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株可用于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染监测的细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77509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几株可用于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染监测的细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将生活污泥经驯化培养后分离出的几株细菌,能够应用于水中可生物 降解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染的监测,属于微生物学和环境监测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由于污染事故频发和水源水的常态污染,我国的饮用水安全正面临着严 峻挑战。在此形势下,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的风险预警就显得尤为重要。当水体中含有的可同 化有机碳(Assimilable Organic Carbon,AOC)超过一定浓度时,会导致微生物过度生长, 从而引发微生物污染事故。因此,A0C是水质监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测定水中A0C的 水平来间接反映水体的微生物污染风险。现有常用于测定水样A0C的菌株为P17和N0X, N0X生长较慢,P17和N0X必须分开计数,使得整个检测过程耗时长,所获得结果对水质监测 风险预警很难起到指导作用。由于只有两株菌株,其底物谱有限,不能够完全利用水样中的 各种A0C,导致其测定结果也并不十分准确。
[0003] 因此,有必要筛选几株底物谱范围较广泛,生长速度较快的菌株,用于替代P17和 N0X,从而简化A0C测定实验的操作步骤,缩短测定时间,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筛选几株底物谱范围较广泛,生长速度较快的细菌,用于替代 P17和N0X,从而简化A0C测定的操作过程,缩短测定时间,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0005] 这几株筛选的细菌在应用于水样A0C测定时,选取其中三株或三株以上的组合就 可以到达较好的测定结果。
[0006]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筛选的几株细菌与P17和N0X相比,菌株种类更多,具有更广 泛的A0C底物谱,生长速度更快,所需培养时间更短,操作步骤更加简单,测定结果更加准 确。
[0007] 本发明涉及的几株细菌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地址 是武汉市武汉大学,保藏日期为2014年11月27日,其保藏编号具体为:克雷伯氏菌 sp.)的保藏号为CCTCCM2014600,气单胞菌(Jerofflmassp.)的保藏号为 0^0:11 2014601,丛毛单胞菌(仏》<3?〇/7<3>5 8口.)的保藏号为0^0:11 2014602,寡养单胞菌 sp.)的保藏号为CCTCCM2014603,不动杆菌sp.)的 保藏号为CCTCCM2014604,微杆菌(位i讲ohcteri應sp.)的保藏号为CCTCCM2014605, 希瓦氏菌()的保藏号为CCTCCM2014606。
[0008].本发明的几株细菌是采用以下过程筛选获得的: (1) 采集活性污泥:从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次沉淀池中采集活性污泥; (2) 驯化培养:将活性污泥接入灭菌的乙酸碳溶液,25-28°C恒温培养3-5天; (3) 菌种分离筛选:将培养的菌液稀释涂布在平板上,25-28°C恒温培养1-1. 5天; (4).鉴定菌株:从平板上挑取单菌落,对菌株进行鉴定。
[0009] 鉴定结果如下:
【主权项】
1. 几株可用于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染监测的细菌,是由生活污水处理厂 的二次沉淀池的活性污泥经过乙酸碳溶液驯化培养后分离筛选获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几株可用于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染监测的细 菌,其特征为,所述克雷伯氏菌sp.)的保藏号为CCTCC M 2014600,所述气单 胞菌(Xa/Y遍9/?狀sp.)的保藏号为CCTCC M 2014601,所述丛毛单胞菌(Cfc?湖?仙狀sp.)的 保藏号为CCTCC M 2014602,所述寡养单胞菌sp.)的保藏号为CCTCC M 2014603,所述不动杆菌如cter sp.)的保藏号为CCTCC M 2014604,所述微杆菌 (^&i济/(9如sp.)的保藏号为CCTCC M 2014605,所述希瓦氏菌sp.)的 保藏号为 CCTCC M 2014606。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几株可用于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染监测的细 菌,其特征为,选取克雷伯氏菌sp.)、气单胞菌sp.)、丛毛单胞菌 (^7<9故^?(9/?沒6*8卩.)、寡养单胞菌(51^9/?(9^(9/7力(9^9/?沒6*8卩.)、不动杆菌(乂^*/?(9^9厶沒<^^9_/'8卩.)、 微杆菌sp.)和希瓦氏菌sp.)的三株或三株以上株菌的组 合均可应用于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测定及微生物污染的监测。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几株用于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染监测的细菌。这几株细菌由生活污水处理厂的二次沉淀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编号为AS1、AS2、AS3、AS4、AS5、AS6、AS7。这几株细菌是由活性污泥经过乙酸碳溶液驯化培养后分离筛选获得的。这几株筛选的菌株可应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和微污染水等水体中可同化有机碳(Assimilable Organic Carbon,AOC)的测定。与现有的模式菌株P17和NOX相比,底物谱更广泛,能利用更广多的AOC,生长速度快,所需培养时间更短,测定结果更加准确等优点。CCTCC NO:M201460120141127CCTCC NO:M201460020141127CCTCC NO:M201460420141127CCTCC NO:M201460320141127CCTCC NO:M201460220141127CCTCC NO:M201460520141127CCTCC NO:M201460620141127
【IPC分类】C12N1-20, C12R1-01, C12R1-22, C12Q1-02
【公开号】CN104593289
【申请号】CN201410795078
【发明人】于鑫, 李晶晶, 叶成松, 吕露, 林文芳, 张梦露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