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68709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具有优 异低温耐久性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由该方法制造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以 及由该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所获得的产品。
【背景技术】
[0002] 专利文献1中已知有一种使特定的弹性体成分作为不连续相分散于特定热塑性 树脂基质中而成的、兼顾耐透气性和柔软性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
[0003] 专利文献2中报告有例如,用双螺杆混炼机对改性聚酰胺树脂、乙烯-乙烯醇共聚 物以及马来酸酐改性乙烯-丙烯共聚物进行熔融混炼而制造的热塑性树脂弹性体组合物、 以及使用由该组合物形成的薄膜作为内衬层的充气轮胎的制造例。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8-259741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0-1328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 发明拟解决的问题
[0009]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的弹性体成分原本具有提高该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低 温耐久性的效果。但是,存在有如下问题:在使用双螺杆混炼机对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剂进 行熔融混炼,制造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时,如果仅提高弹性体的比率,则热塑性树脂中弹性 体并不进行微分散,粗大的弹性体颗粒的比例增加,会导致原本所拥有的提高低温耐久性 的效果无法充分显现。
[0010]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低温耐久性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 制造方法。
[0011] 解决问题的方法
[0012] 本发明者们经过精心研宄的结果是得出以下结论,从而完成本发明,即:在使用双 螺杆混炼机制造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方法中,如果将弹性体分次投入双螺杆混炼机中, 则可以利用之后投入的弹性体冷却混炼物,使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粘度彼此接近,从而 可以使弹性体微分散于热塑性树脂中,获得期望的改善低温耐久性的效果。
[0013] SP,本发明包含以下[1]?[9]的形态。
[0014] [1] 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使用双螺杆混炼机对热塑性树 脂和弹性体进行熔融混炼,其特征在于:上述双螺杆混炼机具有至少两个原料投入口,其包 括第一原料投入口和第二原料投入口,在将双螺杆混炼机的气缸内径设为D时,所述第二 原料投入口设置在第一原料投入口的下游侧,距离第一原料投入口 1??38D的位置处,从 第一及第二原料投入口分次投入上述弹性体,这种情况下,从第二投入口投入的弹性体比 例为弹性体总量的l〇v%?60v%,并且,在第一及第二原料投入口之间以及第二原料投入 口的下游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在双螺杆混炼机气缸轴向上的长度为〇. 5D?20D的 混炼区域,在该混炼区域中进行熔融混炼。
[0015] [2]根据上述[1]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第二原 料投入口投入的弹性体温度(A)比混炼时气缸前端排出部的树脂温度(T)低100°C以上。
[0016]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相 对于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合计量100体积份,弹性体总量为30体积份以上。
[0017] [4]根据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 在于:弹性体被动态交联。
[0018] [5]根据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 弹性体是选自由溴化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共聚物、乙烯-α -烯烃共聚物、乙烯-甲基丙 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以及它们的改性物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 少一种。
[0019] [6]根据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 在于:热塑性树脂是选自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酰胺树脂以及聚酯树脂所组成的群组 中的至少一种。
[0020] [7] -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根据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述 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而制造。
[0021] [8] -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其使用由上述[7]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 成的薄膜。
[0022] [9] 一种软管,其特征在于:其使用由上述[7]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的 薄膜。
[0023] 发明效果
[0024]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制造出具有优异低温耐久性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双螺杆混炼机的一例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使用双螺杆混炼机对热 塑性树脂和弹性体进行熔融混炼。
[0027]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是使弹性体成分分散于热塑性树脂成分中的组合物,热塑性 树脂成分构成基质相,弹性体成分构成分散相。
[0028] 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热塑性树脂并无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 用途适当选择。作为热塑性树脂的示例,可列举聚酰胺树脂、聚酯树脂、聚腈树脂、聚甲基 丙烯酸酯树脂、聚乙烯树脂、纤维素树脂、氟树脂、酰亚胺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烯烃树脂 等。作为聚酰胺树脂,可列举尼龙6(Ν6)、尼龙66(Ν66)、尼龙46(Ν46)、尼龙11 (Nil)、尼龙 12 (N12)、尼龙 610 (N610)、尼龙 612 (N612)、尼龙 6/66 (N6/66)、尼龙 6/66/12 (N6/66/12)、尼 龙 6/66/610(N6/66/610)、尼龙 MXD6(MXD6)、尼龙 6T、尼龙 6/6T、尼龙 9T、尼龙 66/PP 共聚 物、尼龙66/PPS共聚物等。作为聚酯树脂,可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 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I)、PET/PEI共聚物、聚芳酯(PAR)、聚萘 二甲酸丁二醇酯(PBN)、液晶聚酯、聚氧亚烷基二酰亚胺酸/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芳香 族聚酯等。作为聚腈树脂,可列举聚丙烯腈(PAN)、聚甲基丙烯腈、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 (AS)、甲基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腈/苯乙烯/ 丁二烯共聚物等。作为聚甲基丙 烯酸酯树脂,可列举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乙酯等。作为聚乙烯树脂,可 列举聚乙酸乙烯酯(PVAc)、聚乙烯醇(PVA)、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乙烯-乙酸乙烯 共聚物(EVA)、聚偏二氯乙稀(PVDC)、聚氯乙稀(PVC)、氯乙稀/偏二氯乙稀共聚物、偏二氯 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等。作为纤维素树脂,可列举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等。作 为氟树脂,可列举聚偏氟乙烯(PVDF)、聚氟乙烯(PVF)、聚三氟氯乙烯(PCTFE)、四氟乙烯/ 乙烯共聚物(ETFE)等。作为酰亚胺树脂,可列举芳香族聚酰亚胺(PI)等。作为聚苯乙烯 树脂,可列举聚苯乙烯(PS)等。作为聚烯烃树脂,可列举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
[0029] 其中,从空气阻隔性的观点出发,优选选自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酰胺树脂以 及聚酯树脂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
[0030] 为了改善加工性、分散性、耐热性、抗氧化性等,可以在不妨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 内,在本发明所使用的热塑性树脂中调配填充剂、增强剂、加工助剂、稳定剂、抗氧化剂等通 常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调配的配合剂。从气体阻隔性及耐热性的观点出发,最好不调配 可塑剂,但也可以在不妨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进行调配。
[0031] 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弹性体并无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用途 适当选择。作为弹性体的示例,可列举二烯类橡胶及其氢化物、烯烃类橡胶、含卤素橡胶、硅 橡胶、含硫橡胶、氟橡胶等。作为二烯类橡胶及其氢化物,可列举天然橡胶(NR)、异戊二烯橡 胶(IR)、环氧化天然橡胶(ENR)、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丁二烯橡胶(BR)(高顺BR和低 顺BR)、丁腈橡胶(NBR)、氢化NBR、氢化SBR等。作为烯烃类橡胶,可列举乙丙橡胶(EPM)三 元乙丙橡胶(EPDM);马来酸改性乙丙橡胶(M-EPM);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及其改性物,例 如马来酸酐改性乙烯-α -烯烃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及其改性物; 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及其改性物,例如马来酸酐改性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丁基橡 胶(IIR)、异丁烯和芳香族乙烯基或二烯类单体的共聚物;丙烯酸酯橡胶(ACM);离聚物等。 作为含卤素橡胶,可列举溴化丁基橡胶(Br-IIR)或氯化丁基橡胶(Cl-IIR)等卤化丁基橡 胶、溴化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共聚物(BIMS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