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配向剂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9230675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液晶配向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配向剂、液晶配向膜及液晶显示组件,特别是提供一种吸湿 率低的液晶配向剂,及其所形成的液晶配向膜,以及具有该配向膜的液晶显示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消费者对液晶显示器广视角特性的要求逐年提升,使得具有广视角液晶 显示组件的电性特性或显示特性的要求比以往更为严苛,其中以垂直配向型(Vertical Alignment)液晶显示组件最被广为使用。为了提升垂直配向型液晶显示组件的上述特性, 液晶配向膜成为重要的改良对象之一。
[0003] 垂直配向型液晶显示组件中的液晶配向膜主要用于使液晶分子规则排列,并在未 提供电场时可使液晶分子具有大倾斜角度。液晶配向膜的形成方式通常是将含有聚酰胺酸 聚合物、聚酰亚胺聚合物等聚合物材料的液晶配向剂涂布于基板表面,经加热处理及配向 处理后而形成的。
[0004] 日本特开2002-162630揭示了一种用于垂直配向型液晶显示组件的液晶配向膜 的聚酰胺酸聚合物,该聚合物是由式(i)所示的二胺类化合物与四羧酸二酐类化合物经聚 合反应而得。
[0005]
[0006] 式⑴中,T、U及V分别可以是苯环或环己烧,其中苯环或环己烷中的氢原子可被 碳数为1至3的烷基,或着被具有氟原子、氯原子或氰基取代的碳数为1至3的烷基所取代, m或η可分别独立地为0至2的整数,h为0至5的整数,R可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或 氰基等的一价有机基团。当m为2或η为2的情形中,二个U或二个V可为相同或不相同。
[0007] 上述液晶配向膜可使液晶形成接近90°的高预倾角而达到良好的液晶配向性,然 而,该液晶配向剂吸湿率高,而无法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接受。
[0008] 因此,如何能同时具有高预倾角及良好的吸湿率,同时达到目前本领域的要求,为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努力研宄的目标。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用四羧酸二酐组分和二胺组分混合反应得到一种聚合物组合 物,该聚合物可以形成防湿性良好的液晶配向剂。
[0010]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配向剂,其包含:聚合物组合物(Α),该聚合物组合物 ㈧是由包含四羧酸二酐组分(a)与二胺组分(b)的混合物反应而得;及溶剂⑶;其中,该 二胺组分(b)包括至少一种由式(I)所示的二胺化合物(b-Ι)及至少一种由式(II)所示 的二胺化合物(b_2);
[0011]
[0012] 式(I)中:
[0013] R1 及 R 111 分别独立为醚基(ether group,-〇_)、硫醚(thioether group,-S-)、硫 醋基(thioester group,-COS-或-SCO-)或醋基(ester group,-COO-或-〇C〇-),其中该 硫醋基或醋基的方向不限;
[0014] R1% C 2至C i。的亚烷基;
[0015] Riv为单键、亚甲基或亚乙基;
[0016] X是碳原子数为17至40具有类固醇骨架的一价有机基团;
[0022]式(II-I)中:
[0023] R3表示氢、氟或甲基;
[0024] R4、R5或R 6分别表示单键、
或(^至(:3的亚烷基;
[0025] R7表示
其中,R9及R 1(1分别表示氢、氟或 甲基;
[0026] R8表示氢、氟、C連C12的烷基、C連C12的氟烷基、C連C 12的烷氧基、-OCH 2F、-OCHF2 或-OCF3;
[0027] a 表示 1 或 2 ;
[0028] b、c及d分别表示0至4的整数;
[0029] e、f及g分别表示0至3的整数,且e+f+g芎3 ;
[0030] i及j分别表示1或2 ;及当R3、R4、R5、R6、R7、R 9或R 1(1为多个时,分别可为相同或 不同。
[003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配向膜,其是由前述的液晶配向剂所制造的。
[003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组件,其包含前述的液晶配向膜。
【附图说明】
[0033]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制造的液晶显示组件的侧视图。
[0034] 主要附图标号说明:
[0035] 100液晶显示组件
[0036] 110 第一单元
[0037] 111 第一基板
[0038] 113第一导电膜
[0039] 115第一液晶配向膜
[0040] 120 第二单元
[0041] 121 第二基板
[0042] 123第二导电膜
[0043] 125第二液晶配向膜
[0044] 130液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0046]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配向剂,其包含:聚合物组合物(A),其是由包含四羧酸二酐 组分(a)与二胺组分(b)的混合物反应而得;及溶剂(B);其中,该二胺组分(b)包括至少 一种由式(I)所示的二胺化合物(b-Ι)及至少一种由式(II)所示的二胺化合物(b-2);
[0047]
[0048] 式(I)中:
[0049] R1及R m分别独立为醚基、硫醚基、硫酯基或酯基,其中该硫酯基或酯基的方向不 限;
[0050] Rn是C 2至C J勺亚烷基;
[0051] Riv为单键、亚甲基或亚乙基;
[0052] X是碳原子数为17至40具有类固醇骨架的一价有机基团;
[0056] R2表示式(II-I)所示的有机基团;
[0057]
[0058] 式(II-I)中:
[0059] R3表示氢、氟或甲基;
[0060] R4、R5或R 6分别表示单键、
_或CgC3的亚烷基;
[0061] R7表示^
其中,R9及R 1(1分别表示氢、氟或甲基;
[0062] R8表示氢、氟、C 1至C12的烷基、C 1至C12的氟烷基、C 1至C12的烷氧基、-〇CH2F、-〇CHF2 或-OCF3;
[0063] a 表示 1 或 2 ;
[0064] b、c及d分别表示0至4的整数;
[0065] e、f及g分别表示0至3的整数,且e+f+g芎3 ;
[0066] i及j分别表示1或2 ;及当R3、R4、R5、R6、R7、R 9或R 1(1为多个时,分别可为相同或 不同。
[0067] 根据本发明的该聚合物组合物(A)是选自于聚酰胺酸聚合物、聚酰亚胺聚合物、 聚酰亚胺的嵌段共聚合物或上述聚合物的任意组合。其中,聚酰亚胺系嵌段共聚合物是选 自于聚酰胺酸嵌段共聚合物、聚酰亚胺嵌段共聚合物、聚酰胺酸-聚酰亚胺嵌段共聚合物 或上述聚合物的任意组合。
[0068] 该聚合物组合物(A)中的聚酰胺酸聚合物、聚酰亚胺聚合物及聚酰亚胺系嵌段共 聚合物均可由包含四羧酸二酐组分(a)及二胺组分(b)的混合物反应所制得,其中四羧酸 二酐组分(a)、二胺组分(b)及制备聚合物组合物(A)的方法如下所述。
[0069] 该四羧酸二酐组分(a)可选自于脂肪族四羧酸二酐化合物、脂环族四羧酸二酐化 合物、芳香族四羧酸二酐化合物或如下式(a-Ι)至式(a-6)所示的四羧酸二酐组分(a)等。
[0070] 脂肪族四羧酸二酐化合物的具体例可包含但不限于乙烷四羧酸二酐或丁烷四羧 酸二酐等的脂肪族四羧酸二酐组分。
[0071] 脂环族四羧酸二酐化合物的具体例可包含但不限于1,2, 3, 4-环丁烷四羧酸二 酐、1,2-二甲基-1,2, 3, 4-环丁烷四羧酸二酐、1,3-二甲基-1,2, 3, 4-环丁烷四羧酸二酐、 1,3-二氯-1,2, 3, 4-环丁烷四羧酸二酐、1,2, 3, 4-四甲基-1,2, 3, 4-环丁烷四羧酸二酐、 1,2, 3, 4-环戊烷四羧酸二酐、1,2, 4, 5-环己烷四羧酸二酐、3, 3',4, 4' -二环己基四羧酸二 酐、顺-3, 7-二丁基环庚基-1,5-二烯-1,2, 5, 6-四羧酸二酐、2, 3, 5-三羧基环戊基醋酸二 酐或二环[2. 2. 2]-辛-7-烯-2, 3, 5, 6-四羧酸二酐等的脂环族四羧酸二酐化合物。
[0072] 芳香族四羧酸二酐化合物的具体例可包含但不限于3, 4-二羧基-1,2, 3, 4-四氢 萘-1-琥珀酸二酐、均苯四羧酸二酐、2, 2',3, 3' -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3, 3',4, 4' -二苯 甲酮四羧酸二酐、3, 3',4, 4' -联苯砜四羧酸二酐、1,4, 5, 8-萘四羧酸二酐、2, 3, 6, 7-萘四 羧酸二酐、3, 3' -4, 4' -二苯基乙烷四羧酸二酐、3, 3',4, 4' -二甲基二苯基硅烷四羧酸二 酐、3, 3',4, 4' -四苯基硅烷四羧酸二酐、1,2, 3, 4-呋喃四羧酸二酐、2, 3, 3',4' -二苯醚四 羧酸二酐、3, 3',4, 4' -二苯醚四羧酸二酐、4, 4' -双(3, 4-二羧基苯氧基)二苯硫醚二酐、 2, 3, 3',4' -二苯硫醚四羧酸二酐、3, 3',4, 4' -二苯硫醚四羧酸二酐、4, 4' -双(3, 4-二羧 基苯氧基)二苯砜二酐、4, 4' -双(3, 4-二羧基苯氧基)二苯丙烷二酐、3, 3',4, 4' -全氟 异亚丙基二苯二酸二酐、2, 2',3, 3' -二苯基四羧酸二酐、2, 3, 3',4' -二苯基四羧酸二酐、 3, 3',4, 4'-二苯基四羧酸二酐、双(苯二酸)苯膦氧化物二酐、对-伸苯基-双(三苯基苯 二酸)二酐、间-伸苯基-双(三苯基苯二酸)二酐、双(三苯基苯二酸)-4, 4' -二苯基醚 二酐、双(三苯基苯二酸)-4, 4' -二苯基甲烷二酐、乙二醇-双(脱水偏苯三酸酯)、丙二 醇-双(脱水偏苯三酸酯)、1,4- 丁二醇-双(脱水偏苯三酸酯)、1,6-己二醇-双(脱水 偏苯三酸酯)、1,8-辛二醇-双(脱水偏苯三酸酯)、2, 2-双(4-羟苯基)丙烷-双(脱水 偏苯三酸醋)、2, 3, 4, 5-四氢呋喃四羧酸二酐、1,3, 3a, 4, 5, 9b-六氢-5-(四氢-2, 5-二侧 氧基-3-呋喃基)-萘并[1,2_c]-呋喃 _1,3-二酮{(1,3, 3a, 4, 5, 9b-Hexahydr〇-5- (tetr ahydro-2, 5-dioxofuran_3-yl)naphtho[1,2_c]furan-l, 3_dio ne)}、1,3, 3a, 4, 5, 9b_ 六 氢-5-甲基-5-(四氢-2, 5-二侧氧基-3-呋喃基)-萘并[l,2-c]_呋喃-1,3-二酮、 1,3, 3a,4, 5, 9b-六氢-5-乙基-5-(四氢-2, 5-二侧氧基-3-呋喃基)-萘并[1,2-c]-呋 喃-1,3-二酮、1,3, 3a,4, 5, 9b-六氢-7-甲基-5-(四氢-2, 5-二侧氧基-3-呋喃基)-萘并 [1,2-c]-呋喃-1,3-二酮、1,3, 3a,4, 5, 9b-六氢-7-乙基-5-(四氢-2, 5-二侧氧基-3-呋 喃基)_萘并[1,2-c]_ 呋喃-1,3-二酮、1,3, 3a,4,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