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取样保护装置的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11773发布日期:2021-06-11 19:33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有取样保护装置的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反应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设有取样保护装置的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广泛地使用于微生物反应的装置,其一般包括有取样管路。在目前的取样管路当中,取样管路上除了沿样本液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开关元件和取样泵之外,还连通有一节反冲管路。反冲管路的出口端连接在第一开关元件和取样泵之间,其入口端上设有空气过滤器,其主要用于在取样作业完成后,接入压缩空气源,将残存于取样管路当中的样本液反冲回生物反应器当中。

但在实际使用当中我们发现:在生物反应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内部往往存在有一定的压力,在打开第一开关元件进行取样时,样本液会迅速的充溢至反冲管路当中。此时,一旦反冲管路上的开关元件被误开启,样本液则会直接流入至反冲管路末端的空气过滤器当中,对空气过滤器造成破坏,影响整个生物反应器的后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设有取样保护装置的生物反应器,以解决传统方式当中因生物反应器内部压力,样本液容易反渗进入至空气过滤器当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设有取样保护装置的生物反应器,包括:

生物反应器,具有取样管路和反冲管路;

所述取样管路由其入口端至其出口端依次设有第一开关元件和取样泵;所述反冲管路的出口端连通在第一开关元件和取样泵之间,所述反冲管路的进口端上设置有空气过滤器;

所述取样保护装置主要由串接在反冲管路两端之间的缓冲瓶构成,所述缓冲瓶将反冲管路分隔为用于与取样管路相连通的第一支管和用于与空气过滤器相连通的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通过缓冲瓶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与缓冲瓶的连通位置设于所述缓冲瓶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取样保护装置还包括有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设于第一支管上。

优选的,所述缓冲瓶的内腔呈圆柱状,所述缓冲瓶还包括收容于其内腔当中并将其内腔分隔为处于上方的连通区和处于下方的聚集区的隔断结构,所述连通区用于与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相连通,所述隔断结构能够选择连通或断开所述连通区和聚集区。

优选的,所述隔断结构包括有沿垂向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且能够相对滑动地抵接的静板和动板,所述静板和动板与缓冲瓶内腔同轴线,所述静板的外周与所述缓冲瓶的内壁液密配合,所述动板的外周与所述缓冲瓶的内壁转动配合,所述静板上设有沿垂向延伸并贯通的第一连通孔,所述动板上设有沿垂向延伸并贯通的第二连通孔,所述动板能够通过其相对所述缓冲瓶的转动而使第一连通孔与第二连通孔相重合或相错开,以连通或断开连通区和聚集区。

优选的,还包括有沿垂向插入在所述缓冲瓶当中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底端与所述动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顶端伸出于所述缓冲瓶之外。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缓冲瓶之间转动液密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为第一止液夹,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为第二止液夹。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了在反冲管路上串接一个缓冲瓶的技术方案,以在误操作而导致样本液反渗进入至反冲管路当中时,对样本液进行缓冲/聚集,避免样本液直接流入进入至空气过滤器当中,对空气过滤器的使用造成影响,提升了整个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实施例1上隔断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符号说明】

1-取样管路,11-第一开关元件,12-取样泵,3-空气过滤器,4-缓冲瓶,41-连通区,42-聚集区,51-第一支管,52-第二支管,6-第二开关元件,71-静板,72-动板,73-第一连通孔,74-第二连通孔,8-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设有取样保护装置的生物反应器,包括:

生物反应器,具有取样管路1和反冲管路;

所述取样管路1由其入口端至其出口端依次设有第一开关元件11和取样泵12;所述反冲管路的出口端连通在第一开关元件11和取样泵12之间,所述反冲管路的进口端上设置有空气过滤器3;

取样保护装置,所述取样保护装置主要由串接在反冲管路两端之间的缓冲瓶4所构成,所述缓冲瓶4将反冲管路分隔为用于与取样管路1相连通的第一支管51和用于与空气过滤器3相连通的第二支管52,所述第一支管51和第二支管52通过缓冲瓶4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支管51、第二支管52与缓冲瓶4的连通位置设于所述缓冲瓶4的顶部;所述取样保护装置还包括有第二开关元件6,所述第二开关元件6设于第一支管51上。

在具体使用阶段,实施人员首先打开第一开关元件11,并启动取样泵12。样本液从生物反应器的内部不断地流出。此时,即便第二开关元件6被误启动,样本液在内部压力的作用下反渗进入反冲管路当中,也不会直接流入空气过滤器3当中,而是在缓冲瓶4当中得到缓冲/聚集,进而提升了整个装置的可靠性。

同时,在实际运用当中我们发现:在每次正常开启第二开关元件6以进行反冲时,因为压缩空气源往往是统一设置的,其泵体离具体需要反冲的管路具有较长距离,要在反冲管路当中建立稳定正压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生物反应器内部正压的作用下,部分样本液会出现短时间的意外反流,反向通过第二开关元件6,移动至反冲管路的两端之间。

此时,传统的反冲管路并不受影响,因为在压缩空气源建立起稳定的正压后,这部分反渗的样本液即会回流至取样管路1中。但在采用缓冲罐后,尤其是缓冲罐与取样管路1距离极短时,这部分样本液可能会直接流入至缓冲罐当中,压缩空气源无法再让这部分样本液回到取样管路1当中。所以,在多次进行反冲作业后,缓冲瓶4内即会聚集有一定量的样本液。这些样本液失去了生物反应器的支持,混有杂菌。在每次进行反冲时,压缩空气都会带动这部分残存的样本液以气液混合颗粒的形式,进入至取样管路1的内部,进而进入至生物反应器的内部,影响最终试验结果。

所以作为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1中,所述缓冲瓶4的内腔呈圆柱状,所述缓冲瓶4还包括收容于其内腔当中并将其内腔分隔为处于上方的连通区41和处于下方的聚集区42的隔断结构,所述连通区41用于与所述第一支管51和第二支管52相连通,所述隔断结构能够选择连通或断开所述连通区41和聚集区42;

这种结构使得上述在反冲初始阶段所产生的反渗样本液能够聚集在聚集区42当中。

更为具体的,请参见图2,所述隔断结构包括有沿垂向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且能够相对滑动地抵接的静板71和动板72,所述静板71和动板72与缓冲瓶4内腔同轴线,所述静板71的外周与所述缓冲瓶4的内壁液密配合,所述动板72的外周与所述缓冲瓶4的内壁转动配合,所述静板71上设有沿垂向延伸并贯通的第一连通孔73,所述动板72上设有沿垂向延伸并贯通的第二连通孔74,所述动板72能够通过其相对所述缓冲瓶4的转动而使第一连通孔73与第二连通孔74相重合或相错开,以连通或断开连通区41和聚集区42;

还包括有沿垂向插入在所述缓冲瓶4当中的转动轴8,所述转动轴8的底端与所述动板7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8的顶端伸出于所述缓冲瓶4之外;

所述转动轴8与所述缓冲瓶4之间转动液密配合。

在进行取样,实施人员可以通过转动转动轴8,使第一连通孔73与第二连通孔74相重合,而打开隔断结构,以连通连通区41和聚集区42,从而确保在第二开关元件6误开启时,样本液不会直接反流进入至空气过滤器3当中。而在进行反冲时,实施人员可以通过转动转动轴8而使第一连通孔73与第二连通孔74相错开,连通区41和聚集区42即处于断开状态。此时,聚集于聚集区42当中的样本液即不会受到压缩空气的影响,而进入至取样管路1当中。此外,作为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1中,所述第一开关元件11为第一止液夹,所述第二开关元件6为第二止液夹。

另外,在本实施例1中,上述转动液密配合是通过o型圈来实现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