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螺旋藻的沙化土壤生物质炭改良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492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螺旋藻的沙化土壤生物质炭改良剂。



背景技术:

土壤沙化泛指良好的土壤或可利用的土地变成含沙很多的土壤或土地甚至变成沙漠的过程。土壤沙化主要过程是风蚀和风力堆积过程。在沙漠周边地区,由于植被破坏或草地过度放牧或开垦为农田,土壤因失水而变得干燥,土粒分散,被风吹蚀,细颗粒含量降低。而在风力过后或减弱的地段,风沙颗粒逐渐堆积于土壤表层而使土壤沙化。因此,土壤沙化包括草地土壤的风蚀过程及在较远地段的风沙堆积过程。

凡主要用于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使其更适宜于植物生长,而不是主要提供植物养分的物料,都称为土壤改良剂。

生物质炭的元素组成主要包括碳(一般高达60%以上)、氢、氧等,其次是灰分(包括钾、钙、钠、镁、硅等),是一种含碳的聚合物,傅里叶红外光声光谱技术分析表明生物质炭表面含有丰富的-cooh、-coh和-oh等含氧官能团。生物质炭不仅由稳定芳香化结构组成,而且还含有许多脂肪族和氧化态碳结构物质,高度芳香化结构使其比其他任何形式的有机碳具有更高的生物化学和热稳定性,可长期保存于环境和古沉积物中而不易被矿化。生物质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同时具有无污染、高储量、可再生等特点。该产品应用于工业可作为污染物质吸附剂、大规模脱色除臭剂等;应用于农业可作为土壤改良剂、有机肥料载体等;同时可以用医药、畜牧业等行业。可燃性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可以用于发电或作为管道煤气用于工农业生产或生活燃料。

土壤改良剂有多类:(1)矿物类,主要有泥炭、褐煤、风化煤、石灰、石膏、蛭石、膨润土、沸石、珍珠岩和海泡石等;(2)天然和半合成水溶性高分子类,主要有秸秆类、多糖类物料、纤维素物料、木质素物料和树脂胶物质;(3)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有聚丙烯酸类、醋酸乙烯马来酸类和聚乙烯醇类;(4)有益微生物制剂类等。

目前,土壤改良剂多数是在如何提高肥力方面改良,而对于地下害虫防治很少涉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含有螺旋藻的沙化土壤生物质炭改良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含有螺旋藻的沙化土壤生物质炭改良剂,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狼毒0.2-0.4、鱼腥草0.1-0.2、两面针1-2,三七叶0.1-0.2、草炭土1-2、米糠1-3、鱼粉1-2、黄原胶2-4、螺旋藻5-15、羧甲基纤维素钠2-5、聚苹果酸0.1-0.2、壳聚糖2-4、秸秆130-140、月桂酰谷氨酸钠0.2-0.3、卵磷脂0.2-0.3、菜籽油0.1-0.2。

所述的一种含有螺旋藻的沙化土壤生物质炭改良剂,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秸秆于去离子水中浸泡10-20分钟,烘干,再在紫外波长为254-260nm下紫外辐照30-50秒,350-400℃高温裂解无氧炭化,得秸秆生物质炭备用;

(2)狼毒、鱼腥草、两面针、三七叶混匀后,干燥,得干燥粉备用;

(3)秸秆生物质炭加水混匀,在40-60℃下搅拌0.5-1h后,再加入聚苹果酸、壳聚糖、月桂酰谷氨酸钠、卵磷脂、菜籽油、干燥粉,搅拌均匀后,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滤渣,至滤液呈中性,在30-50℃下300-500rpm下搅拌1-2h,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滤渣,至滤液呈中性,滤渣于70-85℃下干燥后,即得复配秸秆生物质炭备用;

(4)草炭土、米糠、鱼粉混匀后,于浓度为2-4%的柠檬酸溶液中浸泡1-3小时,再400-500w微波处理20-30秒,过滤,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干燥,再与复配秸秆生物质炭以及其余原料混匀,即得。

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提供的沙化土壤改良剂通过合理配置,有效的解决了沙化土壤结构分散、贫瘠无肥料的问题,可以提高农作物、植被生长所需的物质条件。本发明所使用的复配秸秆生物质炭,负载了杀菌杀虫材料,能够缓慢释放杀虫材料,达到对所种植的植物的防虫防病效果。螺旋藻能够很好的起到保水、增加肥效的作用。

(2)采用高温裂解技术,将农作物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在缺氧条件下不完全燃烧热裂解可制成秸秆生物质炭。生物质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同时具有无污染、高储量、可再生等特点,本发明的复配秸秆生物质炭含有对作物生长有利的氮、磷、钾、硫等营养元素以及一些矿物质元素,碳含量相对较高。生物质炭化后原有骨架结构在炭化后得到了较为完好的保留。秸秆炭化后具有明显、清晰的多微孔炭架结构,生物质炭的这种丰富的孔隙结构,使其具备了比表面积大、吸附力强等特性,施入土壤后对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环境条件会产生重要影响,还可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为提高作物生产能力等方面的应用奠定良好的物质结构基础。此外,将生物质炭施入土壤中可促进微生物的繁殖,使炭表面生成根瘤菌,因而形成适合植物栽培的土壤,避免了“连续耕作障碍”,且炭对谷物、豆类和蔬菜在长中增加有机质,其品质、色泽、品味都有所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含有螺旋藻的沙化土壤生物质炭改良剂,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狼毒0.2、鱼腥草0.1、两面针1,三七叶0.1、草炭土1、米糠1、鱼粉1、黄原胶2、螺旋藻5、羧甲基纤维素钠2、聚苹果酸0.1、壳聚糖2、秸秆130、月桂酰谷氨酸钠0.2、卵磷脂0.2、菜籽油0.1。

所述的一种含有螺旋藻的沙化土壤生物质炭改良剂,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秸秆于去离子水中浸泡10分钟,烘干,再在紫外波长为254nm下紫外辐照30秒,350℃高温裂解无氧炭化,得秸秆生物质炭备用;

(2)狼毒、鱼腥草、两面针、三七叶混匀后,干燥,得干燥粉备用;

(3)秸秆生物质炭加水混匀,在40℃下搅拌0.5h后,再加入聚苹果酸、壳聚糖、月桂酰谷氨酸钠、卵磷脂、菜籽油、干燥粉,搅拌均匀后,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滤渣,至滤液呈中性,在30℃下300rpm下搅拌1h,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滤渣,至滤液呈中性,滤渣于70℃下干燥后,即得复配秸秆生物质炭备用;

(4)草炭土、米糠、鱼粉混匀后,于浓度为2%的柠檬酸溶液中浸泡1小时,再400w微波处理20秒,过滤,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干燥,再与复配秸秆生物质炭以及其余原料混匀,即得。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螺旋藻的沙化土壤生物质炭改良剂,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狼毒0.2‑0.4、鱼腥草0.1‑0.2、两面针1‑2,三七叶0.1‑0.2、草炭土1‑2、米糠1‑3、鱼粉1‑2、黄原胶2‑4、螺旋藻5‑15、羧甲基纤维素钠2‑5、聚苹果酸0.1‑0.2、壳聚糖2‑4、秸秆130‑140、月桂酰谷氨酸钠0.2‑0.3、卵磷脂0.2‑0.3、菜籽油0.1‑0.2。

技术研发人员:商文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帝元现代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2.03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