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子型的水性环氧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03867发布日期:2019-07-31 10:38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性环氧涂层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子型的水性环氧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涂料和胶黏剂行业,由于溶剂本身对人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危害,溶剂型涂料和胶黏剂已经逐步淡出舞台,而市场上正在掀起一场由油性产品转向水性产品的风暴,环氧涂料方面的趋势亦是如此。然而,相比于溶剂型涂料,水性涂料在诸多性能上相对存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使用。对于水性环氧涂料而言,其耐盐雾性能不足的问题是影响其推广应用的核心因素,尤其是在重防腐领域的应用。因而,提升耐盐雾性能成为相关技术人员的研究热点。

由于水性环氧涂料自身无法建立起足够的强度,使得其单组分在集装箱、工程机械的涂层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需要环氧固化剂的引入。环氧固化剂一般采用胺类固化剂或者改性胺类固化剂,利用活泼氢与水性环氧涂料的环氧基团开环反应,逐步建立起漆膜的强度,从而满足对其耐性和强度的要求。考虑到环氧固化剂和水性环氧涂料二者的配合使用,对于环氧固化剂而言,依旧需要进一步降低其voc的含量,实现环保、健康的目的。

目前,实现水性环氧固化剂在水中分散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非离子型亲水链段,常见的手段是在固化剂中引入氧化乙烯的聚醚链。基于此方法的水性环氧固化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酰胺类改性固化剂,另一类是环氧-胺加成改性固化剂。例如:

在专利文件cn1292008a中涉及了酰胺类改性固化剂,其固化剂通过将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co-丙二醇)进行改性得到羧基封端的聚合物后,再与多胺进行酰胺化反应得到聚醚改性的酰胺类固化剂。该制备方法得到的固化剂为水分散体型,本身与环氧树脂的结构差距较大,两者的相容性存在一定问题;同时,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的氧化过程繁琐,合成相对麻烦,工业化上并不适合。

在专利文件cn103261317a提出了基于乳化剂基础上改性的一种固化剂,由于乳液与固化剂结构较为类似,二者相容性较好,会具有明显的增稠现象和合适的使用窗口;但是该固化剂合成的结构较为复杂,需多步反应,且其中的部分原料制备较为麻烦,对工业化设备有较高要求。

为了实现固化剂的亲水性,专利文件cn1084864a中提出了用氧化的聚乙二醇与多元胺反应制备聚酰胺类固化剂,其除了合成的技术难度外,还需外加催化剂以实现室温条件下的固化,尚不能解决无催化剂存在条件下的快干固化剂的情形。

而专利文件us4246148和us460840中公开了室温固化的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制备方法,由于这两个专利涉及的多为脂肪族多胺的改性产物,也就意味着脂肪族多胺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进行开环加成后所得产物的亲水性下降。为了保证该类固化剂能在水中有好的分散性,经常需向固化剂中添加有机酸(如乙酸)进行中和成盐,以提升亲水性。但是,有机酸的引入会导致金属涂膜产生闪锈,使涂层的性能下降。而且此类固化剂易受到ph变化的影响,比如,搭配碱性颜填料时容易出现失稳的现象。

为了提升固化剂的亲水性,在专利文件cn108250411a中通过引入磺酸盐对多乙烯多胺进行改性,得到了具有亲水性的结构,但该固化剂结构中无环氧树脂结构,使得其与乳液混合时的相容性差,漆膜只能用于中度的防腐领域。

因此,固化剂的简单制备、室温固化及其快干仍是研究者的重点关注。另外,随着固化剂在集装箱、工程机械等防腐领域的需求增加,固化剂与环氧分散体搭配制备的漆膜的耐盐雾性质也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不仅具有良好的亲水效果和很好的开稀性,这使其与环氧分散体混合制备的漆膜具有优异的耐盐雾性和耐水性、附着力强、硬度高等优点;而且该固化剂的制备过程简单、条件温和、可进行室温固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离子型的水性环氧固化剂,采用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反应制得:

a)1份多环氧化合物,

b)1.3-6份多官能团化合物,例如,1.4份、2.0份、2.5份、3.0份、3.5份、4.5份、5.0份、5.5份,优选为1.5-4份;

c)0.2-1.25份单环氧化合物,例如,0.25份、0.3份、0.5份、0.8份、1.0份、1.2份,优选为0.4-0.9份;

d)0.01-0.23份磺酸内酯,例如,0.015份、0.03份、0.05份、0.08份、0.12份、0.15份、0.2份,优选为0.02-0.1份;

其中,所述多官能团化合物带有4个及以上的活泼氢。

本发明中,含活泼氢的官能团可以是羟基(酚羟基或醇羟基)、氨基(-nh2或者-nh-)、羧基等。优选地,所述多官能团化合物为多胺化合物。

本发明中,所述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各反应原料用量是以所述多环氧化合物用量为1重量份为基准的。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水性环氧固化剂,所述多胺化合物例如可以选自带有4个及以上的活泼氢的伯胺。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多胺化合物选自脂肪族多胺(例如,脂肪族的二元胺、脂肪族的三元胺)、脂环族多胺(例如,脂环族的二元胺、脂环族的三元胺)和芳香族多胺(例如,芳香族的二元胺、芳香族的三元胺)中的一种或多种,其摩尔质量不超过1000g/mol;优选选自乙二胺、丙二胺、丁二胺、2-甲基-1,5-戊二胺、1,6-己二胺、二乙烯三胺、间苯二甲胺、1,3-双氨基甲基环己烷、1-乙基-1,3-丙二胺、对氨基二环己基甲烷(pacm)、2,2,4-三甲基-1,6-己二胺、对苯二甲胺、聚醚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异佛尔酮二胺、聚乙烯亚胺和二乙基甲苯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多胺化合物选自间苯二甲胺、二乙烯三胺、聚醚胺、异佛尔酮二胺和三乙烯四胺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聚醚胺为摩尔质量200-1000g/mol的双胺基聚醚胺。

本发明中,多环氧化合物指的是含2个及以上环氧基团的化合物。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多环氧化合物为脂肪族的环氧树脂和/或芳香族的环氧树脂,优选为多元酚的缩水甘油醚和/或多元醇的缩水甘油醚;其环氧当量为150g/mol-4000g/mol,优选为200g/mol-2000g/mol。在多元酚的缩水甘油醚制备过程中,可以选用的原料多元酚例如为间苯二酚、氢醌、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双酚a)、二羟基二苯基甲烷(双酚f)及其异构体的混合物、4,4'-二羟基二苯基环己烷、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丙烷、4,4'-二羟基联苯、4,4'-二羟基二苯甲酮、双(4'-羟基苯基)-1,1-乙烷、双(4'-羟基苯基)-1,1-异丁烷、双(4'-羟基-叔丁基苯基)-2,2-丙烷、双(2-羟基萘基)-甲烷、1,5-二羟基萘、三(4-羟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苯基)乙醚、双(4-羟基苯基)砜及前述化合物的氯化产物或溴化产物。多元醇的缩水甘油醚可以包括乙二醇-1,2-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1,2-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1,3-二缩水甘油醚、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甘醇二缩水甘油醚、二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高碳聚亚氧烷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如,高碳聚氧乙烯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聚氧丙烯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混合型聚氧乙烯-丙烯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氧丁烯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甘油的多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的多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乙烷的多缩水甘油醚、季戊四醇的多缩水甘油醚、山梨糖醇的多缩水甘油醚、环己烷二甲醇的多缩水甘油醚、双(4-羟基环己基)甲烷的多缩水甘油醚、2,2-双(4-羟基环己基)丙烷的二缩水甘油醚、蓖麻油的多缩水甘油醚或三缩水甘油基三(2-羟基乙基)异氰脲酸酯的多缩水甘油醚。此外,还可以使用多元羧酸的多缩水甘油酯,其通过表氯醇或类似的环氧化合物与多元羧酸(如草酸、琥珀酸、己二酸、戊二酸、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四氢邻苯二甲酸、六氢邻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的反应而制得,例如,己二酸的二缩水甘油酯、邻苯二甲酸的二缩水甘油酯或六氢邻苯二甲酸的二缩水甘油酯。本发明所用多环氧化合物的分子量可小于等于1000道尔顿。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多环氧化合物选自双酚a型环氧树脂、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所述多环氧化合物为环氧树脂e51或环氧树脂e44。

本发明中,单环氧化合物可以是连接到环氧官能团上的脂肪族化合物、脂环族化合物或芳族化合物。单环氧化合物可以让反应体系中伯胺上的氢反应,减少了大气湿度与伯胺氢反应形成氨基甲酸酯(具体表现为涂料发白和导致分子断链)的机会。单环氧化合物的加入,除了通过反应消耗位于固化剂结构末端多胺的一些或者全部伯胺氢以缓解发白现象以外,还能够使多胺与环氧官能团反应后留下一个对环氧基团有反应活性的活泼氢。因此,单环氧化合物作为封端剂,能够使多胺化合物上的伯胺属氢与环氧官能团反应后还留下了对环氧树脂更具有反应活性的仲胺属氢,通过封端剂实现了双重优点,即在室温无外加催化剂的情况下保持足够的反应活性来固化体系,同时可以缓解发白现象。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单环氧化合物选自酚类的环氧醚、不饱和醇的环氧酯、不饱和羧酸的环氧酯、脂肪族的缩水甘油醚和芳香族的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选自酚类的环氧醚、c1-c18的脂肪族缩水甘油醚和c10-c18的芳族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这里所说酚类的环氧醚,例如,苯酚的环氧醚、甲酚的环氧醚、c1-c21烷基取代的酚类的环氧醚、c7-c21芳烷基取代的酚类的环氧醚、c7-c21烷芳基取代的酚类的环氧醚、腰果酚缩水甘油醚或烷氧基取代的酚类的环氧醚。这里所说不饱和羧酸的环氧酯,例如单羧酸缩水甘油酯(辛酸的缩水甘油酯、癸酸的缩水甘油酯、月桂酸的缩水甘油酯、硬脂酸的缩水甘油酯、花生酸的缩水甘油酯)、新癸酸的缩水甘油酯、环氧化油酸甲酯、环氧化油酸正丁酯、环氧化棕榈油酸甲酯、环氧化亚油酸乙酯。这里所说c10-c18的芳族缩水甘油醚,例如苯基缩水甘油醚、邻甲苯基缩水甘油醚、苄基缩水甘油醚。这里所说c1-c18的脂肪族缩水甘油醚,例如丁基缩水甘油醚、c12-c14长烷基链缩水甘油醚、叔丁基缩水甘油醚、环己基缩水甘油醚、烯丙基缩水甘油醚、辛基缩水甘油醚、异丙基缩水甘油醚、癸基缩水甘油醚、对叔丁基苯基缩水甘油醚。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单环氧化合物选自腰果酚缩水甘油醚、丁基缩水甘油醚、c12-c14的烷基缩水甘油醚、甲苯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壬基苯基缩水甘油醚和对叔丁基苯基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单环氧化合物选自丁基缩水甘油醚、c12-c14的烷基缩水甘油醚、甲苯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壬基苯基缩水甘油醚和对叔丁基苯基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磺酸内酯指的是能够通过对其进行开环反应生成具有磺酸基团或磺酸盐基团化合物的一类化合物。除了单环氧化合物之外,所述磺酸内酯可作为另一种封端剂。一些示例中,所述磺酸内酯为不饱和的磺酸内酯和/或饱和的磺酸内酯。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磺酸内酯选自丙磺酸内酯和/或丁磺酸内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水性环氧固化剂,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反应原料还包括:e)0-0.075份(例如,0.005份、0.009份、0.01份、0.015份、0.02份、0.03份、0.05份)碱性中和剂,优选为0.003-0.05份;f)0.4-2份(例如,0.5份、1份、1.5份)水,优选为0.7-1.5份;以及g)0-0.5份(0.05份、0.09份、0.1份、0.15份、0.2份、0.3份)未改性的聚醚胺,优选为0.09-0.2份。各反应原料的用量份数均为重量份。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碱性中和剂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三乙胺和二乙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未改性的聚醚胺为摩尔质量200-5000g/mol的聚醚胺,其官能度优选为2或3。例如,所述未改性的聚醚胺为聚醚胺d230、聚醚胺d400、聚醚胺t403、聚醚胺t5000。反应体系中加入未改性的聚醚胺后,可以对所得固化剂应用过程中所得漆膜外观出现的小缩孔进行调节。

本发明中,所述水性环氧固化剂中既存在具有磺酸基团或磺酸盐基团的化合物,也存在不具有磺酸基团或磺酸盐基团的化合物。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水性环氧固化剂,磺酸内酯作为反应原料的引入,使得所述水性环氧固化剂包含具有磺酸或磺酸盐基团的化合物。本发明所得固化剂中,具有磺酸或磺酸盐基团的化合物起到了提升固化剂亲水性的效果,含磺酸或者磺酸盐基团的固化剂能够起到乳化剂可以实现的效果,即利于固化剂在水中的良好分散,可以减少固化剂开稀时溶剂的用量,从而降低体系中的voc含量(例如,可以从184g/l降低到113g/l)。

固化剂中不含具有磺酸或磺酸盐基团的化合物或者具有磺酸或磺酸盐基团的化合物含量较少时,会影响固化剂的开稀性能,无法有效降低体系的voc;具有磺酸或磺酸盐基团的化合物含量过多时,其亲水性太强,最终会影响所得漆膜的耐盐雾性能,闪绣多。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具有磺酸或磺酸盐基团的化合物占水性环氧固化剂总重量的2-7wt%,例如,2.5wt%、3wt%、3.5wt%、4wt%、4.5wt%、5wt%、6wt%、6.5wt%,优选为2.5-6wt%。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多环氧化合物与多官能团化合物进行开环反应,得到中间产物i;将所述中间产物i与单环氧化合物、磺酸内酯进行封端反应,制得所述水性环氧固化剂。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一些示例中,在开环反应中,将所述多环氧化合物滴加加入多官能团化合物中;所述开环反应的反应时间为0.5-4小时(例如,1小时、2小时、3小时),优选为1-2.5小时;所述开环反应的反应温度为60-100℃(例如,70℃、75℃、85℃、90℃),优选为80-100℃。

一些示例中,所述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反应原料还包括0.4-2份水,优选为0.7-1.5份;在封端反应中,加入水分散降粘,然后将所述单环氧化合物滴加加入反应体系中,最后加入磺酸内酯并反应10-30min。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水进行分散降粘,可将固化剂调节至合适的固含量。加入单环氧化合物的反应时间为0.5-2小时(例如,0.8小时、1.2小时、1.5小时),优选为1-2小时;所述封端反应的反应温度为60-100℃(例如,70℃、75℃、85℃、90℃),优选为80-100℃。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述制备方法中多环氧化合物和单环氧化合物的加入方式优选滴加加入,因为这样可通过控制滴加速度来控制反应放热,进而有效控制反应进程。另外,在反应体系中加水(例如,去离子水)分散降粘和加单环氧化合物的加料顺序会严重影响固化剂的使用性能(例如,耐盐雾性)。

所述多环氧化合物与多官能团化合物进行开环反应结束后,生成了中间产物i;在封端反应中,一部分中间产物i与单环氧化合物反应,剩余部分的中间产物i与磺酸内酯反应。通过磺酸内酯与反应体系中活泼氢的开环反应得到含磺酸基团的化合物,此时体系中所得固化剂的ph显碱性,可自中和,也可通过再加入碱性中和剂进行中和。本发明中,可以但非必须地加入碱性中和剂,不加中和剂而自中和的工序相对简单。相比之下,在磺酸内酯加入量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加入碱性中和剂进行中和后,所得固化剂具有更好的水分散性,体系中voc含量更低。碱性中和剂加入的摩尔量与对应的磺酸基团摩尔数相当,即实现100%中和。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一些示例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所述开环反应结束后,对反应体系进行减压蒸馏,以除去反应体系中多余的多官能团化合物(例如,多胺化合物,因为在多环氧化合物与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开环反应中,多官能团化合物过量)。

一些示例中,所述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反应原料还包括0-0.075份碱性中和剂,优选为0.003-0.05份,以及0-0.5份未改性的聚醚胺,优选为0.09-0.2份;所述封端反应结束后,加入碱性中和剂进行中和反应,或者加入碱性中和剂和所述未改性的聚醚胺。本发明中,可以但非必须地加入未改性的聚醚胺;加入未改性的聚醚胺后,可改善固化体系中漆膜的小缩孔。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备方法为:将过量的多胺化合物预先加入到反应瓶中,通过滴加的方式将多环氧化合物加入到反应瓶,控制滴加时间在0.5-4h,优选滴加时间1-2.5h,反应温度为60-100℃;滴加结束后得到中间产物i,将多余的多胺化合物通过减压蒸馏移除体系,并进一步加入去离子水分散降黏后,再通过滴加方式加入单环氧化合物,控制滴加时间在0.5-2h,优选滴加时间1-2h,反应温度为60-100℃;然后加入如前所述配比的磺酸内酯(例如丙磺酸内酯和/或丁磺酸内酯)并反应10-30min,可但非必须的加入碱性中和剂进行中和,可但非必须的加入未改性的聚醚胺调节固化剂性能。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所得水性环氧固化剂产物中可能产生其它非理想的结构,但制备过程不涉及副产物的分离,而是将其作为整体进行使用,所有的评价效果也是基于整体进行的。反应的进程通过近红外方法和核磁方法进行监测,环氧基团的消失证明反应结束,而最终所得水性环氧固化剂体系的性能指标包括:胺值测试、固含量以及ph值。一些示例中,所述水性环氧固化剂的胺值为100-500mgkoh/g,优选为150-350mgkoh/g。

一些示例中,所述水性环氧固化剂的ph值为8-11.5,优选为9-11。

一些示例中,所述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固含量为60-80wt%。

一些示例中,所述水性环氧固化剂包含具有磺酸或磺酸盐基团的化合物,其占水性环氧固化剂总重量的2-7wt%,优选为2.5-6wt%。本发明中,通过将所述中间产物i与单环氧化合物、磺酸内酯进行封端反应,一部分中间产物i与磺酸内酯反应制得了具有磺酸基团或磺酸盐基团的化合物,含有离子基团的结构为固化剂在水中的溶解分散提供了可行性方案,且磺酸或磺酸盐基团的引入非常高效快捷,少量的离子基团引入就可以很好的实现固化剂水开稀效果,从而提升固化剂在本技术领域的施工性能。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如上所述水性环氧固化剂或者如上所述制备方法所得水性环氧固化剂在配制涂料、固化环氧树脂体系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得水性环氧固化剂可以用于固化有机溶剂中或者水中的液体或固体环氧树脂,以上在制备本发明所述水性环氧固化剂中提及的任何环氧树脂均能够被该水性环氧固化剂固化。本发明所述水性环氧固化剂能够用于室温涂料以及烘烤涂料涂装,其固化温度可以根据涂装方式变化进行选择,一般在5-200℃范围内。

此外,本发明所得水性环氧固化剂可以分散或者溶解于水中,可通过在有或无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将水混合于所述水性环氧固化剂中得到组合物。然而,本发明所得固化剂是自乳化的,不需要任何添加的表面活性剂即可得到固化剂水溶液、乳液或者分散体。

本发明所得水性环氧固化剂可以用来有效地固化含水环氧树脂体系。含水环氧树脂的优选实例是分子量为350-5000、以非离子形式或者非离子与离子复配形式分散在有或者没有乙二醇醚助溶剂的含水双酚a型环氧树脂。含水环氧树脂的商品包括,例如由壳牌化学品公司购得的epirez树脂3520,3522,3540。这些可固化体系含有水、一种或多种环氧树脂和一种或者多种本发明所得水性环氧固化剂。这些含水可固化的环氧树脂体系能够在室温或升高温度条件下被固化,或进一步用商品叔胺促进剂(如2,4,6-三(二甲基氨基甲基酚)(dmp-30))或者酚类催化以便在更低的固化温度下固化。这些更低的固化温度一般在5-20℃。本发明所得水性环氧固化剂还可典型地用来配制具有良好的涂层基底腐蚀保护效果的热固性涂料。

本发明所述水性环氧固化剂可应用但不限于环氧涂料和胶黏剂等领域的固化,也可用于粘合剂和纤维上浆剂的组分。

可以在制备本发明固化剂的体系内但非必须地加入助剂,也可以在固化剂应用的固化体系内但非必须地加入助剂;该助剂包含但非限于消泡剂、分散剂、增稠剂、流平剂、附着增进剂等。

环氧固化剂在使用时黏度较大,需要开稀,一般是通过将固化剂、溶剂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进行开稀。由于本申请制得的水性环氧固化剂亲水性好,可以在开稀过程中少加溶剂,从而可有效降低体系的voc含量;同时将本申请制得的水性环氧固化剂与树脂基体混合时,两者的相容性好,混合所得漆膜具有很多优异性能。另外,漆膜中还可添加助剂进行所需性能的调节,未改性的聚醚胺也可调节漆膜的外观。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本发明所得水性环氧固化剂具有良好的亲水效果和很好的开稀性,这使得该固化剂应用于环氧分散体制得的漆膜具有优异的耐盐雾性和耐水性、附着力强、硬度高(如无缩孔和刮痕);同时,该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制备过程简单、条件温和,固化剂使用过程中可室温固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详细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和内容,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实施例中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反应原料来源>

<测试方法>

摆杆硬度参照gb/t1730《漆膜硬度测定法摆杆阻尼试验》;

附着力参照gb/t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耐水参照gb/t1733《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耐盐雾性参照gb/t1765《测定耐湿热、耐盐雾、耐候性(人工加速)的漆膜制备法》。

固化剂或漆膜30天热储存稳定性测试:待测样品置于50℃恒温烘箱中,测试30天是否出现分层。

固化剂的胺值测试:通过滴定法进行测试,先将待测试样品溶于甲醇中,再向其中加入二正丁胺-氯苯溶液,用盐酸标准溶液进行电位滴定,直至发生突变,并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空白滴定,最终得到的结果以样品相当的koh的质量进行计算,单位为mgkoh/g。

红外光谱测试:在制备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反应过程中,从反应体系中进行取样并作为待测样品;然后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待测样品进行测定,直至在913cm-1波数的峰消失不见,认为反应完全。

核磁测试:在制备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反应过程中,从反应体系中进行取样并作为待测样品;然后用氘代试剂进行溶解,再利用核磁对样品进行氢谱分析,环氧基团的氢在4.3左右化学位移处有吸收峰,直至此处的信号峰完全消失,认为反应完全。

以下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这两种测试手段的综合考虑,来判断固化剂制备过程的反应终点。

实施例1:

在反应瓶中加入300g异佛尔酮二胺,将温度预热到80℃;通过蠕动泵将160g环氧树脂e51逐渐滴入反应瓶中进行开环反应,滴加时间持续1小时,继续保温半小时;开环反应结束后,利用真空泵对反应瓶内的物料进行减压蒸馏,将反应体系中多余的异佛尔酮二胺脱除后,向体系内加入120g去离子水进行分散,再利用蠕动泵将100g丁基缩水甘油醚逐渐滴入反应瓶进行反应,滴加时间为1小时,保温半小时;将5g丙磺酸内酯缓慢加入体系内,反应10min后再加入1.7gnaoh进行中和,进而加入15g聚醚胺d400,搅拌均匀后即得到固化剂。所得固化剂的固含量为73.9wt%,胺值为275mgkoh/g,ph为9.7;所得固化剂中具有磺酸盐基团的化合物占水性环氧固化剂总重量的3.7wt%。

实施例2:

在反应瓶中加入280g二乙烯三胺,将温度预热到80℃;通过蠕动泵将150g环氧树脂e51逐渐滴入反应瓶中进行开环反应,滴加时间持续1小时,继续保温半小时;开环反应结束后,利用真空泵对反应瓶内的物料进行减压蒸馏,将反应体系中多余的二乙烯三胺脱除后,向体系内加入130g去离子水进行分散,再利用蠕动泵将95g苯基缩水甘油醚逐渐滴入反应瓶进行反应,滴加时间为1小时,保温半小时;将6g丙磺酸内酯缓慢加入体系内,反应半小时后再加入2gnaoh进行中和,搅拌均匀后即得到固化剂。所得固化剂的固含量为75.2wt%,胺值为325mgkoh/g,ph为10.1;所得固化剂中具有磺酸盐基团的化合物占水性环氧固化剂总重量的4.6wt%。

实施例3:

在反应瓶中加入350g二乙烯三胺,将温度预热到80℃;通过蠕动泵将150g环氧树脂e51逐渐滴入反应瓶中进行开环反应,滴加时间持续1小时,继续保温半小时;开环反应结束后,利用真空泵对反应瓶内的物料进行减压蒸馏,将反应体系中多余的二乙烯三胺脱除后,向体系内加入140g去离子水进行分散,再利用蠕动泵将110g苯基缩水甘油醚逐渐滴入反应瓶进行反应,滴加时间为1小时,保温半小时;将6g丙磺酸内酯缓慢加入体系内,反应半小时后搅拌均匀,即得到固化剂。所得固化剂的固含量为76.2wt%,胺值为295mgkoh/g,ph为9.2;所得固化剂中具有磺酸基团的化合物占水性环氧固化剂总重量的2.9wt%。

实施例4:

在反应瓶中加入312g三乙烯四胺,将温度预热到80℃;通过蠕动泵将148g环氧树脂e51逐渐滴入反应瓶中进行开环反应,滴加时间持续1小时,继续保温半小时;开环反应结束后,利用真空泵对反应瓶内的物料进行减压蒸馏,将反应体系中多余的三乙烯四胺脱除后,向体系内加入120g去离子水进行分散,再利用蠕动泵将105g苯基缩水甘油醚逐渐滴入反应瓶进行反应,滴加时间为1小时,保温半小时;将8g丙磺酸内酯缓慢加入体系内,反应半小时后再加入2.6gnaoh进行中和,搅拌均匀后即得到固化剂。所得固化剂的固含量为78.2wt%,胺值为329mgkoh/g,ph为9.6;所得固化剂中具有磺酸盐基团的化合物占水性环氧固化剂总重量的3.6wt%。

实施例5:

在反应瓶中加入280g二乙烯三胺,将温度预热到80℃;通过蠕动泵将120g二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逐渐滴入反应瓶中进行开环反应,滴加时间持续1小时,继续保温半小时;开环反应结束后,利用真空泵对反应瓶内的物料进行减压蒸馏,将反应体系中多余的二乙烯三胺脱除后,向体系内加入130g去离子水进行分散,再利用蠕动泵将100g苯基缩水甘油醚逐渐滴入反应瓶进行反应,滴加时间1小时,保温半小时;将6g丙磺酸内酯缓慢加入体系内,反应半小时后再加入2gnaoh进行中和,搅拌均匀后即得到固化剂。所得固化剂的固含量为74.8wt%,胺值为257mgkoh/g,ph为10.4;所得固化剂中具有磺酸盐基团的化合物占水性环氧固化剂总重量的4.1wt%。

实施例6:

在反应瓶中加入280g二乙烯三胺,将温度预热到80℃;通过蠕动泵将150g环氧树脂e51和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的混合物逐渐滴入反应瓶中进行开环反应,滴加时间持续1小时,继续保温半小时;开环反应结束后,利用真空泵对反应瓶内的物料进行减压蒸馏,将反应体系中多余的二乙烯三胺脱除后,向体系内加入130g去离子水进行分散,再利用蠕动泵将95g苯基缩水甘油醚逐渐滴入反应瓶进行反应,滴加时间1小时,保温半小时;将6g丙磺酸内酯缓慢加入体系内,反应半小时后再加入2gnaoh进行中和,搅拌均匀后即得到固化剂。所得固化剂的固含量为75.6wt%,胺值为280mgkoh/g,ph为9.4;所得固化剂中具有磺酸盐基团的化合物占水性环氧固化剂总重量的5.2wt%。

实施例7:

在反应瓶中加入320g间苯二甲胺,将温度预热到80℃;通过蠕动泵将150g环氧树脂e51逐渐滴入反应瓶中,滴加时间持续1小时,继续保温半小时;开环反应结束后,利用真空泵对反应瓶内的物料进行减压蒸馏,将反应体系中多余的间苯二甲胺脱除后,向体系内加入120g去离子水进行分散,再利用蠕动泵将95g苯基缩水甘油醚逐渐滴入反应瓶进行反应,滴加时间1小时,保温半小时;将6g丙磺酸内酯缓慢加入体系内,反应半小时后再加入2gnaoh进行中和,搅拌均匀后即得到固化剂。所得固化剂的固含量为77.2wt%,胺值为253mgkoh/g,ph为9.0;所得固化剂中具有磺酸盐基团的化合物占水性环氧固化剂总重量的2.6wt%。

实施例8:

在反应瓶中加入300g三乙烯四胺,将温度预热到80℃;通过蠕动泵将120g二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逐渐滴入反应瓶中进行开环反应,滴加时间持续1小时,继续保温半小时;开环反应结束后,利用真空泵对反应瓶内的物料进行减压蒸馏,将反应体系中多余的三乙烯四胺脱除后,向体系内加入130g去离子水进行分散,再利用蠕动泵将115g腰果酚缩水缩水甘油醚逐渐滴入反应瓶进行反应,滴加时间1小时,保温半小时;将6g丙磺酸内酯缓慢加入体系内,反应半小时后再加入2gnaoh进行中和,搅拌均匀后即得到固化剂。所得固化剂的固含量为74.1wt%,胺值为307mgkoh/g,ph为9.5;所得固化剂中具有磺酸盐基团的化合物占水性环氧固化剂总重量的2.8wt%。

实施例9:

在反应瓶中加入280g二乙烯三胺,将温度预热到80℃;通过蠕动泵将120g二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逐渐滴入反应瓶中进行开环反应,滴加时间持续1小时,继续保温半小时;开环反应结束后,利用真空泵对反应瓶内的物料进行减压蒸馏,将反应体系中多余的二乙烯三胺脱除后,向体系内加入130g去离子水进行分散,再利用蠕动泵将75g丁基缩水甘油醚逐渐滴入反应瓶进行反应,滴加时间1小时,保温半小时;将10g丙磺酸内酯缓慢加入体系内,反应半小时后搅拌均匀,即得到固化剂。所得固化剂的固含量为73.8wt%,胺值为265mgkoh/g,ph为9.2;所得固化剂中具有磺酸基团的化合物占水性环氧固化剂总重量的6.2wt%。

实施例10:

在反应瓶中加入400g二乙烯三胺,将温度预热到80℃;利用蠕动泵将150g环氧树脂e51逐渐滴入反应瓶中进行开环反应,滴加时间持续1小时,继续保温半小时;开环反应结束后,利用真空泵对反应瓶内的物料进行减压蒸馏,将反应体系中多余的二乙烯三胺脱除后,向体系内加入130g去离子水进行分散,再利用蠕动泵将95g苯基缩水甘油醚逐渐滴入反应瓶进行反应,滴加时间1小时,保温半小时;将6g丙磺酸内酯缓慢加入体系内,反应半小时后再加入2gnaoh进行中和,进而加入20g聚醚胺t403,搅拌均匀后即得到固化剂。所得固化剂的固含量为75.2wt%,胺值为365mgkoh/g,ph为9.6;所得固化剂中具有磺酸盐基团的化合物占水性环氧固化剂总重量的2.9wt%。

实施例11:

在反应瓶中加入280g二乙烯三胺,将温度预热到80℃;通过蠕动泵将170g环氧树脂e44逐渐滴入反应瓶中进行开环反应,滴加时间持续1小时,继续保温半小时;开环反应结束后,利用真空泵对反应瓶内的物料进行减压蒸馏,将反应体系中多余的二乙烯三胺脱除后,向体系内加入130g去离子水进行分散,再利用蠕动泵将110g腰果酚缩水甘油醚逐渐滴入反应瓶进行反应,滴加时间1小时,保温半小时;将8g丁磺酸内酯缓慢加入体系内,反应半小时后再加入2.5gnaoh进行中和,搅拌均匀后即得到固化剂。所得固化剂的固含量为74.7wt%,胺值为271mgkoh/g,ph为9.6;所得固化剂中具有磺酸盐基团的化合物占水性环氧固化剂总重量的6.6wt%。

对比例1

步骤1:将187g甲苯和环氧树脂(岳阳巴陵石化e51)187g的溶液加入到100℃下的过量的间苯二甲胺中,该混合物在100℃下维持5小时进行反应,然后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多余的甲苯和回收多余的间苯二甲胺。

步骤2:在氮气氛围下将229.5g步骤1中所得产物与50g甲氧基peg乙酸在200℃下反应4小时后,冷却至100℃;再将220.5g苯基缩水甘油醚在140℃下加入,添加结束后温度维持在100℃保温两小时,制得固化剂。

步骤3:将400g步骤2所得固化剂与44.4g甲苯加入到玻璃瓶中搅拌后,向玻璃瓶中加入111g水,添加结束后形成水包油乳液。再分别加入26.2g甲苯和187g水,形成固含为49.7wt%的固化剂乳液。所得固化剂的胺值为176mgkoh/g,ph为9.6。

对比例2

步骤1:在反应瓶中加入30g环氧树脂e51、200g聚醚(peg4000)和20g丙酮,并将温度加热到60℃下进行混合均匀,回流。滴加1g三氟化硼乙醚和20g丙酮组成的4.76wt%催化剂溶液,滴加时间为半小时,滴加完毕后在此温度下继续反应1小时,至产物水溶后,加入15g去离子水终止反应,得到缩合物。

步骤2:称取38.8g环氧树脂e51和25g二乙烯三胺,常温下将环氧树脂e51一次性加入到二乙烯三胺和25g丙酮形成的混合液中并一起搅拌加热,在60℃下反应半小时,得到多胺加成物;再将步骤1所得缩合物与该多胺加成物按质量比为3.6:1混合,再搅拌3小时,得到改性多胺化合物,减压蒸馏脱除丙酮后,滴加去离子水调节固含至50.2wt%,得到非离子型固化剂。所得固化剂的胺值为109mgkoh/g,ph为9.1。

对比例3:

在反应瓶中加入280g二乙烯三胺,将温度预热到80℃,通过蠕动泵将150g环氧树脂e51逐渐滴入反应瓶中进行开环反应,滴加时间持续1小时,继续保温半小时;开环反应结束后,利用真空泵对反应瓶内的物料进行减压蒸馏,将反应体系中多余的二乙烯三胺脱除后,利用蠕动泵将95g苯基缩水甘油醚逐渐滴入反应瓶,滴加时间1小时,保温半小时,再向体系内加入120g去离子水进行分散,接着将6g丙磺酸内酯缓慢加入体系内,反应半小时后再加入2gnaoh进行中和,搅拌均匀即得到固化剂。所得固化剂的固含量为75.9wt%,胺值为299mgkoh/g,ph为9.8;所得固化剂中具有磺酸盐基团的化合物占水性环氧固化剂总重量的3.1wt%。

将各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水性环氧固化剂与水性环氧乳液混合制备漆膜,其中,制备漆膜所用a组分和b组分的配方如下表1和表2:

表1a组分的配方

表2b组分的配方

将表1所得主漆(a组分)与表2所得固化剂(b组分)按照质量比10:1进行混合,搅拌15min后,加入少量去离子水调整至施工黏度,制得混合漆液;再将混合漆液按照行业操作标准(闪干流平10min,并在80℃烘烤30min)进行制板,得到漆膜。漆膜在23±2℃、湿度50±5%的标准条件下静置养护7d后,方可按照如上测试方法进行各项测试。

制得的漆膜按照如上所述测试方法进行测试,所得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固化剂热稳定性以及漆膜性能测试结果

各项测试按照国标标准执行,具体见测试方法部分所述;耐性数据为跟踪20天后测试结果。

其中,附着力测试结果的等级为0-5级,0级附着力最优,5级最差;

耐水测试结果的等级为0-5级,5级最优,0级最差;

耐盐雾测试结果的等级为0-5级,5级最优,0级最差。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11所得固化剂的热储存稳定性很好,没有出现分层现象,说明离子基团(磺酸基团或磺酸盐基团)的引入对于固化剂体系的稳定性带来的积极作用。固化剂过于亲水时,其制得的漆膜耐水性能会变弱,因此,固化剂的亲水性和所得漆膜耐水性之间需要平衡。本发明通过在固化剂中引入一定比例含磺酸或磺酸盐的化合物以提升亲水性的同时,该固化剂用于固化体系时,漆膜各项测试性能指标依旧较佳,即,将各实施例所得水性环氧固化剂应用于分散体制备的漆膜,其附着力、耐水、耐盐雾、活化期和漆膜硬度等数据均优异。而对比例1-2均未在固化剂中引入离子基团,30天后热储存稳定性不佳,所得固化剂的亲水性没有本申请各实施例所得固化剂优异。对比例3中加水降粘和加单环氧化合物的加料顺序与实施例2相反,这会严重影响固化剂的耐盐雾性。同时,各实施例所得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合成条件温和,步骤简易,可满足市场需求,尤其适用于重防腐领域的应用。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