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苯甲酰科里内酯的纯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98425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化合物纯化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苯甲酰科里内酯的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苯甲酰科里内酯是制备前列腺素类药物的重要中间体,从苯甲酰科里内酯可以制备拉坦前列腺素或卡前列甲酯等。

苯甲酰科里内酯包括(±)苯甲酰科里内酯,其中(-)苯甲酰科里内酯中文别名为:(3aR,4S,5R,6aS)-(-)-5-(苯甲酰氧基)-六氢-4-(羟甲基)-2H-环戊并[b]呋喃-2-酮,英文别名为:(3aR,4S,5R,6aS)-4-(hydroxymethyl)-2-oxohexahydro-2H-cyclopenta[b]furan-5-yl benzoate,CAS No.:39746-00-4;(+)苯甲酰科里内酯中文别名为:(3aS,4R,5S,6aR)-(+)-5-(苯甲酰氧基)-六氢-4-(羟甲基)-2H-环戊并[b]呋喃-2-酮,英文别名为:(3aS,4R,5S,6aR)-4-(hydroxymethyl)-2-oxohexahydro-2H-cyclopenta[b]furan-5-yl benzoate,CAS No.:53275-53-9;二者分子均式为:C15H16O5,分子量:276.28。

(+)苯甲酰科里内酯结构式如式Ⅰ,(-)苯甲酰科里内酯结构式如式Ⅱ。

美国专利US6353000提及苯甲酰科里内酯的制备方法,但是纯化过程仅为减压浓缩,分离出溶媒,对杂质分离没有进行研究。吴元鎏等(《15-甲基前列腺素F2α的重要中间体—消旋4β-(3’-氧反辛烯-(1’)〕-5α〔苯甲酰氧〕-3,3αβ,4,5,6,6αβ-六氢-2H-环戊〔b〕吠喃酮-(2)(Ⅰb)的简便合成》)1983年对苯甲酰科里内酯的合成提供了方法,但是也没有提及分离纯化的方法。

专利CN102532079报道了苯甲酰科里内酯的合成及纯化方法,按照专利中提供的方法,采用甲苯搅拌析晶产率较低;用四氯化碳析晶产率高,但是四氯化碳为一类有毒溶剂,如在生产中使用,环保负担较重。因此,研制一种苯甲酰科里内酯的纯化方法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研制一种苯甲酰科里内酯的纯化方法,该方法简便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产量及质量得到提高,并且数据稳定。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苯甲酰科里内酯的纯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苯甲酰科里内酯油状物加入到有机溶剂a中,搅拌至油状物完全溶清,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得到改良后的苯甲酰科里内酯油状物;

(2)在搅拌条件下,向所述改良后的苯甲酰科里内酯油状物中加入有机溶剂b至完全澄清后,缓慢加入有机溶剂c,至固体析出;

(3)继续降温结晶;

(4)过滤、干燥,得苯甲酰科里内酯固体。

所述苯甲酰科里内酯为(±)苯甲酰科里内酯、(+)苯甲酰科里内酯或(-)苯甲酰科里内酯中的一种;所述的有机溶剂a选自二氯甲烷,氯仿,乙醚,1,2-二氯乙烷,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有机溶剂b选自二氯甲烷,氯仿,乙醚或1,2-二氯乙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有机溶剂c选自石油醚,异丙醚,乙酸乙酯,甲苯,己烷,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a为二氯甲烷与氯仿的混合溶剂,所述苯甲酰科里内酯油状物的重量、二氯甲烷的体积、氯仿的体积比为1:2~5:2~10,所述重量的单位为g,所述体积的单位为ml;优选的所述苯甲酰科里内酯油状物的重量、二氯甲烷的体积、氯仿的体积比为1:2:2.5,所述重量单位为g,所述体积单位为ml;所述苯甲酰科里内酯油状物的重量与有机试剂b的体积比为1:1~2,所述重量的单位为g,所述体积的单位为ml;所述苯甲酰科里内酯油状物的重量与有机试剂c的体积比为1:2~5,所述重量的单位为g,所述体积的单位为ml;优选的,所述苯甲酰科里内酯油状物的重量与有机试剂c的体积为1:2.5,所述重量的单位为g,所述体积的单位为ml;所述缓慢加入有机溶剂c的时间为0.2~10小时;优选的缓慢加入有机溶剂c的时间为0.5~1.5h;所述步骤(3)中,所述降温结晶的温度为0~-40℃,所述降温结晶的时间为5~100小时;优选的降温结晶的温度为0~-20℃,降温结晶的时间为8~12小时;所述步骤(4)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15~50℃,所述干燥的时间为5~100小时;优选的干燥的温度为20~30℃,干燥的时间为5~10小时。

本发明通过改变苯甲酰科里内酯的结晶体系环境,选择更合适的析晶试剂和条件,能够提高结晶的产量,而且纯度高,原料易得而且毒性低,同时操作方法简单,且重复性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苯甲酰科里内酯结晶的制备

在三口瓶中加入(±)苯甲酰科里内酯油状物20g,加入二氯甲烷40ml,氯仿50ml,搅拌30min至油状物完全溶清,布氏漏斗及中性滤纸真空抽滤,少量二氯甲烷冲洗,滤液浓缩至干,得到良溶剂改良后的苯甲酰科里内酯油状物。向改良后的苯甲酰科里内酯油状物中加入二氯甲烷20ml,搅拌,完全溶清后滴加50ml异丙醚,1h加完,溶液由澄清转为乳白色浑浊,直至有奶白色固体析出,停止搅拌,转移至-10℃冰箱冷冻析晶10h,过滤,滤饼用少量异丙醚淋洗,40℃真空干燥8h,得到白色固体14.2g,纯度99.29%。

实施例2:(±)苯甲酰科里内酯结晶的制备

在反应釜中加入(±)苯甲酰科里内酯油状物3Kg,加入二氯甲烷6L,氯仿7.5L,搅拌30min至油状物完全溶清,布氏漏斗及中性滤纸真空抽滤,少量二氯甲烷冲洗,滤液浓缩至干,得到良溶剂改良后的苯甲酰科里内酯油状物。向改良后的苯甲酰科里内酯油状物中加入二氯甲烷3L,搅拌,完全溶清后慢速加入7.5L异丙醚,1.5h加完,溶液由澄清转为乳白色浑浊,直至有奶白色固体析出,停止搅拌,盐水降温至-5℃冷冻析晶10h,过滤,滤饼用少量异丙醚淋洗,20~25℃干燥12h,得到白色固体2.01Kg,纯度99.37%。

实施例3:(±)苯甲酰科里内酯结晶的制备

在三口瓶中加入(±)苯甲酰科里内酯油状物20g,加入氯仿40ml,乙酸乙酯50ml,搅拌30min至油状物完全溶清,布氏漏斗及中性滤纸真空抽滤,少量二氯甲烷冲洗,滤液浓缩至干,得到良溶剂改良后的苯甲酰科里内酯油状物。向改良后的苯甲酰科里内酯油状物中加入二氯甲烷24ml,搅拌,完全溶清后滴加50ml异丙醚,1h加完,溶液由澄清转为乳白色浑浊,直至有奶白色固体析出,停止搅拌,转移至-10℃冰箱冷冻析晶10h,过滤,滤饼用少量异丙醚淋洗,40℃真空干燥8h,得到白色固体12.6g,纯度98.29%。

对比例

申请人进行如下对比试验:

1.在三口瓶中加入(±)苯甲酰科里内酯油状物20g,加入甲苯100ml,溶清后,转移至-10℃冰箱冷冻析晶10h,过滤,滤饼用少量甲苯淋洗,40℃真空干燥8h,得到白色固体10.9g,纯度96.29%。

2.在三口瓶中加入(±)苯甲酰科里内酯油状物20g,加入石油醚50ml,油状物抱团,两相分离,无法达到纯化效果。

3.在三口瓶中加入(±)苯甲酰科里内酯油状物20g,加入二氯甲烷20ml,搅拌,完全溶清后滴加50ml异丙醚,1h加完,溶液由澄清转为乳白色浑浊,直至有奶白色固体析出,停止搅拌,转移至-10℃冰箱冷冻析晶10h,过滤,滤饼用少量异丙醚淋洗,40℃真空干燥8h,得到白色固体13g,纯度98.87%,产量及纯度低于实施例1。

4.在三口瓶中加入(±)苯甲酰科里内酯油状物20g,加入二氯甲烷40ml,氯仿50ml,搅拌30min至油状物完全溶清,布氏漏斗及中性滤纸真空抽滤,少量二氯甲烷冲洗,滤液浓缩至干,得到良溶剂改良后的苯甲酰科里内酯油状物。向改良后的苯甲酰科里内酯油状物中加入二氯甲烷20ml,搅拌,完全溶清后倾入50ml异丙醚,溶液由澄清转为乳白色浑浊,油状物抱团,两相分离,结晶纯化效果差。

由以上对比例分析可知,苯甲酰科里内酯结晶的溶剂体系、溶剂选择及溶剂加入方式是结晶纯化产量及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本发明对上述各因素进行探索,并合理结合,找到苯甲酰科里内酯纯化的简单环保的工业化方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