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量子点复合氧化亚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940764发布日期:2019-10-23 01:08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量子点复合氧化亚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碳量子点复合氧化亚铜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进步,对材料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在追求更好性能以及漂亮的外观的同时,也希望生产成本能相对降低;只有生产成本降低了,其运用范围才能更好的被拓宽。

碳量子点,合成工艺简单,成本非常低,牧草,木瓜,葡萄糖等这一系列绿色能源都可以合成碳量子点,并与且一系列研究证明碳量子点的毒性可以忽略不计,具有生物相容性,稳定性良好,导电性好等独特优势。因此探究出一种新的碳量子点复合氧化亚铜复合粉末的方法,不论是功能材料还是结构材料来说,都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量子点复合氧化亚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铜盐、碳量子点分别加入盛有去离子水的容器中,铜盐和水的质量比为1:50~100,碳量子点和水的质量比为1:600~1000,将碳量子点溶液缓慢滴至铜盐溶液中,继续搅拌5~10min后,水浴加热至70℃~85℃,得到碳量子点-铜盐混合液,其中碳量子点和铜盐的质量比为1:390~1560。

(2)配制质量分数为40%~50%的naoh溶液,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步骤(1)得到的碳纳米管-铜盐混合溶液中得到混合均匀的碳量子点-氢氧化铜沉淀;在此过程中碳量子点-氢氧化铜沉淀一直保持在温度为70~85℃的水浴锅中加热并磁力搅拌,使得氢氧化铜沉淀形核完全。

(3)配制质量分数为50%~60%的葡萄糖溶液,同时将葡萄糖溶液缓慢滴入步骤(2)得到的碳量子点-氢氧化铜沉淀中,将其一直保持在温度为70~85℃的水浴锅中进行磁力搅拌,直至溶液颜色变为砖红色沉淀即可,得到混合均匀的碳量子点-氧化亚铜混合液,抽滤干燥后得到碳量子点-氧化亚铜复合粉末。

优选的,本发明步骤(1)所述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为:将柠檬酸和乙二醇溶解于装有去离子水的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将聚四氟乙烯内衬置于不锈钢反应釜中,加热至100~150℃,持续保温300~360min,然后冷却至室温,取出反应釜内的溶液,6000~9000r/min离心20~30min,再将离心处理得到的上清液透析处理10~12h,冷冻干燥后得到粉末状碳量子点。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冷冻干燥过程的真空度小于1pa,冷阱温度为-60℃~-40℃。

优选的,本发明步骤(1)中所述的铜盐为乙酸铜、硬脂酸铜、硫酸铜、硝酸铜、乙二胺四乙酸钠铜、edta铜钠盐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按照任意比例配置组成。

优选的,本发明步骤(3)中干燥温度为60~70℃,干燥时间为10~15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碳量子点-氧化亚铜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并且碳量子点粒径均匀(如图1);制备得到的碳量子点-氧化亚铜复合粉末基本处于纳米级细颗粒,无其他夹杂物。

(2)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碳量子点-氧化亚铜复合材料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制备的碳量子点形貌结构。

图2为对比实施例1中氧化亚铜的形貌图。

图3为实施例2中碳量子点复合氧化亚铜的形貌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碳量子点复合氧化亚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碳量子点的制备:将柠檬酸和乙二醇溶解于装有去离子水的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将聚四氟乙烯内衬置于不锈钢反应釜中,于干燥箱中加热至150℃,持续保温360min后冷却至室温,取出反应釜内的溶液,9000r/min离心20min,再将离心处理得到的上清液透析处理12h;冷冻干燥(真空度小于1pa,冷阱温度为55℃)得到粉末状碳量子点,如图1所示。

(2)将铜盐,碳量子点分别加入盛有去离子水的容器中,铜盐和水的质量比为1:50,碳量子点和水的质量比为1:600,将铜盐溶液磁力搅拌1h,然后将碳量子点溶液缓慢滴至铜盐溶液中,其中,碳量子点和铜盐的质量比为1:1560,继续搅拌10min后,水浴加热至80℃,得到碳量子点-铜盐混合液。

(3)配置质量分数为40%的naoh溶液,同时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2)中的碳纳米管-铜盐混合溶液里得到混合均匀的碳量子点-氢氧化铜沉淀;在此过程中碳量子点-氢氧化铜沉淀一直保持在温度为80℃的水浴锅中加热并磁力搅拌10min,使得氢氧化铜沉淀形核完全。

(4)配置质量分数为50%的葡萄糖溶液,同时将葡萄糖溶液缓慢滴入(3)中的碳量子点-氢氧化铜沉淀中,将其一直在水浴锅中保持80℃进行磁力搅拌,直至溶液颜色变为砖红色沉淀即可,得到混合均匀的碳量子点-氧化亚铜混合液;抽滤并且置于干燥箱中干燥15h得到碳量子点-氧化亚铜复合粉末。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碳量子点-氧化亚铜复合粉末大小均匀,颗粒之间结合紧密,松装密度小,形貌趋于完整,没有杂质生成,立方体表面有很少的小突起,即氧化亚铜颗粒上附着的碳量子点很少,很难观察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碳量子点复合氧化亚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碳量子点的制备:将柠檬酸和乙二醇溶解于装有去离子水的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将聚四氟乙烯内衬置于不锈钢反应釜中,于干燥箱加热至100℃,持续保温360min后冷却至室温,取出反应釜内的溶液,9000r/min离心20min,再将离心处理得到的上清液透析处理12h,冷冻干燥(真空度小于1pa,冷阱温度为-50℃)得到粉末状碳量子点。

(2)将铜盐,碳量子点分别加入盛有去离子水的容器中,铜盐和水的质量比为1:100,碳量子点和水的质量比为1:1000,将铜盐溶液磁力搅拌0.5h,然后将碳量子点溶液缓慢滴至铜盐溶液中,其中,碳量子点和铜盐的质量比为1:780,继续搅拌5min后,水浴加热至70℃,得到碳量子点-铜盐混合液。

(3)配置质量分数为50%的naoh溶液,同时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2)中的碳纳米管-铜盐混合溶液里得到混合均匀的碳量子点-氢氧化铜沉淀;在此过程中碳量子点-氢氧化铜沉淀一直保持在温度为70℃的水浴锅中加热并磁力搅拌10min,使得氢氧化铜沉淀形核完全。

(4)配置质量分数为50%的葡萄糖溶液,同时将葡萄糖溶液缓慢滴入(3)中的碳量子点-氢氧化铜沉淀中,将其一直在水浴锅中保持70℃进行磁力搅拌,直至溶液颜色变为砖红色沉淀即可,得到混合均匀的碳量子点-氧化亚铜混合液;抽滤并且置于干燥箱中干燥12h得到碳量子点-氧化亚铜复合粉末;复合粉末形貌图见附图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制备得到微米级别碳量子点-氧化亚铜复合粉末大小均匀,并且碳量子点较均匀的沉积在立方体氧化亚铜上,复合粉末形貌完整,松装密度小,没有杂质生成。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述碳量子点复合氧化亚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碳量子点的制备:将柠檬酸和乙二醇溶解于装有去离子水的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将聚四氟乙烯内衬置于不锈钢反应釜中,于干燥箱加热至120℃,持续保温300min后冷却至室温,取出反应釜内的溶液,7000r/min离心25min,再将离心处理得到的上清液透析处理11h,冷冻干燥(真空度小于1pa,冷阱温度为-40℃)得到粉末状碳量子点。

(2)将铜盐,碳量子点分别加入盛有去离子水的容器中,铜盐和水的质量比为1:70,碳量子点和水的质量比为1:800,将铜盐溶液磁力搅拌0.5h,然后将碳量子点溶液缓慢滴至铜盐溶液中,其中,碳量子点和铜盐的质量比为1:520,继续搅拌5min后,水浴加热至85℃,得到碳量子点-铜盐混合液。

(3)配置质量分数为40%的naoh溶液,同时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2)中的碳纳米管-铜盐混合溶液里得到混合均匀的碳量子点-氢氧化铜沉淀;在此过程中碳量子点-氢氧化铜沉淀一直保持在温度为85℃的水浴锅中加热并磁力搅拌20min,使得氢氧化铜沉淀形核完全。

(4)配置质量分数为50%的葡萄糖溶液,同时将葡萄糖溶液缓慢滴入(3)中的碳量子点-氢氧化铜沉淀中,将其一直在水浴锅中保持85℃进行磁力搅拌,直至溶液颜色变为砖红色沉淀即可,得到混合均匀的碳量子点-氧化亚铜混合液;抽滤并且置于干燥箱中干燥10h得到碳量子点-氧化亚铜复合粉末。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碳量子点-氧化亚铜复合粉末大小均匀,立方体结构更加完整并且表面有些许小颗粒凸起,即有些许碳量子点附着其上,松装密度小,没有杂质生成。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述碳量子点复合氧化亚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碳量子点的制备:将柠檬酸和乙二醇溶解于装有去离子水的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将聚四氟乙烯内衬置于不锈钢反应釜中,于干燥箱加热至130℃,持续保温320min后冷却至室温,取出反应釜内的溶液,6000r/min离心30min,再将离心处理得到的上清液透析处理10h,冷冻干燥(真空度小于1pa,冷阱温度为-60℃)得到粉末状碳量子点。

(2)将铜盐,碳量子点分别加入盛有去离子水的容器中,铜盐和水的质量比为1:80,碳量子点和水的质量比为1:900,将铜盐溶液磁力搅拌0.5h,然后将碳量子点溶液缓慢滴至铜盐溶液中,其中,碳量子点和铜盐的质量比为1:390,继续搅拌5min后,水浴加热至80℃,得到碳量子点-铜盐混合液。

(3)配置质量分数为40%的naoh溶液,同时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2)中的碳纳米管-铜盐混合溶液里得到混合均匀的碳量子点-氢氧化铜沉淀;在此过程中碳量子点-氢氧化铜沉淀一直保持在温度为80℃的水浴锅中加热并磁力搅拌15min,使得氢氧化铜沉淀形核完全。

(4)配置质量分数为50%的葡萄糖溶液,同时将葡萄糖溶液缓慢滴入(3)中的碳量子点-氢氧化铜沉淀中,将其一直在水浴锅中保持80℃进行磁力搅拌,直至溶液颜色变为砖红色沉淀即可,得到混合均匀的碳量子点-氧化亚铜混合液;抽滤并且置于干燥箱中干燥15h得到碳量子点-氧化亚铜复合粉末。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碳量子点-氧化亚铜复合粉末松装密度小,没有杂质产生,立方体状的氧化亚铜颗粒表面有大量的小突起,即表面有大量的碳量子点附着,并且复合粉末大小均匀。

对比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碳量子点复合氧化亚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铜盐加入盛有去离子水的容器中,铜盐和水的质量比是1:50,将铜盐溶液磁力搅拌0.5h,水浴加热至80℃,得到铜盐混合液。

(2)配置质量分数为40%的naoh溶液,同时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1)中的铜盐混合溶液里得到均匀的氢氧化铜沉淀;在此过程中氢氧化铜沉淀一直保持在温度为80℃的水浴锅中加热并磁力搅拌10min,使得氢氧化铜沉淀形核完全。

(3)配置质量分数为50%的葡萄糖溶液,同时将葡萄糖溶液缓慢滴入(2)中的氢氧化铜沉淀中,将其一直在水浴锅中保持80℃进行磁力搅拌,直至溶液颜色变为砖红色沉淀即可,得到均匀的氧化亚铜混合液;抽滤并且置于干燥箱中干燥15h得到氧化亚铜粉末;其形貌图见附图2。

通过与对比实施例1的对比可以看出,添加碳量子点后,立方体氧化亚铜表面变得粗糙,有一些细小的凸起,这些凸起就是添加的碳量子点,并且,添加碳量子点后,氧化亚铜大小更加均匀,结构也更加完整。这对其一些相关物理化学性能是有益的。并且,该工艺简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因此该工艺技术是可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