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带车体感应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1049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安全带车体感应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安全带车体感应装置,包括支座(1)、安装在支座内部凹陷处的托架(2)、锁止盖(3)和感应球(4),锁止盖(3)安装在托架(2)上方,与托架(2)构成一个容器,用于盛放并锁住感应球(4),其中,由于所述托架支撑部设置了齿形凸起以及所述支座安装孔设置了与齿形凸起相适配的齿形槽,以及设置了与端盖上凹槽相适配的凸筋,可以让车体感应装置在与齿形凸起轴线方向垂直平面内的多角度安装以及让车体感应装置在与端盖平行的平面内的多角度安装。以上所述两种安装方式结合可以实现同一车体感应装置,满足不同车型、不同汽车安全带的安装角度需求,结构简单,容差能力强,加工成本低,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安全带车体感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汽车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带。

【背景技术】
[0002]车体感应装置是安全带的基本组件之一,车体感应装置随安全带固定安装于车辆上,当车辆行驶中出现突然减速或倾斜时,车体感应装置为安全带提供车感触发功能和角度倾斜触发功能,带动其它机构锁紧安全带,使安全带不能被拉出,将乘员束缚在座椅上,避免乘员受到伤害。
[0003]现在技术中,针对不同车型对安全带有不同的安装角度要求,传统汽车安全带就需要针对不同车型设计和制造很多种角度的车体感应装置,以满足顾客需求,设计、制造、管理成本很高;当然也有一些可以适应不同车型安装角度的安全带车体敏感装置,一般由摆锥、支座、棘爪、托架等组成,摆锥、棘爪形状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模具结构复杂,加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安全带车体感应装置,包括支座、安装在支座内部凹陷处的托架、锁止盖和感应球,锁止盖安装在托架上方,与托架构成一个容器,用于盛放并锁住感应球,其中,
[0005]a、支座为弧形结构,后侧设置了与外部端盖的凹槽相匹配的向外凸起的凸筋,内部开有一安装孔,该安装孔设置成齿形槽,匹配托架的齿形凸起;
[0006]b、托架的第二本体部中部设有一个第一锥面凹陷部,该凹陷部外侧设有凸出部,与之对应的则是锁止盖上的第二锥面凹陷部,两个凹陷部中间用于盛放感应球,托架还包括一个匹配支座上安装孔的齿形凸起,以及两侧的转动轴,该转动轴用于卡住锁止盖。
[0007]C、锁止盖中间开有一圆环形空腔,圆环形空腔的两侧为用于匹配托架的第二锥面凹陷部,锁止盖的一边向下伸出两个转动部,该转动部各开有一个转动孔,安装时,转动孔套在托架的转动轴上。
[0008]优选的是,所述托架底部两侧向外突出一对第二止动部,同时,在锁止盖的下方也突出一对第一止动部,当锁止盖的转动孔套住托架的转动轴时,可用上述两个止动部卡位,保持感应球的自由运动。
[0009]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感应球采用刚性材料,其余装置采用有机材料模具加工。
[001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端盖底部设有沿端盖圆形底板径向分布的凹槽,各凹槽沿端盖圆形底板周向均匀分布。
[0011]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托架下部设有圆柱面,所述支座上设有与所述托架下部圆柱面相适配的圆柱面凹陷,所述圆柱面与所述托架上的支撑部以及所述支座上圆柱面凹陷同轴。
[0012]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车体感应装置安装固定在安全带卷收装置的端盖和支架之间。
[0013]由于所述托架支撑部设置了齿形凸起以及所述支座安装孔设置了与齿形凸起相适配的齿形槽,可以让车体感应装置在与齿形凸起轴线方向垂直平面内的多角度安装。由于所述端盖上设置了周向均布的凹槽,以及所述支座上设置了与凹槽相适配的凸筋,可以让车体感应装置在与端盖平行的平面内的多角度安装。以上所述两种安装方式结合可以实现同一车体感应装置,满足不同车型、不同汽车安全带的安装角度需求。本实用新型包括的感应球可以采用标准球,另外托架,锁止盖的结构也较简单,加工容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差能力强,加工成本低,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按照本实用新型安全带车体感应装置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支座结构图。
[0016]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托架前视图。
[0017]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托架侧视图。
[0018]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锁止盖结构图。
[0019]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车体感应装置安装示意图。
[0020]其中,I为支座,2为托架,3为锁止盖,4为感应球,5为端盖,6为支架,Ia为凸筋,Ib为安装孔,Ic为圆柱形凹陷,2a为第二本体部,2b为凸出部,2c为第一锥面凹陷部,2d为转动轴,2e为第二止动部,2f为第四止动部,2g为支撑部,2h为齿形凸起,2 j为圆柱面,2k为凹腔,3a为第一本体部,3b为锁止部,3c为转动部,3d为第二锥面凹陷部,3e为第三止动部,3f为转动孔,3g为第一止动部,3h为圆环形空腔,5a为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安全带车体感应装置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感应装置可以实现不同安装角度,满足不同车型、不同汽车安全带的安装角度需求;而且该车体感应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廉,该装置包括支座1、安装在支座内部凹陷处的托架2、锁止盖3和感应球4,锁止盖3安装在托架2上方,与托架2构成一个容器,用于盛放并锁住感应球4,其中,
[0023]a、支座I为弧形结构,后侧设置了与外部端盖5的凹槽5a相匹配的向外凸起的凸筋la,内部开有一安装孔lb,该安装孔Ib设置成齿形槽,匹配托架2的齿形凸起2h ;
[0024]b、托架2的第二本体部2a中部设有一个第一锥面凹陷部2c,该凹陷部外侧设有凸出部2b,与之对应的则是锁止盖3上的第二锥面凹陷部3d,两个凹陷部中间用于盛放感应球4,托架2还包括一个匹配支座I上安装孔Ib的齿形凸起2h,以及两侧的转动轴2d,该转动轴用于卡住锁止盖3。
[0025]C、锁止盖3中间开有一圆环形空腔3h,圆环形空腔3h的两侧为用于匹配托架2的第二锥面凹陷部3d,锁止盖3的一边向下伸出两个转动部3c,该转动部3c各开有一个转动孔3f,安装时,转动孔3f套在托架2的转动轴2d上。
[0026]所述托架2底部两侧向外突出一对第二止动部2e,同时,在锁止盖3的下方也突出一对第一止动部3g,当锁止盖3的转动孔3f套住托架2的转动轴2d时,可用上述两个止动部卡位,保持感应球4的自由运动。
[0027]所述感应球4采用刚性材料,其余装置采用有机材料模具加工。
[0028]进一步的,所述端盖底部设有沿端盖圆形底板径向分布的凹槽,各凹槽沿端盖圆形底板周向均匀分布。
[0029]所述托架下部设有圆柱面,所述支座上设有与所述托架下部圆柱面相适配的圆柱面凹陷,所述圆柱面与所述托架上的支撑部以及所述支座上圆柱面凹陷同轴。
[0030]该安全带车体感应装置安装固定在安全带卷收装置的端盖和支架之间。
[0031]如图1所示,车体感应装置主要由支座1、托架2、锁止盖3以及感应球4组成。
[0032]如图6,当汽车车体发生突然减速或倾斜时,由于车体加速度或重力使感应球4在托架2上滚动,从而驱动锁止盖3绕旋转轴2d向远离感应球4的方向运动,与安全带卷收器上机构啮合,发生锁止,触发车体感应装置的车感或倾斜锁止功能。
[0033]如图2,所述支座I上设有安装孔Ib与托架2上支撑部2g相适配,安装孔Ib内设有与托架2上齿形凸起2h相适配的齿形槽。所述支座I上设有3个与所述端盖5上凹槽5a相适配的凸筋la。所述支座I上设有与所述托架2下部圆柱面2j相适配的圆柱面凹陷Ic0
[0034]如图3、图4,所述托架2包括第二本体部2a和第二本体部2a上的凸出部2b以及凸出部2b上突起的支撑部2g,支撑部2g上设有齿形凸起2h与支座I上安装孔Ib相适配。第二本体部2a上设有不完全闭合的凹腔2k。凸出部2b上设有转动轴2d与所述转动孔3f相适配,凸出部2b上设有第四止动部2f与所述锁止盖3上的第三止动部3e相适配,凸出部2b上设有第二止动部2e与所述锁止盖3上的第一止动部3g相适配。第二本体部2a上设有第一锥面凹陷部2c与所述锁止盖3上锥面凹陷部3d相适配。所述托架2下部设有圆柱面2j,与所述支座I上设有的圆柱面凹陷Ic相适配。优选地,所述圆柱面2j与所述支撑部2g以及所述支座上圆柱面凹陷Ic同轴。
[0035]如图5,所述锁止盖3包括第一本体部3a、锁止部3b和转动部3c,转动部3c上设有转动孔3f。所述第一本体部3a上设有圆环形空腔3h。所述第一本体部3a上设有第二锥面凹陷部3d。
[0036]所述锁止盖3上设有第一止动部3g,所述托架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止动部3g相适配的第二止动部2e,所述第一止动部3g在锁止盖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靠近感应球4的方向转动至锥面凹陷部3d与感应球4即将接触时与第二止动部2e抵接并阻止锁止盖3继续转动。
[0037]所述锁止盖3上设有第三止动部3e,所述托架2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止动部3e相适配的第四止动部2f,所述第三止动部3e在锁止盖3向远离感应球4的方向转动至锁止盖3到达锁止位置时与第四止动部2f抵接并阻止锁止盖3继续转动。
[0038]如图6,所述车体感应装置安装固定在安全带卷收装置的端盖5和支架6之间。所述端盖5底部设有沿端盖圆形底板径向分布的凹槽5a,凹槽5a沿端盖圆形底板周向均勾分布,支座I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凹槽5a相适配的凸筋la。
[0039]本实施方式可以根据不同车型、不同汽车安全带的安装角度需求,调节托架2支撑部2g上齿形凸起2h与支座I安装孔Ib上齿形槽的相对安装位置以及调节车体感应装置支座I上凸筋Ia与端盖5上凹槽5a的相对安装位置,结合以上所述两种调节方式可以实现同一车体感应装置满足不同车型、不同汽车安全带的安装角度需求。本实施方式包括的感应球可以采用标准球,另外托架,锁止盖的结构也较简单,加工容易,本实施方式结构简单,容差能力强,加工成本低,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004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安全带车体感应装置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形和修改均应落入本发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安全带车体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I)、安装在支座内部凹陷处的托架(2)、锁止盖(3)和感应球(4),锁止盖(3)安装在托架(2)上方,与托架(2)构成一个容器,用于盛放并锁住感应球(4),其中, a、支座⑴为弧形结构,后侧设置了与外部端盖(5)的凹槽(5a)相匹配的向外凸起的凸筋(Ia),内部开有一安装孔(Ib),该安装孔(Ib)设置成齿形槽,匹配托架(2)的齿形凸起(2h); b、托架(2)的第二本体部(2a)中部设有一个第一锥面凹陷部(2c),该凹陷部外侧设有凸出部(2b),与之对应的则是锁止盖(3)上的第二锥面凹陷部(3d),两个凹陷部中间用于盛放感应球(4),托架(2)还包括一个匹配支座(I)上安装孔(Ib)的齿形凸起(2h),以及两侧的转动轴(2d),该转动轴用于卡住锁止盖(3); C、锁止盖(3)中间开有一圆环形空腔(3h),圆环形空腔(3h)的两侧为用于匹配托架(2)的第二锥面凹陷部(3d),锁止盖(3)的一边向下伸出两个转动部(3c),该转动部(3c)各开有一个转动孔(3f),安装时,转动孔(3f)套在托架(2)的转动轴(2d)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车体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2)底部两侧向外突出一对第二止动部(2e),同时,在锁止盖(3)的下方也突出一对第一止动部(3g),当锁止盖(3)的转动孔(3f)套住托架(2)的转动轴(2d)时,可用上述两个止动部卡位,保持感应球(4)的自由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车体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球(4)采用刚性材料,其余装置采用有机材料模具加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车体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底部设有沿端盖圆形底板径向分布的凹槽,各凹槽沿端盖圆形底板周向均匀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车体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下部设有圆柱面,所述支座上设有与所述托架下部圆柱面相适配的圆柱面凹陷,所述圆柱面与所述托架上的支撑部以及所述支座上圆柱面凹陷同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车体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感应装置安装固定在安全带卷收装置的端盖和支架之间。
【文档编号】B60R22-40GK204279259SQ201420780279
【发明者】张飞鹏, 谌佑生, 蒋学军 [申请人]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