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水包油乳液稳定性的方法

文档序号:10482935阅读:2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水包油乳液稳定性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针对水包油乳液因粘度变化导致的不稳定问题,通过两种指定结构的助剂,及特殊的乳化工艺,使两种助剂发挥协同作用,达到乳液中水相与油相结合更为紧密的目的,提高乳液的共沸点,在高温及暴露在空气中时防止乳液水相成分变化,解决了乳液长期储存中由于乳液分层导致的粘度梯度变化,保证乳液粘度的纵向一致,进而提高乳液稳定性,特别是延长在高温环境下的储存周期。
【专利说明】
一种提高水包油乳液稳定性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水包油乳液稳定性的方法。由于乳液属于精细化学品,因此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学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也不断提高,当今世界环保问题已 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此情况下,水包油乳液产品的消费量已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某些行 业正逐步取代油性产品,但由于水包油乳液属于亚稳定体系,随着环境变化尤其在温度升 高时,自身会出现如分层、结块等不稳定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包油乳液产品特别是长时间储 存后的应用和市场占有率。
[0003] 通常情况下,水包油乳液可分为油相和水相,通过特殊的工艺辅以乳化剂、分散剂 等助剂使油相液滴以互不相连的形态分散在水相中,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由于范德华力和布 朗运动的作用,两相液滴进行无规则的分子热运动,粒子间的相互碰撞导致聚集、聚并,高 温下粒子运动更为剧烈,因此,水包油乳液持续处于不稳定状态。目前出现了以下提高水包 油乳液稳定性的方法,CN101003008B从乳化工艺自身入手,将作为乳化剂的含有羟基的聚 醚分子进行化学改性处理,生成新的封端聚醚,提高乳化效率,改变油相粒子乳化后的粒径 及被覆率,但此乳液在高温下储存稳定性表现较差;AU2012333911向乳液体系中加入带电 离子助剂,同时以分步后续加入的工艺使电荷吸附在油相微粒的表面,通过离子相斥的作 用,以此提高乳液稳定性,但由于电荷作用本身分散、强度较低且受pH影响较大,此方法制 备的乳液储存稳定性可以得到改善,但需要大量的带电离子助剂,增加成本;US4664844通 过加入0.05-0.5%大分子聚合物,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等聚合物增加乳液粘度, 控制粒子的运动幅度及范围,从而增加乳液稳定性,此种方法在一定范围内起到了提高乳 液稳定性的作用,但通过增加粘度来提高乳液稳定性的方法使用较为局限,尤其是应用在 对乳液粘度有要求的行业;TW201236733A采用多元醇及小分子醇,同时改变冷却搅拌速度 阻止乳液初始油相凝聚,但此方法对乳液在高温下储存稳定性没有帮助;CN104946134A通 过停止搅拌的特殊工艺,以及后处理中加入稳定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固含量乳液的稳 定性,但此方法主要是针对固含量大于50%的乳液,其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0004] 同时,乳液稳定性问题与其内部助剂的副作用有很大关系。例如在涂料及油墨行 业,为了达到即用速干的目的,需添加如环烷酸钴及环烷酸稀土等催干剂,因而此类产品存 在储存稳定性较差的问题;CN103691956A利用加入还原性物质,在保证粘度的基础上,一定 程度上提高了水性涂料的储存周期,但此方法仅在有特定催干剂存在时才会发挥作用; CN103108675选择甘油、山梨醇等小分子醇及其混合物作为化妆品乳液保湿剂以增加其使 用后的持续时间,但对增加储存稳定性作用较小。
[0005]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人们尝试通过pickering乳液来解决乳液的稳定性问题。 US4303549保护加入一种化合价大于1的金属离子,包括铝、铁、镁、钙,其可与15-25%脂肪酸 反应,从而增加油相粒子的疏水表面,进而提高乳液稳定性;US5866041通过加入疏水粒子 如气相改性二氧化硅、金属氢氧化物等提高高温下稳定性,同时将如格尔伯特醇等可溶于 水的小分子物质作为水相载体提高稳定性;CN101180117A使油相成分的微粒被亲水性无机 微粒如碳酸钙覆盖,通过两步加水及停止搅拌等工艺分散油相微粒,达到提高稳定性的目 的。虽然Pickering乳液在改善乳液稳定性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纳米级别的疏水粒 子本身价格昂贵,且需改性处理,在制备乳液过程中对工艺要求也更为严格,更重要的是, 其应用时对后续产品会产生诸如遗留硅斑、固体杂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针对水包油乳液因粘度变化导致的不稳定问题,通过两种指定结构的助 剂,及特殊的乳化工艺,使两种助剂发挥协同作用,达到乳液中水相与油相结合更为紧密的 目的,提高乳液的共沸点,在高温及暴露在空气中时防止乳液水相成分变化,解决了乳液长 期储存中由于乳液分层导致的粘度梯度变化,保证乳液粘度的纵向一致,进而提高乳液稳 定性,特别是延长在高温环境下的储存周期。
[0007] 本发明所述的水包油乳液包括以下组分: A.烃类及其含氧衍生物 所述烃类及其含氧衍生物包括固体烃类A-I、液体烃类A-Π 及其含氧衍生物A-III,可 以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用量占乳液总质量的10-45%。
[0008] 固体烃类A-I,室温下为固体,包括天然蜡和改性石蜡,选自褐煤蜡、加洛巴蜡、蜂 蜡、皂蜡、微晶蜡、橡胶防护蜡、氯化石油蜡、硝化石油蜡、磺化石油蜡、防锈蜡。
[0009] 液体烃类A-π为原油中的250-415 °C的馏分进行氢化而得到的物质,室温下为液 体,选自煤油、柴油、机油、白油、液蜡、烷基苯、凡士林、环烷油。
[0010] 含氧衍生物A-ΠΙ为高级脂肪族化合物,包括高级脂肪醇、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 酸酯。高级脂肪醇为C8-30的一元饱和脂肪醇,包括天然脂肪醇和合成脂肪醇,选自单一碳 原子数的C8醇、C10醇、C12醇、C14醇、C16醇、C18醇、C20醇、C22醇、C24醇、C26醇、 C28醇和C30醇;也可使用具有不同碳原子数的混合脂肪醇,如C8-C10醇、C8-C14醇、C8- C18醇、C12-C14醇、C12-C18醇、C14-C16醇、C16-C18醇。高级脂肪酸为C12-22的饱和 或不饱和的一元羧酸,选自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山嵛酸、珠光脂酸、 油酸、亚油酸、亚麻酸。高级脂肪酸酯为一元醇脂肪酸酯和多元醇脂肪酸酯,选自硬脂酸十 四醇酯、硬脂酸异十六醇酯、硬脂酸十八醇酯、十八烷酸十八烷基酯、硬脂酸二十烷醇酯、癸 基十四醇鲸蜡硬脂酸酯、油酸十四醇酯、油酸油醇酯、辛基十二醇肉豆蔻酸酯、2-辛基十二 醇硬脂酸酯、棕榈酸十六酯、十二醇油酸酯。
[0011] B.乳化剂 所述乳化剂包括乳化剂B-I及乳化剂B-II。
[0012] 乳化剂B-I为亲油类乳化剂,选自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 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乙二醇硬脂酸酯、乙二醇月桂酸酯、丙二醇 油酸酯、丙二醇硬脂酸酯、甘油单硬脂酸酯、甘油单月桂酸酯、二乙二醇单月桂酸酯、季戊四 醇硬脂酸酯、硬脂酸异辛酯。所述乳化剂B-I用量为乳液总质量的的0.1~5%。
[0013]乳化剂B-II为亲水类乳化剂,选自聚氧乙稀(20)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 烯(20)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20)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 醇4000、硬脂酸聚氧乙烯(20)醚、油酸聚氧乙烯(20)醚、硬脂醇聚氧乙烯(20)醚、蓖麻油聚 氧乙烯(20)醚、三乙醇胺油酸钠、聚乙二醇4000单油酸酯、聚乙二醇2000单月桂酸酯、聚乙 二醇2000单硬脂酸酯。所述乳化剂B-II用量为乳液总质量的0.1~5%。
[0014] C.水 所述水为去离子水,分两次使用,第一次用作转相液配制,第二部分用作后处理,用量 为乳液总质量的49~79%。
[0015] D.缓冲液 所述缓冲液为无机弱酸及其盐的混合物或无机弱碱及其盐的混合物,浓度为〇. 01~〇. 1 mol/L,选自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邻苯二甲酸-盐酸缓冲液、柠檬酸-氢氧化钠-盐酸 缓冲液、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乙酸-乙酸钠缓冲液、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磷 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液、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液、硼酸-硼砂缓冲液、硼砂-氢氧 化钠缓冲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氨一氯化铵缓冲液,优选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 冲液、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液、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液、硼酸-硼砂缓冲液。所 述缓冲液用量为乳液总质量的〇. 1~5%。
[0016] E.分散剂 所述分散剂为烷基芳基磺酸盐,结构式如下:
式中R为碳原子数6-20的饱和烷基,包括直链烷基和支链烷基;下标p为聚合度,取值为 〇或1。烷基芳基磺酸盐选自己基苯磺酸钠、癸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四烷基苯 磺酸钠、十六烷基苯磺酸钠、辛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癸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十四烷基二苯醚 二磺酸钠、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所述分散剂用量为乳液总质量的〇. 1~5%。
[0017] F.杀菌剂 所述杀菌剂选自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十四烷基 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聚季铵盐、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三氯异氰尿酸钠、异噻唑啉酮、苯 并异噻唑啉酮。所述杀菌剂用量为乳液总质量的0.01~0.1%。
[0018] G.增稠剂 所述增稠剂可以进一步加强乳液稳定性,尤其对高温稳定性有显著提高,包括天然增 稠剂和合成增稠剂,选自汉生胶、瓜尔胶、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 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类、聚丙烯酸盐类,优选聚丙烯酸类。所述增稠剂用量为 乳液总质量的0.1~5%。
[0019] H.助剂I 所述助剂I结构如下:
其中Y为原子可提供4个空轨道的金属或非金属物质,选自(:,51,66,511,优选(:;1?1、1? 2为 氢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二者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R1与R2链末端可相连形成环状物, 或者R1为氧基时R2不存在,R2为氧基时R1不存在;R 3存在时与N-R4基团相同,不存在时¥与~间 形成双键;R4为氢或羟基。所述助剂I用量为乳液总质量的0.1~5%。
[0020] I.助剂 II 所述助剂II结构如下:
其中X为原子可提供4个空轨道的金属或非金属物质,选自C,Si,Ge,Sn,优选C,Si ; R5、 R6、R7为饱和烷基或氢,为饱和烷基时任意碳上的一个氢原子可被羟基取代,末端碳可被甲 氧基或乙氧基取代,三者总碳原子数为1-12,R5、R6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三者不可同时相 同,且R5与R6链末端可相连形成环状物。所述助剂II用量为乳液总质量的0.1~5%。
[0021] 为了使助剂I和助剂II发挥协同作用,助剂I在油相完全溶解后降温至60-65Γ后 以0.01-5mL/s的速度滴加,且保持搅拌20-30min,其后在30-60min内升温至90°C,目的是保 证助剂I在不分解且活性较高的情况下分布于油相颗粒表面,助剂II在乳液进行均质过滤 或高速剪切时均匀加入,目的是保证助剂I与助剂II协同复配,可以均匀分布在水相、油相 以及两相边界,使乳液中水相与油相结合更为紧密。
[0022] 本发明所述的水包油乳液的制备步骤如下: (1) 油相升温熔化:将烃类及其含氧衍生物、乳化剂B-I加至烧杯中,缓慢升温至90-120 °C,待全部融化后,保温10_20min,得到混合物M; (2) 滴加助剂I:移除热源,将混合物Μ降温至60-65°C,以0.01_5mL/s的速度滴加助剂I, 搅拌速度为50_300r/min,维持20-30min,再缓慢升温至90 °C,升温时间为30-60min,得到混 合物N。
[0023] (3)转相液配制:将去离子水及缓冲液混合作为前处理转相液X,保留1/3质量前处 理转相液X作为X-I待用,在剩余前处理转相液X中加入分散剂混合作为转相液Y待用,二者 均加热至75-100°C,搅拌速度为50-300r/min,保温待用; (4) 前处理:维持混合物N的搅拌速度50-300r/min,以0. l-5mL/s的速度缓慢滴加前处 理转相液X-I,得到混合物P; (5) 乳化:将搅拌速度调整为350-1500r/min继续搅拌混合物P,并以20-50mL/s的速度 快速加入转相液Y,以冷凝回流保温10_50min,期间滴加乳化剂B-II,得到混合物Q; (6) 均质化加入助剂II:将混合物Q通过均质化设备,同时加入助剂II,循环1-3次,得到 混合物S; (7)后处理:将混合物S以50~300 r/min的转速搅拌10-30min后加入杀菌剂、增稠剂,调 节pH至5.0-7.0,加入去离子水,降温,待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到本发明所述的水包油乳液。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实施例1 助剂I基团实例选自下表,但不仅限于下表:
实施例2 助剂II基团实例选自下表,但不仅限于下表: 实施例3
将3g白油、3gC14-C16醇、4g橡胶防护蜡、5g乙二醇月桂酸酯加至烧杯中,缓慢升温至 90°C,待全部融化后,保温lOmin;移除热源,降温至60°C,以0.01mL/s速度滴加0. lg助剂I- 1,搅拌速度为50r/min,维持20min,再缓慢升温至90°C,升温时间30min,得到混合物N1;再 将39g去离子水及O.lg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0.01mol/L)混合作为前处理转相液X,保 留1/3质量前处理转相液X作为X-I待用,在剩余前处理转相液X中加入1.5g己基苯磺酸钠作 为转相液Y待用,二者均加热至85°C,搅拌速度为50r/min,保温待用;维持混合物N1搅拌速 度50r/min,以0. lmL/s缓慢加前处理转相液X-I; 350r/min的搅拌速度继续搅拌,以20mL/s 快速加入转相液Y,冷凝回流保温l〇min,期间滴加 O.lg硬脂醇聚氧乙烯(20)醚,得到混合物 Q1;将混合物Q1通过均质化设备,同时加入〇. lg助剂II-1,循环1次,得到混合物S1;将混合 物S1以50 r/min搅拌,10min后加入0.01 g聚季铵盐、5g甲基纤维素,调节pH至5.0,加入去 离子水39.09g,降温,待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到水包油乳液(U1)。
[0025] 实施例4 将5g CIO醇、9g蜂蜡、2.5g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加至烧杯中,缓慢升温至120°C,待全 部融化后,保温20min;移除热源,降温至65°C,以2mL/s速度滴加0.5g助剂1-2,搅拌速度为 300r/min,维持30min,再缓慢升温至90°C,升温时间60min,得到混合物N2;再将36g去离子 水及5g邻苯二甲酸-盐酸缓冲液(O.lmol/L)混合作为前处理转相液X,保留1/3质量前处理 转相液X作为X-I待用,在剩余前处理转相液X中加入2.6g癸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作为转相液Y 待用,二者均加热至75°C,搅拌速度为300r/min,保温待用;维持混合物N2搅拌速度300r/ min,以5mL/s缓慢加前处理转相液X-I; 500r/min的搅拌速度继续搅拌,以50mL/s快速加入 转相液Y,冷凝回流保温50min,期间滴加0.3g聚氧乙烯(20)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得到混 合物Q2;将混合物Q2通过均质化设备,同时加入0.6g助剂II-2,循环3次,得到混合物S2;将 混合物S2以300 r/min搅拌,20min后加入0.02g异噻唑啉酮、2.4g轻乙基纤维素,调节pH至 7.0,加入去离子水36.08g,降温,待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到水包油乳液(U2)。
[0026] 实施例5 将15g煤油、10g加洛巴蜡、O.lg甘油单月桂酸酯加至烧杯中,缓慢升温至100°C,待全部 融化后,保温15min;移除热源,降温至62.5Γ,以lmL/s速度滴加5g助剂1-5,搅拌速度为 150r/min,维持25min,再缓慢升温至90°C,升温时间50min,得到混合物N3;再将32g去离子 水及〇. 5g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液(0.01m〇l/L)混合作为前处理转相液X,保留1/3质量前处理 转相液X作为X-I待用,在剩余前处理转相液X中加入O.lg辛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作为转相液Y 待用,二者均加热至80°C,搅拌速度为100r/min,保温待用;维持混合物N3搅拌速度100r/ min,以3mL/s缓慢加前处理转相液X-I; 1000r/min的搅拌速度继续搅拌,以40mL/s快速加入 转相液Y,冷凝回流保温30min,期间滴加 O.lg三乙醇胺油酸钠得到混合物Q3;将混合物Q3通 过均质化设备,同时加入5g助剂II-5,循环2次,得到混合物S3;将混合物S3以250 r/min搅 拌,15min后加入0.05g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0. lg羧甲基纤维素钠,调节pH至6.0,加 入去离子水32.05g,降温,待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到水包油乳液(U3)。
[0027] 实施例6 将17g液蜡、28g微晶蜡、O.lg季戊四醇硬脂酸酯加至烧杯中,缓慢升温至110°C,待全 部融化后,保温18min;移除热源,降温至64.5°C,以0. lmL/s速度滴加0. lg助剂1-3,搅拌速 度为250r/min,维持27min,再缓慢升温至90°C,升温时间55min,得到混合物N4;再将24g去 离子水及1.2g氨一氯化铵缓冲液(0.02mol/L)混合作为前处理转相液X,保留1/3质量前处 理转相液X作为X-I待用,在剩余前处理转相液X中加入〇. 3g己基苯磺酸钠作为转相液Y待 用,二者均加热至90°C,搅拌速度为200r/min,保温待用;维持混合物N4搅拌速度200r/min, 以2mL/s缓慢加前处理转相液X-I; 1500r/min的搅拌速度继续搅拌,以30mL/s快速加入转相 液Y,冷凝回流保温25min,期间滴加5g聚乙二醇2000,得到混合物Q4;将混合物Q4通过均质 化设备,同时加入0. lg助剂II-3,循环1次,得到混合物S4;将混合物S4以150 r/min搅拌, 30min后加入0.08g苯并异噻唑啉酮、0 . lg瓜尔胶,调节pH至5.0,加入去离子水24.02g,降 温,待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到水包油乳液(U4)。
[0028] 实施例7 将22gC8-C14醇、3.8g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加至烧杯中,缓慢升温至120°C,待全部融 化后,保温16min;移除热源,降温至60.5°C,以5mL/s速度滴加2.5g助剂1-4,搅拌速度为 70r/min,维持23min,再缓慢升温至90°C,升温时间35min,得到混合物N5;再将28g去离子水 及2.6g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液(0.06mol/L)混合作为前处理转相液X,保留1/3质量 前处理转相液X作为X-I待用,在剩余前处理转相液X中加入5g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作 为转相液Y待用,二者均加热至l〇〇°C,搅拌速度为250r/min,保温待用;维持混合物N5搅拌 速度250r/min,以0.2mL/s缓慢加前处理转相液X-I; 1100r/min的搅拌速度继续搅拌,以 30mL/s快速加入转相液Y,冷凝回流保温25min,期间滴加2.4g油酸聚氧乙烯(20)醚得到混 合物Q5;将混合物Q6通过均质化设备,同时加入2.5g助剂II-4,循环3次,得到混合物S5;将 混合物S5以80 r/min搅拌,25min后加入0. lg二氯异氰尿酸钠、3. lg汉生胶,调节pH至6.0, 加入去离子水28g,降温,待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到水包油乳液(U5)。
[0029] 对比例1 24gC20醇、13.5g加洛巴蜡、3g乙二醇月桂酸酯、2g聚乙二醇2000单硬脂酸酯加至烧杯 中,缓慢升温至l〇〇°C,待全部融化后,保温15min,得到混合物N6;再将23g去离子水及 0.15 g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液(O.lmol/L)混合作为前处理转相液X,保留1/3质量前 处理转相液X作为X-I待用,在剩余前处理转相液X中加入2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转相液 Y待用,二者均加热至90°C,搅拌速度为250r/min,保温待用;维持混合物N6搅拌速度300r/ min,以20mL/s速度缓慢加前处理转相液X-I; 500r/min的搅拌速度继续搅拌,以30mL/s快速 加入转相液Y,冷凝回流保温25min,期间滴加2.5g聚乙二醇2000得到混合物Q6;将混合物 Q6通过均质化设备,循环2次,得到混合物S6 ;将混合物S6以250 r/min搅拌,15min后加入 0.05 g二氯异氰尿酸钠、2.8g聚甲基丙稀酸酯,调节pH至6.5,加入去离子水27g,降温,待冷 却至室温后,即得到水包油乳液(VI)。
[0030] 对比例2 将24g白油、llgC12醇、10 g加洛巴蜡、0.2g乙二醇月桂酸酯加至烧杯中,缓慢升温至90 °C,待全部融化后,保温13min;移除热源,降温至61.5 °C,以0.2mL/s速度滴加0.3g助剂1-2, 搅拌速度为90r/min,维持22min,再缓慢升温至90 °C,升温时间37min,得到混合物N7;再将 28g去离子水及0.15g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0.05mol/L)混合作为前处理转相液X,保 留1/3质量前处理转相液X作为X-I待用,在剩余前处理转相液X中加入3g己基苯磺酸钠作 为转相液Y待用,二者均加热至85°C,搅拌速度为50r/min,保温待用;维持混合物N7搅拌速 度50r/min,以0. lmL/s缓慢加前处理转相液X-I; 200r/min的搅拌速度继续搅拌,以20mL/s 快速加入转相液Y,冷凝回流保温l〇min,期间滴加0.15g聚氧乙烯(20)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 酯得到混合物Q7 ;将混合物Q7通过均质化设备,循环1次,得到混合物S7 ;将混合物S7以80 r/min搅拌,25min后加入0.1 g聚季铵盐、0.4g羧甲基纤维素钠,调节pH至5.5,加入去离子 水22.7g,降温,待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到水包油乳液(V2)。
[0031] 对比例3 将21g C12醇、12g烷基苯、4g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加至烧杯中,缓慢升温至112°C,待全 部融化后,保温16min;移除热源,降温至63°C,搅拌速度为209r/min,维持29min,再缓慢升 温至90°C,升温时间59min,得到混合物N8;再将12g去离子水及0.25g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 钾缓冲液(〇.〇4mol/L)混合作为前处理转相液X,保留1/3质量前处理转相液X作为X-I待用, 在剩余前处理转相液X中加入0. lg癸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作为转相液Y待用,二者均加热至95 °C,搅拌速度为250r/min,保温待用;维持混合物N8搅拌速度250r/min,以0.2mL/s缓慢加前 处理转相液x-l; llOOr/min的搅拌速度继续搅拌,以30mL/s快速加入转相液Y,冷凝回流保 温26min,期间滴加2g硬脂醇聚氧乙烯(20)醚得到混合物Q8;将混合物Q8通过均质化设备, 同时加入5g助剂II-3,循环3次,得到混合物S8;将混合物S8以80 r/min搅拌,25min后加入 0.05g二氯异氰尿酸钠、2.7g聚乙稀醇,调节pH至6.0,加入去离子水40.9g,降温,待冷却至 室温后,即得到水包油乳液(V3)。
[0032] 对比例4 将24g硬脂酸十八醇酯、3 g二乙二醇单月桂酸酯、4.5 g季戊四醇硬脂酸酯加至烧杯 中,缓慢升温至l〇l°C,待全部融化后,保温18min;移除热源,降温至63.5°C,搅拌速度为 255r/min,维持23. lmin,再缓慢升温至90°C,升温时间5lmin,得到混合物N9;再将12g去离 子水及0.15 g乙酸-乙酸钠缓冲液(0.02mol/L)混合作为前处理转相液X,保留1/3质量前处 理转相液X作为X-I待用,在剩余前处理转相液X中加入4.5g己基苯磺酸钠作为转相液Y待 用,二者均加热至80°C,搅拌速度为102r/min,保温待用;维持混合物N9搅拌速度102r/min, 以2.3mL/s缓慢加前处理转相液X-I; 1002r/min的搅拌速度继续搅拌,以40. lmL/s快速加入 转相液Y,冷凝回流保温30.2min,期间滴加3. lg聚乙二醇2000得到混合物Q9;将混合物Q9通 过均质化设备,循环3次完毕后,再加入4.7g助剂II-3,得到混合物S9;将混合物S9以250 r/ min搅拌,15min后加入0.05 g二氯异氰尿酸钠、2.8g聚甲基丙稀酸酯,调节pH至6.5,加入去 离子水41.2g,降温,待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到水包油乳液(V4)。
[0033] 对比例5 将3g环烷油、3gC8-C14醇、4g蜂蜡、5g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O.lg助剂I-l、0.1g助剂 II-4加至烧杯中,缓慢升温至m°C,待全部融化后,保温16min;移除热源,降温至63.5Γ, 搅拌速度为70r/min,维持23min,再缓慢升温至90°C,升温时间3lmin,得到混合物N10;再将 39g去离子水、0. lg邻苯二甲酸-盐酸缓冲液(0.05mol/L)混合作为前处理转相液X,保留1/3 质量前处理转相液X作为X-I待用,在剩余前处理转相液X中加入1.5g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 酸钠作为转相液Y待用,二者均加热至90°C,搅拌速度为250r/min,保温待用;维持混合物 N10搅拌速度250r/min,以0.9mL/s缓慢加前处理转相液X-I; 850r/min的搅拌速度继续搅 拌,以33mL/s快速加入转相液Y,冷凝回流保温25min,期间滴加0. lg蓖麻油聚氧乙烯(20)醚 得到混合物Q10;将混合物Q10通过均质化设备,循环3次,得到混合物S10;将混合物S10以 80r/min搅拌,25min后加入0.0 lg异噻挫啉酮、5g轻乙基纤维素,调节pH至6.0,加入去离子 水39.09g,降温,待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到水包油乳液(V5)。
[0034] 对比例6 将5g柴油、6g C14-C16醇、3g加洛巴蜡、2.5g甘油单月桂酸酯加至烧杯中,缓慢升温至 118°C,待全部融化后,保温15min;移除热源,降温至61.5°C,以1. lmL/s速度滴加0.5g助剂 1-5及5g助剂II-5,搅拌速度为179r/min,维持26min,得到混合物N11;再缓慢升温至90°C, 升温时间46min;再将36g去离子水及5g邻苯二甲酸-盐酸缓冲液(0.05mol/L)混合作为前 处理转相液X,保留1/3质量前处理转相液X作为X-I待用,在剩余前处理转相液X中加入2.6g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转相液Y待用,二者均加热至81°C,搅拌速度为101r/min,保温待用; 维持混合物Nil搅拌速度101r/min,以2mL/s缓慢加前处理转相液X-I ;601r/min的搅拌速度 继续搅拌,以45mL/s快速加入转相液Y,冷凝回流保温28min,期间滴加0.3g三乙醇胺油酸钠 得到混合物Q11;将混合物Q11通过均质化设备,循环2次,得到混合物S11;将混合物S11以 300 r/min搅拌,20min后加入0.02g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2.4 g轻乙基纤维素,调节 pH至7.0,加入去离子水36.08g,降温,待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到水包油乳液(V6)。
[0035] 对比例7 将5g环烷油、10g硬脂酸异十六醇酯、10g防锈蜡、O.lg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加至烧 杯中,缓慢升温至ll〇°C,待全部融化后,保温20min;移除热源,降温至64.1°C,搅拌速度为 290r/min,维持30min,再缓慢升温至90°C,升温时间56min,得到混合物N12;再将32g去离子 水、〇.5g氨一氯化铵缓冲液(0.1mol/L)混合作为前处理转相液X,保留1/3质量前处理转相 液X作为X-I待用,在剩余前处理转相液X中加入〇. lg癸基苯磺酸钠作为转相液Y待用,二者 均加热至85°C,搅拌速度为400r/min,保温待用;维持混合物N12搅拌速度400r/min,以lmL/ s缓慢加前处理转相液X-I; 700r/min的搅拌速度继续搅拌,以44mL/s快速加入转相液Y,冷 凝回流保温50min,期间滴加 O.lg聚氧乙烯(20)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得到混合物Q12;将 混合物Q12通过均质化设备,同时加入5g助剂1-2及5g助剂II-2,循环3次,得到混合物S12; 将混合物S12以250 r/min搅拌,15min后加入0.05g苯并异噻唑啉酮、0. lg轻乙基纤维素,调 节pH至6.0,加入去离子水32.05g,降温,待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到水包油乳液(V7)。
[0036] 对比例8 将17gC24醇、15g环烷油、13g硝化石油蜡、O.lg乙二醇月桂酸酯加至烧杯中,缓慢升温 至111°C,待全部融化后,保温16min;以0.5mL/s速度滴加 O.lg助剂1-3,搅拌速度为50r/ min,维持20min,得到混合物N13;再将24g去离子水及1.2g乙酸-乙酸钠缓冲液(0.08mol/L) 混合作为前处理转相液X,保留1/3质量前处理转相液X作为X-I待用,在剩余前处理转相液X 中加入0.3g十四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作为转相液Y待用,二者均加热至90.1°C,搅拌速度为 50r/min,保温待用;维持混合物N13搅拌速度50r/min,以0.6mL/s缓慢加前处理转相液X-I; 900r/min的搅拌速度继续搅拌,以25mL/s快速加入转相液Y,冷凝回流保温1 lmin,期间滴加 5g硬脂醇聚氧乙烯(20)醚得到混合物Q13;将混合物Q13通过均质化设备,同时加入O.lg助 剂Π -1,循环1次,得到混合物S13;将混合物S13以80 r/min搅拌,25min后加入0.08g二氯异 氰尿酸钠、O.lg聚乙烯醇,调节pH至6.0,加入去离子水24.02,降温,待冷却至室温后,即得 到水包油乳液(V8)。
[0037] 对比例9 将15g微晶蜡、7gCl6醇,3.8g甘油单月桂酸酯加至烧杯中,缓慢升温至112°C,待全部 融化后,保温16min ;移除热源,降温至61.5°C,以0.7mL/s速度滴加2.5g助剂1-3,维持 23min,得到混合物N14;再缓慢升温至90°C,升温时间39min;再将28g去离子水及2.6g硼酸- 硼砂缓冲液(〇.〇7mol/L)混合作为前处理转相液X,保留1/3质量前处理转相液X作为X-I待 用,在剩余前处理转相液X中加入5g癸基苯磺酸钠作为转相液Y待用,二者均加热至90°C,搅 拌速度为252r/min,保温待用;维持混合物N14搅拌速度252r/min,以0.4mL/s缓慢加前处理 转相液X-I; 1130r/min的搅拌速度继续搅拌,以30mL/s快速加入转相液Y,冷凝回流保温 25min,期间滴加2.4g聚氧乙烯(20)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得到混合物Q14;将混合物Q14通 过均质化设备,同时加入2.5g助剂II-1,循环3次,得到混合物S14;将混合物S14以80 r/min 搅拌,25min后加入0. lg异噻唑啉酮、3. lg甲基纤维素,调节pH至6.0,加入去离子水28g,降 温,待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到水包油乳液(V9)。
[0038] 对比例10 将8g煤油、16g C14-C16醇、4g橡胶防护蜡、4.8 g甘油单月桂酸酯加至烧杯中,缓慢 升温至110 °C,待全部融化后,保温18min;移除热源,降温至64°C,以1.25mL/s速度滴加2.6g 助剂1-2,搅拌速度为200r/min,直接升温至90 °C,升温时间30min,得到混合物N15 ;再将 22. lg去离子水及0.16g氨一氯化铵缓冲液(0.06mol/L)混合作为前处理转相液X,保留1/3 质量前处理转相液X作为X-I待用,在剩余前处理转相液X中加入4g癸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作 为转相液Y待用,二者均加热至90°C,搅拌速度为250r/min,保温待用;维持混合物N15搅拌 速度250r/min,以2mL/s缓慢加前处理转相液X-I; 1500r/min的搅拌速度继续搅拌,以30mL/ s快速加入转相液Y,冷凝回流保温lOmin,期间滴加4g聚氧乙烯(20)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 得到混合物Q15;将混合物Q15通过均质化设备,同时加入2.3g助剂11-3,循环1次,得到混合 物S15;将混合物S15以150 r/min搅拌,30min后加入0.04g苯并异噻唑啉酮、3g汉生胶,调 节pH至5.0,加入去离子水29g,降温,待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到水包油乳液(V10)。
[0039] 对比例11 将6g环烷油、4g C18醇、5g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加至烧杯中,缓慢升温至112°C,待全 部融化后,保温16min;移除热源,降温至61.5°C,以1.3mL/s速度滴加0. lg助剂1-5,搅拌速 度为21 lr/min,维持21min,得到混合物N16;再快速升温至90°C,升温时间1. lmin;再将39g 去离子水及〇. lg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液(〇. 〇3mol/L)混合作为前处理转相液X,保 留1/3质量前处理转相液X作为X-I待用,在剩余前处理转相液X中加入1.5g辛基二苯醚二磺 酸钠作为转相液Y待用,二者均加热至90°C,搅拌速度为251r/min,保温待用;维持混合物 附6搅拌速度251以11^11,以0.3111178缓慢加前处理转相液乂-1;1111以1^11的搅拌速度继续搅 拌,以41.3mL/s快速加入转相液Y,冷凝回流保温26min期间滴加 O.lg三乙醇胺油酸钠得到 混合物Q16;将混合物Q16通过均质化设备,同时加入O.lg助剂11-4,循环2次,得到混合物 S16;将混合物S16以80 r/min搅拌,25min后加入0.Olg二氯异氰尿酸钠、5g瓜尔胶,调节pH 至6.0,加入去离子水39.09g,降温,待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到水包油乳液(VI1)。
[0040] 对比例12 将5g煤油、9gC18醇、2.5g甘油单月桂酸酯加至烧杯中,缓慢升温至100 °C,待全部融化 后,保温16min;移除热源,降温至61.5°C,以2mL/s速度滴加0.5g助剂1-3,搅拌速度为151r/ min,维持26min,再缓慢升温至90°C,升温时间53min,得到混合物N17;再将36g去离子水及 5g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液(0.01mol/L)混合作为前处理转相液X,保留1/3质量前处理转相液 对乍为X-I待用,在剩余前处理转相液X中加入2.6g癸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作为转相液Y待用, 二者均加热至80°C,搅拌速度为163r/min,保温待用;维持混合物N17搅拌速度163r/min,以 4mL/s缓慢加前处理转相液X-I; 101 lr/min的搅拌速度继续搅拌,以41mL/s快速加入转相液 Y,冷凝回流保温30min,期间滴加0.3g三乙醇胺油酸钠得到混合物Q17;先加入0.6g助剂II- 3,将混合物Q17通过均质化设备,循环2次,得到混合物S17;将混合物S17以250 r/min搅拌, 15min后加入0.02g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2.4g瓜尔胶,调节pH至6.0,加入去离子水 36.08g,降温,待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到水包油乳液(V12)。
[0041 ] 对比例13 将15g C14醇、10g煤油、0. lg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加至烧杯中,缓慢升温至120°C,待 全部融化后,保温18min;移除热源,降温至61°C,以2mL/s速度滴加5g助剂1-4,搅拌速度为 307r/min,维持3lmin,再缓慢升温至90°C,升温时间55min,得到混合物N18;再将32g去离子 水及〇.5g邻苯二甲酸-盐酸缓冲液(O.lmol/L)混合作为前处理转相液X,保留1/3质量前处 理转相液X作为X-I待用,在剩余前处理转相液X中加入〇. lg癸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作为转相 液Y待用,二者均加热至85°C,搅拌速度为311r/min,保温待用;维持混合物N18搅拌速度 31 lr/min,以4. lmL/s缓慢加前处理转相液X-I; 750r/min的搅拌速度继续搅拌,以46mL/s快 速加入转相液Y,冷凝回流保温50min,期间滴加 O.lg聚氧乙烯(20)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 得到混合物Q18;将混合物Q18通过均质化设备,循环3次完毕后,加入5g助剂11-3,得到混合 物S18;将混合物S18以300 r/min搅拌,20min后加入0.05 g苯并异噻唑啉酮、0. lg轻乙基纤 维素,调节pH至7.0,加入去离子水32.05g,降温,待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到水包油乳液 (V13)〇
[0042]乳液稳定性测试 将制备的乳液分成三份分别放置在3°c、20°c、4(rc下8个月进行粘度跟踪测试。测试方 法采用NDJ-8S型数显粘度仪,在2#转子、6rpm条件下进行测试,具体试验结果见下表1(粘度 单位mPa · s): 表1水包油乳液的粘度变化


表1显示,按照本发明的工艺制备的水包油乳液,初始粘度较小,各温度下储存粘度变 化小,稳定性良好,而对比例中出现了初始粘度大、分层、成膏状、高温储存差等问题,说明 本发明对于在各个温度下水包油乳液的稳定性均有很大帮助。
【主权项】
1. 一种提高水包油乳液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包油乳液由W下组分组成: A. 控类及其含氧衍生物 控类及其含氧衍生物包括固体控类A-I、液体控类A-II及其含氧衍生物A-III,可W单 独使用或混合使用,用量占乳液总质量的10-45%; 固体控类A-I,室溫下为固体,包括天然蜡和改性石蜡,选自褐煤蜡、加洛己蜡、蜂蜡、皂 蜡、微晶蜡、橡胶防护蜡、氯化石油蜡、硝化石油蜡、横化石油蜡、防诱蜡; 液体控类A-II为原油中的250-415°C的馈分进行氨化而得到的物质,室溫下为液体,选 自煤油、柴油、机油、白油、液蜡、烷基苯、凡±林、环烧油; 含氧衍生物A-III为高级脂肪族化合物,包括高级脂肪醇、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醋; 高级脂肪醇为C8-30的一元饱和脂肪醇,包括天然脂肪醇和合成脂肪醇,选自单一碳原子数 的C8 醇、CIO 醇、C12 醇、C14 醇、C16 醇、C18 醇、C20 醇、C22 醇、C24 醇、C26 醇、C28 醇 和C30醇;也可使用具有不同碳原子数的混合脂肪醇,如C8-C10醇、C8-C14醇、C8-C18 醇、C12-C14醇、C12-C18醇、C14-C16醇、C16-C18醇;高级脂肪酸为C12-22的饱和或不 饱和的一元簇酸,选自月桂酸、肉豆違酸、栋桐酸、硬脂酸、花生酸、山斋酸、珠光脂酸、油酸、 亚油酸、亚麻酸;高级脂肪酸醋为一元醇脂肪酸醋和多元醇脂肪酸醋,选自硬脂酸十四醇 醋、硬脂酸异十六醇醋、硬脂酸十八醇醋、十八烧酸十八烷基醋、硬脂酸二十烧醇醋、癸基十 四醇嫁蜡硬脂酸醋、油酸十四醇醋、油酸油醇醋、辛基十二醇肉豆違酸醋、2-辛基十二醇硬 脂酸醋、栋桐酸十六醋、十二醇油酸醋; B. 乳化剂 乳化剂包括乳化剂B-I及乳化剂B-II; 乳化剂B-I为亲油类乳化剂,选自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醋、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醋、失水 山梨醇Ξ硬脂酸醋、失水山梨醇Ξ油酸醋、乙二醇硬脂酸醋、乙二醇月桂酸醋、丙二醇油酸 醋、丙二醇硬脂酸醋、甘油单硬脂酸醋、甘油单月桂酸醋、二乙二醇单月桂酸醋、季戊四醇硬 脂酸醋、硬脂酸异辛醋,用量为乳液总质量的的0. ^5%; 乳化剂B-II为亲水类乳化剂,选自聚氧乙締(20)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醋、聚氧乙締 (20)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醋、聚氧乙締(20)失水山梨醇Ξ硬脂酸醋、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 4000、硬脂酸聚氧乙締(20)酸、油酸聚氧乙締(20)酸、硬脂醇聚氧乙締(20)酸、藍麻油聚氧 乙締(20)酸、Ξ乙醇胺油酸钢、聚乙二醇4000单油酸醋、聚乙二醇2000单月桂酸醋,用量为 乳液总质量的〇.^5〇/〇; C. 水 水为去离子水,用量为乳液总质量的49~79〇/〇; D. 缓冲液 缓冲液为无机弱酸及其盐的混合物或无机弱碱及其盐的混合物,浓度为0.01~0.1 mol/L,选自憐酸氨二钢-巧樣酸缓冲液、邻苯二甲酸-盐酸缓冲液、巧樣酸-氨氧化钢-盐酸 缓冲液、巧樣酸-巧樣酸钢缓冲液、乙酸-乙酸钢缓冲液、憐酸氨二钢-憐酸二氨钢缓冲液、憐 酸氨二钢-憐酸二氨钟缓冲液、憐酸二氨钟-氨氧化钢缓冲液、棚酸-棚砂缓冲液、棚砂-氨氧 化钢缓冲液、碳酸钢-碳酸氨钢缓冲液、氨一氯化锭缓冲液,用量为乳液总质量的0.^5%; E. 分散剂 分散剂为烷基芳基横酸盐,结构式如下:式中R为碳原子数6-20的饱和烷基,包括直链烷基和支链烷基;下标p为聚合度,取值为 0或1;烷基芳基横酸盐选自己基苯横酸钢、癸基苯横酸钢、十二烷基苯横酸钢、十四烷基苯 横酸钢、十六烷基苯横酸钢、辛基二苯酸二横酸钢、癸基二苯酸二横酸钢、十四烷基二苯酸 二横酸钢、十六烷基二苯酸二横酸钢;所述分散剂用量为乳液总质量的0.^5%; F. 杀菌剂 杀菌剂选自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锭、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漠化锭、十四烷基二甲 基苄基氯化锭、聚季锭盐、二氯异氯尿酸钢(优氯净)、Ξ氯异氯尿酸钢、异嚷挫嘟酬、苯并异 嚷挫嘟酬,用量为乳液总质量的0.(Π ~0.1%; G. 增稠剂 增稠剂包括天然增稠剂和合成增稠剂,选自汉生胶、瓜尔胶、聚乙締醇、簇甲基纤维素 钢、径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締酸醋、聚丙締酸类、聚丙締酸盐类,优选聚丙締 酸类,用量为乳液总质量的0. ^5〇/〇; Η.助剂I 助剂I结构如下:其中Υ为原子可提供4个空轨道的金属或非金属物质,选自(:、51、66、511;1?1、护为氨或碳 原子数为1-3的烷基,二者可W相同也可W不同,且Ri与R2链末端可相连形成环状物,或者Ri 为氧基时R2不存在,R2为氧基时Ri不存在;R3存在时与N-R堪团相同,不存在时Y与N间形成双 键;R4为氨或径基;所述助剂I用量为乳液总质量的0.^5%; I.助剂II 助剂II结构如下:其中X为原子可提供4个空轨道的金属或非金属物质,选自(:油、66、511;护、护、护为饱和 烷基或氨,为饱和烷基时任意碳上的一个氨原子可被径基取代,末端碳可被甲氧基或乙氧 基取代,Ξ者总碳原子数为1-12,R5、R6可W相同也可W不同,但Ξ者不可同时相同,且r5与 R6链末端可相连形成环状物;所述助剂II用量为乳液总质量的0.^5%; 所述的制备方法如下: (1) 油相升溫烙化:将控类及其含氧衍生物、乳化剂B-I加至烧杯中,缓慢升溫至90-120 °C,待全部融化后,保溫10-20min,得到混合物M; (2) 滴加助剂I:移除热源,将混合物Μ降溫至60-65°C,W0.01-5mL/s的速度滴加助剂I, 揽拌速度为50-300r/min,维持20-30min,再缓慢升溫至90°C,升溫时间为30-60min,得到混 合物N; (3) 转相液配制:将去离子水及缓冲液混合作为前处理转相液X,保留质量前处理转 相液X作为X-I待用,在剩余前处理转相液X中加入分散剂混合作为转相液Y待用,二者均加 热至75-100°C,揽拌速度为50-300r/min,保溫待用; (4) 前处理:维持混合物N的揽拌速度50-300r/min,W0.1-5mL/s的速度缓慢滴加前处 理转相液X-I,得到混合物P; 巧)乳化:将揽拌速度调整为350-1500r/min继续揽拌混合物P,并W20-50mL/s的速度 快速加入转相液Y,W冷凝回流保溫10-50min,期间滴加乳化剂B-II,得到混合物Q; (6) 均质化加入助剂II:将混合物Q通过均质化设备,同时加入助剂II,循环1-3次,得到 混合物S; (7) 后处理:将混合物SW50~300 r/min的转速揽拌10-30min后加入杀菌剂、增稠剂,调 节抑至5.0-7.0,加入去离子水,降溫,待冷却至室溫后,即得到本发明所述的水包油乳液。2. 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获得的水包油乳液,其特征在于水分两次使用,第一次用 作转相液配制,第二部分用作后处理。3. 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获得的水包油乳液,其特征在于缓冲液为憐酸氨二钢-憐 酸二氨钢缓冲液、憐酸氨二钢-憐酸二氨钟缓冲液、憐酸二氨钟-氨氧化钢缓冲液、棚酸-棚 砂缓冲液。4. 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获得的水包油乳液,其特征在于助剂I结构中的Y为C。5. 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获得的水包油乳液,其特征在于助剂II结构中的X为C, Si。
【文档编号】C08L91/06GK105837835SQ201510893843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8日
【发明人】方放, 刘杨, 单珍, 吴飞, 曹添
【申请人】江苏四新科技应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