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粘合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31380发布日期:2020-02-14 22:03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沥青道路施工领域,特别涉及沥青粘合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沥青是一种仅具微弱极性、抗水亲油的有机物;各种石料则都是和水分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具强极性表面的无机物,所以两者间是互不亲和的,当然也不能相互牢固地粘结起来。

针对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102174264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路用沥青抗剥落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沥青抗剥落剂,其组成为:由以下原料配制而成:50-65质量份的聚乙二醇,10-30质量份的烷氧基脂肪族多胺类,5-15质量份的烷基胺类,5-15质量份的多胺类、1-2质量份醇醚类化合物和13-29质量份的二乙醇胺。

这类化合物作为抗剥落剂在实验室测试时能明显增强沥青与酸性石料的粘附性,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热稳定性不好,而在拌制沥青混合料时需要将沥青加热融化,此时胺类物质会大部分分解,导致水稳定性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粘合促进剂,其水稳定性更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沥青粘合促进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硬脂酸钠10-15份、氯化钇粉4-6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0-40份。

其中上述三种物质分解温度均较高,在沥青加热融化的温度下,不会发生分解,其中硬脂酸钠主要起到润滑剂、热稳定剂两种作用,在起到润滑作用的时候便于沥青粘合促进剂与沥青进行混合,在混合过程以及沥青路面铺设完毕后的时间内,硬脂酸钠主到热稳定剂的作用;本方案通过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协同作用,提升沥青路面的水稳定性。

进一步的,按重量份还包括石墨烯3-5份。

石墨烯耐高温,石墨烯的加入可以改善沥青的粘附力,提升沥青路面的水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30-35份。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30-35份有利于在效果能够保证的前提下控制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颗粒直径均不超过0.5mm。

将各物质的直径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便于各物质混合均匀以及在应用时的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烯直径为10-15μm。

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烯由重量比为3:1-1.2的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组成。

试验表明:上述石墨烯组分可以进一步提升沥青路面的水稳定性。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粘合促进剂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沥青粘合促进剂。

沥青粘合促进剂的制备方法,将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混合。

进一步的,搅拌前先对搅拌容器加热,加热温度在30-40℃,在搅拌过程中搅拌容器温度保持。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涉及的沥青粘合促进剂,水稳定性,高温下性能温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沥青粘合促进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硬脂酸钠10份、氯化钇粉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0份、石墨烯3份;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颗粒直径均为0.3mm,石墨烯直径为10μm;石墨烯由重量比为3:1的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组成。

制备方法:先对搅拌容器加热,加热温度在38℃,将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石墨烯搅拌混合,在搅拌过程中搅拌容器温度保持38℃。

实施例2:一种沥青粘合促进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硬脂酸钠12份、氯化钇粉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5份、石墨烯4份;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颗粒直径均为0.3mm,石墨烯直径为10μm;石墨烯由重量比为3:1的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组成。

制备方法:先对搅拌容器加热,加热温度在38℃,将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石墨烯搅拌混合,在搅拌过程中搅拌容器温度保持38℃。

实施例3:一种沥青粘合促进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硬脂酸钠15份、氯化钇粉6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0份、石墨烯3份;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颗粒直径均为0.3mm,石墨烯直径为10μm;石墨烯由重量比为3:1的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组成。

制备方法:先对搅拌容器加热,加热温度在38℃,将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石墨烯搅拌混合,在搅拌过程中搅拌容器温度保持38℃。

实施例4:一种沥青粘合促进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硬脂酸钠10份、氯化钇粉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0份、石墨烯4份;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颗粒直径均为0.3mm,石墨烯直径为10μm;石墨烯由重量比为3:1的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组成。

制备方法:先对搅拌容器加热,加热温度在38℃,将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石墨烯搅拌混合,在搅拌过程中搅拌容器温度保持38℃。

实施例5:一种沥青粘合促进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硬脂酸钠15份、氯化钇粉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0份、石墨烯5份;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颗粒直径均为0.3mm,石墨烯直径为10μm;石墨烯由重量比为3:1的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组成。

制备方法:先对搅拌容器加热,加热温度在38℃,将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石墨烯搅拌混合,在搅拌过程中搅拌容器温度保持38℃。

实施例6:一种沥青粘合促进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硬脂酸钠10份、氯化钇粉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0份;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颗粒直径均为0.3mm。

制备方法:先对搅拌容器加热,加热温度在38℃,将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混合,在搅拌过程中搅拌容器温度保持38℃。

实施例7:一种沥青粘合促进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硬脂酸钠10份、氯化钇粉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0份、石墨烯3份;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颗粒直径均为0.3mm,石墨烯直径为10μm;石墨烯由重量比为3:1.2的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组成。

制备方法:先对搅拌容器加热,加热温度在38℃,将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石墨烯搅拌混合,在搅拌过程中搅拌容器温度保持38℃。

实施例8:一种沥青粘合促进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硬脂酸钠10份、氯化钇粉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0份、石墨烯3份;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颗粒直径均为0.3mm,石墨烯直径为10μm;石墨烯由重量比为3:1.1的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组成。

制备方法:先对搅拌容器加热,加热温度在38℃,将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石墨烯搅拌混合,在搅拌过程中搅拌容器温度保持38℃。

实施例9:一种沥青粘合促进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硬脂酸钠10份、氯化钇粉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0份、石墨烯3份;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颗粒直径均为0.3mm,石墨烯直径为10μm;石墨烯由重量比为3:1.4的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组成。

制备方法:先对搅拌容器加热,加热温度在38℃,将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石墨烯搅拌混合,在搅拌过程中搅拌容器温度保持38℃。

实施例10:一种沥青粘合促进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硬脂酸钠10份、氯化钇粉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0份、石墨烯3份;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颗粒直径均为0.3mm,石墨烯直径为10μm;石墨烯由重量比为3:0.9的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组成。

制备方法:先对搅拌容器加热,加热温度在38℃,将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石墨烯搅拌混合,在搅拌过程中搅拌容器温度保持38℃。

实施例11:一种沥青粘合促进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硬脂酸钠10份、氯化钇粉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0份、石墨烯3份;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颗粒直径均为0.3mm,石墨烯直径为10μm;石墨烯由重量比为3:1.2的单层石墨烯:多层石墨烯组成。

制备方法:先对搅拌容器加热,加热温度在38℃,将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石墨烯搅拌混合,在搅拌过程中搅拌容器温度保持38℃。

实施例12:一种沥青粘合促进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硬脂酸钠10份、氯化钇粉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0份、石墨烯3份;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颗粒直径均为0.3mm,石墨烯直径为10μm;石墨烯由重量比为3:1.2的双层石墨烯:多层石墨烯组成。

制备方法:先对搅拌容器加热,加热温度在38℃,将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石墨烯搅拌混合,在搅拌过程中搅拌容器温度保持38℃。

实施例13:一种沥青粘合促进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硬脂酸钠10份、氯化钇粉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0份、石墨烯3份;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颗粒直径均为0.3mm,石墨烯直径为10μm;石墨烯由重量比为3:1.2的单层石墨烯:多层石墨烯组成。

制备方法:直接对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石墨烯搅拌混合。

实施例14:一种沥青粘合促进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硬脂酸钠10份、氯化钇粉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0份、石墨烯3份;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颗粒直径均0.6mm,石墨烯直径为15μm;石墨烯由重量比为3:1.2的单层石墨烯:多层石墨烯组成。

制备方法:直接对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石墨烯搅拌混合。

实施例15:一种沥青粘合促进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硬脂酸钠10份、氯化钇粉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0份、石墨烯3份;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颗粒直径均为0.3mm,石墨烯直径为20μm;石墨烯由重量比为3:1.2的单层石墨烯:多层石墨烯组成。

制备方法:直接对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石墨烯搅拌混合。

实施例16:一种沥青粘合促进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硬脂酸钠10份、氯化钇粉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0份、石墨烯3份;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颗粒直径均为0.7mm,石墨烯直径为20μm;石墨烯由重量比为3:1.2的单层石墨烯:多层石墨烯组成。

制备方法:直接对硬脂酸钠、氯化钇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石墨烯搅拌混合。

对比例1:一种沥青粘合促进剂,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替换为对甲苯磺酸钠。

采用以上实施例1-16和对比例1的沥青粘合促进剂按照重量0.3%的比例熔于70号基质沥青中。

将标准的马歇尔试件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分别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如下表。

通过实施例1-5、7-8与实施例9-10对比,看出石墨烯的比例范围对产品的水稳定性影响较大,通过实施例1-5、7-8与实施例11-12对比,石墨烯种类对产品的水稳定性有较大影响;通过实施例1和实施例13,制备方法对对产品的水稳定性影响较小;通过实施例1-5和实施例14-16对比,原料直径改变对产品的水稳定性影响较小;通过实施例1-5和实施例6的对比看出,石墨烯的添加对于产品的水稳定性影响较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