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框胶、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56001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封框胶、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与流程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封框胶、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通常包括阵列基板、对向基板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液晶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通常包括:在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之间形成封框胶;以及固化封框胶以将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粘合在一起并将液晶层密封在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之间。然而,封框胶的固化率很难达到100%。

在液晶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时,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10会沿特定的方向规则取向,如图1a所示。然而,如上所述,封框胶20的固化率很难达到100%;在此情形下,封框胶20中未固化聚合的小分子30会进入液晶层中,导致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10取向紊乱,至少是靠近封框胶20的液晶分子10取向紊乱,如图1b所示。在液晶分子取向紊乱的情况下,液晶显示面板会产生漏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封框胶,该封框胶包括本体和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该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混合在所述本体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为各向同性,在可见光照射下为各向异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为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中的卤键为碘键和溴键的至少之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中与偶氮吡啶基团以化学键连接的基团包括-O-CnH(2n+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O-CnH(2n+1)基团中n的取值范围是7-24。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在所述封框胶中的质量含量为1-1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紫外固化组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还包括热固化组分。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阵列基板、对向基板和位于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在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之间提供封框胶;以及固化所述封框胶,以将所述液晶层密封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对向基板之间;其中所述封框胶包括本体和诱导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该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混合在所述本体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化所述封框胶包括:使用紫外光照射所述封框胶;并且在使用紫外光照射所述封框胶的情形下,所述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转变为各向同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化所述封框胶还包括:以热固化的方式固化所述封框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固化所述封框胶之后,使用可见光照射所述封框胶,以使得所述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转变为各向异性。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对向基板和位于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该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封框胶,该封框胶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对向基板之间并将所述液晶层密封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对向基板之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a为液晶显示面板中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排列示意图;

图1b为封框胶中未固化聚合的小分子进入液晶层的情形下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排列示意图;

图2a示出了呈近晶相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照射下的状态变化;

图2b示出了呈向列相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照射下的状态变化;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封框胶中的未固化聚合的小分子未进入液晶层的情形下液晶分子排列的示意图;并且

图4b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封框胶中的未固化聚合的小分子进入液晶层的情形下液晶分子排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封框胶,包括本体和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该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混合在所述本体中。采用该封框胶可以诱导液晶分子取向,即使在封框胶中的未固化小分子进入到液晶层中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液晶分子取向紊乱,从而防止液晶显示面板发生漏光。

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使液晶分子取向的原理例如可以是通过自身沿特定方向规则取向,而促使在其附近的液晶分子也沿该特定方向规则取向。

例如,该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可均匀的分散于封框胶的本体中,从而提高封框胶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均一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为各向同性,在可见光照射下为各向异性。封框胶的本体通常包括紫外固化组分,以通过照射紫外光使封框胶固化。在紫外光照射封框胶的情况下,该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例如为各向同性,以便与封框胶本体更好的混合,避免降低封框胶的黏度;同时,也可以避免在紫外固化过程中,该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与本体分离,影响固化效果。另外,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需要能够诱导液晶分子取向;如上所述,该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例如通过自身沿特定方向取向而诱导液晶分子也按该特定方向取向。因此,在对封框胶进行紫外固化之后,需要使该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按特定方向取向,即需要将该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由各向同性转变为各向异性。例如,该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可以是在可见光照射下转变为各向异性。通过在封框胶本体中添加在紫外光照射下为各向同性、在可见光照射下呈各向异性的组分,一方面,可以避免该组分的添加影响封框胶的黏度及固化效果,且不增加额外的工艺;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可见光照射使该组分方便的转化为各向异性,进而有效的诱导液晶分子取向。

例如,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在封框胶固化之前也呈现各向同性,这样可以在制备封框胶时容易地将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混合于封框胶的本体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为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在紫外光照射下,该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中的偶氮基团由反式结构转变为顺式结构,使得该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转变为各向同性。在此情况下,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可均匀的分散于封框胶本体,避免封框胶在紫外光固化时出现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与封框胶本体彼此分离以及封框胶黏度降低的现象。针对各向同性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使用可见光照射时,偶氮基团由顺式结构转变为反式结构,使得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由各向同性转变为各向异性。在封框胶固化后,经过可见光的照射,由于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呈现各向异性,因此,可以诱导其附近的液晶分子取向,避免液晶显示面板发生漏光。

该实施例中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的分子式如下:

其中,X为卤键。

例如,本发明实施例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可以采用下面的流程制备:

式中,DMSO: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Ice Bath:冰浴。

例如,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可以呈现近晶相或向列相。图2a和图2b分别示出了呈近晶相和呈向列相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照射下的状态变化。图2a为呈现近晶相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照射下的分子排列示意图。图2b为呈现向列相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照射下的分子排列示意图。参照图2a,呈近晶相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在紫外光照射下,偶氮基团由反式结构转变为顺式结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转变为各向同性,从而可与封框胶本体很好的混合,避免降低封框胶的粘性;呈近晶相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在可见光照射下,偶氮基团从顺式结构转变为反式结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转变为各向异性并呈现近晶相。

需要说明的是,图2a中灰色所示为偶氮基团,白色所示为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中的其它基团。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在紫外光或可见光的照射下,是偶氮基团的变化导致了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的状态变化,因此在图2a中分开示出了偶氮基团与其它基团;然而实际上,偶氮基团与其它基团是通过化学键键合在一起的。

参照图2b,呈向列相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在紫外光照射下,偶氮基团由反式结构转变为顺式结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转变为各向同性,从而可与封框胶本体很好的混合,避免降低封框胶的粘性;呈向列相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在可见光照射下,偶氮基团从顺式结构转变为反式结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转变为各向异性并呈现向列相。

需要说明的是,图2b中的偶氮基团及其它基团的表示方式与图2a中相同,即灰色为偶氮,白色为其它基团。

如上所述,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照射下呈近晶相和呈向列相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具有相似的特性。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既可以为呈近晶相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也可以为呈向列相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或者是呈近晶相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和呈向列相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的组合。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处于近晶相或向列相主要取决于卤健以及-O-CnH(2n+1)中的n值。例如,在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中的卤健为碘键的情况下,当n为7~12的整数时,偶氮吡啶衍生物碘键液晶呈现近晶相;当n为13~24的整数时,偶氮吡啶衍生物碘键液晶呈现向列相。例如,在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中的卤健为溴键的情况下,当n为7~24的整数时,偶氮吡啶衍生物溴键液晶均呈现近晶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中的卤键(前文中偶氮衍生物卤键液晶的结构式中的X)为碘键和溴键的至少之一。在此情形下,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效果更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参见前文中的结构式)中与偶氮吡啶基团以化学键连接的基团包括-O-CnH(2n+1),其中n值会影响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与封框胶本体的相容性以及对液晶分子取向的能力。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O-CnH(2n+1)基团中n的取值范围是7-24。但n的取值范围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可同时包括n值不同的成分。也就是说,上述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可以为包括具有不同n值的成分的混合物。例如,上述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可以同时包括n值较小(例如7-10)的组分,n值处于中间(例如14-17)组分,和n值较大(例如21-24)的组分。

根据封框胶本体的不同,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在封框胶中的质量含量可以有所差别。如果所采用的封框胶本体的固化率较低,则会有更多的未固化聚合的小分子单体会进行液晶层中,这就要求添加更多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然而,由于封框胶本体的固化率本身就较低,如果添加非固化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太多则会使封框胶的固化率进一步降低,从而影响固化效果。如果所采用的封框胶本体固化率较高,未固化聚合的小分子就较少,因此,通过添加少量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即可获得较好的技术效果。需要结合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对固化效果的影响以及对液晶分子的取向作用来选择适当的添加量。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在封框胶中的质量含量为1-1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紫外固化组分。如上所述,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以呈现各向同性,进而与封框胶本体很好的相容。因此,在本体中包含紫外固化组分的情况下,在进行紫外固化时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会很好的溶解在封框胶的本体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还包括热固化组分。在此情形下,例如可以采用热固化方式进一步固化封框胶,以增加封框胶的固化率。例如,热固化方式可以在紫外固化之前或之后进行。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例如,参照图3a和图3b,该方法包括:

提供阵列基板100、对向基板200和位于阵列基板100和对向基板200之间的液晶层;

在阵列基板100和对向基板200之间提供封框胶2;以及

固化所述封框胶2,以将所述液晶层密封在所述阵列基板100和所述对向基板200之间;其中所述封框胶2包括本体和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该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混合在所述本体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为各向同性,在可见光照射下为各向异性。封框胶的本体通常包括紫外固化组分,以通过照射紫外光使封框胶固化。在紫外光照射封框胶的情况下,该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例如为各向同性,以便与封框胶本体更好的混合,避免降低封框胶的黏度;同时,也可以避免在紫外固化过程中,该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与本体分离,影响固化效果。另外,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需要能够诱导液晶分子取向;如上所述,该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例如通过自身沿特定方向取向而诱导液晶分子也按该特定方向取向。因此,在对封框胶进行紫外固化之后,需要使该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按特定方向取向,即需要将该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由各向同性转变为各向异性。例如,该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可以是在可见光照射下转变为各向异性。

例如,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在封框胶固化之前也呈现各向同性,这样可以在制备封框胶时容易地将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混合于封框胶的本体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为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中的卤键为碘键和溴键的至少之一。例如,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中的卤键可以是溴键、或者碘键、或者溴键和碘键二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中与偶氮吡啶基团以化学键连接的基团包括-O-CnH(2n+1),其中n值会影响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与封框胶本体的相容性以及对液晶分子取向的能力。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O-CnH(2n+1)基团中n的取值范围是7-24。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可同时包括n值不同的成分。也就是说,上述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可以为包括具有不同n值的成分的混合物。例如,上述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可以同时包括n值较小(例如7-10)的组分,n值处于中间(例如14-17)组分,和n值较大(例如21-24)的组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在所述封框胶中的质量含量为1-10%。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化所述封框胶包括:使用紫外光照射所述封框胶;并且在使用紫外光照射所述封框胶的情形下,所述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转变为各向同性。例如,使用的紫外光强为500~2000mW/cm2,照射液晶显示面板的时间为5~60s。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化所述封框胶还包括:以热固化的方式固化所述封框胶。这样一来,可以使得封框胶更加充分的固化。例如,在热固化的方式中,加热温度为80℃~140℃,加热时间为40min~90min。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固化所述封框胶之后,使用可见光照射所述封框胶,以使得所述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转变为各向异性。

下面,将结合示例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

示例1

(a)将n=12,X=I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和市售封框胶SWB-73以质量比5:95均匀混合,该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呈现近晶相;

(b)在阵列基板和/或对向基板的封框胶区域涂覆一圈0.5mm宽的(a)中的混合物;

(c)将对向基板和滴有液晶的阵列基板真空对盒;

(d)使用光强为500mW/cm2的紫外光辐照(c)中液晶显示面板20s,此时封框胶中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转变为各向同性;

(e)在130℃加热(d)中液晶显示面板50min;

(f)使用可见光照射(e)中液晶显示面板,此时封框胶中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转变为近晶相,以诱导液晶显示面板中封框胶附近的液晶分子取向,防止液晶分子取向紊乱。

示例2

(a)将n=15,X=I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和市售封框胶SWB-73以质量比3:97均匀混合,该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呈现向列相;

(b)在阵列基板和/或对向基板的封框胶区域涂覆一圈0.6mm宽的(a)中的混合物;

(c)将对向基板和滴有液晶的阵列基板真空对盒;

(d)使用光强为1000mW/cm2的紫外光辐照(c)中液晶显示面板8s,此时封框胶中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转变为各向同性;

(e)在120℃加热(d)中液晶显示面板60min;

(f)使用可见光照射(e)中液晶显示面板,此时封框胶中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转变为向列相,可以诱导液晶显示面板中封框胶附近的液晶分子取向,防止液晶分子取向紊乱。所制备的液晶显示面板在应用到液晶显示装置时可以防止液晶显示装置发生漏光。

示例3

(a)将n=10,X=Br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和市售封框胶SWB-73以质量比6:94均匀混合,该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呈现近晶相;

(b)在阵列基板和/或对向基板的封框胶区域涂覆一圈0.45mm宽的(a)中的混合物;

(c)将对向基板和滴有液晶的阵列基板真空对盒;

(d)使用光强为1500mW/cm2的紫外光辐照(c)中液晶显示面板5s,此时封框胶中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转变为各向同性;

(e)在100℃加热(d)中液晶显示面板75min;

(f)使用可见光照射(e)中液晶显示面板,此时封框胶中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转变为近晶相,可以诱导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封框胶附近的液晶分子取向,防止液晶分子取向紊乱。

以上三个示例中的n和X对应上文的偶氮吡啶衍生物卤键液晶的结构式中n和X。

图4a和图4b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封框胶的效果示意图。图4a为封框胶中的未固化聚合的小分子未进入液晶层的情形下液晶分子排列的示意图;图4b为封框胶中的未固化聚合的小分子进入液晶层的情形下液晶分子排列示意图。参照图4a和图4b,液晶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显示区的液晶层(图中仅示出一部分液晶层)和设置于非显示区的封框胶2。封框胶2包括本体3和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4。

如图4a所示,在封框胶中的未固化聚合的小分子未进入液晶层的情形下,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1可以正常取向。如图4b所示,在封框胶2中的未固化聚合的小分子5进入液晶层的情形下,由于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组分4的存在,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1仍然可以正常取向,从而避免了小分子对液晶分子取向的影响,防止液晶显示面板发生漏光。

本发明实施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封框胶的液晶显示面板。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第二”等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关系或者顺序。术语“包括”、“包含”这些表述为开放式的,并不排除所包括的过程、方法、物品,还存在其它要素。还需要说明的是,“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