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划痕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4946发布日期:2018-06-05 21:5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胞划痕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实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细胞划痕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细胞迁移指的是细胞在接收到迁移信号或感受到某些物质的浓度梯度后而产生的移动。移动过程中,细胞不断重复着向前方伸出突触,然后牵拉后方胞体向前运动。细胞迁移是通过胞体形变进行的定向移动,因此细胞迁移的移动速度很慢。但此细胞迁移“步缓力微”的运动特性,却是细胞觅食、伤口痊愈、胚胎发生、免疫反应、感染和癌症转移等生理现象所涉及到的。因此,细胞迁移是目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

细胞划痕实验是一种操作简单,应用比较广泛的研究细胞迁移方法。在现有细胞划痕实验中,首先需要在培养板接种细胞之前用马克笔在6孔板或12孔板背面画横线标记,细胞消化后接入6孔板或12孔板的孔中,待细胞铺满板底之后,使用移液枪的枪头垂直于孔板制造细胞划痕,之后定时测量划痕的宽度,进而得到细胞迁移数据。这种处理方式不能保证每次划痕的一致性,且划痕的形状多为锯齿状,不规整,导致测量的误差较大。

授权公告号CN 202744554U公开了“一种细胞划痕实验装置”,包括操作台,操作台上设有与细胞培养板相匹配的凹部,还包括Y方向划痕棒滑动机构、多个划痕棒、一对条状X方向安装座和多个定位柱,所述操作台上设有两条沿X方向延伸的X方向凹槽,两条X方向凹槽相互平行并分别处于所述凹部的一侧;X方向安装座上等距离设有多个定位柱下插孔,两条X方向安装座分别安装在一条X方向凹槽中;定位柱的下端插入到定位柱下插孔中;Y方向划痕棒滑动机构的两端可拆卸安装到相应的两个定位柱的上端;划痕棒的上端可拆卸安装到Y方向划痕棒滑动机构上。Y方向划痕滑动机构包括两个固定端,设置在两个固定端之间的两条导轨和多个滑块,滑块两侧的凹入部分分别卡在一条导轨上,滑块的上端设有凸条,还包括滑块连接条,滑块连接条上设有多个卡孔或卡口,凸条处于卡孔或卡口中。当对细胞进行单独划痕时,只要通过凸条单独推动滑块就可以;当要对批量细胞进行划痕时,将滑块连接条与滑块上端的凸条通过卡孔连接,然后推动滑块连接条。

上述细胞划痕实验装置只能对单个板孔进行划痕或同时对同行或同列板孔进行划痕,无法对多列板孔进行划痕操作,限制了该实验装置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划痕实验装置无法根据需要对多列板孔进行划痕操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细胞划痕实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细胞划痕实验装置,包括操作台,操作台上设有与细胞培养板相匹配的凹部,所述凹部的两侧设置有立柱,所述两个立柱分别设置有L型平台,所述两个L型平台相对设置,还包括划痕棒滑动机构和设置于凹部两侧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等距离设有多个定位柱,所述划痕棒滑动机构包括并列设置的若干个连接端和位于连接端上方的移动端,所述连接端包括两个柱体、设置在两个柱体之间的导轨和卡设于导轨外侧的多个滑块,所述柱体下端设置有定位柱插入孔,所述定位柱的上端可拆卸安装到定位柱插入孔中,所述滑块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插入孔和下插入孔,所述上插入孔内设置有磁性垫片,所述下插入孔内设置有划痕棒,所述移动端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卡设于两个L型平台之间,所述盖板的移动方向与安装座的设置位置相垂直,所述盖板于上插入孔的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与上插入孔配合使用的连接孔,所述上插入孔与连接孔之间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端为磁性端,处于同列连接柱的顶端通过杆体连接。

将盖板设于两个L型平台之间,盖板被限制于两个L型平台之间进行移动,避免盖板可移动维度过大,造成划痕操作出现误差。

优选的是,所述每个滑块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柱。

限位柱的设置,便于确定划痕棒在板孔中的位置,两个限位柱分别对应划痕棒在板孔中移动的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

优选的是,所述盖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把手。

手推把手,带动划痕棒对板孔进行划痕操作。

其中,所述导轨为两个,所述滑块为工字型,所述两个导轨分别位于滑块的凹入部分。

将同列的连接柱分别插入上插入孔和连接孔,手握把手,移动盖板,盖板的移动带来与连接柱所连接的滑块的移动,进而带动划痕棒对培养板中的各板孔进行划痕操作;当需要减少划痕列数时,向上取出对应连接柱顶端的杆体,此时可以对其它列的板孔进行划痕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细胞划痕实验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对多列的板孔进行划痕操作,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细胞划痕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细胞划痕实验装置去掉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细胞划痕实验装置中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A方向上的剖面图;

图5是图2中B-B方向上的剖面图;

图6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操作台1,细胞培养板2,安装座3,定位柱4,柱体5,导轨6,滑块7,定位柱插入孔8,上插入孔9,下插入孔10,划痕棒11,盖板12,连接孔13,连接柱14,限位柱15,把手16,杆体22,立柱23,L型平台2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一种细胞划痕实验装置,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上设有与细胞培养板2相匹配的凹部,凹部的两侧设置有立柱23,两个立柱23分别设置有L型平台24,两个L型平台24相对设置,还包括划痕棒滑动机构和设置于凹部两侧的安装座3,安装座3上等距离设有多个定位柱4。

如图4、5、6,划痕棒滑动机构包括并列设置的若干个连接端和位于连接端上方的移动端,连接端包括两个柱体5、设置在两个柱体5之间的导轨6,导轨6为两个,两个导轨6平行设置,导轨6外侧卡设有多个滑块7,滑块7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柱15,滑块7为工字型,两个导轨6分别卡入滑块7两侧的凹入部分,滑块7上端设置有上插入孔9,滑块7下端设置有下插入孔10,下插入孔10内设置有划痕棒11;柱体5下端设置有定位柱插入孔8,定位柱4的上端可拆卸安装到定位柱插入孔8中;移动端包括盖板12,盖板12卡设于两个L型平台24之间,盖板12的移动方向与安装座3的设置位置相垂直,盖板12于上插入孔9的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与上插入孔9配合使用的连接孔13,上插入孔9与连接孔13之间设置有连接柱14,上插入孔9内设置有磁性垫片,连接柱14的底端为磁性端,上插入孔9与连接柱14磁性相吸,处于同列连接柱14的顶端通过杆体22连接,盖板12的两侧设置有把手16,方便实验人员进行划痕操作。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地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