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γ-倒捻子素的合成方法

文档序号:9742336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γ-倒捻子素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γ -倒捻子素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γ -mangostin化学名称为1,3,6,7-四羟基-2,8_双(3-甲基-2-丁烯基)-9_shan 酮,分子式为C23H2306,分子量396.44,通常是以亮黄色粉末状存在,恪点181.6-182.6e°C。 γ -倒捻子素是从藤黄科藤黄属植物山竹子(Garcinia mangostanaLl)果壳中分离出的主 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山竹子又名莽吉柿、倒捻子、凤果,在东南亚地区山竹子的果壳是治 疗痢疾、扭伤、伤寒、溃疡、皮肤感染,消炎和杀菌的民间传统用药又称为山竹黄酮,是一类 广泛运用于饮食和医学上的氧杂葱酮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癌的活性。倒捻子 素主要从藤黄属植物山竹子果壳中分离提取,山竹果是一种带有芳香气味的热带水果,号 称"水果皇后"。
[0003] 长期以来,倒捻子素被认为是藤黄属植物凤果或山竹果树的主要色素,1855年, Schm记等首次从水果壳中分离出倒捻子素;1942年,YateS等确定其结构。近年来,人们才确 定山竹子果壳的主要成分及其生物活性,山竹主要的一类代谢产物即氧杂蒽酮 (xanthones),亦有文献称咕吨酮类化合物,它是山竹中的主要活性物质。到目前为止,已经 从山竹果皮,叶,根,心材等部位分离得到60多个氧杂蒽酮,其中α-倒捻子素和γ-倒捻子素 在山竹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它们具有不同程度的杀菌消炎、抗痢疾、治疗溃疡的活性。研究 表明γ-倒捻子素有如下作用:
[0004] 1、抑制环氧化酶的作用
[0005] 2、抗艾滋病作用
[0006] 3、5-轻色胺2Α受体抑制作用。
[0007] γ -mangostin在天然提取物中的含量远远低于α-mangostin,不利于它的进一步 药理及临床研究,因此对γ -mangostin的合成研究显得非常有意义
[0008] 倒捻子素虽然在山竹果中大量存在,但提取分离过程复杂、产率低,不利于其他 利用范围的扩大化。因此倒捻子素的合成研究就显得非常有意义。迄今为止,α-倒捻子素的 合成方法已见报道,但γ -倒捻子素合成方法的研究尚在进行中。综上所述,γ -倒捻子素作 为黄酮类化合物的一种单体,具有多种重要功效,如治疗慢性痢疾、伤口感染、溃疡,帮助伤 口愈合,甚至在治疗癌症方面都有明显功效,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
[0009] 目前合成γ -倒捻子素化合物的报道很少,研究刚刚起步,因此寻找一种反应条件 温和,原料成本低,操作相对简单的合成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上述原因及考虑到 现有的条件,作者以赞倒捻子素为母体进行了结构修饰和改造,设计合成了 γ -倒捻子素, 且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成本低,操作简单。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易行且收率高的γ -倒捻子素合成方 法。
[0011]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所提供的γ -倒捻子素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 步骤1将山竹提取物、二氯乙烷、有机碱、无水三氯化铝和碘化钠回流反应,待反应 完全后,再加盐酸中和反应液至中性,减压回收二氯乙烷,放置冷却,得γ-倒捻子素粗品;
[0013] 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γ-倒捻子素粗品用无水乙醇重结晶,然后用吸附剂脱色,浓 缩乙醇,放置结晶,抽滤后得γ -倒捻子素精品。
[0014] 上述步骤1中的有机碱为吡啶、三乙胺或吗啉。
[0015] 上述步骤1中盐酸为浓盐酸。
[0016] 上述步骤1中山竹提取物、二氯乙烷和有机碱的体积比为1:15-20:7.5-15,山竹提 取物、无水三氯化铝和碘化钠的质量比1:1.6-2.0:0.0025-0.005。
[0017]上述步骤1中山竹提取物、二氯乙烷和有机碱的体积比为1:15:7.5,山竹提取物、 无水三氯化铝和碘化钠的质量比1:1.6:0.0025-0.005。
[0018]上述步骤2中的吸附剂是活性炭。
[0019] 上述步骤2中γ-倒捻子素粗品、无水乙醇和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20-30:15-20。 [0020]本发明的优点:
[0021] 本发明由天然提取物半合成γ-倒捻子素的工艺路线,工艺简单易行,收率高,可 以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山竹提取物中主要含有α-倒捻子素和β-倒捻子素,本发明通过化学手段使得α-倒 捻子素和倒捻子素都转化为γ -倒捻子素,具体工艺如下:
[0023] 山竹提取物从山竹中的提取过程大致如下,称取一定数量已粉碎的山竹,加入5倍 原料体积的乙醇,浸泡2h,然后加热沸腾提取2h,过滤获得第一次提取液,料渣再加入4倍体 积的乙醇提取第二次,过滤获得第二次乙醇提取液,合并所有的提取液,真空浓缩干燥获得 山竹提取物。
[0025] 实施例1
[0026] 步骤1、将山竹提取物40g加300ml二氯乙烷,300ml吡啶,64g无水三氯化铝,O.lg碘 化钠置于l〇〇〇ml反应瓶中。加热回流反应三小时。;冷去反应液后加6g浓盐酸中和至反应液 呈弱酸性,减压回收二氯乙烷,放置冷却得γ -倒捻子素粗品30g。
[0027] 步骤2、将上述步骤所得到的γ -倒捻子素粗品30g用600ml无水乙醇重结晶,加5g 的活性炭脱色,浓缩乙醇至原体积三分之一后放置结晶,24小时后抽滤得98%的γ-倒捻子 素精品21g。
[0028] 实施例2
[0029] 步骤1、将山竹提取物40g加300ml二氯乙烷,150ml吡啶,64g无水三氯化铝,O.lg碘 化钠置于l〇〇〇ml反应瓶中。加热回流反应三小时。;冷去反应液后加4g浓盐酸中和至反应液 呈弱酸性,减压回收二氯乙烷,放置冷却得γ -倒捻子素粗品29g。
[0030] 步骤2、将上述步骤所得到的γ -倒捻子素粗品29g用600ml无水乙醇重结晶,加6g 的活性炭脱色,浓缩乙醇至原体积三分之一后放置结晶,24小时后抽滤得98%的γ-倒捻子 素精品22g。
[0031] 实施例3
[0032] 步骤1、将山竹提取物40g加300ml二氯乙烷,150ml三乙胺,64g无水三氯化铝,0.2g 碘化钠置于l〇〇〇ml反应瓶中。加热回流反应三小时。;冷去反应液后加4g浓盐酸中和至反应 液呈弱酸性,减压回收二氯乙烷,放置冷却得γ -倒捻子素粗品28g。
[0033] 步骤2、将上述步骤所得到的γ -倒捻子素粗品28g用560ml无水乙醇重结晶,加4g 的活性炭脱色,浓缩乙醇至原体积三分之一后放置结晶,24小时后抽滤得98%的γ-倒捻子 素精品20g。
[0034] 实施例4
[0035] 步骤1、将山竹提取物40g加300ml二氯乙烷,300ml三乙胺,64g无水三氯化铝,0 · lg 碘化钠置于l〇〇〇ml反应瓶中。加热回流反应三小时。;冷去反应液后加6g浓盐酸中和至反应 液呈弱酸性,减压回收二氯乙烷,放置冷却得γ -倒捻子素粗品31g。
[0036] 步骤2、将上述步骤所得到的γ -倒捻子素粗品31g用600ml无水乙醇重结晶,加5g 的活性炭脱色,浓缩乙醇至原体积三分之一后放置结晶,24小时后抽滤得98%的γ-倒捻子 素精品23g。
[0037] 实施例5
[0038] 步骤1、将山竹提取物40g加300ml二氯乙烷,150ml吗啉64g无水三氯化铝,O.lg碘 化钠置于l〇〇〇ml反应瓶中。加热回流反应三小时。;冷去反应液后加4g浓盐酸中和至反应液 呈弱酸性,减压回收二氯乙烷,放置冷却得γ -倒捻子素粗品28g。
[0039] 步骤2、将上述步骤所得到的γ -倒捻子素粗品28g用600ml无水乙醇重结晶,加5g 的活性炭脱色,浓缩乙醇至原体积三分之一后放置结晶,24小时后抽滤得98%的γ-倒捻子 素精品19g。
【主权项】
1. 一种γ -倒捻子素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山竹提取物、二氯乙烷、有机碱、无水三氯化铝和碘化钠回流反应,待反应完全 后,再加盐酸中和反应液至中性,减压回收二氯乙烷,放置冷却,得γ-倒捻子素粗品; 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γ-倒捻子素粗品用无水乙醇重结晶,然后用吸附剂脱色,浓缩乙 醇,放置结晶,抽滤后得γ -倒捻子素精品。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γ -倒捻子素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有机碱 为吡啶、三乙胺或吗啉。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γ -倒捻子素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盐酸 为浓盐酸。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γ -倒捻子素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山竹提取 物、二氯乙烷和有机碱的体积比为1:15-20:7.5-15,山竹提取物、无水三氯化铝和碘化钠的 质量比 1:1 · 6-2 · 0:0 · 0025-0 · 005。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γ -倒捻子素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山竹提取 物、二氯乙烷和有机碱的体积比为1:15:7.5,山竹提取物、无水三氯化铝和碘化钠的质量比 1:1.6:0.0025〇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γ -倒捻子素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吸附剂 是活性炭。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γ -倒捻子素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γ-倒捻 子素粗品、无水乙醇和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20-30:15-20。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γ‐倒捻子素的合成方法,将山竹提取物、二氯乙烷、有机碱、无水三氯化铝和碘化钠回流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再加盐酸中和反应液至中性,减压回收二氯乙烷,放置冷却,得γ-倒捻子素粗品;将所得的γ-倒捻子素粗品用无水乙醇重结晶,然后用吸附剂脱色,浓缩乙醇,放置结晶,抽滤后得γ-倒捻子素精品。本发明由天然提取物半合成γ-倒捻子素的工艺路线,工艺简单易行,收率高,可以工业化生产。
【IPC分类】C07D311/86
【公开号】CN105503809
【申请号】CN201511016943
【发明人】郭文华, 肖金霞, 王晓莹, 肖红, 张瑜, 赵景辉
【申请人】陕西嘉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