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阻隔性化妆品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31101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包装材料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高阻隔性化妆品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妆品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从20世纪80年代全国化妆品全年人均消费不足1元,到现在全年人均化妆品消费达100元,发达地区达400元。与此同时,化妆品的质量问题也随之而来,据统计,去年消费者对化妆品质量问题的投诉占总投诉量的52.8%,产品质量问题位居投诉首位。化妆品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化妆品本身添加了有毒有害物质,另一部分则是由于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质迁移进入了化妆品。我国化妆品有其一整套系统的监管法律法规,而针对化妆品包装则仅对外观有标准要求,材料的安全性检测却处于空白阶段。化妆品包装是化妆品的承载形式,也是阻隔外界对化妆品直接接触的屏障,使化妆品的长期保存得以实现;同时与化妆品直接接触的包装还会与化妆品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化妆品的品质,因此重点考察包装材料对化妆品的适应性,或者兼容性是十分必要的。随着高分子材料科学的高速发展,使得透明性好、质轻、耐化学性能、易成型加工以及对化妆品有良好的保护性能的高分子聚合物在化妆品包装工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塑料瓶作为化妆品包装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化妆品包装材料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由于其质轻、强度大、不易破碎以及在短时间内能实现包装设计的工艺化生产,使生产厂商对它青睐有加,大量应用于化妆品包装中。然而,为了改善塑料容器的加工和使用性能,会在塑料容器生产过程中加入各种添加剂,同时,塑料树脂本身一些低分子物质在高温过程中,因反应不完全,残留在材料中,这些低分子物质在特定的条件下,如遇到高温、光照或化学接触等,会发生降解反应,进而从材料中析出,若该材料用来盛装化妆品,则可能迁移入化妆品中,随着化妆品进入人体,从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另外,作为石油的下游产物的塑料属于有限资源,并且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对废弃塑料的循环利用和包装材料的再回收便显得越来越迫切。国际市场上也有生产厂商利用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生产饮料包装,或者利用其它再生塑料生产食品、化妆品包装,而在欧洲,再生塑料甚至广泛应用于加工类的食品、化妆品包装等。与非再生包装材料相比,利用再生材料生产的包装,由于使用过一次或几次,其使用性能将大大下降,生产厂商为了改善使用性能,会添加更多的添加剂,从而产生更多的低分子物质,同时在循环使用过程中,其纯度也得不到保证,会受到很多有害物质的污染。众所周知,化妆品中含油脂类物质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并且保质期一般为几年,远远长于食品,长期储存并与油脂类物质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迁移入化妆品的可能性更大,迁移量更多,因此,急需开发出高阻隔性能的化妆品包装材料。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阻隔性化妆品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阻隔性能好,适用于化妆品的包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阻隔性化妆品包装材料,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过氯乙烯树脂10~30份,环氧树脂20~40份,氨基硅油2~6份,苯甲酸二丁酯3~8份,丙烯腈10~20份,石蜡2~8份,纳米黏土2~6份,石英1~5份,双马来酰亚胺5~15份,抗氧剂2~8份,增塑剂1~5份,稳定剂1~3份。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或者抗氧剂DLPP。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所述稳定剂为乙二胺或者二甲基苯胺。所述的一种高阻隔性化妆品包装材料,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优选如下:过氯乙烯树脂20份,环氧树脂30份,氨基硅油4份,苯甲酸二丁酯5份,丙烯腈15份,石蜡5份,纳米黏土4份,石英3份,双马来酰亚胺10份,抗氧剂5份,增塑剂3份,稳定剂1份。所述的一种高阻隔性化妆品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过氯乙烯树脂、环氧树脂、丙烯腈和稳定剂加入高速混合机内,高速混合至料温达80~100℃;加入其它组分,控制温度在90~120℃,加热5~15分钟;2)利用双辊开炼机进行塑炼,温度控制在150~170℃,反复塑炼8~10min,下片;3)将步骤2)下片的片材放入热模压机的模具内,进行模压,模板温度为160~180℃,保压5~15min,最后带压冷却至40~50℃,模压成制品。步骤1)中所述料温为90℃,加入其它组分,控制温度在100℃,加热10分钟。步骤2)中塑炼温度控制在160℃,反复塑炼8min。步骤3)中模板温度为170℃,保压10min,最后带压冷却至45℃。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高阻隔性化妆品包装材料能够阻隔氧气的渗入,同时包装材料中的组分稳定,无迁移,特别适用于高油脂含量的化妆品的包装,延长化妆品的保质期,制备方法简单。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高阻隔性化妆品包装材料,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过氯乙烯树脂30份,环氧树脂40份,氨基硅油6份,苯甲酸二丁酯8份,丙烯腈20份,石蜡8份,纳米黏土6份,石英5份,双马来酰亚胺15份,抗氧剂DLPP8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份,乙二胺3份。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过氯乙烯树脂、环氧树脂、丙烯腈和稳定剂加入高速混合机内,高速混合至料温达90℃;加入其它组分,控制温度在100℃,加热10分钟;2)利用双辊开炼机进行塑炼,温度控制在160℃,反复塑炼8min,下片;3)将步骤2)下片的片材放入热模压机的模具内,进行模压,模板温度为170℃,保压10min,最后带压冷却至45℃,模压成制品。实施例2一种高阻隔性化妆品包装材料,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过氯乙烯树脂10份,环氧树脂20份,氨基硅油2份,苯甲酸二丁酯3份,丙烯腈10份,石蜡2份,纳米黏土2份,石英1份,双马来酰亚胺5份,抗氧剂DLPP2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份,乙二胺1份。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过氯乙烯树脂、环氧树脂、丙烯腈和稳定剂加入高速混合机内,高速混合至料温达90℃;加入其它组分,控制温度在100℃,加热10分钟;2)利用双辊开炼机进行塑炼,温度控制在160℃,反复塑炼8min,下片;3)将步骤2)下片的片材放入热模压机的模具内,进行模压,模板温度为170℃,保压10min,最后带压冷却至45℃,模压成制品。实施例3一种高阻隔性化妆品包装材料,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过氯乙烯树脂22份,环氧树脂36份,氨基硅油5份,苯甲酸二丁酯7份,丙烯腈18份,石蜡6份,纳米黏土5份,石英4份,双马来酰亚胺12份,抗氧剂10106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份,二甲基苯胺2份。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过氯乙烯树脂、环氧树脂、丙烯腈和稳定剂加入高速混合机内,高速混合至料温达90℃;加入其它组分,控制温度在100℃,加热10分钟;2)利用双辊开炼机进行塑炼,温度控制在160℃,反复塑炼8min,下片;3)将步骤2)下片的片材放入热模压机的模具内,进行模压,模板温度为170℃,保压10min,最后带压冷却至45℃,模压成制品。实施例4一种高阻隔性化妆品包装材料,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过氯乙烯树脂12份,环氧树脂25份,氨基硅油3份,苯甲酸二丁酯4份,丙烯腈14份,石蜡4份,纳米黏土3份,石英2份,双马来酰亚胺8份,抗氧剂DLPP3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份,乙二胺1份。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过氯乙烯树脂、环氧树脂、丙烯腈和稳定剂加入高速混合机内,高速混合至料温达90℃;加入其它组分,控制温度在100℃,加热10分钟;2)利用双辊开炼机进行塑炼,温度控制在160℃,反复塑炼8min,下片;3)将步骤2)下片的片材放入热模压机的模具内,进行模压,模板温度为170℃,保压10min,最后带压冷却至45℃,模压成制品。实施例5一种高阻隔性化妆品包装材料,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过氯乙烯树脂20份,环氧树脂30份,氨基硅油4份,苯甲酸二丁酯5份,丙烯腈15份,石蜡5份,纳米黏土4份,石英3份,双马来酰亚胺10份,抗氧剂10105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份,二甲基苯胺1份。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过氯乙烯树脂、环氧树脂、丙烯腈和稳定剂加入高速混合机内,高速混合至料温达90℃;加入其它组分,控制温度在100℃,加热10分钟;2)利用双辊开炼机进行塑炼,温度控制在160℃,反复塑炼8min,下片;3)将步骤2)下片的片材放入热模压机的模具内,进行模压,模板温度为170℃,保压10min,最后带压冷却至45℃,模压成制品。阻隔性能是考察塑料包装材料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不管是食品包装还是化妆品包装,均对包装材料的阻隔性能有一定的要求,而药品包装对材料阻隔性能的要求则更高。包装材料只有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才可以阻止外界气体侵入,以免食品、药品、化妆品等氧化变质;才可以防止水或水蒸气的渗透以免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受潮霉变,改变其剂量等。塑料包装材料的阻隔性能一般是通过对气体透过量、水蒸气透过量、乙醇透过量和透油性等方面的检测来体现的。实施例1~5的包装材料所盛放的化妆品均为液体,因此方法条件采用YBB00392003外用液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中阻隔性能测试的方法条件。测试数量按GB/T2828-2012,以生产批量为10000套每批计,其检查水平均为:特殊检查水平S-2,合格质量水平(AQL)均为4.0,即每个试验取13套瓶子,其中有1个超过标准要求的限量值为合格,大于1个超过限量值的为不合格。具体方法条件如下:透油性:在温度60℃±2℃条件下,放置72小时。乙醇透过量:在温度40℃±2℃条件下,放置7天。水蒸气透过量:在相对湿度为65%±5%和温度40℃±2℃条件下,放置14天。乙醇、水蒸气透过量按下式计算:((W1-W2)/(W1-W0))*100%,其中:W0-空液体瓶的重量:(g)W1-试验前液体瓶及溶剂的重量:(g),W2-试验后液体瓶及溶剂重量(g)。透油性、乙醇透过量、水蒸气透过量试验结果见表1所示。表1透油性乙醇透过量水蒸气透过量实施例1无油渍0.18%0.07%实施例2无油渍0.15%0.08%实施例3无油渍0.12%0.04%实施例4无油渍0.1%0.01%实施例5无油渍0.05%0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