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S3型籼米抗性淀粉的晶种诱导‑双酶复合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675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RS3型籼米抗性淀粉的晶种诱导-双酶复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

a.取粉碎并过40目筛的籼米制成籼米淀粉,将籼米淀粉调至含水量为30-40%后用微波炉以450-600W功率处理2min,得籼米干淀粉;

b. 将上述籼米干淀粉用pH为5.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配制成淀粉质量分数为10-50%的淀粉乳,80-85℃水浴条件下处理20-30min,冷却至45-50℃,加入异淀粉酶酶解1-5h,异淀粉酶的加入量为1g籼米干淀粉加10-40 U异淀粉酶,灭酶,冷却至室温,用0.1mol/L HCl溶液调pH为4.5,水浴加热至55-60℃,再加入普鲁兰酶酶解1-5h,普鲁兰酶的加入量为1g籼米干淀粉加10-40U普鲁兰酶,灭酶,冷却至30-70℃;

c.于上述酶解后的淀粉乳中加入为籼米干淀粉重量2-10%的RS3型马铃薯抗性淀粉湿晶种,混匀后快速置于4℃环境中冷藏24-48h,纯化,干燥,即得RS3型籼米抗性淀粉;

上述提及的RS3型马铃薯抗性淀粉湿晶种是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加蒸馏水配制成淀粉质量分数为10%的马铃薯淀粉乳,于80-85%恒温水浴下预糊化至马铃薯淀粉乳呈透明凝胶状,灭菌,冷却至室温,最后置于4℃环境中冷藏24-48h,纯化,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S3型籼米抗性淀粉的晶种诱导-双酶复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S3型马铃薯抗性淀粉晶种制备中的纯化是指将冷藏后的马铃薯淀粉乳的pH值调为1.5,于马铃薯淀粉乳中,按1g原料马铃薯淀粉加12-20U胃蛋白酶的比例加入胃蛋白酶,38-40℃恒温水浴处理1-2h,调节pH值为6.0-6.5;再按1g原料马铃薯淀粉加80-100U耐高温a-淀粉酶的比例加入耐高温a-淀粉酶,于90-95℃恒温水浴处理20-30min,调节pH值为4.0-4.5;接着,按1g原料马铃薯淀粉加150-200U葡萄糖淀粉酶的比例加入葡萄糖淀粉酶,于58-60℃恒温水浴处理1-2h,冷却至室温;最后加入95%质量浓度的乙醇,离心,弃上清液,重复处理3次,室温下挥发乙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RS3型籼米抗性淀粉的晶种诱导-双酶复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时的转速为4000-4500r/min、时间为15-35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S3型籼米抗性淀粉的晶种诱导-双酶复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S3型马铃薯抗性淀粉晶种制备中的灭菌是指于110-121℃、0.05-0.15MPa条件下灭菌处理20-30min。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RS3型籼米抗性淀粉的晶种诱导-双酶复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pH为5.0的磷酸盐缓冲盐由0.2mol/L 磷酸氢二钠溶液与0.1mol/L 柠檬酸溶液配制。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RS3型籼米抗性淀粉的晶种诱导-双酶复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两次灭酶是指将酶解后的淀粉乳于85-90℃恒温水浴10-15min。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RS3型籼米抗性淀粉的晶种诱导-双酶复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纯化是指将冷藏后的淀粉乳调pH值为1.5,于该冷藏后的淀粉乳中,按1g籼米干淀粉加12-20U胃蛋白酶的比例加入胃蛋白酶,38-40℃恒温水浴处理1-2h,调节pH值为6.0-6.5;再按1g籼米干淀粉加80-100U耐高温a-淀粉酶的比例加入耐高温a-淀粉酶,于90-95℃恒温水浴处理20-30min,调节pH值为4.0-4.5;然后按1g籼米干淀粉加150-200U葡萄糖淀粉酶的比例加入葡萄糖淀粉酶,于58-60℃恒温水浴处理1-2h,冷却至室温;最后加入95%质量浓度的乙醇,离心,弃上清液,重复处理3次,室温下挥发乙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RS3型籼米抗性淀粉的晶种诱导-双酶复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时的转速为4000-4500r/min、时间为15-35min。

9.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RS3型籼米抗性淀粉的晶种诱导-双酶复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干燥是指于60-70℃烘干8-10h。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