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陆两用载人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5720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陆两用载人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设备,特别是一种水陆两用载人车。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普通的车船功能都比较单一,只能在水上或陆地上行驶,特别是还没有在水上、陆上、雪地、滩地上均能行驶的多用途载人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实用性强、用途广泛的水陆两用载人车。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陆两用载人车,包括车体、车轮,其特点是,所述的车轮为2个,且车轮由纵截面为半椭圆形或半圆形或圆弧形的空心轮体和若干轮叶构成,所述的轮叶以轮体的顶端为中心对称设在轮体上;车体内设有座位;车轮分别对称设在车体的两侧,车体和车轮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使车体呈整体悬挂式设置在2个车轮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载人车,其特点是,车体通过其两端部的车沿固定在连接轴上,连接轴与车沿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载人车,其特点是,与连接轴连接设有驱动器、减速器和制动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载人车,其特点是,在车体与车轮之间的连接轴上设有固定在车轮上的定齿轮,与定齿轮啮合设有动齿轮,设在动齿轮上的齿轮轴伸入车体内,在齿轮轴上还设有人力摇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载人车,其特点是,在车体上还设有带太阳能电池的车篷。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载人车,其特点是,所述的连接轴贯穿车体与车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两用载人车使用时,人坐在车体内,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车体会自然平衡地悬挂在连接轴的下方、车轮最低处的上方,不管是在水上还是陆地上,均会自然平衡,不会影响其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行驶时,可以以人力或机械动力驱动,两个车轮可以同时转动,也可以单独一个车轮转动,其方向易控,还可以原地转圈。在水上使用时,空心轮体浮力大,轮叶可以充当划水桨,除人力和机械驱动外,还可以实现顺风漂流,车体悬挂设置,可以避免进水。在陆上行驶时,由于车轮上设置有轮叶,它可以防滑,所以可以在沙地、雪地、冰上行驶,由于车轮大且浮力大,又可防滑,所以它还可以适合在滩涂、湿地上行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人坐在其中感觉舒适,安全性能好,实用性强,适用广泛,可用于救生、娱乐和考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车轮与车体连接部位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水陆两用载人车,包括车体3、车轮1,所述的车轮1为2个,且车轮1由纵截面为半椭圆形的空心轮体6和若干轮叶7构成,所述的轮叶7以轮体6的顶端为中心对称设在轮体6上;车体3内设有座位5;车轮1分别对称设在车体3的两侧,车体3和车轮1之间通过连接轴4连接,使车体3呈整体悬挂式设置在2个车轮1之间。
实施例2。参照图1-3。一种水陆两用载人车,包括车体3、车轮1,所述的车轮1为2个,且车轮1由纵截面为半圆形的空心轮体6和若干轮叶7构成,所述的轮叶7以轮体6的顶端为中心对称设在轮体6上;车体3内设有座位5;车轮1分别对称设在车体3的两侧,车体3和车轮1之间通过的连接轴4连接,使车体3呈整体悬挂式设置在2个车轮1之间。车体3通过其两端部的车沿2固定在连接轴4上,连接轴4与车沿2之间通过轴承8连接。
实施例3。参照图1-3。一种水陆两用载人车,包括车体3、车轮1,所述的车轮1为2个,且车轮1由纵截面为圆弧形的空心轮体6和若干轮叶7构成,所述的轮叶7以轮体6的顶端为中心对称设在轮体6上;车体3内设有座位5;车轮1分别对称设在车体3的两侧,车体3和车轮1之间通过连接轴4连接,使车体3呈整体悬挂式设置在2个车轮1之间。与连接轴4连接设有驱动器、减速器和制动器。
实施例4。参照图1-3。一种水陆两用载人车,包括车体3、车轮1,所述的车轮1为2个,且车轮1由纵截面为半圆形的空心轮体6和若干轮叶7构成,所述的轮叶7以轮体6的顶端为中心对称设在轮体6上;车体3内设有座位5;车轮1分别对称设在车体3的两侧,车体3和车轮1之间通过贯穿车体3的连接轴4连接,使车体3呈整体悬挂式设置在2个车轮1之间。车体3通过其两端部的车沿2固定在连接轴4上,连接轴4与车沿2之间通过轴承8连接。在车体3与车轮1之间的连接轴4上设有固定在车轮1上的定齿轮9,与定齿轮9啮合设有动齿轮10,设在动齿轮10上的齿轮轴11伸入车体3内,在齿轮轴11上还设有人力摇柄12。
实施例5。在实施例4中,在车体3上还设有带太阳能电池的车篷。
权利要求1.一种水陆两用载人车,包括车体(3)、车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1)为2个,且车轮(1)由纵截面为半椭圆形或半圆形或圆弧形的空心轮体(6)和若干轮叶(7)构成,所述的轮叶(7)以轮体(6)的顶端为中心对称设在轮体(6)上;车体(3)内设有座位(5);车轮(1)分别对称设在车体(3)的两侧,车体(3)和车轮(1)之间通过连接轴(4)连接,使车体(3)呈整体悬挂式设置在2个车轮(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载人车,其特征在于,车体(3)通过其两端部的车沿(2)固定在连接轴(4)上,连接轴(4)与车沿(2)之间通过轴承(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载人车,其特征在于,与连接轴(4)连接设有驱动器、减速器和制动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载人车,其特征在于,在车体(3)与车轮(1)之间的连接轴(4)上设有固定在车轮(1)上的定齿轮(9),与定齿轮(9)啮合设有动齿轮(10),设在动齿轮(10)上的齿轮轴(11)伸入车体(3)内,在齿轮轴(11)上还设有人力摇柄(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载人车,其特征在于,在车体(3)上还设有带太阳能电池的车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载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轴(4)贯穿车体(3)与车轮(1)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陆两用载人车,包括车体、车轮,其特点是,所述的车轮为2个,且车轮由纵截面为半椭圆形或半圆形或圆弧形的空心轮体和若干轮叶构成,所述的轮叶以轮体的顶端为中心对称设在轮体上;车体内设有座位;车轮分别对称设在车体的两侧,车体和车轮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使车体呈整体悬挂式设置在2个车轮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人坐在其中感觉舒适,安全性能好,实用性强,适用广泛,可用于救生、娱乐和考察。
文档编号B60B19/02GK2883052SQ20062007051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6日
发明者周如生 申请人:周如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