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22857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模板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农作物秸杆极为丰富,我国每年有7亿多年吨农作物秸杆剩余物和2亿多吨林地废弃物与木材加工剩余物未得到充分利用。按照2吨农林剩余物生成I吨木塑复合材料计算,9亿多年吨农林剩余物可加工生成4.5亿吨木塑模板,折合密度为700公斤/立方米的木塑模板,达到6.4亿立方米,相当于增加木材12.5亿立方米。与此同时,我国也是塑料制品生产大国,每年生产的废旧塑料在240万吨一 480万吨左右,这万吨废塑料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大量消耗资源。
[0003]建筑模板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具。在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模板工程一般占混凝土结构工程造价的20%-30%,占工程用工量的30%-40%,占工期的50%左右。模板技术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造价和效益,因此它是推动我国建筑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内容。70年代初,我国建筑结构以砖混结构为主,建筑施工用模板以木模板为主。80年代初,各种新结构体系不断出现,现浇混凝土结构猛增。在“以钢代木”方针的推动下,我国研制成功了组合钢模板先进施工技术,改革了模板施工工艺,节省了大量木材,钢模板推广应用面曾达到75%以上,钢模板生产厂曾达到1000多家,钢模板租赁企业曾达到1.3万多家,年节约代用木材约1500万立方米。9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结构体系又有了很大发展,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大量兴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交通和高速公路、铁路等飞速发展,对模板、脚手架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模架体系,同时也研制开发了多种新型模板。据统计,2009年,中国钢模板市场规模为1.53亿平方米。每年新生产钢模折算成重量约为300万吨。2009年木胶合板模板市场规模为3亿平方米,其年产量为7730万平方米。竹胶合板模板的市场规模为1.22亿平方米,其年产量为3140万平方米。每年有近1.1亿平方米竹/木材生产建筑模板。2010年全年建筑模板使用量直指6亿平方米,我国模板行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0004]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木材和钢材的消费在不断增长,而资源供应的不足,导致木材和钢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建筑业为我国工业部门木材和钢材消耗的第一大用户,占工业部门木材和钢材消耗量的70%以上,木材和钢材市场供需矛盾已成制约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生产工艺,能够充分的开发利用低值农、林产品废料等植物纤维及废弃塑料原料,将废弃物积极有效地利用起来,既能节约能源,又能缓解日常废弃物对社会环境的污染,对于社会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生产工艺,能够生产制造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建筑施工中可取代传统的木材质模板和钢材质模板。
[0007]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生产工艺,其中,
第一步,将PVC主料、植物纤维进行混合处理,混合处理之后进行烘干处理;
第二步,加入复合改性剂,并混合均匀;
第三步,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
第四步,通过冷却机冷却定型;
第五步,通过牵引机拉出,通过定尺切割。
[0008]上述的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生产工艺,其中,所述植物纤维包括锯末、木肩、竹肩、稻草、麦桔、谷糠、花生壳、甘鹿澄、椰子壳、亚大麻。
[0009]上述的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生产工艺,其中,所述复合改性剂包括钙粉、木粉、稳定剂、发泡调节剂、硬脂酸、PE蜡、发泡剂、环氧大豆油。
[0010]上述的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生产工艺,其中,第一步中,PVC主料、植物纤维进行混合处理之前通过破碎机和磨粉机进行破碎和研磨处理。
[0011]上述的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生产工艺,其中,第二步中通过高低混合机组对PVC主料、植物纤维、复合改性剂进行混合。
[0012]上述的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生产工艺,其中,第三步中挤出机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生产线、挤出模头进行挤出定型。
[0013]上述的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生产工艺,其中,第四步中,冷却机通过冷却定型模、模温机、冷水机、冷却风塔和空压机进行冷却定型。
[0014]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能够充分的开发利用低值农、林产品等植物纤维及塑料原料制造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通过取代传统的木材质模板、钢材质模板既能节约能源,又能缓解日常废弃物对社会环境的污染,对于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生产工艺制造的模板的物理性能表。
[0016]图2为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与竹胶模板、木模板及钢模板的性能比较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8]本发明提供的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生产工艺,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将PVC主料、植物纤维进行混合处理,混合处理之后进行烘干处理;
第二步,加入复合改性剂,并混合均匀;
第三步,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
第四步,通过冷却机冷却定型; 第五步,通过牵引机拉出,通过定尺切割。
[0019]所述植物纤维包括锯末、木肩、竹肩、稻草、麦桔、谷糠、花生壳、甘蔗渣、椰子壳、亚大麻,具体植物纤维不局限与此。
[0020]所述复合改性剂包括钙粉、木粉、稳定剂、发泡调节剂、硬脂酸、PE蜡、发泡剂、环氧大豆油。
[0021]第一步中,PVC主料、植物纤维进行混合处理之前通过破碎机和磨粉机进行破碎和研磨处理。第二步中通过高低混合机组对PVC主料、植物纤维、复合改性剂进行混合。第三步中挤出机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生产线、挤出模头进行挤出定型。
[0022]第四步中,冷却机通过冷却定型模、模温机、冷水机、冷却风塔和空压机进行冷却定型。
[0023]本发明提供的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生产工艺及其制造出来的模板具有以下特点:
材料来源广泛,价值低廉,旧料或混合料均可;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为人工整体合成制品,可根据使用要求随机调整产品工艺和配方,从而产生不同性能和形状的材料,其型材利用率接近100% ;
生产加工过程中也不会产生副作用,故对人体和环境均不构成任何危害;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具有类似木材的二次加工性,可锯、可刨、可粘接、可用钉子或螺丝固定,容易维修,维护费用极低,而且产品寿命数倍于普通天然木材;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的报废产品及回收废品均可100%的再生利用,也可生特降解,再生产品不会影响其使用性能;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特性,有类似木质外观,比木材尺寸稳定性好,不会产生裂缝、翘曲、无木材节疤、斜纹,硬度高,使用寿命长,防蛀、防鼠咬、耐酸碱、耐腐蚀、吸水性小。
[0024]总之,大力开发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不仅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所必需,也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宜居城市的有效途径。本发明的实施将积极推进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的发展,可实现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新型建筑目标,并有利于促进新型建材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0025]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将PVC主料、植物纤维进行混合处理,混合处理之后进行烘干处理; 第二步,加入复合改性剂,并混合均匀; 第三步,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 第四步,通过冷却机冷却定型; 第五步,通过牵引机拉出,通过定尺切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包括锯末、木肩、竹肩、稻草、麦桔、谷糠、花生壳、甘蔗渣、椰子壳、亚大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改性剂包括钙粉、木粉、稳定剂、发泡调节剂、硬脂酸、PE蜡、发泡剂、环氧大豆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PVC主料、植物纤维进行混合处理之前通过破碎机和磨粉机进行破碎和研磨处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通过高低混合机组对PVC主料、植物纤维、复合改性剂进行混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挤出机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生产线、挤出模头进行挤出定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第四步中,冷却机通过冷却定型模、模温机、冷水机、冷却风塔和空压机进行冷却定型。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生产工艺,第一步,将PVC主料、植物纤维进行混合处理,混合处理之后进行烘干处理;第二步,加入复合改性剂,并混合均匀;第三步,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第四步,通过冷却机冷却定型;第五步,通过牵引机拉出,通过定尺切割。本发明提供的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生产工艺,能够生产制造新型PVC木塑发泡建筑模板,模板不吸湿、耐腐蚀、耐酸碱,特别适合地下和潮湿的环境中使用,能取代传统的木材质模板和钢材质模板。
【IPC分类】E04G9-02, C08L97-02, C08L27-06, B29C47-00
【公开号】CN104844970
【申请号】CN201510252172
【发明人】成军, 包华, 盛晓军, 陈敏, 陈宇峰, 沈强儒, 成张佳宁, 黄坤坤
【申请人】南通大学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