光谱结果证明其为PPy/PSS的典型结构。采用四探针电极法测定薄膜 的室温电导率为4.8S/cm。将其通过旋涂在ITO玻璃上成膜后,作为工作电极,采用饱和甘 汞电极(SCE)作为参比电极,钼电极作为对电极,在0. IM的HClO4溶液中通过电化学工作 站测其电致变色性能,发现其可在-0. 5 +1. 5V的范围内从透明的淡紫色变为紫黑色。
权利要求
一种导电聚合物水性分散液,其特征在于,其由蒸馏水、分散于所述蒸馏水中的分散相A和后处理剂B组成;所述蒸馏水与分散相A及后处理剂B重量份配比=69-20∶30-70∶1-10;所述分散相A为导电聚合物单体与氧化剂和掺杂剂发生聚合反应所生成的聚合物;所述分散相A中的导电聚合物单体与氧化剂及掺杂剂的摩尔配比为1∶2-7.5∶10-20;所述导电聚合物单体为聚3,4-乙撑二氧噻吩、苯胺单体或吡咯单体;所述氧化剂为过硫酸钠、过硫酸铵或三氯化铁;或为由过硫酸钠与三氯化铁组成的混合物;或为由过硫酸铵与硫酸铁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掺杂剂为聚对苯乙烯磺酸或为聚对苯乙烯磺酸的水溶性盐;所述后处理剂为四氟硼酸-1-乙基-3-甲基咪唑、对甲苯磺酸钠、对甲苯磺酸铁、1-乙基-3-甲基咪唑氢碘酸盐、对甲苯磺酸或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基磺酸盐。
2.—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聚合物水性分散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在-20°C至50°C,将分散相A加入至蒸馏水中,搅拌下反应12h-48h;之后停止搅拌 反应,静置,倾倒出上层清液;所述分散相A为导电聚合物单体与氧化剂和掺杂剂发生聚合反应所生成的聚合物;所 述分散相A中的导电聚合物单体与氧化剂及掺杂剂的摩尔配比为1 2-7.5 10-20 ; 所述导电聚合物单体为3,4_乙撑二氧噻吩、苯胺单体或吡咯单体; 所述氧化剂为过硫酸钠、过硫酸铵或三氯化铁;或为由过硫酸钠与三氯化铁组成的混 合物;或为由过硫酸铵与硫酸铁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掺杂剂为聚对苯乙烯磺酸或为聚对苯乙烯磺酸的水溶性盐;2)再向体系中加入后处理剂,继续在搅拌下反应,反应完全后,过滤,得到高电导率导 电聚合物水性分散液;所述蒸馏水与分散相A及后处理剂B重量份配比=69-20 30-70 I-IO0
3.—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导率导电聚合物水性分散液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其通 过旋转喷涂或涂抹用于制备导电薄膜。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导率导电聚合物水性分散液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其与 高分子材料溶液混合用作导电材料的添加剂。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高电导率导电聚合物水性分散液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其用于 制备电子器件材料、电致发光材料、电致变色材料、防静电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吸波材料、 防腐蚀材料或导电纤维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导电聚合物水性分散液由蒸馏水、分散于蒸馏水中的分散相A和后处理剂B组成;蒸馏水与分散相A及后处理剂B重量份配比=69-20∶30-70∶1-10;分散相A中的导电聚合物单体与氧化剂及掺杂剂的摩尔配比为1∶2-7.5∶10-20;其制备为在-20℃至50℃,将分散相A加入至蒸馏水中,搅拌下反应12h-48h;之后停止搅拌反应,静置,倾倒出上层清液;再向体系中加入后处理剂,继续在搅拌下反应,反应完全后,过滤得到导电聚合物水性分散液;该导电聚合物水性分散液成膜后具有电导率高、透明性好和耐热性好的特点,且操作过程非常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C08K3/30GK101824207SQ200910079528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6日
发明者刘岭, 刘志敏, 张焱, 李昕, 王江伟, 赵国樑, 钱晶 申请人:北京服装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