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缩合反应中的溶剂的使用量优选为200重量份至2000重量份,更优选为300重量 份至1800重量份。
[0183] 特别地,在该聚缩合反应中,该溶剂可并用适量的贫溶剂,其中该贫溶剂不会造成 该聚酰胺酸聚合物析出。该贫溶剂可以单独一种使用或者混合多种使用,且其包含但不限 于(1)醇类,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环己醇、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或三乙二醇等 醇类;⑵酮类,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等酮类;⑶酯类,例如:醋 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草酸二乙酯、丙二酸二乙酯或乙二醇乙基醚醋酸酯等酯类; (4)醚类,例如:二乙基醚、乙二醇甲基醚、乙二醇乙基醚、乙二醇正丙基醚、乙二醇异丙基 醚、乙二醇正丁基醚、乙二醇二甲基醚或二乙二醇二甲基醚等醚类;(5)卤化烃类,例如:二 氯甲烷、1,2-二氯乙烷、1,4-二氯丁烷、三氯乙烷、氯苯或邻-二氯苯等卤化烃类;(6)烃 类,例如:四氢呋喃、己烷、庚烷、辛烷、苯、甲苯或二甲苯等烃类或上述溶剂的任意组合。基 于二胺组分(b)的使用量为100重量份,该贫溶剂的用量优选为0重量份至60重量份更优 选为0重量份至50重量份。
[0184] 制备该聚酰亚胺聚合物的方法是先将混合物溶解于溶液中,其中混合物包含四羧 酸二酐组分(a)与二胺组分(b),并进行聚合反应,以形成聚酰胺酸聚合物。接着,在脱水剂 及催化剂的存在下,进一步加热,并进行脱水死循环反应,使得该聚酰胺酸聚合物中的酰胺 酸官能基经由脱水死循环反应转变成酰亚胺官能基(即酰亚胺化),而得到聚酰亚胺聚合 物。
[0185] 该用于脱水死循环反应中的溶剂可与下述该液晶配向剂中的溶剂相同,故在此不 另赘述。基于聚酰胺酸聚合物的使用量为100重量份,该用于脱水死循环反应中的溶剂的 使用量优选为200重量份至2000重量份,更优选为300重量份至1800重量份。
[0186] 为获得比较好的聚酰胺酸聚合物的酰亚胺化程度,该脱水死循环反应的操作温度 优选为40°C至200°C,更优选为40°C至150°C。若该脱水死循环反应的操作温度低于40°C 时,酰亚胺化的反应不完全,而降低该聚酰胺酸聚合物的酰亚胺化程度。然而,若脱水死循 环反应的操作温度高于200°C时,所得的聚酰亚胺聚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偏低。
[0187] 该聚合物组合物(A)的酰亚胺化率通常为30 %至90%,优选为35 %至88%,更优 选为40%至80%。当聚合物组合物(A)的酰亚胺化率介于上述的范围时,则吸湿率低的特 性更好。
[0188] 用于脱水死循环反应中的脱水剂可选自于酸酐类化合物,其具体例如:醋酸酐、丙 酸酐或三氟醋酸酐等酸酐类化合物。基于该聚酰胺酸聚合物为1摩尔,该脱水剂的使用量 为0.01摩尔至20摩尔。该用于脱水死循环反应中的催化剂可选自于(1)吡啶类化合物, 例如:啦啶、三甲基吡啶或二甲基吡啶等的吡啶类化合物;⑵三级胺类化合物,例如:三乙 基胺等三级胺类化合物。基于该脱水剂的使用量为1摩尔,该催化剂的使用量为〇. 5摩尔 至10摩尔。
[0189] 根据本发明该聚酰亚胺系嵌段共聚合物是选自于聚酰胺酸嵌段共聚合物、聚酰亚 胺嵌段共聚合物、聚酰胺酸-聚酰亚胺嵌段共聚合物或上述聚合物的任意组合。
[0190] 优选地,制备该聚酰亚胺系嵌段共聚合物的方法是先将起始物溶解于溶剂中,并 进行聚缩合反应,其中该起始物包括上述的至少一种聚酰胺酸聚合物和/或上述的至少一 种聚酰亚胺聚合物,且可进一步地包括四羧酸二酐组分(a)及二胺组分(b)。
[0191] 该起始物中的四羧酸二酐组分(a)与二胺组分(b)是与上述制备聚酰胺酸聚合物 中所使用的四羧酸二酐组分(a)与二胺组分(b)相同,且该用于聚缩合反应中的溶剂可与 下述该液晶配向剂中的溶剂相同,在此不另赘述。
[0192] 基于该起始物的使用量为100重量份,该用于聚缩合反应中的溶剂的使用量优选 为200重量份至2000重量份,更优选为300重量份至1800重量份。该聚缩合反应的操作 温度优选为〇°C至200°C,更优选为0°C至100°C。
[0193] 优选地,该起始物包含但不限于(1)二种末端基相异且结构相异的聚酰胺酸聚合 物;(2)二种末端基相异且结构相异的聚酰亚胺聚合物;(3)末端基相异且结构相异的聚酰 胺酸聚合物及聚酰亚胺聚合物;(4)聚酰胺酸聚合物、四羧酸二酐组分及二胺组分,其中, 该四羧酸二酐组分及二胺组分之中的至少一种与形成聚酰胺酸聚合物所使用的四羧酸二 酐组分及二胺组分的结构相异;(5)聚酰亚胺聚合物、四羧酸二酐组分及二胺组分,其中, 该四羧酸二酐组分及二胺组分中的至少一种与形成聚酰亚胺聚合物所使用的四羧酸二酐 组分及二胺组分的结构相异;(6)聚酰胺酸聚合物、聚酰亚胺聚合物、四羧酸二酐组分及二 胺组分,其中,该四羧酸二酐组分及二胺组分中的至少一种与形成聚酰胺酸聚合物或聚酰 亚胺聚合物所使用的四羧酸二酐组分及二胺组分的结构相异;(7)二种结构相异的聚酰胺 酸聚合物、四羧酸二酐组分及二胺组分;(8)二种结构相异的聚酰亚胺聚合物、四羧酸二酐 组分及二胺组分;(9)二种末端基为酸酐基且结构相异的聚酰胺酸聚合物以及二胺组分; (10)二种末端基为氨基且结构相异的聚酰胺酸聚合物以及四羧酸二酐组分;(11)二种末 端基为酸酐基且结构相异的聚酰亚胺聚合物以及二胺组分;(12)二种末端基为氨基且结 构相异的聚酰亚胺聚合物以及四羧酸二酐组分。
[0194] 在不影响本发明的功效范围内,优选地,该聚酰胺酸聚合物、该聚酰亚胺聚合物以 及该聚酰亚胺系嵌段共聚合物可以是先进行分子量调节后的末端修饰型聚合物。通过使用 末端修饰型的聚合物,可改善该液晶配向剂的涂布性能。制备该末端修饰型聚合物的方式 可通过在该聚酰胺酸聚合物进行聚缩合反应的同时,加入单官能性化合物来制得,该单官 能性化合物包含但不限于(1) 一元酸酐,例如:马来酸酐、邻苯二甲酸酐、衣康酸酐、正癸基 琥珀酸酐、正十二烷基琥珀酸酐、正十四烷基琥珀酸酐或正十六烷基琥珀酸酐等一元酸酐; (2)单胺化合物,例如:苯胺、环己胺、正丁胺、正戊胺、正己胺、正庚胺、正辛胺、正壬胺、正 癸胺、正十一烷胺、正十二烷胺、正十三烷胺、正十四烷胺、正十五烷胺、正十六烷胺、正十七 烷胺、正十八烷胺或正二十烷胺等单胺化合物;(3)单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异氰酸苯酯 或异氰酸萘基酯等单异氰酸酯化合物。
[0195] 适用于本发明的溶剂(B)优选为N-甲基-2-吡咯烷酮(ΝΜΡ)、γ-丁内酯、γ-丁 内酰胺、4-羟基-4-甲基-2-戊酮、乙二醇单甲基醚、乳酸丁酯、乙酸丁酯、甲氧基丙酸甲酯、 乙氧基丙酸乙酯、乙二醇甲基醚、乙二醇乙基醚、乙二醇正丙基醚、乙二醇异丙基醚、乙二醇 正丁基醚、乙二醇二甲基醚、乙二醇乙基醚乙酸酯、二甘醇二甲基醚、二甘醇二乙基醚、二甘 醇单甲基醚、二甘醇单乙基醚、二甘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二甘醇单乙基醚乙酸酯、N,N-二甲 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等。其中,该溶剂(B)可以单独一种使用或者混合多种使用。
[0196] 在不影响本发明的功效范围内,该液晶配向剂还可选择性地添加添加剂(C),且该 添加剂(C)为环氧化合物或具有官能性基团的硅烷化合物等。该添加剂(C)的作用是用来 提高该液晶配向膜与基板表面的附着性。该添加剂(C)可以单独一种使用或者混合多种使 用。
[0197] 该环氧化合物包含但不限于乙二醇二环氧丙基醚、聚乙二醇二环氧丙基醚、丙二 醇二环氧丙基醚、三丙二醇二环氧丙基醚、聚丙二醇二环氧丙基醚、新戊二醇二环氧丙基 醚、1,6-己二醇二环氧丙基醚、丙三醇二环氧丙基醚、2, 2-二溴新戊二醇二环氧丙基醚、 1,3,5,6-四环氧丙基-2, 4-己二醇、Ν,Ν,Ν',Ν' -四环氧丙基-间-二甲苯二胺、1,3-双 (N,N-二环氧丙基氨基甲基)环己烷、Ν,Ν,Ν',Ν' -四环氧丙基-4, 4'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 N,N-二环氧丙基-对-环氧丙氧基苯胺、3-(Ν-烯丙基-N-环氧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 硅烷、3-(N,N-二环氧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
[0198] 基于聚合物组合物(A)的使用量为100重量份,该环氧化合物的使用量一般为40 重量份以下,优选为〇. 1重量份至30重量份。
[0199] 该具有官能性基团的硅烷化合物包含但不限于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 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2-氨基乙 基)-3_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Ν-(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脲基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ureidopropyltrimethoxysilane)、3_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乙 氧基幾基 _3-氣基丙基二甲氧基硅烷、N-乙氧基幾基氣基丙基二乙氧基硅烷、N-二 乙氧基硅烷基丙基三乙烯三胺、N-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三乙烯三胺、10-三甲氧基硅烷 基-1,4, 7-三吖癸烷、10-三乙氧基硅烷基-1,4, 7-三吖癸烷、9-三甲氧基硅烷基-3, 6-二 吖壬基醋酸酯、9-三乙氧基硅烷基-3, 6-二吖壬基醋酸酯、N-苯甲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 基硅烷、N-苯甲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苯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苯 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双(氧化乙烯)-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双(氧化 乙烯)-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
[0200] 基于聚合物组合物(A)的使用量为100重量份,该硅烷化合物的使用量一般为10 重量份以下,优选为〇. 5重量份至10重量份。
[0201] 本发明的液晶配向剂的制备方法并无特别的限制,其可采用一般的混合方法来制 备。例如:先将四羧酸二酐组分(a)及二胺组分(b)混合均匀,以反应形成聚合物组合物 (A)。接着,将聚合物组合物(A)在温度为0°C至200°C的条件下加入溶剂(B),并可选择性 地添加添加剂(C),以搅拌装置持续搅拌至溶解即可。优选地,在20°C至60°C的温度下,将 该溶剂(B)添加至该聚合物组合物中。
[0202] 优选地,在25°C时,本发明的液晶配向剂的黏度通常为15cps至35cps,优选为 17cps 至 33cps,更优选为 20cps 至 30cps。
[0203] 本发明的液晶配向膜的形成方式包含下列步骤。利用辊涂布法、旋转涂布法、印 刷法、喷墨法(ink-jet)等方法,将上述制得的液晶配向剂涂布在基材的表面上,以形成 预涂层。接着,将该预涂层经过预烤处理(pre-bake treatment)、后烤处理(post-bake treatment)及配向处理(alignment treatment)而制得。
[0204] 上述预烤处理的目的在于使该预涂层中的有机溶剂挥发。该预烤处理的操作温度 通常为30°C至120°C,优选为40°C至110°C,更优选为50°C至100°C。
[0205] 该配向处理并无特别的限制,其可采用尼龙、人造丝、棉类等纤维所制成的布料缠 绕在滚筒上,并以一定方向摩擦进行配向。上述的配向处理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周知,在此 不另赘述。
[0206] 上述后加热处理步骤的目的在于使该预涂层中的聚合物再进一步进行脱水死循 环(酰亚胺化)反应。该后加热处理的操作温度范围通常为150°C至300°C,优选为180°C 至280°C,更优选为200°C至250°C。
[0207] 该液晶显示组件的制作方式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周知。因此,以下仅简单地进行 陈述。
[0208] 请参照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