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0517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射机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喷射机械的广泛应用,其对喷嘴的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在喷嘴上增加传感器用于检测喷嘴及喷射面的各种状态信息,如增加测距传感器以检测喷嘴与喷射面之间的距离,测距传感器可以选择激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或雷达;又如增加摄像头以检测喷射效果。但在现有工况下,喷射机械作业时会产生大量粉尘,更严重的是混合了速凝剂的混凝土等物料在喷射到喷射面时会产生反弹,反弹回来的物料很容易在传感器表面凝结,使得传感器检测效果大幅降低甚至完全失效。如图1所示,喷嘴10’上连接有输送管40’,输送管40’用于输送压力流体,如高压气体;传感器组件30’设置在喷嘴10’上,其感应面朝向喷射面20’设置。从喷嘴10’喷出的物料喷至喷射面20’上,由于输送管40’内的压力流体作用,会造成部分物料反弹,反弹的物料运动至传感器组件30’上,在物料及其添加的速凝剂作用下会在传感器组件30’的表面凝结,导致传感器组件30’的检测效果降低直至失效。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物料的反弹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喷射装置,可以防止反弹的物料与传感器组件相接触,避免传感器组件损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喷射装置,包括,用于向喷射面喷射物料的第一喷嘴;以及传感器组件,设置于第一喷嘴上;喷射装置还包括保护结构,保护结构形成位于喷射面与传感器组件之间的隔离区域,隔离区域用于防止从第一喷嘴喷射出的物料与传感器组件相接触。进一步地,保护结构包括压力流体喷射组件,压力流体喷射组件喷射出的第一压力流体形成隔离区域。进一步地,第一喷嘴喷射出的物料在喷射面上形成第一喷射区域;压力流体喷射组件喷射出的第一压力流体所形成的隔离区域与喷射面相交形成第二喷射区域;第一喷射区域的位置与第二喷射区域的位置相互错开。进一步地,压力流体喷射组件包括用于输送第一压力流体以形成隔离区域的第一
输送管。进一步地,喷射装置还包括用于输送第二压力流体的第二输送管,第二输送管与第一喷嘴相连接,第二压力流体使物料从第一喷嘴向喷射面方向喷射;第一输送管与第二输送管相连通。进一步地,第一输送管的内径小于第二输送管的内径。进一步地,压力流体喷射组件还包括用于喷射第一压力流体的第二喷嘴,第二喷嘴与第一输送管相连接。进一步地,第二喷嘴的喷射方向可调节地设置。进一步地,第二喷嘴包括:连接座,与第一输送管相连接;球头,可转动地设置于连接座上;以及喷头,与球头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保护结构还包括用于对第一压力流体进行过滤的过滤部,过滤部设置
于第一输送管上。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喷射装置上设置保护结构,使保护结构形成用于防止从喷嘴喷射出的物料与传感器组件相接触的隔离区域,可以保证传感器组件不受粉尘以及反弹的物料的干扰以及覆盖,有效地保护了传感器组件,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喷射装置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喷射装置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喷射装置的压力流体喷射组件的局部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喷射装置的传感器组件与压力流体喷射组件相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射装置,包括第一喷嘴10、传感器组件30、第二输送管40以及保护结构,其中第一喷嘴10用于向喷射面20喷射物料,以形成所需的第一喷射区域21,该物料可以是混凝土。传感器组件30设置于第一喷嘴10上,传感器组件30用于检测第一喷嘴10的工作状态以及喷射效果。第二输送管40与第一喷嘴10相连接,第二输送管40输送第二压力流体至第一喷嘴10,在第二压力流体的作用下物料从第一喷嘴10向喷射面20方向喷射,实现第一喷嘴10的喷射效果。保护结构用于形成位于喷射面20与传感器组件30之间的隔离区域80,该隔离区域80用于防止从第一喷嘴10喷射出的物料扩散形成粉尘后或在喷射面20上反弹后与传感器组件30相接触,影响传感器组件30的工作。通过保护结构所形成的隔离区域80使传感器组件30与反弹的物料或扩散的粉尘相隔开,避免了传感器组件30被物料或粉尘覆盖导致的影响检测效果甚至传感器组件30失灵的问题。传感器组件30包括传感器31以及安装座32,其中安装座32固定于第一喷嘴10上,作为传感器31的安装基础;传感器31安装在安装座32上,传感器31具有实现检测目的的感应面,该感应面朝向喷射面20设置,以方便检测第一喷嘴10的工作状态或喷射效果,如传感器31可以是测距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喷嘴10与喷射面20之间的距离,这里测距传感器可以选择激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或雷达;又如传感器31可以是摄像头,用来检测喷射效果。本实施例中,保护结构通过形成隔离区域80来防止物料与传感器组件30相接触,进而对传感器组件30进行保护。保护结构包括压力流体喷射组件,通过压力流体喷射组件喷射出的第一压力流体形成隔离区域80,可以将扩散成粉尘的物料或在喷射面20反弹的物料吹开,避免其覆盖在传感器组件30的表面。图2中所示的箭头方向即为物料的反弹方向。具体地,压力流体喷射组件包括第一输送管50以及第二喷嘴70,其中第一输送管50用于输送前述的第一压力流体,第二喷嘴70用于喷射第一压力流体以形成隔离区域80,第一输送管50的第一端与第二输送管40的管壁相连接,使第一输送管50与第二输送管40相连通,第二端与第二喷嘴70相连接。这里的第一压力流体实际上是从第二压力流体分流出的一部分压力流体,这种从第二压力流体中分流一部分作为第一压力流体的结构可以无需额外为第一压力流体设置流体源,简化了喷射装置的整体结构。在第一压力流体和第二压力流体共用一个流体源的情况下,为了不影响喷射装置的正常喷射作业,第一输送管50的内径要小于第二输送管40的内径,这样,从第二输送管40流过的第二压力流体就会分出一支较小压力的第一压力流体进入第一输送管50,从而对第二输送管40的压力影响不大,不会妨碍第二输送管40的第二压力流体的正常输送作业。第一输送管50的第一端与第二输送管40的管壁相连接是为了简化喷射装置的整体结构,但是,并 不代表这里的第一输送管50的第一端仅限于与第二输送管40的管壁相连接,事实上,第一输送管50的第一端也可以与其他流体源或流体输送结构相连接,只要能够通过第一输送管50向第二喷嘴70输送第一压力流体即可。为了实现较好的隔离效果,使第二喷嘴70的喷射方向朝向喷射面20,这样,反弹的物料或扩散的粉尘会被第二喷嘴70喷射出的第一压力流体吹向喷射面20,最大限度地减少与传感器组件30接触的物料或粉尘。喷射机械的第一喷嘴10进行的是正常的喷射作业,第一喷嘴10所喷出的物料在喷射面20上形成的是所需的第一喷射区域21.,为了确保该第一喷射区域21的喷射效果不受影响,尽量避免被第二喷嘴70喷射的第一压力流体吹走的物料以及粉尘干扰第一喷嘴10的正常喷射工作,要使第二喷嘴70的喷射方向相对于第一喷嘴10的喷射方向倾斜设置,即第二喷嘴70喷射出的第一压力流体所形成的隔离区域80与喷射面20相交所形成的第二喷射区域的位置要与第一喷射区域21的位置相互错开,以确保传感器组件30不受影响的同时,第一喷嘴10的正常喷射作业也不受影响。结合参见图4,为了安装方便,第二喷嘴70设置于安装座32上且位于传感器31的下方,当然,第二喷嘴70不限于设置在安装座32上,也可以设置在其他地方,如将第二喷嘴70设置在第一喷嘴10上,只要能够形成位于传感器31与喷射面20之间的隔离区域80即可。结合参见图3,第二喷嘴70的喷射方向可调节地设置,包括连接座73、球头72以及喷头71,其中连接座73与第一输送管50的第二端相连接,这里的连接座73可以是标准管路接口 ;球头72设置在连接座73上,且可以绕球头72自身中心转动,喷头71固定于球头72上,可以随球头72的转动而调整自身的中心轴线方向,从而实现第二喷嘴70的喷射方向的调节。第二喷嘴70的这种万向喷嘴结构可以实现其喷射角度的变化,在实际操作中,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喷头71的喷射方向,以达到最优的隔离效果。当然,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万向喷嘴只是为了方便调节,可以适应不同的传感器或传感器需要调节位置等情况,如果可以确定传感器的保护区域,即形成隔离区域80的具体方位,也可以将第一输送管50直接连接普通的喷嘴,将方向调整到位后一次固定,通过普通的喷嘴定向喷出第一压力流体即可。此外,这里设置第二喷嘴70是为了保证第一压力流体的喷射效果,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不连接第二喷嘴70,只是通过第一输送管50喷出第一压力流体,该第一压力流体输出第一输送管50后即形成前述的隔离区域80,也可以对传感器31进行保护。为了进一步对传感器组件30进行保护,保护结构还包括过滤部60,过滤部60设置于第一输送管50上,用于对第一输送管50内的第一压力流体进行过滤,滤去其中可能存在的油、水等杂质, 确保从第一输送管50喷出的第一压力流体本身不会对传感器31的检测形成干扰。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是为了保证传感器的检测效果,在利用现有设备资源的情况下,设计一种简单的装置来保护传感器不受干扰及污染。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1、喷射装置工作时,从第二输送管40喷出的第二压力流体通过第一输送管50分出一支较小压力的第一压力流体喷出。2、第二喷嘴70结构为一万向喷嘴,第二喷嘴70 —端配有标准管路接口,另一头喷头71则可通过人工调整方向,且调整到任意位置后可自行保持喷头71角度不变;将第一输送管50连接至第二喷嘴70的标准管路接口上,第二喷嘴70固定于安装座32上,实际工作时通过人工调整第二喷嘴70的喷头71角度来控制第一压力流体的喷出方向,保证从第二喷嘴70喷出的第一压力流体既与第一喷嘴10喷出的物料不产生干涉,又能在传感器31的感应面之前形成有效的隔离区域80即可。3、喷射作业时,扩散的物料或从喷射面20反弹向传感器31表面的物料将被第二喷嘴70喷出的第一压力流体吹离原位置,保证传感器31表面不受污染。4、过滤部60的作用为进一步过滤第一压力流体,滤去其中可能存在的油、水等杂质,确保从第二喷嘴70喷出的第一压力流体本身不会对传感器31的检测形成干扰。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流体优选为气体。本实施例是通过喷射第一压力流体形成的隔离区域80,但实际操作中,隔离区域80的形成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由其他实体结构形成,如在传感器31与喷射面20之间设置隔离罩或隔离板,或者将隔离罩罩设在传感器31外,既可以不影响传感器31的检测工作,也不会使反弹的物料或扩散的粉尘覆盖到传感器31表面。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在喷射装置上设置保护结构,使保护结构形成用于防止从喷嘴喷射出的物料与传感器组件相接触的隔离区域,可以保证传感器组件不受粉尘以及反弹的物料的干扰以及覆盖,有效地保护了传感器组件,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00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喷射装置,包括, 用于向喷射面(20 )喷射物料的第一喷嘴(10);以及 传感器组件(30),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嘴(10)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装置还包括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形成位于所述喷射面(20)与所述传感器组件(30)之间的隔离区域(80),所述隔离区域(80)用于防止从所述第一喷嘴(10)喷射出的所述物料与所述传感器组件(30)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结构包括压力流体喷射组件,所述压力流体喷射组件喷射出的第一压力流体形成所述隔离区域(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喷嘴(10)喷射出的所述物料在所述喷射面(20)上形成第一喷射区域(21); 所述压力流体喷射组件喷射出的所述第一压力流体所形成的所述隔离区域(80)与所述喷射面(20)相交形成第二喷射区域; 所述第一喷射区域 (21)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喷射区域的位置相互错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流体喷射组件包括用于输送所述第一压力流体以形成所述隔离区域(80)的第一输送管(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射装置还包括用于输送第二压力流体的第二输送管(40),所述第二输送管(40)与所述第一喷嘴(10)相连接,所述第二压力流体使所述物料从所述第一喷嘴(10)向所述喷射面(20 )方向喷射; 所述第一输送管(50)与所述第二输送管(40)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管(50)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输送管(40)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流体喷射组件还包括用于喷射所述第一压力流体的第二喷嘴(70),所述第二喷嘴(70)与所述第一输送管(50)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嘴(70)的喷射方向可调节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嘴(70)包括: 连接座(73),与所述第一输送管(50)相连接; 球头(72 ),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座(73 )上;以及 喷头(71),与所述球头(72)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结构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压力流体进行过滤的过滤部(60),所述过滤部(60)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管(50)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射装置。该喷射装置包括用于向喷射面(20)喷射物料的第一喷嘴(10);以及传感器组件(30),设置于第一喷嘴(10)上;喷射装置还包括保护结构,保护结构形成位于喷射面(20)与传感器组件(30)之间的隔离区域(80),隔离区域(80)用于防止从第一喷嘴(10)喷射出的物料与传感器组件(30)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防止反弹的物料与传感器组件相接触,避免传感器组件损坏。
文档编号B05B15/04GK203124174SQ201320145230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7日
发明者罗建利, 王希翼, 曾鑫, 谭语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