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肝素钠除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86255阅读:21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肝素钠纯化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肝素钠除色方法。



背景技术:

肝素钠(heparinsodium)是粘多糖硫酸酯类抗凝血药。肝素钠是由猪或牛的肠粘膜中提取的硫酸氨基葡聚糖的钠盐,属粘多糖类物质。近年来研究证明肝素钠还有降血脂作用。

肝素钠是临床上使用最多、最广泛的抗凝剂,在生物体内与蛋白的复合物形式出现。这种复合物没有抗凝血活性,只有将其单独分离出来才能表现出抗凝血活性。肝素钠在生物界分布广泛,存在于高等哺乳动物中,如猪、牛、羊等的肺部组织、肠组织中。常见的肝素钠分离方式有酶解或盐解、醇沉、氧化等,由于肝素的来源以及提取方式,粗品肝素中必然含有大量的核酸及蛋白杂质,较深的颜色。

目前国内肝素钠的生产原料主要为猪小肠,肝素钠的颜色产生与蛋白杂质以及血液中的铁元素有直接关系,这些杂质会与肝素钠形成金属桥,使用普通的除蛋白方式或者直接加入金属络合剂除去效果均不明显,导致在精制过程中直接除色的步骤,如普遍采用的高锰酸钾氧化、双氧水氧化或是两者联用的方式,氧化剂的使用量较大,对肝素钠的结构形成了破坏,降低了产品的品质与收率。

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努力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健康的肝素钠除色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肝素钠除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溶解:先在溶解容器中加入水,打开蒸汽阀门,加热,开启搅浆,投入粗品肝素钠溶解,在溶解的过程中控制温度在45~60℃,粗品肝素钠完全溶解后得料液,最终得到料液中肝素钠溶液浓度为4200~8500iu/ml;

步骤2、步骤1得到的料液加入亚硝酸钠搅拌20min后调节溶液ph至9.5~10.0,得到降解液,向降解液中加入硼氢化钠搅拌2~5h,调节溶液ph至3.4~3.6,搅拌20min,紫外灯照射降解液,调节溶液ph至7.1-7.6,调节料液的盐度至2.5~3.0°;

步骤3、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硅藻土,过滤并收集滤液;

步骤4、向步骤3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45~0.8%乙二胺四乙酸,反应0.5~1h;

步骤5、向步骤4得到的溶液中加入2.5%氯化钠固体,搅拌使氯化钠固体溶解;

步骤6、将步骤5得到的溶液的温度保持55~65℃,加入酒精度75°以上的乙醇,乙醇用量以实测溶解容器中混合液的酒精度到50°~55°为准,搅拌0.5h后通入冷却水,使所得溶液温度降温至20~25℃;

步骤7、步骤6得到的混合物静置沉淀,沉淀后的上层清液为废乙醇、下层沉淀物为含肝素钠的混合物,抽去上层废乙醇,对下层沉淀物脱水、干燥得到肝素钠产品。

进一步地,步骤2中加入的亚硫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3~1.5%。

进一步地,步骤4中,在加入0.45~0.8%乙二胺四乙酸的同时,将溶液加热至45~60℃,使溶液保持45~60℃反应1h。

进一步地,步骤7干燥中,脱水的时间在1~2小时,干燥处理的温度为60-70℃,干燥时间为18±2小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使用亚硝酸钠将肝素钠溶液的调节ph,既能够使部分杂质变性,起到去除蛋白的效果,又能够为后续去除铁元素创造环境条件。经过前处理的肝素溶液,在金属络合剂乙二胺四乙酸的联用效果下能够很好的去除铁元素。

2、后续热沉淀的方式很好的分离部分蛋白杂质以及被络合的铁元素,使这些杂质能够与肝素钠分离干净,跟随沉淀上清废液被分离出去,去除颜色效果好。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处理过的肝素钠,除了能够直接降低颜色,同时减少了其中铁离子的影响,减少了后续精制过程中高锰酸钾或者过氧化氢的用量,降低氧化剂对肝素钠结构的破坏,提高了产品品质,提高了产品收率。

3、本发明通过调节反应环境,促进金属络合剂发挥作用,有效破坏肝素钠与蛋白杂质以及铁元素之间的金属桥,又不破坏肝素钠结构,然后在去除蛋白杂质与去除铁元素的同时,有效降低后续精制过程中氧化剂的用量,减少肝素钠活性的破坏,稳定质量,提高收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肝素钠除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溶解:先在溶解容器中加入水,打开蒸汽阀门,加热,开启搅浆,投入粗品肝素钠溶解,在溶解的过程中控制温度在45℃,粗品肝素钠完全溶解后得料液,最终得到料液中肝素钠溶液浓度为4200iu/ml;

步骤2、步骤1得到的料液加入质量浓度为0.3%的亚硝酸钠搅拌20min后调节溶液ph至9.5~10.0,得到降解液,向降解液中加入硼氢化钠搅拌2h,调节溶液ph至3.4,搅拌20min,紫外灯照射降解液,调节溶液ph至7.1,调节料液的盐度至2.5°;

步骤3、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硅藻土,过滤并收集滤液;

步骤4、向步骤3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45%乙二胺四乙酸,反应0.5h;

步骤5、向步骤4得到的溶液中加入2.5%氯化钠固体,搅拌使氯化钠固体溶解;

步骤6、将步骤5得到的溶液的温度保持55℃,加入酒精度75°以上的乙醇,乙醇用量以实测溶解容器中混合液的酒精度到50°为准,搅拌0.5h后通入冷却水,使所得溶液温度降温至20℃;

步骤7、步骤6得到的混合物静置沉淀,沉淀后的上层清液为废乙醇、下层沉淀物为含肝素钠的混合物,抽去上层废乙醇,对下层沉淀物脱水、干燥得到肝素钠产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肝素钠除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溶解:先在溶解容器中加入水,打开蒸汽阀门,加热,开启搅浆,投入粗品肝素钠溶解,在溶解的过程中控制温度在60℃,粗品肝素钠完全溶解后得料液,最终得到料液中肝素钠溶液浓度为8500iu/ml;

步骤2、步骤1得到的料液加入质量浓度为1.5%的亚硝酸钠搅拌20min后调节溶液ph至10.0,得到降解液,向降解液中加入硼氢化钠搅拌5h,调节溶液ph至3.6,搅拌20min,紫外灯照射降解液,调节溶液ph至7.6,调节料液的盐度至3.0°;

步骤3、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硅藻土,过滤并收集滤液;

步骤4、向步骤3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8%乙二胺四乙酸,反应1h;

步骤5、向步骤4得到的溶液中加入2.5%氯化钠固体,搅拌使氯化钠固体溶解;

步骤6、将步骤5得到的溶液的温度保持65℃,加入酒精度75°以上的乙醇,乙醇用量以实测溶解容器中混合液的酒精度到55°为准,搅拌0.5h后通入冷却水,使所得溶液温度降温至25℃;

步骤7、步骤6得到的混合物静置沉淀,沉淀后的上层清液为废乙醇、下层沉淀物为含肝素钠的混合物,抽去上层废乙醇,对下层沉淀物脱水、干燥得到肝素钠产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肝素钠除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溶解:先在溶解容器中加入水,打开蒸汽阀门,加热,开启搅浆,投入粗品肝素钠溶解,在溶解的过程中控制温度在50℃,粗品肝素钠完全溶解后得料液,最终得到料液中肝素钠溶液浓度为8000iu/ml;

步骤2、步骤1得到的料液加入亚硝酸钠搅拌20min后调节溶液ph至9.8,得到降解液,向降解液中加入硼氢化钠搅拌4h,调节溶液ph至3.5,搅拌20min,紫外灯照射降解液,调节溶液ph至7.4,调节料液的盐度至2.7°;

步骤3、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硅藻土,过滤并收集滤液;

步骤4、向步骤3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65%乙二胺四乙酸,反应0.75h;

步骤5、向步骤4得到的溶液中加入2.5%氯化钠固体,搅拌使氯化钠固体溶解;

步骤6、将步骤5得到的溶液的温度保持60℃,加入酒精度75°以上的乙醇,乙醇用量以实测溶解容器中混合液的酒精度到52°为准,搅拌0.5h后通入冷却水,使所得溶液温度降温至23℃;

步骤7、步骤6得到的混合物静置沉淀,沉淀后的上层清液为废乙醇、下层沉淀物为含肝素钠的混合物,抽去上层废乙醇,对下层沉淀物脱水、干燥得到肝素钠产品。

步骤4中,在加入0.65%乙二胺四乙酸的同时,将溶液加热至55℃,使溶液保持55℃反应1h。

步骤7干燥中,脱水的时间在1~2小时,干燥处理的温度为65℃,干燥时间为18小时。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