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微粒分散用载体组合物、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及无机微粒分散片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500098发布日期:2021-03-30 21:29阅读: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低温下具有优异的分解性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脱脂的无机微粒分散用载体组合物、包含该无机微粒分散用载体组合物的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以及使用该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的无机微粒分散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使陶瓷粉末、玻璃粒子等无机微粒分散于粘结剂树脂而成的组合物被用于积层陶瓷电容器等积层电子部件的生产。

这样的积层陶瓷电容器通常使用如下所述的方法来制造。首先,在将粘结剂树脂溶解于有机溶剂而成的溶液中添加增塑剂、分散剂等添加剂后,加入陶瓷原料粉末,并使用球磨机等均匀地进行混合而得到无机微粒分散组合物。

使用刮刀、逆转辊涂机等将得到的无机微粒分散组合物流延成形于经脱模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sus板等支撑体表面,使有机溶剂等挥发成分蒸馏除去后,从支撑体剥离而得到陶瓷生片。

接着,在得到的陶瓷生片上通过丝网印刷等涂覆成为内部电极的导电糊,并将其层叠多片,进行加热和压接而得到层叠体。在对得到的层叠体进行加热,进行将粘结剂树脂等成分热分解而除去的处理,即所谓的脱脂处理后,进行烧制,由此得到具备内部电极的陶瓷烧制体。进一步地,在所得到的陶瓷烧制体的端面涂布外部电极并进行烧制,由此完成积层陶瓷电容器。

在烧制工序中,导致烧制体的膨胀、破裂这样的问题的原因很多,期望在低温下在短时间内进行粘结剂树脂的脱脂。因此,研究了使用能够低温烧制且烧制后的残留碳成分少的粘结剂树脂。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将脱脂温度控制为230℃~350℃这样的比较低的温度,进行了使用石蜡、聚乙二醇的研究。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研究了通过使用平均分子量为2.0×105以上、酸值为2.4~7.2、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90℃的丙烯酸树脂作为粘结剂树脂来提高粘结剂树脂的除去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1878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07397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制作薄膜的陶瓷生片,存在粘结剂树脂自身的强度不够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方法中,虽然可以进行在低温下的脱脂,但脱脂时间变得极长,另外,在用于大型的陶瓷成形品的情况下,对于内部的脱脂存在改善的余地。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低温下具有优异的分解性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脱脂的无机微粒分散用载体组合物、包含该无机微粒分散用载体组合物的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以及使用该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的无机微粒分散片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机微粒分散用载体组合物,其含有粘结剂树脂、有机溶剂和常压下的沸点为200℃以上且小于400℃的有机化合物,所述粘结剂树脂含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所述有机化合物含有选自酚化合物、芳香族胺化合物、醌化合物和硝基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相对于所述粘结剂树脂100重量份,所述有机化合物的含量为1~100重量份。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人等发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脱脂时间变长的原因是由于(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热分解通过以下机理进行。即,在(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热分解中,通过烧制环境温度达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最高温度以上而发生解聚反应,但在这样的反应中,被分解的单体的一部分进一步因热而氧化燃烧,分解为分子量更小的成分。此时,被分解的单体的大部分因烧制热而再聚合成聚合物。在这样的机理中,被热分解的聚合物成分大多再次聚合物化,因此导致分解(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表观的分解速度慢、脱脂需要长时间。

因此,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中添加特定的有机化合物,从而能够提高表观的分解速度,能够在低温下进行短时间的脱脂。另外,发现通过将含有包含这样的特定的有机化合物的无机微粒分散用载体组合物的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用于陶瓷生片的制造,能够有效地防止去除粘结剂树脂时产生的片材的膨胀、破裂,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无机微粒分散用载体组合物含有粘结剂树脂,所述粘结剂树脂含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

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含有源自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8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的链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8以下表示(甲基)丙烯酸酯中的构成(甲基)丙烯酰基的碳以外的碳原子数的合计为8以下。另外,本说明书中,上述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8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是指除了后述的具有缩水甘油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以外的(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上述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8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可举出具有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上述具有直链状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等。

作为上述具有支链状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作为上述具有环状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等。

另外,作为上述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8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也可以使用(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等具有羟基或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等。

其中,从能够在低温下迅速脱脂的方面出发,优选具有源自具有直链状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或具有支链状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链段,更优选具有源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或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的链段。另外,作为上述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8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优选具有直链状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和具有支链状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组合。

作为上述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8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可以使用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4的(甲基)丙烯酸酯,也可以使用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5~8的(甲基)丙烯酸酯。其中,从低温分解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将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4的(甲基)丙烯酸酯与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5~8的(甲基)丙烯酸酯组合使用。

从低温分解性的观点出发,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中的源自上述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8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的链段的含量的优选下限为40重量%,更优选下限为50重量%,进一步优选下限为55重量%,更进一步优选下限为60重量%,优选上限为100重量%,更优选上限为95重量%。

如果为上述优选下限以上且上述优选上限以下,则能够提高粘结剂树脂的低温分解性,并且能够对得到的陶瓷生片赋予优异的强韧性。

从低温分解性的观点出发,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中的源自上述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4的(甲基)丙烯酸酯的链段的含量的优选下限为30重量%,更优选下限为35重量%,优选上限为100重量%,更优选上限为95重量%,进一步优选上限为90重量%,更进一步优选上限为84重量%,特别优选上限为82重量%。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从低温分解性的观点出发,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中的源自上述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2的(甲基)丙烯酸酯的链段的含量的优选下限为20重量%,更优选下限为30重量%,优选上限为70重量%,更优选上限为60重量%。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从低温分解性的观点出发,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中的源自上述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3~4的(甲基)丙烯酸酯的链段的含量的优选下限为0重量%,更优选下限为15重量%,优选上限为80重量%,更优选上限为70重量%。

从低温分解性的观点出发,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中的源自上述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5~8的(甲基)丙烯酸酯的链段的含量的优选下限为0重量%,更优选下限为5重量%,进一步优选下限为15重量%,更进一步优选下限为18重量%,优选上限为70重量%,更优选上限为65重量%,进一步优选上限为60重量%。

从低温分解性的观点出发,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中的源自上述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的链段的含量的优选下限为30重量%,更优选下限为40重量%,优选上限为60重量%,更优选上限为50重量%。

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可以具有源自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9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的链段。

通过具有源自上述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9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的链段,能够充分降低(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分解结束温度,并且能够使所得到的无机微粒分散片变得强韧。

对于上述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9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而言,从低温分解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上述酯取代基具有支链结构。

上述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的优选上限为30,更优选上限为20,进一步优选上限为10。

作为上述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9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可举出具有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碳原子数为9以上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聚亚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上述具有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正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异月桂酯、(甲基)丙烯酸正硬脂酯、(甲基)丙烯酸异硬脂酯等。

其中,优选具有支链状的碳原子数为9以上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更优选(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硬脂酯。

上述甲基丙烯酸异癸酯与其他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相比,分解性特别优异。

作为上述聚亚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可举出具有乙二醇单元(氧乙烯单元)、丙二醇单元(氧丙烯单元)、丁二醇单元(氧丁烯单元)等的聚亚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另外,上述聚亚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在末端具有烷氧基,也可以在末端具有乙基己基。

作为上述烷氧基,例如可举出甲氧基、乙氧基、丁氧基等。上述烷氧基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支链状,优选为支链状。

另外,上述聚亚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优选具有支链型的亚烷基二醇结构。

其中,优选具有乙二醇单元、丙二醇单元和丁二醇单元中的至少1个的聚亚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另外,进一步优选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丁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聚丁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甲氧基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丁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聚丁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与其他亚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相比,烧制残渣少,低温分解性特别优异。

从低温分解性的观点出发,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中的源自上述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9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的链段的含量的优选下限为5重量%,更优选下限为10重量%,优选上限为40重量%,更优选上限为30重量%。

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具有源自具有缩水甘油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链段。

通过具有源自上述具有缩水甘油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链段,能够充分提高所得到的层叠体的强度。

作为上述具有缩水甘油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缩水甘油醚、(甲基)丙烯酸3,4-环氧环己基甲酯等。

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中的源自上述具有缩水甘油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链段的含量的下限为1重量%,上限为10重量%。

如果源自上述具有缩水甘油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链段的含量为1重量%以上,则能够改善所得到的无机微粒分散片的耐溶剂性。如果源自上述具有缩水甘油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链段的含量为10重量%以下,则能够充分提高(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低温分解性。

上述具有缩水甘油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的优选下限为2重量%,优选上限为7重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无机微粒分散用载体组合物中的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下限为5重量%,优选上限为80重量%。

通过使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内,能够得到即使在低温下烧制也能够脱脂的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

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含量的更优选下限为6重量%,更优选下限为15重量%,进一步优选下限为30重量%,更优选上限为78重量%。

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基于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的优选下限为10万,优选上限为300万。通过使上述重均分子量为10万以上,从而使得无机微粒分散用载体组合物具有足够的粘度,通过使上述重均分子量为300万以下,能够提高印刷性。

上述重均分子量的更优选下限为20万,更优选上限为150万。

特别是,如果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基于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为20万~150万,则通过使用后述的有机溶剂,能够以少量的树脂确保足够的粘度,并且能够得到拉丝少的无机微粒分散浆料,因此优选。

另外,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优选为2以上且8以下。

通过设在这样的范围内,从而适度地含有低聚合度的成分,因此无机微粒分散用载体组合物的粘度处于合适的范围,能够提高生产率。另外,能够使所得到的无机微粒分散片的片材强度适度。

另外,如果上述mw/mn小于2,则有时生片涂覆时的流平性差,生片的平滑性变差。如果mw/mn大于8,则高分子量成分变多,因此有时生片的干燥性差、表面平滑性变差。

上述mw/mn更优选为3以上且8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可以通过使用例如柱lf-804(昭和电工公司制)作为柱进行gpc测定而得到。

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更优选为30℃以上且小于60℃。

通过使上述玻璃化转变温度为上述范围内,能够减少增塑剂的添加量,能够提高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所具有的低温分解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tg可以使用例如差示扫描量热计(dsc)等进行测定。

上述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更优选下限为35℃,进一步优选下限为40℃,更优选上限为60℃。

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在以5℃/分钟从30℃开始加热时的分解90重量%所需的时间(以下,也称为“90重量%分解时间”)的优选上限为50分钟。

由此,能够实现极高的低温分解性而缩短脱脂所需的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90重量%分解时间可以使用例如tgdta等进行测定。

作为制造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如下方法:在包含(甲基)丙烯酸酯等的原料单体混合物中加入有机溶剂等而制备单体混合液。进一步地,在所得到的单体混合液中添加聚合引发剂而使上述原料单体共聚。

使其聚合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乳液聚合、悬浮聚合、本体聚合、界面聚合、溶液聚合等。其中,优选溶液聚合。

作为上述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举出对薄荷烷过氧化氢、二异丙基苯过氧化氢、1,1,3,3-四甲基丁基过氧化氢、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环己酮、二琥珀酸过氧化物等。

作为它们的市售品,例如可举出permentah、percumylp、peroctah、percumylh-80、perbutylh-69、perhexah、peroylsa(均为日油公司制)等。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无机微粒分散用载体组合物含有有机溶剂。

作为上述有机溶剂,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在制作无机微粒分散片时涂覆性、干燥性、无机粉末的分散性等优异的有机溶剂,例如更优选沸点小于200℃。作为上述有机溶剂,例如可举出醇类、酮类、乙酸酯类、羧酸酯类、芳香族烃类、萜烯类等。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作为有机溶剂,更优选醇类、乙酸酯类、羧酸酯类和萜烯类。

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乙醇、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异丙醇、甲基异丁基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乙二醇乙醚、乙二醇单丁醚、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单异丁醚、三甲基戊二醇单异丁酸酯、丁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乙酸酯、萜品醇、萜品醇乙酸酯、二氢萜品醇、二氢萜品醇乙酸酯、texanol、异佛尔酮、乳酸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己二酸二辛酯、苯甲醇、苯基丙二醇等。其中,优选乙醇、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乙酮、萜品醇、萜品醇乙酸酯、二氢萜品醇、二氢萜品醇乙酸酯、二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单异丁醚、丁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乙酸酯、texanol。另外,更优选:乙醇、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乙酮、萜品醇、萜品醇乙酸酯、二氢萜品醇、二氢萜品醇乙酸酯、texanol。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有机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无机微粒分散用载体组合物中的上述有机溶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下限为10重量%,优选上限为80重量%,更优选上限为60重量%,进一步优选上限为50重量%,更进一步优选上限为40重量%。通过设为上述范围内,能够提高涂覆性、无机微粒的分散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无机微粒分散用载体组合物含有常压下的沸点为200℃以上,优选为210℃以上,更优选为22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30℃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240℃以上,特别优选为250℃以上,小于400℃,优选为380℃以下,更优选为3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30℃以下,特别优选为300℃以下的有机化合物。

上述有机化合物含有选自酚化合物、芳香族胺化合物、醌化合物和硝基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

通过含有上述有机化合物,能够抑制粘结剂树脂脱脂时的单体气体的再聚合而进行迅速的脱脂。需要说明的是,有机化合物是与有机溶剂不同的化合物。上述有机化合物优选在常温常压下为固体。

作为上述酚化合物,例如可举出烷基酚类、烷氧基酚类、甲酰基酚类、羟基酚类、乙酰基酚类、硝基酚类等。

作为上述烷基酚类,例如可举出3-甲基苯酚(间甲酚,沸点:203℃)、2-异丙基-6-甲基苯酚(沸点:225℃)、4-异丙基-3-甲基苯酚(沸点:246℃)、4-异丙基-2-甲基苯酚(沸点:236℃)、2-甲氧基-4-甲基苯酚(沸点:221℃)、2-碘-4-甲基苯酚(沸点:241℃)、2,4,6-三溴-3-甲基苯酚(沸点:304℃)、2,3,5,6-四甲基苯酚(沸点:247℃)、五甲基苯酚(沸点:248℃)、4-甲基苯酚(对甲酚,沸点:202℃)、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6-二叔丁基-对甲酚,沸点:265℃)、2,3-二甲基苯酚(2,3-二甲苯酚,沸点:217℃)、2,4-二甲基苯酚(2,4-二甲苯酚,沸点:211℃)、2,5-二甲基苯酚(2,5-二甲苯酚,沸点:212℃),2,6-二甲基苯酚(2,6-二甲苯酚,沸点:203℃)、3,4-二甲基苯酚(3,4-二甲苯酚,沸点:227℃)、3,5-二甲基苯酚(3,5-二甲苯酚,沸点:222℃)、6-叔丁基-2,4-二甲基苯酚(6-叔丁基-2,4-二甲苯酚,沸点:249℃)等甲基苯酚类、2-辛基苯酚(沸点:305℃)、4-辛基苯酚(沸点:276℃)、2,6-二叔丁基苯酚(沸点:253℃)、6-异丙基-3-甲基苯酚(沸点:232℃)、2-异丙基-3-甲基苯酚(沸点:228℃)、3-异丙基-5-甲基苯酚(沸点:241℃)、2,6-二溴-4-甲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甲氧基苯酚、4-乙基苯酚(沸点:218℃)、2-羟基-3-甲基苯磺酸、4-羟基-3-甲基苯磺酸、十二烷基苯酚(沸点:310℃)、2,3,5-三甲基苯酚(沸点:230℃)、2,3,6-三甲基苯酚(沸点:215℃)、壬基苯酚(沸点:293℃)、4-叔丁基苯酚(沸点:236℃)、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硬脂酯、2,4-双(辛基硫基甲基)-6-甲基苯酚、2,2’-亚甲基双[6-(1-甲基环己基)-对甲酚]、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沸点:272℃)、dl-α-生育酚、d-α-生育酚等。

作为上述烷氧基酚类,例如可举出2-甲氧基苯酚(愈创木酚,沸点:205℃)、4-甲氧基苯酚(4-羟基苯甲醚,沸点:243℃)、4-(苄氧基)苯酚(单苯酮,沸点:298℃)、2-叔丁基-4-甲氧基苯酚(3-叔丁基-4-羟基苯甲醚,沸点:264℃)、2-甲氧基-4-乙基苯酚(沸点:235℃)、反式阿魏酸(沸点:250℃)、3-甲氧基-4-羟基苯丙烯酸(沸点:250℃)、叔丁基羟基苯甲醚(沸点:264℃)、异丁子香酚(沸点:266℃)、乙基香草醛(沸点:285℃)、丁子香酚(沸点:254℃)等。

作为上述甲酰基酚类,例如可举出4-甲酰基苯酚(4-羟基苯甲醛,沸点:310℃)、3-甲酰基苯酚(3-羟基苯甲醛,沸点:240℃)、2-甲酰基-4-甲氧基苯酚(2-羟基-5-甲氧基苯甲醛,沸点:250℃)、2-甲酰基-5-甲氧基苯酚(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4-甲酰基-2-甲氧基苯酚(香草醛,沸点:285℃)、3-甲酰基-6-甲氧基苯酚(异香草醛)、2-甲酰基-6-甲氧基苯酚(邻香草醛,沸点:265℃)、4-羟基间苯二甲醛(2,4-二甲酰基苯酚)等。

作为上述羟基酚类,例如可举出2-羟基苯酚(儿茶酚,沸点:245℃)、4-羟基苯酚(氢醌,沸点:285℃)、2-叔丁基-4-羟基苯酚(2-叔丁基氢醌,沸点:295℃)、4-叔丁基-2-羟基苯酚(4-叔丁基邻苯二酚,沸点:285℃)、间苯二酚(沸点:281℃)、4,4’-(2,3-二甲基四亚甲基)二焦儿茶酚(沸点:363℃)、1,4-二羟基萘(沸点:246℃)、2,5-二叔戊基氢醌(沸点:353℃)、2,5-二叔丁基氢醌(沸点:321℃)、三甲基氢醌(沸点:295℃)、甲基氢醌(沸点:285℃)等苯二醇类、苯-1,2,3-三醇(邻苯三酚,沸点:309℃)、邻苯三酚-4-羧酸(2,3,4-三羟基苯甲酸,沸点:259℃)、没食子酸丙酯(3,4,5-三羟基苯甲酸丙酯,沸点:312℃)、1,3,5-三羟基苯、2,3,4-三羟基二苯甲酮、没食子酸十二烷基酯(沸点:394℃)、三羟苯丙酮(沸点:275℃)等苯三醇类。

作为上述乙酰基酚类,例如可举出4-乙酰基苯酚(4-羟基苯乙酮)、2-乙酰基苯酚(2-羟基苯乙酮,沸点:218℃)等。

作为上述硝基酚类,例如可举出2-硝基苯酚(沸点:216℃)、3-硝基苯酚(沸点:252℃)、4-硝基苯酚(沸点:279℃)、5-氟-2-硝基苯酚(沸点:260℃)、2,6-二甲基-4-硝基苯酚(沸点:285℃)、2-甲氧基-4-硝基苯酚(沸点:298℃)、5-甲基-2-硝基苯酚(沸点:266℃)、2-氯-4-硝基苯酚等硝基苯酚化合物、2,3-二硝基苯酚(沸点:329℃)、3,5-二硝基苯酚(沸点:318℃)、3,4-二硝基苯酚(沸点:318℃)、5-甲基-2,4-二硝基苯酚(沸点:335℃)、2-甲基-3,5-二硝基苯酚(沸点:335℃)、4-甲基-3,5-二硝基苯酚(沸点:335℃)、2,4-二硝基苯酚(沸点:318℃)、2,4-二硝基-6-甲基苯酚、2,6-二硝基-4-甲基苯酚(沸点:335℃)等二硝基苯酚化合物、2,4,6-三硝基苯酚(沸点:300℃)等三硝基苯酚化合物等。

作为上述烷基酚类、烷氧基酚类、甲酰基酚类、羟基酚类、乙酰基酚类、硝基酚类以外的酚化合物,可举出2-(4-羟基苯基)乙醇、3-羟基-2-萘甲酸(沸点:283℃)、4-羟基苯甲酸甲酯(沸点:299℃)、4-羟基苯甲酸正庚酯(沸点:338℃)、水杨酸异戊酯(沸点:277℃)、水杨酸甲酯(沸点:222℃)、4-羟基苯甲酸异丁酯、4-羟基苯甲酸异丙酯、4-羟基苯甲酸乙酯(沸点:297℃)、4-羟基苯甲酸丁酯、4-羟基苯甲酸丙酯、4-羟基苯甲酸(沸点:213℃)、6-羟基-2-萘甲酸(沸点:283℃)、4-氯苯酚(沸点:220℃)、4-羟基苯基乙酸(沸点:234℃)、双(4-羟基苯基)砜(沸点:363℃)、对苯酚磺酸水合物(沸点:275℃)、1-萘酚(沸点:278℃)、2-萘酚(沸点:285℃)、4-甲氧基-1-萘酚(沸点:265℃)、(r)-(+)-1,1’-联-2-萘酚(沸点:388℃)、(s)-(-)-1,1’-联-2-萘酚(沸点:388℃)、2,2-双(4-羟基苯基)丙烷、4-氰基-4’-羟基联苯(沸点:332℃)、4-(4-羟基苯基)苯甲酸(沸点:314℃)、4,4’-联苯酚(沸点:280℃)、2-苯基苯酚(沸点:282℃)、4-苯基苯酚(沸点:321℃)、5-羟基-1-四氢萘酮(沸点:228℃)、4-苯氧基苯酚、4,4’-(二甲基亚甲基)双[2-(2-丙烯基)苯酚]、4-(2-甲氧基乙基)苯酚、2,2-双(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沸点:400℃)、苯乙烯化苯酚(沸点:250℃)、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沸点:371℃)、水杨酸苄酯、水杨酰胺(沸点:270℃)、熊果苷(沸点:375℃)、4-碘苯酚等。

作为上述芳香族胺化合物,可举出苯胺衍生物等。

作为上述苯胺衍生物,例如可举出2,3-二甲基苯胺(2,3-二甲苯胺,沸点:221℃)、2,4-二甲基苯胺(2,4-二甲苯胺,沸点:218℃)、2,5-二甲基苯胺(2,5-二甲苯胺,沸点:218℃)、2,6-二甲基苯胺(2,6-二甲苯胺,沸点:216℃)、3,4-二甲基苯胺(3,4-二甲苯胺,沸点:226℃)、3,5-二甲基苯胺(3,5-二甲苯胺,沸点:221℃)、邻甲氧基乙酰乙酰苯胺(沸点:346℃)、乙酰苯胺(沸点:304℃)、乙酰乙酰苯胺、2’,4’-二甲基乙酰乙酰苯胺(沸点:344℃)、2’-氯乙酰乙酰苯胺(沸点:303℃)、n-(2,5-二甲氧基苯基)(乙酰基)乙酰胺、4’-氯-2’,5’-二甲氧基乙酰乙酰苯胺、n-乙酰乙酰基-邻甲苯胺(沸点:327℃)、n-乙酰乙酰基-对甲苯胺、邻甲氧基苯胺(沸点:225℃)、对甲氧基苯胺(沸点:246℃)、4’-氨基乙酰苯胺(沸点:267℃)、4-氨基苯甲酸(沸点:252℃)、4-氨基苯甲酸乙酯、2-氨基苯硫醇、2-氨基苯酚、3-氨基苯酚、4-氨基苯酚(沸点:284℃)、4-氨基苯甲腈、邻氨基苯甲酸(沸点:252℃)、3-异丙氧基苯胺(沸点:230℃)、n-乙基苯胺(沸点:205℃)、5-氨基-2-氯甲苯-4-磺酸、6-氨基-1-萘酚-3-磺酸水合物、3,5-二氨基苯甲酸(沸点:275℃)、3,4’-二氨基二苯基醚(沸点:207℃)、4,4’-二氨基二苯基醚、2,2’-二甲基联苯-4,4’-二胺、n,n-二乙基苯胺(沸点:217℃)、二苯胺(沸点:302℃)、n,n’-二苯基甲脒(沸点:323℃)、4,4’-二氨基-3,3’-二甲基二苯基甲烷(沸点:358℃)、n,n-二甲基-对甲苯胺(沸点:211℃)、对氨基苯磺酸、2-氨基-1-萘磺酸(沸点:220℃)、2,4,5-三氯苯胺(沸点:270℃)、邻甲苯胺(沸点:200℃)、间甲苯胺(沸点:203℃)、对甲苯胺(沸点:200℃)、2,4-二氨基甲苯(沸点:283℃)、双(4-氨基苯基)砜、1,4-苯二胺(沸点:267℃)、4-甲氧基-2-甲基二苯基胺、n,n-二乙基-3-甲基苯-1,4-二胺、阿米酚(amidol)、1-苯基-1h-苯并咪唑-2-硫醇、1-苯基-5-巯基-1h-四唑(沸点:342℃)、2-氯苯胺(沸点:208℃)、2,5-二氯苯胺(沸点:251℃)、4-氯邻氨基苯甲酸(沸点:250℃)、2-氯-4-硝基苯胺(沸点:320℃)、5-氯-2-硝基苯胺(沸点:200℃)、3-(4-氯苯基)-1,1-二甲基脲(沸点:301℃)、4,4’-亚甲基双(2-氯苯胺)、2,4-二氟苯胺、1,3-二邻甲苯基胍(沸点:371℃)、1-(邻甲苯基)双胍(沸点:316℃)、1,3-二苯基-2-硫脲、n-苯基-1-萘胺、苯乙烯化二苯基胺、n,n’-二苯基-1,4-苯二胺、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1,4-苯二胺(沸点:260℃)、甲基丙烯酸2-羟基-3-(4-苯胺基苯胺基)丙酯、n,n’-二-2-萘基-1,4-苯二胺(沸点:232℃)、巯基苯并咪唑、甲基-2-巯基苯并咪唑、邻氨基苯甲酸甲酯(沸点:256℃)、n-甲基邻氨基苯甲酸甲酯(沸点:256℃)、磺胺二甲氧基嘧啶(沸点:265℃)、甲芬那酸(沸点:384℃)、6-氨基-4-羟基-2-萘磺酸、4’-羟基乙酰苯胺(沸点:273℃)、7-苯胺基-4-羟基-2-萘磺酸、4-(甲基氨基)苯酚硫酸盐、n-(4-羟基苯基)甘氨酸(沸点:295℃)、4-甲基-2-硝基苯胺等。

作为上述醌化合物,例如可举出1,4-苯醌(对醌,沸点:293℃)、2,6-二甲基-1,4-苯醌(2,6-二甲基-对醌,沸点:201℃)等烷基苯醌类、2,5-二苯基-1,4-苯醌(2,5-二苯基-对醌)等苯基苯醌类、2,5-二氯-1,4-苯醌(2,5-二氯-对醌,沸点:251℃)、2,6-二氯-1,4-苯醌(2,6-二氯-对醌,沸点:251℃)、四溴-1,4-苯醌(四溴-对醌,沸点:201℃)、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等卤代苯醌类等苯醌类、蒽醌(9,10-蒽醌,沸点:380℃)、2-戊基-9,10-蒽二酮(2-戊基蒽醌)等蒽醌类、5,12-萘并萘醌(沸点:361℃)等萘并萘醌类、1,4-萘醌(沸点:243℃)、2-羟基-1,4-萘醌(沸点:265℃)、2,3-二氯-1,4-萘醌等萘醌类等。

作为上述硝基化合物,例如可举出4-硝基苯甲酸(沸点:237℃)、对硝基苯甲酸铵二水合物、4-硝基苯甲酰氯、2-氟硝基苯、4-氟硝基苯(沸点:205℃)、硝基苯(沸点:210℃)、5-硝基愈创木酚钠、2-甲基-6-硝基苯甲酸酐等硝基苯类、1,2-二硝基苯(沸点:319℃)、1,3-二硝基苯(沸点:297℃)、1,4-二硝基苯(对二硝基苯,沸点:299℃)、四甲基对二硝基苯(二硝基均四甲苯,沸点:365℃)等二硝基苯类、1,3,5-三硝基苯(沸点:315℃)等三硝基苯类等硝基苯类、2-硝基甲苯(沸点:225℃)、4-硝基甲苯(沸点:238℃)等硝基甲苯类、2,4-二硝基甲苯(沸点:300℃)等二硝基甲苯类、1,3,5-三硝基甲苯(沸点:240℃)等三硝基甲苯类等硝基甲苯类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上述硝基化合物是指上述酚化合物、芳香族胺化合物、醌化合物以外的化合物。

其中,从提高(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分解速度的观点出发,优选酚化合物、醌化合物,更优选烷基酚类、烷氧基酚类、羟基酚类、甲酰基酚类、硝基酚类、苯醌类、蒽醌类,进一步优选2,6-二叔丁基对甲酚、4-甲氧基苯酚、4-叔丁基邻苯二酚、对苯二酚、4-羟基苯甲醛、蒽醌、2-硝基苯酚、2,5-二氯-1,4-苯醌、2-叔丁基-4-羟基苯酚、4-叔丁基苯酚、三甲基对苯二酚。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无机微粒分散用载体组合物中的上述有机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上述粘结剂树脂100重量份的下限为1重量份,上限为100重量份。

如果上述有机化合物的含量为1重量份以上,则能够充分发挥热分解促进效果。如果上述有机化合物的含量为100重量份以下,则有机化合物不会残留于陶瓷生片,能够防止由残留物引起的膨胀、破裂。

从热分解促进效果的观点出发,上述有机化合物的含量的优选下限为2重量份,更优选下限为5重量份,从防止由残留物引起的膨胀、破裂的观点出发,上述有机化合物的含量的优选上限为80重量份,更优选上限为6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上限为40重量份,更进一步优选上限为20重量份,特别优选上限为10重量份。

制作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无机微粒分散用载体组合物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以往公知的搅拌方法,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将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上述有机溶剂、上述有机化合物和根据需要添加的其他成分用三辊机等进行搅拌的方法等。

通过在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无机微粒分散用载体组合物中添加无机微粒、增塑剂及根据需要添加的其他成分,能够制作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

这样的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也是本发明之一。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含有无机微粒。

上述无机微粒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玻璃粉末、陶瓷粉末、荧光体微粒、硅氧化物等、金属微粒等。

上述玻璃粉末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氧化铋玻璃、硅酸盐玻璃、铅玻璃、锌玻璃、硼玻璃等玻璃粉末、cao-al2o3-sio2系、mgo-al2o3-sio2系、lio2-al2o3-sio2系等各种硅氧化物的玻璃粉末等。

另外,作为上述玻璃粉末,也可以使用sno-b2o3-p2o5-al2o3混合物、pbo-b2o3-sio2混合物、bao-zno-b2o3-sio2混合物、zno-bi2o3-b2o3-sio2混合物、bi2o3-b2o3-bao-cuo混合物、bi2o3-zno-b2o3-al2o3-sro混合物、zno-bi2o3-b2o3混合物、bi2o3-sio2混合物、p2o5-na2o-cao-bao-al2o3-b2o3混合物、p2o5-sno混合物、p2o5-sno-b2o3混合物、p2o5-sno-sio2混合物、cuo-p2o5-ro混合物、sio2-b2o3-zno-na2o-li2o-naf-v2o5混合物、p2o5-zno-sno-r2o-ro混合物、b2o3-sio2-zno混合物、b2o3-sio2-al2o3-zro2混合物、sio2-b2o3-zno-r2o-ro混合物、sio2-b2o3-al2o3-ro-r2o混合物、sro-zno-p2o5混合物、sro-zno-p2o5混合物、bao-zno-b2o3-sio2混合物等玻璃粉末。需要说明的是,r为选自zn、ba、ca、mg、sr、sn、ni、fe和mn中的元素。

特别优选pbo-b2o3-sio2混合物的玻璃粉末、不含铅的bao-zno-b2o3-sio2混合物或zno-bi2o3-b2o3-sio2混合物等无铅玻璃粉末。

上述陶瓷粉末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氧化铝、铁氧体、氧化锆、锆石、锆酸钡、锆酸钙、氧化钛、钛酸钡、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钛酸锌、钛酸镧、钛酸钕、钛酸锆铅、氮化氧化铝、氮化硅、氮化硼、碳化硼、锡酸钡、锡酸钙、硅酸镁、莫来石、块滑石、堇青石、镁橄榄石等。

另外,也可以使用ito、fto、氧化铌、氧化钒、氧化钨、锰酸锶镧(lanthanumstrontiummanganite)、镧锶钴铁氧体、钇稳定化氧化锆、钆掺杂氧化铈、氧化镍、铬酸镧等。

上述荧光体微粒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作为荧光体物质,可以使用以往作为显示器用的荧光体物质所已知的蓝色荧光体物质、红色荧光体物质、绿色荧光体物质等。作为蓝色荧光体物质,例如可以使用mgal10o17:eu、y2sio5:ce系、cawo4:pb系、bamgal14o23:eu系、bamgal16o27:eu系、bamg2al14o23:eu系、bamg2al14o27:eu系、zns:(ag,cd)系的物质。作为红色荧光体物质,例如可以使用y2o3:eu系、y2sio5:eu系、y3al5o12:eu系、zn3(po4)2:mn系、ybo3:eu系、(y,gd)bo3:eu系、gdbo3:eu系、scbo3:eu系、lubo3:eu系的物质。作为绿色荧光体物质,例如可以使用zn2sio4:mn系、baal12o19:mn系、sral13o19:mn系、caal12o19:mn系、ybo3:tb系、bamgal14o23:mn系、lubo3:tb系、gdbo3:tb系、scbo3:tb系、sr6si3o3cl4:eu系的物质。此外,也可以使用zno:zn系、zns:(cu,al)系、zns:ag系、y2o2s:eu系、zns:zn系、(y,cd)bo3:eu系、bamgal12o23:eu系的物质。

上述金属微粒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包含铜、镍、钯、铂、金、银、铝、钨或它们的合金等的粉末等。

另外,也可以优选使用与羧基、氨基、酰胺基等的吸附特性良好且容易氧化的铜、铁等金属。这些金属粉末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另外,除了金属络合物以外,还可以使用各种炭黑、碳纳米管等。

就上述无机微粒而言,由于具有钙钛矿系结构的无机化合物的居里点位于300℃附近,所以本发明中使用的无机微粒优选含有锂或钛。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lio2·al2o3·sio2系无机玻璃等低熔点玻璃、li2s-mxsy(m=b、si、ge、p)等锂硫系玻璃、liceo2等锂钴复合氧化物、limno4等锂锰复合氧化物、锂镍复合氧化物、锂钒复合氧化物、锂锆复合氧化物、锂铪复合氧化物、硅磷酸锂(li3.5si0.5p0.5o4)、磷酸钛锂(liti2(po4)3)、钛酸锂(li4ti5o12)、li4/3ti5/3o4、licoo2、磷酸锗锂(lige2(po4)3)、li2-sis系玻璃、li4ges4-li3ps4系玻璃、lisio3、limn2o4、li2s-p2s5系玻璃·陶瓷、li2o-sio2、li2o-v2o5-sio2、lis-sis2-li4sio4系玻璃、lipon等离子导电性氧化物、li2o-p2o5-b2o3、li2o-geo2ba等氧化锂化合物、lixalytiz(po4)3系玻璃、laxliytioz系玻璃、lixgeypzo4系玻璃、li7la3zr2o12系玻璃、livsiwpxsyclz系玻璃、linbo3等锂铌氧化物、li-β-氧化铝等锂氧化铝化合物、li14zn(geo4)4等锂锌氧化物等。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中的上述无机微粒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下限为10重量%,更优选下限为20重量%,优选上限为90重量%,更优选上限为60重量%,进一步优选上限为50重量%,更进一步优选上限为45重量%。通过设为上述下限以上,能够使其具有足够的粘度、具有优异的涂覆性,通过设为上述上限以下,能够使无机微粒的分散性优异。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含有增塑剂。

作为上述增塑剂,例如可举出己二酸二(丁氧基乙基)酯、己二酸二丁氧基乙氧基乙酯、三乙二醇双(2-乙基己酸酯)、三乙二醇二己酸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癸二酸二丁酯等。

通过使用这些增塑剂,与使用通常的增塑剂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增塑剂添加量(相对于粘结剂添加30重量%左右时,能够降低至25重量%以下,进一步能够降低至20重量%以下)。

其中,优选使用非芳香族的增塑剂,更优选含有源自己二酸、三乙二醇或柠檬酸的成分。需要说明的是,具有芳香环的增塑剂容易燃烧而成为煤,因此不优选。

另外,作为上述增塑剂,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烷基。

上述增塑剂通过含有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烷基,能够抑制水分被增塑剂吸收而防止所得到的无机微粒分散片产生空隙或鼓起等不良情况。特别优选增塑剂的烷基位于分子末端。

上述增塑剂的碳∶氧比优选为5∶1~3∶1。

通过使碳:氧比为上述范围,能够提高增塑剂的燃烧性,防止产生残留碳。另外,能够提高与(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相容性,即使是少量的增塑剂也能够发挥增塑效果。

另外,丙二醇骨架或三亚甲基二醇骨架的高沸点有机溶剂也是只要含有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烷基且碳∶氧比为5∶1~3∶1,就可以优选使用。

上述增塑剂的沸点优选为240℃以上且小于390℃。通过使上述沸点为240℃以上,从而在干燥工序中容易蒸发,能够防止残留在成形体中。另外,通过设为小于390℃,能够防止产生残留碳。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沸点是指常压下的沸点。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中的上述增塑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下限为0.1重量%,更优选下限为0.5重量%,进一步优选下限为1重量%,优选上限为3.0重量%,更优选上限为2.5重量%,进一步优选上限为2重量%。通过设为上述范围内,能够减少增塑剂的烧制残渣。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可以含有表面活性剂等添加剂。

上述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

作为上述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定,优选hlb值为10以上且20以下的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在此,hlb值被用作表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亲油性的指标,提出了几种计算方法,例如,对于酯系的表面活性剂,具有将皂化值设为s,将构成表面活性剂的脂肪酸的酸值设为a,将hlb值设为20(1-s/a)等的定义。具体而言,优选具有在脂肪链上加成有亚烷基醚的聚环氧乙烷的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具体而言,例如优选使用聚氧乙烯月桂基醚、聚氧乙烯鲸蜡基醚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热分解性良好,但如果大量添加,则有时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的热分解性降低,因此含量的优选上限为5重量%。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中的上述粘结剂树脂(特别是(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下限为1重量%,更优选下限为3重量%,进一步优选下限为5重量%,优选上限为30重量%,更优选上限为20重量%,进一步优选上限为10重量%。通过设为上述范围内,能够得到即使在低温下烧制也能够脱脂的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

作为上述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中的上述有机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下限为0.01重量%,更优选下限为0.05重量%,优选上限为20重量%,更优选上限为10重量%。如果上述有机化合物的含量为上述下限以上,则能够充分发挥热分解促进效果。如果上述有机化合物的含量为上述上限以下,则有机化合物不会残留于陶瓷生片,能够防止由残留物引起的膨胀、破裂。

作为上述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中的上述有机溶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下限为40重量%,更优选下限为45重量%,进一步优选下限为50重量%,优选上限为80重量%,更优选上限为70重量%,进一步优选上限为65重量%。通过设为上述范围内,能够提高涂覆性、无机微粒的分散性。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的粘度没有特别限定,在20℃下使用b型粘度计将探针转速设定为5rpm进行测定时的粘度的优选下限为0.1pa·s,优选上限为100pa·s。

通过将上述粘度设为0.1pa·s以上,从而在利用模涂印刷法等进行涂覆后,所得到的无机微粒分散片能够维持预定的形状。另外,通过使上述粘度为100pa·s以下,能够防止模头的涂痕不消失等不良情况而使印刷性优异。

制作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以往公知的搅拌方法,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将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上述增塑剂、上述无机微粒、上述有机溶剂及根据需要添加的其他成分用三辊机等进行搅拌的方法等。

通过将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涂覆于实施了单面脱模处理的支撑膜上,使有机溶剂干燥并成形为片状,从而能够制造无机微粒分散片。这样的无机微粒分散片的制造方法也是本发明之一。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无机微粒分散片的厚度优选为1~20μm。

作为上述无机微粒分散片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举出利用辊涂机、模涂机、挤压涂机、帘涂机等涂覆方式将上述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在支撑膜上均匀地形成涂膜的方法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制造无机微粒分散片的情况下,优选将聚合液直接作为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不使(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干燥地加工成无机微粒分散片。

其原因在于,如果使(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干燥,则在再次溶液化时产生被称为颗粒的未干燥颗粒,这样的颗粒即便通过使用筒式过滤器等的过滤也难以去除,对无机微粒分散片的强度造成不良影响。

制造上述无机微粒分散片时所使用的支撑膜优选为具有耐热性及耐溶剂性并且具有挠性的树脂膜。通过支撑膜具有挠性,从而能够通过辊涂机、刮刀涂布机等将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涂布于支撑膜的表面,并能够将所得到的无机微粒分散片形成膜以卷绕成卷状的状态保存、供给。

作为形成上述支撑膜的树脂,例如可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酰亚胺、聚乙烯醇、聚氯乙烯、聚氟乙烯等含氟树脂、尼龙、纤维素等。

上述支撑膜的厚度例如优选为20~100μm。

另外,优选对支撑膜的表面实施脱模处理,由此,在转印工序中,能够容易地进行支撑膜的剥离操作。

通过将上述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无机微粒分散片用作全固体电池的正极、固体电解质、负极的材料,从而能够制造全固体电池。另外,通过将上述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无机微粒分散片用于电介质生片、电极糊,从而能够制造积层陶瓷电容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在低温下具有优异的分解性,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脱脂的无机微粒分散用载体组合物、包含该无机微粒分散用载体组合物的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以及使用该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的无机微粒分散片的制造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实施例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1)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准备具备搅拌机、冷却器、温度计、热水浴和氮气导入口的2l可分离式烧瓶。在2l可分离式烧瓶中投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35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5重量份、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ma,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8)60重量份。进一步地,混合作为有机溶剂的乙酸丁酯40重量份,得到单体混合液。

使用氮气对所得到的单体混合液进行20分钟鼓泡,由此除去溶解氧后,将可分离式烧瓶体系内用氮气置换,一边搅拌一边升温至热水浴沸腾。加入0.5重量份的peroylsa作为聚合引发剂。进一步地,从聚合开始起3小时后添加0.5重量份的peroylsa。

从聚合开始起7小时后,冷却至室温,结束聚合。由此,得到含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树脂组合物。

(2)无机微粒分散用载体组合物的制备

对于得到的树脂组合物,以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类树脂100重量份的比例成为如表1所示那样的方式添加表1所示的有机化合物,使用球磨机进行混合而得到无机微粒分散用载体组合物。

(3)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的制备

在得到的无机微粒分散用载体组合物中,以成为表1所示的配合比的方式添加作为无机微粒的钛酸钡(“bt-02”、堺化学工业公司制,平均粒径0.2μm)、作为增塑剂的己二酸二(丁氧基乙基)酯、作为有机溶剂的乙酸丁酯,使用球磨机进行混合而得到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

(4)无机微粒分散片的制作

将得到的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以干燥后的厚度成为20μm的方式涂布于经脱模处理的聚酯膜上,在常温下干燥1小时后,使用热风干燥机在80℃下干燥3小时,接着在120℃下干燥2小时,在支撑膜上形成无机微粒分散片。

(5)烧结体的制作

将得到的无机微粒分散片从基材膜剥离,在氧化铝基板上在设定为280℃的电炉内保持1小时,其后,在设定为1100℃的电炉内烧制5小时而得到烧结体。

(实施例2~15、比较例1~8)

在“(1)树脂组合物的制备”中,以成为表1所示的配合的方式混合单体,使用表1所示的有机化合物,设为如表1所示的配合,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树脂组合物、无机微粒分散用载体组合物、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无机微粒分散片及烧结体。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单体,使用以下物质。

ema:甲基丙烯酸正乙酯,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

bma:甲基丙烯酸正丁酯,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4

ibma:甲基丙烯酸异丁酯,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4

idma:甲基丙烯酸异癸酯,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0

sma:甲基丙烯酸硬脂酯,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8

isma:甲基丙烯酸异硬脂酯,酯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8

(比较例9)

使用聚环氧乙烷树脂:peo-1(住友精化株式会社制,数均分子量50000)作为粘结剂树脂,设为如表1所示的配合,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树脂组合物、无机微粒分散用载体组合物、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无机微粒分散片及烧结体。

(比较例10)

使用聚乙酸乙烯酯树脂(富士胶片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重均分子量50000)作为粘结剂树脂,使用表1所示的有机化合物,设为如表1所示的配合,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树脂组合物、无机微粒分散用载体组合物、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无机微粒分散片及烧结体。

[表1]

<评价>

对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环氧乙烷树脂及聚乙酸乙烯酯树脂、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无机微粒分散片、烧结体进行以下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

(1)平均分子量测定

对于所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环氧乙烷树脂和聚乙酸乙烯酯树脂,使用lf-804(shoko公司制)作为柱,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测定基于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mw)。

(2)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

对于所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环氧乙烷树脂和聚乙酸乙烯酯树脂,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tg)。

(3)tgdta特性

将所得到的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填充于tg-dta的氧化铝锅中,从30℃起以5℃/min进行升温,使溶剂蒸发,使树脂、增塑剂热分解。然后,测定重量显示30.6重量%(90重量%脱脂结束)的时间,作为分解结束时间。对于所得到的分解结束时间,基于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

○:分解结束时间为50分钟以下。

×:分解结束时间超过50分钟。

(4)烧结性

对于所得到的烧结体,将样品数设为10来评价外观,基于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

○:10片均未观察到膨胀、破裂。

×:观察到1片以上膨胀、破裂。

(5)残留碳

对于所得到的烧结体,通过目视确认有无着色,按照以下的基准进行残留碳的评价。

○:烧结体的颜色为白色、米色,几乎没有着色。

×:烧结体的颜色为茶色、茶褐色,严重着色。

[表2]

在实施例1~15中,在任一评价中均确认到优异的特性。另一方面,比较例1~10的组成在280℃下未充分进行烧制,另外,在烧结体产生膨胀、破裂。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在低温下具有优异的分解性,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脱脂的无机微粒分散用载体组合物、包含该无机微粒分散用载体组合物的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以及使用该无机微粒分散浆料组合物的无机微粒分散片的制造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