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预测儿童青春期持续肥胖的试剂盒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8407742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用于预测儿童青春期持续肥胖的试剂盒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预测儿童青春期持续肥胖的试剂盒及其 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肥胖是当前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三十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 中国家,也无论男女老幼,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均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Lancet. 2014 Aug 30 ;384(9945) :766-81)。肥胖是公认会提高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和中风)、糖尿病、肾病、 肿瘤(尤其是肠道肿瘤)的发病率和致死率的重要危险因素(1^1^的2011;377:1085 -95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4 Aug ;2 (8):634-47 ;Lancet Oncology 2015 Jan; 16(1) :36-46),儿童及青少年肥胖则往往会发展为成人肥胖、并促使上述相关疾病的发病 年龄提前(N Engl J Med 2011 ;364:1315-1325)。因此,更有效的检测肥胖的发生、预测肥 胖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对于提高公共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 各国定义肥胖的标准不尽相同,主要依据是身体脂肪含量与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的相关性,因此筛查肥胖的方法均是围绕着测定体脂含量而进行的。常用的肥胖筛查方法 有:水下称重法,生物电阻抗法,双能X线吸收法,皮下脂肪厚度直接测定、皮下脂肪厚度超 声波测量法,腰围、臀围法,身高体重比值法(BMI =体重/身高2,单位分别是公斤和米)(参 考文献: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10月第29卷第10期,966-968页)。
[0004] 上述方法中,水下称重法复杂且受场地条件限制,生物电阻抗法的重复性和准确 性易受调查现场的干扰,双能X线吸收法的射线仪和扫描仪价格昂贵、还要配备相应的软 件系统评价身体组成,而皮下脂肪测定、腰围臀围测定等人体测量方法往往需要联合使用 才能获得较好的准确性和参考价值。因此这些方法都存在自身固有的缺陷。能够较好符合 体重变化、且受身高影响较小的方法是BMI法,这也是目前流行病学调查最常用的方法。
[0005] 儿童肥胖的筛查类似于成人肥胖,也是采用上述的方法,以BMI法最为常用。但 是,不同于成人肥胖标准的制定有相应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以作为参考依据,儿童期 的肥胖往往不会导致明显的临床症状,更很少会导致死亡,儿童期肥胖的危害在于其远期 影响,即导致儿童成年后的持续肥胖和罹患相关疾病,但这种远期影响的概率、机制都尚不 清楚。因此儿童超重、肥胖标准是根据某国家、地区儿童生长发育指标的统计学分布来确定 的。这就意味着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标准,除了各种筛查方法固有的缺陷外,标准自身也不一 定能准确反映某个肥胖儿童个体是否真正是肥胖,更无法协助预测该肥胖儿童将来是否会 继续保持肥胖、甚至有所发展。
[0006] 肠道菌群是共生于人体肠道内的细菌的总合,已知它们具有辅助消化食物成分、 调节人体从食物中摄入氨基酸、维生素和能量物质、刺激人体免疫细胞的分化和成熟等功 能,被认为是人体的又一"器官"。近年来,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对肠道菌群的研宄 也更加广泛和深入。目前的研宄结果证实,肠道菌群通过调节食物中的能量和脂质摄入,参 与肥胖的发生;同时肠道菌群在代谢及免疫方面的作用又参与了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月中 瘤等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
[0007] 鉴于肠道菌群的具体构成,包括细菌的种属类型和各种细菌所占的丰度,受饮食 习惯、生活环境、年龄、种族、用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既往研宄也证实,不同国家和地区的 人群具有明显不同的肠道菌群结构,因此对于我国儿童肥胖的肠道菌群特征需要做具体分 析,而不能照搬国外的分析结果。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检测待测儿童肠道菌群中目的菌丰度的物质的应用。
[0009] 本发明提供了检测待测儿童肠道菌群中目的菌丰度的物质在制备用于预测儿童 在青春期发生肥胖或持续肥胖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目的菌为Firmicutes、Clostridia、 Clostridiales、 Clostridiaceae、 Clostridium、 Bacteroidetes、 Bacteroidia、 Bacteroidales、Bacteroidaceae、Bacteroides、Oscillospira、Coriobacteriaceae 和 Collinsella 中任一种。
[0010] 上述应用中,所述待测儿童肠道菌群中目的菌丰度为待测儿童肠道菌群中目的菌 在所述待测儿童肠道菌群中的含量。
[0011] 所述待测儿童肠道菌群中目的菌在所述待测儿童肠道菌群中的含量为所述待测 儿童肠道菌群中目的菌16S核糖体RNA基因的第3可变区-第5可变区(V3-V5)区间扩增 产物的DNA片段个数与所述待测儿童肠道菌群所有细菌16S核糖体RNA基因的V3-V5区间 扩增产物的DNA片段个数的百分比。
[0012] 上述应用中,所述待测儿童为中国7-10岁的肥胖儿童和/或中国7-10岁的正常 体重儿童;所述青春期为12-18岁。
[0013] 上述应用中,所述检测待测儿童肠道菌群中目的菌丰度的物质包括由序列表中序 列1所示的单链DNA分子和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单链DNA分子组成的引物对。
[0014]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检测待测儿童肠道菌群中目的菌丰度的物质。
[0015] 本发明提供的物质,其为预测儿童在青春期发生肥胖或持续肥胖的产品。
[0016] 上述检测待测儿童肠道菌群中目的菌丰度的物质为1)或2):
[0017] 1)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单链DNA分子和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单链DNA分子 组成的引物对;
[0018] 2)含有所述引物对的试剂盒。
[0019] 上述物质中,所述待测儿童为中国7-10岁的肥胖儿童和/或中国7-10岁的正常 体重儿童;
[0020] 所述青春期为12-18岁。
[0021] 上述物质中,所述待测儿童为中国7-10岁的肥胖儿童,所述试剂盒还包括记载在 可读载体上的如下条件:
[0022] 1)若待测儿童肠道菌群满足如下A-D至少一种条件,则该待测儿童将会在青春期 发生肥胖或持续肥胖:
[0023] A. Firmicutes (厚壁菌门)连续两年的丰度均高于0· 81且小于1,且 Clostridia (梭菌纲)或Clostridiales (梭菌目)连续两年的丰度均高于0.785且小于 1 ;
[0024] B. Bacteroidetes (拟杆菌门)、Bacteroidia (拟杆菌纲)或 Bacteroidales (拟 杆菌目)连续两年的丰度均低于〇. 167且大于0,同时Bacteroidaceae (拟杆菌科)或 Bacteroides (拟杆菌属)连续两年的丰度均低于0. 153且大于0 ;
[0025] C. Oscillospira (颤螺菌属)连续两年的丰度均低于0· 0035且大于0 ;
[0026] D. Coriobacteriaceae (红畴菌科)或Collinsella (柯林斯氏菌属)连续两年的 丰度均为〇-〇. 05,且第二年比第一年丰度高1倍以上(1-3倍,甚至可以达到10倍以上);
[0027] 2)若待测儿童肠道菌群不满足1)中任一条件,则该待测儿童将不会在青春期发 生肥胖或持续肥胖。
[0028] 上述物质中,所述待测儿童为中国7-10岁的肥胖儿童和中国7-10岁的正常体重 儿童,所述试剂盒还包括记载在可读载体上的如下条件:
[0029] 1)若所述待测7-10岁的中国肥胖儿童肠道菌群满足如下A-D至少一种条件,则该 待测7-10岁的中国肥胖儿童将会在青春期发生肥胖或持续肥胖:
[0030] A. Firmicutes连续两年的丰度均高于0· 81且小于1,且Clostridia或 Clostridiales连续两年的丰度均高于0. 785且小于1 ;
[0031] B. Bacteroidetes、Bacteroidia 或 Bacteroidales 连续两年的丰度均低于 0· 167 且大于0,同时Bacteroidaceae或Bacteroides连续两年的丰度均低于0. 153且大于0 ;
[0032] C. Oscillospira连续两年的丰度均低于0· 0035且大于0 ;
[0033] D. Coriobacteriaceae 或 Collinsell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