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原位聚合包覆获得甲脒铅溴/PMMA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10389发布日期:2019-08-10 01:04阅读:9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过原位聚合包覆获得甲脒铅溴/PMMA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甲脒铅卤钙钛矿量子点与聚合物单体复合并制备均匀薄膜的方法,并利用量子点/聚合物复合产物作为发光材料构建高效的白光led器件



背景技术:

在国际电信联盟提出了新的超高清显示标准rec.2020的前提下,当前商业化的绿光荧光粉由于其低量子产率以及宽半峰宽已经无法满足其发光材料的标准,迫切得需要寻找其他发光材料(波长525nm-535nm,半峰宽小于25nm)来替代。钙钛矿量子点由于其高量子产率、窄半峰宽、强吸光能力以及发光波长可调等优异的性能使得其自从2015年由kovaleno报道以来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并不断完善其发光性能并应用于光学器件。

然而钙钛矿量子点由于其离子晶体属性,使得稳定性成为其在应用道路上最大障碍。在高水氧的环境(或极性溶剂中),其离子晶体结构容易发生坍塌,其发光性能均会迅速衰退。目前文献中报道的提高其稳定性的方法,通常采用钙钛矿量子点与pmma直接混合,通过旋涂的方法涂覆于基片上,并利用热蒸发去除溶剂以获得钙钛矿与聚合物的复合材料。这样制备获得的钙钛矿量子点常常会发生团聚现象,导致其量子点发光效率下降,并且旋涂法限制了其在商业化应用。另一方面,当前的工作几乎都致力于铯铅溴量子点,然而铯铅溴量子点其发光波长通常在515nm,尽管可以通过改变其卤素含量可使其波长移动至“最绿”波段,但是这会使得其发光效率大大降低。有机-无机杂化的甲脒铅溴钙钛矿量子点由于其发光性能的优异性,其发光波长在525nm-535nm之间可控,且半峰宽22nm左右,以及高量子产率85%左右,使得其成为一种完美的选择。因此,提出一种制备“最绿”发光并且对水氧稳定的甲脒铅溴量子点与高分子聚合物的复合材料,并且可大面积制备的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通过原位聚合包覆获得甲脒铅溴/pmma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方法能够不破坏钙钛矿量子点的光学性能和晶体结构,并且可以获得单独分散的甲脒铅溴量子点/pmma纳米颗粒,pmma致密包覆在甲脒铅溴量子点表面,且量子点不会发生团聚现象,其对水氧稳定性优异,更适合工业化生产。相对于未包覆的量子点制备的led,利用这种复合材料构筑的白光led具有更高的流明效率。

本发明通过原位聚合包覆获得甲脒铅溴/pmma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甲脒铅溴钙钛矿量子点的合成与提纯

1a、油胺溴前驱体的合成

以油胺和氢溴酸作为原料,无水乙醇作为反应溶剂,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于冰浴中反应8-12h,真空干燥,无水乙醚洗涤并过滤,真空干燥,研磨,即得到油胺溴白色粉末;本步骤1中,油胺、氢溴酸和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5:4:10~100。

1b、甲脒铅溴量子点的合成

以油酸作为配体,将醋酸甲脒和醋酸铅溶解于十八烯中,将混合溶液加热至50~80℃抽真空反应30min;将步骤1a获得的油胺溴加入甲苯中,加热溶解,然后在70~165℃、氮气保护下,将油胺溴的甲苯溶液加入1b的反应体系中,反应10s后置于冰水中快速冷却至室温,得到量子点原液。

本步骤中,油酸与十八烯体积比为1:4,油酸、醋酸甲脒、醋酸铅摩尔比为2~10:3.75:1;油胺溴与醋酸铅的摩尔比为3~5:1。

1c、甲脒铅溴量子点的提纯

将步骤1d获得的量子点原液用甲苯和乙腈洗涤,离心(4000r/s,20min)除去溶液中的多余有机配体以及溶剂等油相物质,得到沉淀并真空中干燥,获得甲脒铅溴量子点粉末。

其中量子点原液、甲苯、乙腈的体积比为2:2:1。干燥温度为60℃。

步骤2:甲脒铅溴量子点与pmma复合材料的制备

2a、甲脒铅溴量子点与mma混合溶液的制备

取步骤1c获得的甲脒铅溴量子点粉末40mg,置入玻璃容器中,加入10mlmma溶液,通过超声以及搅拌等过程使其充分接触并混合均匀,利用封口膜将其密封保存;

2b、甲脒铅溴量子点与mma光照聚合反应

将2a获得的混合溶液置于白光下进行光照反应,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反应9-12h后反应完成,溶液变得粘稠;

步骤3:甲脒铅溴/pmma复合膜的制备

将2b获得的粘稠溶液倒在光滑的铜箔上,铜箔固定于玻璃基板上,利用刮刀涂覆均匀,薄膜的厚度由刮刀控制为50um-400um;然后将玻璃基板置于60-100℃的加热板上,以去除多余的mma单体,2min后取出玻璃基板,利用裁剪工具裁出合适大小绿色量子点复合薄膜。

本发明制备的甲脒铅溴/pmma复合材料的应用,是以所述甲脒铅溴/pmma复合材料构筑的白光led。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向2b获得的粘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红光氮化物荧光粉n620,混合均匀;取适量的混合物均匀涂覆于蓝光led芯片上。

本发明用n620红光荧光粉和光照复合产物混合,并均匀涂敷在蓝光芯片上。这不仅可以去除传统led制作过程中的封装工艺,降低成本,还具有很优异的透光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中使用热注射合成获得的甲脒铅溴量子点,具有高量子产率,结晶性好,窄半峰宽,且其光谱可在“最绿”波段可调。

本发明中使用mma与量子点混合,在量子点表面原位聚合反应生成pmma,并致密得包覆在量子点表面。pmma是当前最优良的透光材料,并且无毒、成本低,且机械性能优异。更适合工业化。

本发明利用刮膜法将原位聚合后的具有一定粘度量子点与pmma混合物制备成膜。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流体的流动性,使得薄膜的厚度难以控制。从而获得均匀的薄膜材料。

本发明用n620红光荧光粉和光照复合产物混合,并均匀涂敷在蓝光芯片上。这不仅可以去除传统led制作过程中的封装工艺,降低成本,还具有很优异的透光性和稳定性。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成功制备了甲脒铅溴量子点与pmma复合材料,且量子点不会发生团聚。

2、本发明的绿光材料可以满足超高清显示rec.2020标准,并且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3、本发明获得薄膜均匀,并且厚度可控,并且更适合工业化大面积生产。

4、本发明可以很大的提高相应的白光led流明效率,并且可以去除led封装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合成pmma包覆的甲脒铅溴钙钛矿量子点的低分辨和高分辨图片(a)以及量子点溶液的吸收和发射光谱(b)。由图1可知甲脒铅溴量子点的发射峰在530nm,与吸收相对应,并且半峰宽22nm。每个甲脒铅溴量子点外均匀包覆已成较厚的有机物,没有团聚现象。

图2是本发明制备甲脒铅溴量子点的高分子复合膜(a)及其在水中稳定存在并发光的图片(b)置于去离子水中的复合膜材料的发光强度随时间变化图(c)和(d)。由图2可知有机物包覆的甲脒铅溴量子点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图3是本发明构筑的白光led的相对光谱(a)及其色坐标位置(b)。由图2可知白光led具有很高的流明效率(80.4lm/w)和显色指数(90.0),其色坐标在(0.37,0.35),属于暖白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甲脒铅溴钙钛矿量子点的合成与提纯

1a、油胺溴前驱体的合成

以油胺和氢溴酸作为原料,无水乙醇作为反应溶剂,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于冰浴中反应8-12h,真空干燥,无水乙醚洗涤并过滤,真空干燥,研磨,即得到油胺溴白色粉末。其中油胺、氢溴酸、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5:4:10~100。

1b、甲脒铅溴量子点的合成

以油酸作为配体,将醋酸甲脒和醋酸铅溶解于十八烯中,将混合溶液加热至50~80℃抽真空反应30min;将步骤1a获得的油胺溴加入甲苯中,加热溶解,然后在130℃、氮气保护下,将油胺溴的甲苯溶液加入1b的反应体系中,反应10s后置于冰水中快速冷却至室温,得到量子点原液。

本步骤中,油酸与十八烯体积比为1:4,油酸、醋酸甲脒、醋酸铅摩尔比为2~10:3.75:1;油胺溴与醋酸铅的摩尔比为3~5:1。

1c、甲脒铅溴量子点的提纯

将步骤1d获得的量子点原液用甲苯和乙腈洗涤,离心(4000r/s,20min)除去溶液中的多余有机配体以及溶剂等油相物质,得到沉淀并于真空中干燥。其中量子点原液、甲苯、乙腈的体积比为2:2:1。干燥温度60℃。

实施例2:甲脒铅溴量子点与pmma复合材料制备

2a、甲脒铅溴量子点与mma混合溶液制备

取步骤1c中的量子点粉末40mg,置入玻璃容器中,加入10mlmma溶液,通过超声以及搅拌等过程使其充分接触并混合均匀,利用封口膜将其密封。

2b、甲脒铅溴量子点与mma光照聚合反应

将步骤2a中的混合溶液置于白光下进行光照反应,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待反应9-12h后反应完成,溶液变得粘稠。

实施例3:甲脒铅溴量子点/pmma复合膜制备

将步骤2b中的反应后的溶液倒在光滑的铜箔上(铜箔固定于玻璃基板上),利用刮刀将反应产物均匀得覆盖在铜箔上,同时薄膜的厚度由刮刀控制为400um。将均匀覆盖有反应产物的玻璃基板置于60℃加热板上,以去除多余的mma单体。2min后取出玻璃基板,利用裁剪工具裁出合适大小绿色量子点复合薄膜。

实施例4:高效白光led构筑

在步骤2b中的反应产物中加入适量的红光氮化物荧光粉n620,混合均匀;取适量的混合物,均匀得涂敷在蓝光led芯片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