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尾端携车架固定自行车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768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尾端携车架固定自行车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车尾端携车架固定自行车的夹具,尤指一种可供自行车杆架夹置定位的固定夹具。
背景技术
随著社会结构型态的改变,与重视休闲意识的提高,追求户外休闲生活随之兴盛,许多使用者便在车尾端加装连结各种携车架,借此提供挂载各式自行车,以提供户外休闲生活的使用。
目前一般使用的携车架装置款式多样,请参阅图10,其中该携车架结构组装接设在汽车尾端,该携车架60上方具有一横杆61,在横杆61上方设一具有复数个固定槽孔63以供自行车杆架挂架定位的定位板62,并设使一相对设有复数个固定槽孔65的上盖板64架置在定位板62上方,利用锁固装置66锁紧,以将自行车杆架锁紧固定在定位板62与上盖板64固定槽孔内,使自行车固定在携车架60上。
上述提供自行车杆架的固定连结方式,是通过上盖板与定位板间相互套盖锁紧,然而其固定槽孔为统一形状大小,目前自行车杆架款式多样,有圆管、椭圆管等形状,其形状大小不一致,若置设在该固定形状的固定槽孔内,使自行车杆架在固定槽孔内容易摇晃,无法达到紧密固定夹持的效果,且该上盖板与定位板呈固定状,需一次同时组装,无法作单一自行车的定位调整,确有待改良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缺陷而提出一种车尾端携车架固定自行车的夹具,通过其座体与定位板相互嵌套定位在携车架上不同位置处,可提供夹具不同角度摆设位置,且通过上夹盖与座体夹置槽同时配合锁紧装置,可将自行车杆架稳固夹置在携车架上,以达紧密连结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尾端携车架固定自行车的夹具,其主要包括一供固定自行车杆架於车尾端携车架上的固定夹具,借此达到连结定位的目的,该固定夹具,包括一座体,其底部具有一套孔,在座体套孔上方前端设有一槽口,该槽口内部并凿设有一容伸槽,在座体上方中央处横向设有一V型夹置槽,座体套孔上方后端设有一容槽;一调节座,其底部形成一中空的座体,在座体上方突设有一连结座,将该调节座容设定位在座体容槽内,可提供调整连结功效;一上夹盖,其对应座体的夹置槽以形成一V型压盖状,其将上夹盖与调节座间相互枢接设,使上夹盖可在调节座上作活动枢转掀开,该上夹盖不同于与调节座枢接处的另一侧中央处突设有一结合部;一锁紧装置,枢设在座体前端上方槽口处,可达到锁紧连结功效;将座体借其套孔套设在携车架横杆上,将自行车杆架置于座体夹置槽内,将上夹盖盖上,通过锁紧装置锁紧固定在上夹盖结合部,使上夹盖夹抵自行车杆架于座体夹置槽内,遂可提供一紧密牢固定位的固定夹具结构。
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夹具,其主要由座体、调节座、上夹盖与锁紧装置等构件组成,其中,该座体下方具有一套孔,另设使一定位板插置于携车架横杆上所设复数个不同位置的定位槽孔内,再将座体套孔穿套入该横杆与定位板,其可借不同的定位板位置,可提供夹具不同角度摆设的效果;在该座体上方设有一夹置槽与一容槽,在该容槽内设有一可调整上下位置的调节座,并使该调节座与一上夹盖连结,是将自行车杆架置于夹置槽内,再将上夹盖盖上,其可调整调节座上下位置,以调整上夹盖上下使更贴合于杆架,另通过一枢设在座体前端的锁紧装置,可将杆架稳固夹置锁紧在上夹盖与夹置槽内,以将自行车稳固携挂在携车架上,遂可提供一多重紧密固定结构;如此的机构组合,便可达产业实用性与创新效益。
兹由以上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的确可以达到如下的若干功效1、具有创意组设功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板可插置在携车架横杆上所设复数个不同定位槽孔,将夹具座体穿套在携车架横杆与定位板后,使夹具可呈多重角度摆设,以达到创意组设的功效。
2、紧密夹持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上夹盖可以通过调节座上下位置调整,连带使上夹盖作上下位移,使上夹盖可依据不同形状大小的杆架作上下位移调整,更贴合于杆架,以达到极佳紧密夹持定位的功效。
3、多重紧固功效借助本实用新型固定夹具的锁紧装置锁紧座体与上夹盖,且同时借锁紧装置底部压块夹抵在携车架横杆,可达多重紧固定位的功效。


图1为本实用新型携车架夹具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携车架夹具的另一角度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携车架夹具的立体分解图;图4(A)为本实用新型夹具的锁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4(B)为本实用新型夹具的调节座的剖面示意图;图5(A)-(D)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夹具的动作示意图;图6是为本实用新型调节座的动作示意图;图7(A)-(C)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板不同位置定位的示意图;图8(A)-(B)为本实用新型夹具配合不同位置定位板的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夹具应用在携车架的实施例图;图10为现有固定夹具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车尾端携车架10固定自行车的夹具A,其中,该携车架10安装组设在车尾端,携车架10上方横向杆体11上组设有复数个夹具A,使自行车杆架借夹具A夹固在携车架上,据以达到紧密连结的功效;本实用新型主要改良在于该固定夹具A,其包含有一座体20,其底部具有一套孔21,在套孔21上方中央处设有一贯穿的中央定位槽212,另在座体20后端该中央定位槽道212两侧相对设有一侧定位槽道211、213,设使该两侧定位槽道211、213贯通至座体20前端内部适当处,在座体20后端套孔21底缘设具有横向与纵向交合的剖槽214、215,该横向剖槽214的底缘下方处两侧设有二对应且具穿孔的枢耳22,以可供栓体锁设;座体20前端套孔21上方设有一槽口23,槽口23两侧相对设有一螺孔231,在座体20前端设有贯穿至螺孔231处下方的孔槽232,并在槽口23内部凿设有一容伸槽24,在容伸槽24底部两侧分设有一容孔241,且在容伸槽24底部两侧形成有垂直贯穿至套孔21的穿槽242;在座体20上方中央处横向设有一V型夹置槽25,夹置槽25内覆设有一下胶垫26,该下胶垫26内部横设排列有防滑突条261;座体20后端套孔21上方设有一容槽27,在容槽27两侧壁271由上而下对应凿设有复数个定位孔271;一调节座30,其底部形成一具中空的座体,在底部形成有内凹的弧缘31,座体上方突设有一连结座35,该连结座35中央横向设有一穿孔351,该座体与连结座35间形成有二并列设置的容孔33,在容孔33外侧与调节座30侧壁间设有一长形穿槽34,调节座30两侧壁底部适当处设有一贯孔32;其在两侧的二容孔33中分别容设有一弹簧37,使一上方设有侧向突缘361的固定片36穿伸入穿槽34内,该固定片36底缘形成有一倒V型缺口362,使固定片36的突缘361恰压抵该二弹簧37,并设使一倒V型弹片38容置在调节座30底部容空处内,该弹片38两侧底缘外侧分别设有一突柱381,突柱381与弹片38间形成有环凹槽382,将弹片38的突柱381突伸出调节座贯孔32,且使固定片36的V型缺口362恰嵌置在弹片环凹槽382内,使弹片38可稳固置设在调节座30内,而不会松脱弹出;将该调节座30置入座体20容槽27内,且该弹片38的突柱381并突伸嵌卡在定位孔271,以使调节座30定位在容槽27内;一上夹盖40,对应座体20的夹置槽25以形成一V型压盖状,在上夹盖40内侧覆设有一上胶垫41,该上胶垫41表面突具有防滑突条411,上夹盖40一侧间隔突设有二枢耳42,该枢耳42的外缘呈椭圆状,且其底端为椭圆的凸端421,在二枢耳42内横向设有贯孔422;将上夹盖40利用二枢耳42间容空处套设在调节座30上方,使二枢耳42恰置于连结座35两侧,利用一插销44穿伸过二枢耳贯孔422与连结座穿孔351,使上夹盖40与调节座30连结,且当上夹盖40呈平盖状时,其枢耳42的凸端421即压抵在固定片36突缘361上,当掀开上夹盖40枢转时,则形成枢耳4的平端位于固定片36突缘361上,该固定片36并借弹簧37的弹力撑顶在上夹盖40枢耳42平端,使固定片36V型缺口362可稍微分离开弹片38环凹槽382,可轻易按压弹片突柱381内缩,借以提供该上夹盖40在调节座30活动枢转掀开的功效;该上夹盖40不同于枢耳42的另一侧中央处突设有一结合部43,结合部43上方形成有一突环圆431,在突环圆431侧向开设有一缺槽432;在座体20前端上方处设有一锁紧装置50,它包括一旋动件51、一固定块52、一压掣件53与一压块54,其中,该固定块52为一长方形块体恰可罩设在座体槽口23处,使该固定块52对应槽口23螺孔231处设有螺孔521,在底端内侧设有凹弧部522,其长边的一侧中央横向开设有一缺槽523,该同在缺槽口523处的长边顶面形成弯弧面524;该压掣件53其中央具有一长形的中间板体532,在中间板体532上方设有一螺杆531,而该中间板体532下方横向接设有一椭圆柱体534,该椭圆柱体534底端为凸端535,且中间板体532与椭圆柱534间设以一连结柱533连结;该夹块54是一呈M字状长条形块体,其顶端中央形成有凹面541,在两侧板542缘凹设形成弯弧部543;将夹块54置入座体20容伸槽24内,在容伸槽24容孔241内容设有弹簧242,使弹簧243恰容伸于压块54内部,且将该压块54其两侧板542插置入穿槽242中,使该两侧板542形成突伸于座体20套孔21上方,再将压掣件53置于压块54上方,且将该固定块52利用螺栓穿伸螺孔且配合螺帽置入孔槽232间,以相互锁固在槽口23两侧螺孔231内,该压掣件53椭圆柱534形成容置于固定块52凹弧部522内,使该压掣件53可于固定块52凹弧部522内作枢转,固定块52的弯弧面524侧恰可容置在压掣件中间板体532与椭圆柱534之间,使连结柱533可立设于固定块52缺槽523中,并在螺杆531上方锁设一旋动件51;它是在携车架10的横向杆体11上设有一组相对的前、后定位槽孔,使该各定位槽孔交错设置,且在二定位槽孔12、14之间下方处并设有第二定位槽孔13,以可供一长型定位板15二端插脚151分别插置入该一前一后定位槽孔内,该定位板15上方两侧突设有侧板152,且在两侧板152前端适当处形成有凹槽153。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方式是先将定位板15两端插脚151插置入中央的第一前、后定位槽孔13、13’内,再将座体20套孔21的中央定位槽道212对准定位板15后穿套入,使座体20穿套定位在携车架横杆11上,如图4A-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的局部剖面示意图,且其可视不同大小的横向杆体11管径,通过座体20底端剖槽214与松开或锁紧枢耳栓体以达紧密锁紧连结效果;如图5(A)-(D)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将上夹盖40掀开,将自行车杆架置入夹置槽25后,枢转压掣件53,使固定块52形成嵌置于压掣件3中间板体532与椭圆柱534间,且该连结柱533容伸在固定块缺槽523中,再盖回上夹盖40,使压掣件螺杆531嵌置在上夹盖结合部43缺槽432中,再于螺杆531上方套锁入一旋动件51,通过旋紧该旋动件51,可使压掣件53底端椭圆柱534的凸端535压抵在压块凹面541,使压块54后侧板弯弧部543恰压制于定位板凹槽153,而压块54前侧板弯弧部543恰抵顶于定位板15前端缘处,使座体20可稳固定位在携车架横向杆体11上,且使自行车杆架紧密夹固在上夹盖40与座体20夹置槽25的夹置空间中,以达稳固连结的功效;如图6所示,由于各种自行车杆架外型大小不同,有较粗或较细的杆架,因此可借助调整该调节座30上下移动,其可按压突伸出容槽定位孔271的突柱381使弹片38内缩,同时上下移动调节座30至适当定位孔271位置后,放松突柱381,使突柱381借弹力嵌卡突伸至适当定位孔271位置,即可据以调整上夹盖40上下移动,使上夹盖40可更贴合于各式不同形状大小的杆架上。另其中,其可将定位板15插置于携车架10上不同位置的定位槽孔,且配合夹具A不同位置的中央与两侧定位槽道211-213,使夹具A可做不同角度调整,如图7(A)-(C)及图8(A)-(B)图所示,其可将定位板15插置在前后第一定位槽孔12、12’处,且设使夹具A的左侧定位槽道211穿套于定位板15上,其亦可将定位板15插置于第三定位槽孔14、14’处,设使夹具A的右侧定位槽道213穿套于定位板15上,使夹具A可呈不同位置角度的多样性置设,可据以提供不同形状杆架的夹置定位效果,如应用于椭圆形、扁形或其他几何形状杆架,借助不同角度夹具A的夹持,可保持该自行车杆架的定位效果,使自行车体可呈垂直携挂于携车架10上,确具产业实用性。
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携车架10的实施例图,其可增加携车架横向杆体11的长度,据以增加夹具A数目,以提供携带多辆自行车的效果。借助以上构件组成,使夹具A得与车尾端的携车架10相互连结,通过定位板15与座体20套孔21的相互嵌套,使夹具A可调整不同角度位置,同时配合压掣件53与压块54的压抵,可有效且稳固定位夹具A于携车架10上,另通过调节座30的上下调整,使上夹盖40能够上下移动调整以配合不同形状大小的车架杆体,再通过锁紧装置50以达稳固定位连结的功效,确具有极佳产业实用性与创新效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车尾端携车架固定自行车的夹具,提供一种可调整角度的夹具,其借助定位板插置于携车架上的定位槽孔并提供座体套设定位,另通过调整调节座使上夹盖能够更紧密贴合于各种不同形状大小的车架杆体,再配合锁紧装置的锁紧固定,以提供紧固定位连结的功效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乃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即所运用的技术原理,若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车尾端携车架固定自行车的夹具,其主要包括一在车尾端携车架上固定自行车杆架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夹具包括一座体,其底部具有一套孔,在座体套孔上方前端设有一槽口,该槽口内部并凿设有一容伸槽,在座体上方中央处横向设有一V型夹置槽,座体套孔上方后端设有一容槽;一调节座,其底部形成一中空的座体,在座体上方突设有一连结座,将该调节座容设定位在座体容槽内;一上夹盖,其是对应座体的夹置槽以形成一V型压盖状,将上夹盖与调节座间相互枢接设,上夹盖能够在调节座上活动枢转掀开,该上夹盖不同于与调节座枢接处的另一侧中央处并突设有一结合部;一锁紧装置,其枢设在座体前端上方槽口处;将座体借其套孔套设在携车架横杆上,自行车杆架置于座体夹置槽内,上夹盖盖上,锁紧装置锁紧固定在上夹盖结合部,上夹盖夹抵自行车杆架于座体夹置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尾端携车架固定自行车的夹具,其特征在于,该上夹盖贴合于自行车杆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尾端携车架固定自行车的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在套孔上方中央处设有一贯穿的中央定位槽道,在座体后端该套孔中央定位槽道两侧相对设有一侧定位槽道,该两侧定位槽道贯通至座体前端内部;在携车架的横向杆体上设有复数组相对的前、后定位槽孔,一长型定位板两端插脚分别插置入该一前一后定位槽孔内,座体的定位槽道对准定位板,且座体套孔对准携车架横向杆体穿套,座体穿套定位在携车架横杆上;定位板插置在不同位置的定位槽孔内,配合座体利用不同定位槽道套设在携车架横杆与定位板相互嵌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尾端携车架固定自行车的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板呈一长条状,其两端设有插脚以供插置入携车架横杆的前后定位槽孔内,该定位板上方两侧突设有侧板,且在两侧板前端形成有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尾端携车架固定自行车的夹具,其特征在于,该调节座其底部形成一具中空的座体,在其底部并形成有内凹的弧缘,座体上方突设有一连结座,该座体与连结座间形成有二并列设置的容孔,在容孔外侧与调节座侧壁间设有一长方形穿槽,在调节座两侧壁底部设有一贯孔;其是在两侧的容孔中分别容设有一弹簧,固定片的突缘恰压抵该二弹簧,一倒V型弹片容置在调节座容空处内,该弹片两侧底缘外侧分别设有一突柱,将弹片的突柱突伸出调节座贯孔,弹片能够稳固置设在调节座内,其也能够将调节座借其两侧突柱突伸嵌卡在座体容槽定位孔,调节座作上下位移调整且借突柱嵌卡定位在容槽定位孔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尾端携车架固定自行车的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片底缘形成有一倒V型缺口,该弹片两侧底缘外侧突柱与弹片间形成有环凹槽,弹片的突柱突伸出调节座贯孔,且固定片的V型缺口嵌置在弹片环凹槽内,弹片稳固置设在调节座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尾端携车架固定自行车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在上夹盖一侧间隔突设有二枢耳,该二枢耳的外缘呈椭圆状,且其底端为椭圆的凸端,不同于枢耳的另一侧中央处突设有一结合部;上夹盖二枢耳间容空处套设在调节座上方,一插销穿伸过二枢耳贯孔与连结座穿孔,上夹盖与调节座连结,且上夹盖呈平盖状,其枢耳的凸端即压抵在固定片突缘上,掀开上夹盖枢转,枢耳的平端位于固定片突缘上,该固定片并借弹簧的弹力撑顶在上夹盖枢耳平端,固定片V型缺口与弹片环凹槽分离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尾端携车架固定自行车的夹具,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部上方形成有一突环圆,且在突环圆座侧向设有一缺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尾端携车架固定自行车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在上夹盖内侧覆设有一上胶垫,该上胶垫表面并突具有防滑突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尾端携车架固定自行车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在座体夹置槽内侧覆设有一下胶垫,该下胶垫表面并突具有防滑突条。
11.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车尾端携车架固定自行车的夹具,其特征在于,该锁紧装置包括有一旋动件、一固定块、一压掣件与一压块,其中,该固定块其长边的一侧中央横向开设有一缺槽;该压掣件上方具设有一螺杆,且其下方借一连结柱接设有一椭圆柱体;该夹块置入座体容伸槽内,压掣件置于压块上方,该固定块置设在座体槽口处,该压掣件能够在固定块内枢转,并在该压掣件上方锁设一旋动件;自行车杆架置入座体夹置槽内,盖上上夹盖,枢转压掣件,连结柱嵌入固定块缺槽内,且螺杆嵌入上夹盖结合部缺槽内,椭圆柱的凸端抵顶在压块顶面,该旋动件旋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尾端携车架固定自行车的夹具,其特征在于,通过锁紧旋动件,压掣件下压该压块抵止在携车架横杆上的定位板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尾端携车架固定自行车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在座体后端套孔底缘设具有横向与纵向交合的剖槽,该横向剖槽的底缘下方处两侧设有二对应且具穿孔的供栓体锁设连结的枢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尾端携车架固定自行车的夹具,该固定夹具主要是由一座体、一调节座、一上盖与一锁紧装置所构成,它是借该座体套设定位在携车架横杆上,在座体与上夹盖间连结有一调节座,将自行车杆架置于座体夹置槽内,再将上夹盖覆盖于杆架上方,同时通过枢设于座体前端的锁紧装置夹置锁紧上夹盖于座体上,使其成为在一携车架上固定自行车杆架的夹具,它还可以在该携车架上所设不同位置的定位孔嵌设一定位板,配合夹具与携车架及定位板的相互嵌套,提供该夹具的不同角度摆设位置,另通过调整该调节座可调整上夹盖高低位置,以供紧密贴合在不同形状大小的杆架上,借助以上构件组成,便可达到极佳的实用性与创新效益。
文档编号B60R9/00GK2761471SQ20042005872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6日
发明者王秋桂 申请人:王秋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