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烯酸酯黏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59238发布日期:2021-04-13 22:34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黏合剂,具体是一种丙烯酸酯黏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涂料印花具有工艺简单、节约能源、色泽鲜艳、应用面广和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已被印染企业广泛应用。目前,涂料印花粘合剂绝大部分是聚合物乳液,用于织物印花的乳液粘合剂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聚丙烯酸酯类、丁二烯类、醋酸乙烯酯类和聚氨酯类,其中,聚丙烯酸酯类粘合剂应用最普遍,而制备工艺条件对粘合剂的应用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当前多采用一步法乳化,乳液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环保、稳定性好的丙烯酸酯黏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丙烯酸酯黏合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3

5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

5份、n

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2

4份、衣康酸单丁酯0.2

0.4份、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0.5

1.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5

1.5份、氢氧化钠0.08

0.12份、丙烯酸0.5

1.5份、乙酸乙烯酯1

2份、苯乙烯3

5份、丙烯酸酯25

35份、过硫酸铵0.4

0.6份、去离子水50

70份。
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丙烯酸酯黏合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3.5

4.5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5

4.5份、n

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2.5

3.5份、衣康酸单丁酯0.25

0.35份、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0.8

1.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8

1.2份、氢氧化钠0.09

0.11份、丙烯酸0.8

1.2份、乙酸乙烯酯1.2

1.8份、苯乙烯3.5

4.5份、丙烯酸酯28

32份、过硫酸铵0.45

0.55份、去离子水55

65份。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丙烯酸酯黏合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4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4份、n

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3份、衣康酸单丁酯0.3份、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1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份、氢氧化钠0.1份、丙烯酸1份、乙酸乙烯酯1.5份、苯乙烯4份、丙烯酸酯30份、过硫酸铵0.5份、去离子水60份。
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丙烯酸酯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
‑2‑
乙基己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9.所述丙烯酸酯黏合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0.(1)按照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11.(2)将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溶于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制备成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钠溶液;
12.(3)将过硫酸铵溶于5

7份的去离子水中,作为引发剂溶液备用;
13.(4)分步法加料,先将十二烷基硫酸钠溶于20

30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乳化釜,快
速乳化8

12min;再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

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衣康酸单丁酯和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快速乳化10

15min;再加入乙酯、丙烯酸、乙酸乙烯酯、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钠溶液和苯乙烯,快速乳化10

15min,再加入丙烯酸酯,快速乳化15

20min,乳化结束得到预乳液;
14.(5)向反应釜中加入10

20份的去离子水,升温至85

95℃,向反应釜加入所述预乳液总质量的20

30%的预乳液,再加入所述引发剂溶液总质量的35

45%,开始聚合反应;
15.(6)20

40min后,向反应釜滴加剩余的预乳液和剩余的引发剂溶液,滴加时间为3

5h,反应温度85

95℃;
16.(7)滴加结束后,保温熟化50

70min,降温,加入剩余去离子水,调整质量分数至40%,得到最终产品。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发明采用分步乳化的方法,减小了乳胶粒与水之间的界面能,增强了乳液的稳定性,利于乳液聚合,采用n

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作为交联单体,克服了传统交联单体高温下不稳定的缺点,提高了产品的热尺寸稳定性,制备得到的丙烯酸酯黏合剂的耐沾污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0.实施例1
21.一种丙烯酸酯黏合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3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份、n

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2份、衣康酸单丁酯0.2份、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0.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5份、氢氧化钠0.08份、丙烯酸0.5份、乙酸乙烯酯1份、苯乙烯3份、丙烯酸酯25份、过硫酸铵0.4份、去离子水50份。
22.所述丙烯酸酯黏合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23.(1)按照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24.(2)将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溶于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制备成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钠溶液;
25.(3)将过硫酸铵溶于5份的去离子水中,作为引发剂溶液备用;
26.(4)分步法加料,先将十二烷基硫酸钠溶于20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乳化釜,快速乳化8min;再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

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衣康酸单丁酯和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快速乳化10min;再加入乙酯、丙烯酸、乙酸乙烯酯、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钠溶液和苯乙烯,快速乳化10min,再加入丙烯酸酯,快速乳化15min,乳化结束得到预乳液;
27.(5)向反应釜中加入10份的去离子水,升温至85℃,向反应釜加入所述预乳液总质量的20%的预乳液,再加入所述引发剂溶液总质量的35%,开始聚合反应;
28.(6)20min后,向反应釜滴加剩余的预乳液和剩余的引发剂溶液,滴加时间为3h,反应温度85℃;
29.(7)滴加结束后,保温熟化50min,降温,加入剩余去离子水,调整质量分数至40%,得到最终产品。
30.实施例2
31.一种丙烯酸酯黏合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3.5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5份、n

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2.5份、衣康酸单丁酯0.25份、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0.8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8份、氢氧化钠0.09份、丙烯酸0.8份、乙酸乙烯酯1.2份、苯乙烯3.5份、丙烯酸酯28份、过硫酸铵0.45份、去离子水55份。
32.所述丙烯酸酯黏合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33.(1)按照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34.(2)将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溶于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制备成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钠溶液;
35.(3)将过硫酸铵溶于5.5份的去离子水中,作为引发剂溶液备用;
36.(4)分步法加料,先将十二烷基硫酸钠溶于22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乳化釜,快速乳化9min;再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

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衣康酸单丁酯和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快速乳化11min;再加入乙酯、丙烯酸、乙酸乙烯酯、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钠溶液和苯乙烯,快速乳化11min,再加入丙烯酸酯,快速乳化16min,乳化结束得到预乳液;
37.(5)向反应釜中加入12份的去离子水,升温至88℃,向反应釜加入所述预乳液总质量的22%的预乳液,再加入所述引发剂溶液总质量的38%,开始聚合反应;
38.(6)25min后,向反应釜滴加剩余的预乳液和剩余的引发剂溶液,滴加时间为3.5h,反应温度88℃;
39.(7)滴加结束后,保温熟化55min,降温,加入剩余去离子水,调整质量分数至40%,得到最终产品。
40.实施例3
41.一种丙烯酸酯黏合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4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4份、n

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3份、衣康酸单丁酯0.3份、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1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份、氢氧化钠0.1份、丙烯酸1份、乙酸乙烯酯1.5份、苯乙烯4份、丙烯酸酯30份、过硫酸铵0.5份、去离子水60份。
42.所述丙烯酸酯黏合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43.(1)按照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44.(2)将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溶于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制备成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钠溶液;
45.(3)将过硫酸铵溶于6份的去离子水中,作为引发剂溶液备用;
46.(4)分步法加料,先将十二烷基硫酸钠溶于25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乳化釜,快速乳化10min;再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

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衣康酸单丁酯和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快速乳化12min;再加入乙酯、丙烯酸、乙酸乙烯酯、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钠溶液和苯乙烯,快速乳化12min,再加入丙烯酸酯,快速乳化18min,乳化结束得到预乳液;
47.(5)向反应釜中加入15份的去离子水,升温至90℃,向反应釜加入所述预乳液总质量的25%的预乳液,再加入所述引发剂溶液总质量的40%,开始聚合反应;
48.(6)20

40min后,向反应釜滴加剩余的预乳液和剩余的引发剂溶液,滴加时间为4h,反应温度90℃;
49.(7)滴加结束后,保温熟化60min,降温,加入剩余去离子水,调整质量分数至40%,得到最终产品。
50.实施例4
51.一种丙烯酸酯黏合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4.5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4.5份、n

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3.5份、衣康酸单丁酯0.35份、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1.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2份、氢氧化钠0.11份、丙烯酸1.2份、乙酸乙烯酯1.8份、苯乙烯4.5份、丙烯酸酯32份、过硫酸铵0.55份、去离子水65份。
52.所述丙烯酸酯黏合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53.(1)按照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54.(2)将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溶于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制备成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钠溶液;
55.(3)将过硫酸铵溶于6.5的去离子水中,作为引发剂溶液备用;
56.(4)分步法加料,先将十二烷基硫酸钠溶于28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乳化釜,快速乳化11min;再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

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衣康酸单丁酯和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快速乳化14min;再加入乙酯、丙烯酸、乙酸乙烯酯、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钠溶液和苯乙烯,快速乳化14min,再加入丙烯酸酯,快速乳化19min,乳化结束得到预乳液;
57.(5)向反应釜中加入18份的去离子水,升温至92℃,向反应釜加入所述预乳液总质量的28%的预乳液,再加入所述引发剂溶液总质量的42%,开始聚合反应;
58.(6)20

40min后,向反应釜滴加剩余的预乳液和剩余的引发剂溶液,滴加时间为4.5h,反应温度92℃;
59.(7)滴加结束后,保温熟化65min,降温,加入剩余去离子水,调整质量分数至40%,得到最终产品。
60.实施例5
61.一种丙烯酸酯黏合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5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份、n

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4份、衣康酸单丁酯0.4份、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1.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5份、氢氧化钠0.12份、丙烯酸1.5份、乙酸乙烯酯2份、苯乙烯5份、丙烯酸酯35份、过硫酸铵0.6份、去离子水70份。
62.所述丙烯酸酯黏合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63.(1)按照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64.(2)将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溶于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制备成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钠溶液;
65.(3)将过硫酸铵溶于7份的去离子水中,作为引发剂溶液备用;
66.(4)分步法加料,先将十二烷基硫酸钠溶于30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乳化釜,快速乳化12min;再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

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衣康酸单丁酯和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快速乳化15min;再加入乙酯、丙烯酸、乙酸乙烯酯、丙烯酰胺基

甲基丙磺酸钠溶液和苯乙烯,快速乳化15min,再加入丙烯酸酯,快速乳化20min,乳化结束得到预乳液;
67.(5)向反应釜中加入20份的去离子水,升温至95℃,向反应釜加入所述预乳液总质
量的30%的预乳液,再加入所述引发剂溶液总质量的45%,开始聚合反应;
68.(6)40min后,向反应釜滴加剩余的预乳液和剩余的引发剂溶液,滴加时间为5h,反应温度95℃;
69.(7)滴加结束后,保温熟化70min,降温,加入剩余去离子水,调整质量分数至40%,得到最终产品。
70.所述丙烯酸酯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
‑2‑
乙基己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71.本发明采用分步乳化的方法,减小了乳胶粒与水之间的界面能,增强了乳液的稳定性,利于乳液聚合,采用n

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作为交联单体,克服了传统交联单体高温下不稳定的缺点,提高了产品的热尺寸稳定性,制备得到的丙烯酸酯黏合剂的耐沾污性好。
72.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