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圆柱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6952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圆柱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圆柱锁装置,该车辆用圆柱锁装置包括固 定的圆柱体;内圆柱,其插入到所述圆柱体中,并被所述圆柱体支撑为 可在受限范围内沿轴向移动和转动;点火开关;转向锁定机构,其阻止 转向柄的转向操作;以及操作力输出机构,其将所述内圆柱的转动力转 换成对外部机构的操作力并输出,
该车辆用圆柱锁装置绕所述内圆柱的转动轴线设定有如下位置断 开(OFF)位置;接通(ON)位置,随着所述内圆柱从所述断开位置向 一侧转动而使所述点火开关置成为接通状态;锁定位置,随着所述内圆 柱从所述断开位置向另一侧转动而使所述转向锁定机构向阻止转向的一 侧动作;以及操作力输出位置,随着所述内圆柱从所述断开位置向所述 一侧或者另一侧转动而从所述操作力输出机构输出操作力,
在执行将所述内圆柱从所述断开位置开始向所述锁定位置或者相对 于所述断开位置配置于与所述操作力输出位置相同侧的所述接通位置转 动的转动操作、以及将所述内圆柱从所述断开位置向所述操作力输出位 置转动的转动操作中的任一种转动操作时,在该转动操作之前,需要对 所述内圆柱进行预定量的推压操作。
背景技术
根据专利文献1,已知了具有如下结构的车辆用圆柱锁装置推压 内圆柱,同时使内圆柱从断开位置转动到接通位置以使电池电路接通, 接着使内圆柱在未被推压的状态下转动到相对于所述断开位置而与接通 位置位于相同侧的座椅锁打开位置,从而解除座椅锁定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922828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用圆柱锁装置中,凸轮与内圆柱
6以能够沿轴向相对移动且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并且与转向锁定机构 连接,在该凸轮和该内圆柱之间,配置有能够与经由线缆与座椅锁定机 构连接的杆部相卡合的锁以及能够沿所述内圆柱的轴线方向移动且被圆 柱体支撑的动作件,在使内圆柱从断开位置向锁定位置转动时,通过对 内圆柱进行推压操作以解除该内圆柱与凸轮之间的卡合,从而使该内圆 柱从断开位置转动到锁定位置;在使内圆柱从断开位置向座椅锁打开位 置移动时,通过不对内圆柱进行推压操作使内圆柱与锁卡合,从而将锁 从断开位置转动到座椅锁打开位置。
亦即,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车辆用圆柱锁装置中,为了具有点火 开关的接通/断开功能、转向锁定功能以及座椅锁定打开功能,需要具有 内圆柱、锁、动作件以及凸轮,部件个数多且结构复杂,为了高精度地 切换各部件之间的相互连接和解除连接,需要各部件具有较高的加工精 度。
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车辆用圆柱锁装置中,使杆部随着内 圆柱的转动操作而进行滑动动作,通过牵引与该杆部连接的线缆来解除 座椅锁定状态,然而杆部与线缆的连接部位于车身和圆柱体的外侧位置, 因此存在杆部和线缆的连接部被恶意地摆弄的可能,并且有着座椅的锁 定状态被意外解除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部件 个数减少了的简单结构就能够具有点火开关的接通/断幵功能、转向锁定 功能以及向外部机构输出操作力的操作力输出功能的车辆用圆柱锁装 置,其第二目的在于防止外部机构的被锁定状态被意外解除的车辆用圆 柱锁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用圆柱锁装置,其包括 固定的圆柱体;内圆柱,其插入到所述圆柱体中,并被所述圆柱体
支撑为可在受限范围内沿轴向移动和转动;点火开关;转向锁定机构, 其阻止转向柄的转向操作;以及操作力输出机构,其将所述内圆柱的转动力转换成对外部机构的操作力并输出,
该车辆用圆柱锁装置绕所述内圆柱的转动轴线设定有如下位置断 开位置;接通位置,随着所述内圆柱从所述断开位置向一侧转动而使所 述点火开关置成为接通状态;锁定位置,随着所述内圆柱从所述断开位 置向另一侧转动而使所述转向锁定机构向阻止转向的一侧动作;以及操 作力输出位置,随着所述内圆柱从所述断开位置向所述一侧或者另一侧 转动而从所述操作力输出机构输出操作力,
在执行将所述内圆柱从所述断开位置开始向所述锁定位置或者相对 于所述断开位置配置于与所述操作力输出位置相同侧的所述接通位置转 动的转动操作、以及将所述内圆柱从所述断开位置向所述操作力输出位 置转动的转动操作中的任一种转动操作时,在该转动操作之前,需要对 所述内圆柱进行预定量的推压操作,
该车辆用圆柱锁装置的第一特征在于,
所述内圆柱一体地包括开关连接轴部,该开关连接轴部以能够在
受限范围内沿轴向相对移动且不能相对于点火开关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点
火开关连接;以及构成所述转向锁定机构的一部分的凸轮部,
所述内圆柱以如下方式插入到所述圆柱体中并由该圆柱体支撑在
对所述内圆柱执行从所述断开位置向所述操作力输出位置的转动操作 时,在该转动操作之前需要对所述内圆柱进行预定量的推压操作,
转动部件构成所述操作力输出机构的一部分并且设有抵接卡定部, 该转动部件以可转动的方式被所述内圆柱支撑,该内圆柱上一体地设有 卡合部,该卡合部可随着内圆柱在所述断开位置进行的所述预定量的推 压操作而与所述抵接卡定部抵接并卡合,
在所述圆柱体中设有转动限制部,当所述内圆柱(25)在所述断开
位置进行的推压操作不足所述预定量时,转动限制部与所述内圆柱抵接, 从而阻止所述内圆柱向所述操作力输出位置侧转动。
此外,在上述第一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车辆用圆柱锁装置的第 二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力输出位置设定在所述断开位置和所述接通位置 之间,在所述圆柱体设有限制单元,该限制单元在所述内圆柱进行了预定量的推压操作的状态下阻止该内圆柱从所述操作力输出位置向所述接 通位置侧转动。
在上述第二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车辆用圆柱锁装置的第三特征 在于,所述内圆柱以如下方式插入到所述圆柱体中并由该圆柱体支撑 在对所述内圆柱执行从所述断开位置向所述锁定位置的转动操作时,在 该转动操作之前需要对所述内圆柱进行预定量的推压操作,
所述转动部件形成为如下形状在进行了预定量的推压操作后的所 述内圆柱从所述断开位置向所述锁定位置侧转动时,避免与所述内圆柱 卡合。
在上述第三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车辆用圆柱锁装置的第四特征 在于,在所述圆柱体和所述内圆柱之间设有限制所述内圆柱在所述锁 定位置侧的转动端部的第二限制单元;限制所述内圆柱在所述断开位置 朝向所述锁定位置侧转动的第三限制单元;以及限制所述内圆柱在所述 接通位置侧的转动端部的第四限制单元。
为了达成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用圆柱锁装置包括
固定的圆柱体;内圆柱,其插入到所述圆柱体中,并被所述圆柱体 支撑为可在受限范围内沿轴向移动和转动;点火开关;转向锁定机构, 其阻止转向柄的转向操作;以及操作力输出机构,其将所述内圆柱的转 动力转换成对外部机构的操作力并输出,
该车辆用圆柱锁装置绕所述内圆柱的转动轴线设定有如下位置断 开位置;接通位置,随着所述内圆柱从所述断开位置向一侧转动而使所 述点火开关置成为接通状态;锁定位置,随着所述内圆柱从所述断开位 置向另一侧转动而使所述转向锁定机构向阻止转向的一侧动作;以及操 作力输出位置,随着所述内圆柱从所述断开位置向所述一侧或者另一侧 转动而从所述操作力输出机构输出操作力,
在执行将所述内圆柱从所述断开位置开始向所述锁定位置或者相对 于所述断开位置配置于与所述操作力输出位置相同侧的所述接通位置转 动的转动操作、以及将所述内圆柱从所述断开位置向所述操作力输出位 置转动操作中的任一种转动操作时,在该转动操作之前,需要对所述内
9圆柱进行预定量的推压操作,
该车辆用圆柱锁装置的第五特征在于,
构成操作力输出机构一部分的动作部件经由传动索与所述外部机构 连接,所述动作部件与所述传动索的连接部以被夹设在所述圆筒体和所 述车身之间的方式,配设在所述圆柱体内且位于安装到车身上的安装面
在上述第五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车辆用圆柱锁装置的第六特征 在于,沿与所述动作部件对所述传动索作用的操作力的作用方向不同的 方向,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索一端的卡定体从偏离开所述动作部件的位 置向所述动作部件侧移动,并与该动作部件卡合并连接。
进而,在上述第五或第六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车辆用圆柱锁装
置的第七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索为这样形成的牵拉线缆(push-pull cable):
在一端部固定于圆柱体上的外线缆内,移动自如地贯穿与所述动作部件 连接的内线缆,
利用通过与所述圆柱体为一体的盖部、或者以被夹设在所述圆柱体 和所述车身之间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圆柱体上的盖部,将所述内线缆的、 配置于所述圆柱体与将所述外线缆固定在所述圆柱体上的固定部之间的 部分覆盖起来。
另外,实施例的座椅锁解锁位置P3对应于本发明的操作力输出位 置,实施例的座椅锁机构14对应于本发明的外部机构,实施例的线缆15 对应于本发明的传动索15,实施例的滑动部件66对应于本发明的动作部 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通过使内圆柱在断开位置被可靠地推入预 定量,只要该内圆柱的卡合部不与转动部件的抵接卡定部抵接、卡合的 情况下,转动限制部就阻止内圆柱向操作力输出位置侧转动,因此能够 通过由内圆柱的预定量推入操作实现的可靠的抵接、卡合来使转动部件 转动。并且,在一体地包括开关连接轴部和凸轮部的内圆柱中一体地设 有卡合部,因此能够以部件个数减少了的简单结构,得到具有点火开关 的接通/断开功能、转向锁定功能以及向外部机构输出操作力的操作力输出功能。进而,由于构成操作力输出机构一部分的所述转动部件被旋转 自如地支撑在内圆柱中,因此高精度地确定内圆柱的卡合部与转动部件 的抵接卡定部的相对配置,能够实现可靠的抵接、卡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由于在对断开位置的内圆柱进行推压操作 时,该内圆柱从操作力输出位置向接通位置侧的转动被阻止,因此不会 在向外部机构输出操作力时使点火开关被意外地置为接通状态,不会增 大电池的电力消耗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使断开位置的、进行了推压操作后的内 圆柱转动到锁定位置侧时,内圆柱的转动不会传递到转动部件,能够仅 使转向锁定机构可靠地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特征,通过设于一体地包括开关连接轴部、凸轮 部和卡合部的内圆柱与圆柱体之间的第二 第四限制单元,能够可靠地 确定锁定位置、断开位置和接通位置,能够紧凑地构成能够可靠地切换 点火幵关的接通/断开功能以及转向锁定功能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在将圆柱体安装在车身侧的状态下,动作 部件与传动索的连接部被圆柱体和车身覆盖,能够防止对动作部件与传 动索的连接部的不当接触,维持动作部件与传动索的连接状态,能够防 止外部机构的被锁定状态被意外地解除。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特征,所述传动索一端的卡定体沿对所述传动索 作用的操作力的作用方向不同的方向,从偏离开动作部件的位置向动作 部件侧移动,并与该动作部件卡合、连接,因此能够无需用于将传动索 连接到动作部件的特殊部件,减少部件个数,同时以不会因动作部件的 动作而解除其与传动索的连接的方式将传动索连接到动作部件。
进而,根据本发明的第七特征,通过盖部,将配置于内线缆的、从 外线缆的固定在圆柱体上的固定部到圆柱体之间的部分覆盖起来,该盖 部与圆柱体一体形成,或者以夹持在圆柱体和车身之间的方式安装在圆 柱体上,因此防止了对传动索的圆柱体侧的不当碰触,更为可靠地防止 外部机构的被锁定状态被意外地解除。
1

图1是机动两轮车的简略侧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2是位于接通位置的圆柱锁装置的沿箭头2观察的放大图。(第一 实施例)
图3是沿图2的3-3线的剖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4是沿图2的4-4线的剖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5是为了分别示出转向锁定机构的动作状态位于断开位置、锁定
位置以及接通位置的沿图3的5-5线的剖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6是断开位置的沿图3的6-6线的剖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7是断开位置的沿图3的7-7线的剖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8是依次示出锁定位置、座椅锁解锁位置和接通位置的状态的、
与图7对应的图。(第一实施例)
图9是沿图3和图4的9-9线的剖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10是沿图9的10-10线的剖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11是沿图9的11-11线的剖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12是操作力输出机构输出操作力的状态下的、与图9对应的剖视
图。(第一实施例)
图13是内圆柱的推压操作量不足预定量的状态下的沿图3的13-13
线的剖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与图13对应的剖视图。(第二实施
例)
标号说明
14:作为外部机构的座椅锁定机构;15:作为传动索的线缆;16: 转向柄;19:转向锁定机构;20:点火开关;21:圆柱锁装置;24:圆 柱体;25:内圆柱;25b:凸轮部;25d:开关连接轴部;51:限制单元; 52:第二限制单元;53:第三限制单元;54:第四限制单元;63:操作 力输出机构;64:转动部件;65:卡合部;66:作为动作部件的滑动部 件;69:抵接卡定部;78:转动限制部;80:安装面;90:外线缆;91: 内线缆;97:盖部;101:卡定体;Pl:锁定位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 图13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1中,例如小型机动两轮车的车身后部,供乘员乘坐的
乘员用座椅11可在如下两个位置之间转动从上方覆盖行李箱12的关
闭位置,该行李箱12形成为上方敞开的箱型,并且配置于该乘员用座椅 ll下方;以及向前方侧转动从而将行李箱12打开的位置,该乘员用座椅 11经由支轴13可转动地连接在行李箱12的前部,在行李箱12的后部和 乘员用座椅11之间设有维持乘员用座椅11在行李箱12处于封闭状态时 的位置的座椅锁定机构14,该座椅锁定机构14的锁定状态通过作为传动 索的线缆15的牵引而被解锁。
另一方面,在车身的前端具有转向立管18,以该转向立管18支撑 转向柄16和前叉17使它们能够转向。并且在该转向立管18上安装有圆 柱锁装置21,该圆柱锁装置21能够进行对转向锁定机构19 (参照图3 和图5)的锁定、解锁操作以及点火开关20 (参照图3和图4)的开关模 式切换操作,所述转向锁定机构19用于阻止转向柄16的转向操作。
一并参照图2 图4,圆柱锁装置21包括内圆柱25以及固定的圆柱 体24,该圆柱体24通过多个螺栓23…安装到所述转向立管18上,该内 圆柱25插入到圆柱体24中被圆柱体24所支撑,并且能够在插入有未图 示的钥匙的状态下通过转动操作而进行转动且通过在预定转动位置处的 推压操作而进行轴向移动。
在所述圆柱体24的前端部(图3和图4的左端部)设有圆筒状的铆 接用筒部24a和由该铆接用筒部24a所围绕的平坦的环状支承面27。此 外,在圆柱体24上,同轴地设有一端开口于所述支承面27的第一孔28、 比第一孔28直径小且一端与第一孔28的另一端同轴相连的第二孔29、 以及与第二孔29沿轴向隔开间隔且配置于第二孔29后方(图3和图4的右方)的第三孔30,并且在圆柱体24上设有凹部31,该凹部31配置 在第二孔29和第三孔30之间,并且朝与转向立管18的相反侧敞开。并 且,覆盖所述凹部31开口端的圆柱体罩32通过螺栓33被安装在圆柱体 24上,由圆柱体24和圆柱体罩32形成收纳室34。
在圆柱体24的后端部安装有根据所述内圆柱25的转动动作而改变 开关模式的点火开关20,该点火开关20所具有的接触保持器35可转动 地嵌合在设于圆柱体24后端部的开关收纳孔36中,隔壁24b以隔开该 开关收纳孔36和所述收纳室34的方式设在圆柱体24上,所述第三孔30 以连通收纳室34和开关收纳孔36之间的方式设在隔壁24b中。
在所述圆柱体24的后端部装配有覆盖所述点火开关20的开关罩37, 与所述点火开关20相连的配线38从所述开关罩37延伸到外部。
如图2所明示的那样,所述内圆柱25能够依次转动到锁定位置P1、 断开位置P2以及接通位置P4,并且插入到圆柱体24中被圆柱体24所支 撑,并且在所述断开位置P2和所述接通位置P4之间的中间部设有座椅 锁解锁位置P3。
内圆柱25—体地具有转子部25a,其具有供正规的钥匙插入的有 底的钥匙插入孔39,并且与第一孔28和第二孔29嵌合;凸轮部25b, 其与该转子部25a相连且形成为曲轴状,并且收纳于所述收纳室34中; 轴部25c,其与所述转子部25a同轴且与所述凸轮部25b相连;以及开关 连接轴部25d,其为非圆形形状,并且与所述轴部25c相连。所述轴部 25c以可转动且可沿轴向移动的方式贯穿插入第三孔30中,所述开关连 接轴25d以能够进行轴向的相对移动同时阻止绕轴线的相对转动的方式 与点火开关20的所述接触保持器35嵌合连接。并且,在内圆柱25的轴 部25c和所述开关连接轴部25d之间形成有台阶部25e,在与该台阶部 25e抵接的弹簧支承板40和接触保持器35之间压縮设置有复位弹簧41 , 通过该复位弹簧41的弹力对内圆柱25向前方侧(图3和图4的左方侧) 进行弹性施力。
在所述内圆柱25的转子部25a的前部一体地突出设置有朝向半径方 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42,该凸缘部42被夹设在环状台阶部43和环状板44之间,所述台阶部43形成于圆柱体24中的第一孔28和第二孔29之 间,所述环状板44在与所述支承面27抵接的状态下通过对所述铆接用 筒部24a的铆接而固定在圆柱体24中,并且该凸缘部42被插入到圆柱 体24的第一孔28中。
此外,在内圆柱25的转子部25a中配设有多个拨动(tumbler)机构 45…,这些拨动机构45…能够与以朝向第二孔29内表面开口的形式设于 圆柱体24上的卡合槽50…相卡合,并且这些拨动机构45…被向与卡合 槽50…卡合的方向弹性施力,随着将正规钥匙插入到钥匙插入孔39中, 能够使这些拨动机构45…移位到解除与卡合槽50…的卡合的一侧,由此 能够使内圆柱25转动。
然而,如图3和图4所示,在内圆柱25的断开位置P2和接通位置 P4处,在所述复位弹簧41所发挥的弹力的作用下,前部的凸缘部42位 于与环状板44抵接的前进位置,在从断开位置P2向锁定位置Pl转动时, 以及从断开位置P2向座椅锁解锁位置P3的转动时,需要在所述转动操 作之前克服所述复位弹簧41的弹力进行推压操作,在转动到锁定位置Pl 和座椅锁解锁位置P3时,内圆柱25的所述凸缘部42位于与第一孔28 和第二孔29之间的台阶部43抵接的后退位置。
在图5中,转向锁定机构19构成为包括所述内圆柱25的凸轮部 25b;锁定销46,其被支承在圆柱体24中,并能够在与内圆柱25的轴线 正交的平面内进行滑动动作;以及连接部件47,其贯穿所述内圆柱25并 固定在所述锁定销46上。所述锁定销46以能够随着所述内圆柱25的转 动而在容许转向操作和阻止转向操作之间进行切换的方式,可滑动地被 支承在滑动孔49中,该滑动孔49设于所述圆柱体24中,并且内圆柱25 的凸轮部25b在收纳室34内与所述连接部件47连接起来。即,在连接 部件47中设有供所述凸轮部25b贯穿的连接孔48,通过使凸轮部25b形 成为曲轴状,随着内圆柱25的转动而驱动锁定销46滑动。
并且,如图5 (a)所示,在内圆柱25的断开位置P2处,使锁定销 46的前端部位于与滑动孔49的外端开口部对应的位置,如图5 (b)所 示,在内圆柱25的锁定位置P1,该前端部位于从圆柱体24中突出来的位置以阻止转向操作,进而,如图5 (c)所示,在内圆柱25的接通位置 P4,锁定销46的前端部后退至进入到所述滑动孔49内的位置。
在图6和图7中,在圆柱体24和内圆柱25之间设有第一限制单 元51,在内圆柱25进行了预定量的推压操作的状态下,该第一限制单元 51阻止该内圆柱25从座椅锁解锁位置P3向接通位置P4侧转动;第二限 制单元52,该第二限制单元52限制内圆柱25在锁定位置Pl侧的转动端 部;第三限制单元53,该第三限制单元53限制在断开位置P2处的内圆 柱25向锁定位置Pl侧转动;以及第四限制单元54,该第四限制单元54 限制内圆柱25在接通位置P4侧的转动端部。
第一限制单元51由第一抵接面55和第一限制凸部56构成,所述第 一抵接面55设于在所述内圆柱25的转子部25a和凸轮部25b的连接设 置部上,所述第一限制凸部56设于圆柱体24上,并且当内圆柱25转动 到座椅锁解锁位置P3时所述第一限制凸部56与第一抵接面55抵接,第 二限制单元52由第二抵接面57和第二限制凸部58构成,所述第二抵接 面57设于所述内圆柱25的转子部25a和凸轮部25b的连接设置部上, 所述第二限制凸部58突出设置于圆柱体24上,并且当内圆柱25转动到 锁定位置Pl时所述第二限制凸部58与第二抵接面57抵接,第三限制单 元53由第二抵接面57和第三限制凸部59构成,所述第三限制凸部59 突出设置于内圆柱24上,并且当内圆柱25转动到断开位置P2时第三限 制凸部59与第二抵接面57抵接,第四限制单元54由第三抵接面60和 第一限制凸部56构成,所述第三抵接面60设于所述内圆柱25的转子部 25a和凸轮部25b的连接设置部上。
第一抵接面55和第二抵接面57设置在内圆柱25的转子部25a与凸 轮部25b的连接设置部上,并且轴向位置相同,第三抵接面60设于较第 一抵接面55和第二抵接面57靠后侧(即凸轮部25b侧)的所述转子部 25a与凸轮部25b的连接设置部上。第一限制凸部56以如下方式突出设 置于圆柱体24中S卩,当内圆柱25进行预定量的推压操作时第一限制 凸部56可与所述第一抵接面55抵接而不与所述第三抵接面60抵接;并 且当内圆柱25进行非推压操作时第一限制凸部56可与所述第三抵接面
1660抵接而不与第一抵接面55抵接。第二限制凸部58以当内圆柱25进行 预定量的推压操作时可与所述第二抵接面57抵接的方式突出设置于圆柱 体24中,第三限制凸部59以当内圆柱25进行非推压操作时可与所述第 二抵接面57抵接而当内圆柱25进行预定量的推压操作时不与所述第二 抵接面57抵接的方式,突出设置于圆柱体24中。
并且,在非推压操作状态下,内圆柱25位于断开位置P2时,如图 6和图7所示,内圆柱25的第二抵接面57与第三限制凸部59抵接,通 过第三限制单元53限制内圆柱25从断开位置P2向锁定位置P1侧转动。 此外,当使在断开位置P2进行了预定量的推压操作的内圆柱25转动到 锁定位置P1后,如图8(a)所示,内圆柱25的第二抵接面57与第二限 制凸部58抵接,通过第二限制单元52限制内圆柱25在锁定位置Pl侧 的转动端。此外,当使在断开位置P2进行了预定量的推压操作的内圆柱 25转动到座椅锁解锁位置P3后,如图8(b)所示,内圆柱25的第一抵 接面55与第一限制凸部56抵接,通过第一限制单元51限制内圆柱25 向接通位置P4侧转动。进而,当使非推压操作状态下的内圆柱25转动 到接通位置P4后,如图8(c)所示,内圆柱25的第三抵接面60与第一 限制凸部56抵接,通过第四限制单元54限制内圆柱25在接通位置P4 侧的转动端。
在图9 图11中,圆柱锁装置21具有操作力输出机构63,该操作 力输出机构63将使内圆柱25从断开位置P2向座椅锁解锁位置P3转动 时的转动力转换成使座椅锁定机构14向座椅锁解锁侧动作的操作力并且 输出,该操作力输出机构63包括转动部件64,其可转动支撑在被所述 内圆柱25的轴部25c上;卡合部65,其以能够随着内圆柱25的预定量 的推压操作而与所述转动部件64卡合的方式, 一体地突出设置于内圆柱 25的轴部25c上;以及滑动部件66,其被支撑在圆柱体24中,并且当 处于与卡合部65卡合的状态的所述转动部件64与内圆柱25 —起转动时, 该滑动部件66随着该转动进行滑动动作。
所述转动部件64 —体地具有圆筒部64a和从该圆筒部64a的前端(图 3和图4的左端)朝向半径方向外侧伸出的凸缘部64b,并且在转动部件64上设有供所述内圆柱25的轴部25c贯通的贯通孔67;以及与所述 贯通孔67的前端相连的卡合孔68,当所述内圆柱25在断开位置P2处进 行了预定量的推压操作后,该卡合孔68可与所述卡合部65卡合。
另外,所述卡合部65从内圆柱25的轴部25c朝向半径方向外侧突 出,并且以如下方式一体地突出设置于所述轴部25c上在内圆柱25的 非推压操作状态下,所述卡合部65位于所述转动部件64前方的位置, 但是随着内圆柱25在断开位置P2处进行预定量的推压操作,所述卡合 部65位于进入到所述卡合孔68内的位置。
所述卡合孔68由供所述轴部25c的大致半个圆周贯穿的半圆部68a 和形成为以所述半圆部68a为扇柄的扇形的扇形部68b相连而成,使得 在断幵位置P2对内圆柱25进行预定量的推压操作时能够使所述卡合部 65进入到该扇形部68b中,在扇形部68b的周向的一端(图9的下端) 侧壁部形成有能够与所述内圆柱25的卡合部65抵接并卡合的抵接卡定 部69。并且,当座椅锁定机构14处于锁定状态时滑动部件66位于图9 所示位置,此时,在断开位置P2进行了预定量的推压操作的内圆柱65 的卡合部65靠近抵接卡定部69并与其对置地进入到卡合孔68内,在使 进行了预定量的推压操作后的内圆柱25从断开位置P2向座椅锁解锁位 置P3沿图9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如图12所示,通过卡合部65与抵接 卡定部69的抵接和卡合,使转动部件64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此外,使进行了预定量的推压操作后的内圆柱25从断开位置P2向 锁定位置Pl沿图9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所述卡合部65在所述扇形部 68b内移位到靠近与所述抵接卡定部69相反侧的侧壁并与该侧壁对置的 位置,从而没有力从内圆柱25作用在转动部件64上。即,转动部件64 形成为如下形状即,在进行了预定量的推压操作后的内圆柱25从断开 位置P2向锁定位置P1侧转动时,避免与内圆柱25卡合的形状。
在所述转动部件64的凸缘部64b的外周部上一体地突出设置有包围 所述圆筒部64a —部分的圆弧状的壁部70,在该壁部70与所述圆筒部 64a之间形成有圆弧状的槽71,并且如图3所示那样,在圆柱体24和转 动部件64之间设有一部分收纳在所述槽71中并且围绕所述圆筒部64a的螺旋弹簧72。并且,该螺旋弹簧72的一端与卡合凸部73卡合,该卡 合凸部73以从所述转动部件64的凸缘部64b的外周面向侧方突出的方 式一体地设置在该转动部件64的凸缘部64b上,并且,为了使螺旋弹簧 72的一端的卡合操作变得容易,从所述凸缘部64b的外周面至所述卡合 凸部73的外侧面73a形成为越向所述卡合凸部73的前端越远离内圆柱 25轴线的倾斜面。
并且,通过所述螺旋弹簧72所发挥的弹力,所述转动部件64被朝 向图9和图12的逆时针方向施力而转动,在转动部件64上设有与圆柱 体24抵接的限制部74,该限制部74限制转动部件64在所述螺旋弹簧 72的作用下朝向转动施力方向转动的转动端部。
一并参照图13,在非推压操作状态下位于内圆柱25的卡合部65和 所述转动部件64之间的限制壁部77 —体地设置于圆柱体24上,在该限 制壁部77中,设有以供所述内圆柱25的轴部25c贯通的方式大致V字 状地凹陷的转动限制部78。并且,转动限制部78形成为如下形状在座 椅锁定机构14处于锁定状态并且转动部件66在其限制部74与圆柱体24 抵接的状态时,转动限制部78与转动部件64的卡合孔68大致重合,当 从锁定位置Pl到断开位置P2之间对内圆柱25进行推压操作时,能够使 内圆柱25的卡合部65不与限制壁部77接触地在所述转动限制部78通 过。此外,在锁定位置P1处释放对内圆柱25的推压操作力后,内圆柱 25以所述卡合部65从转动部件64的卡合孔68开始通过所述转动限制部 78的方式复位到前方位置。
此外,在断开位置P2进行不足预定量的推压操作时,使内圆柱25 向座椅锁解锁位置P3侧转动后,所述卡合部65与转动限制部78抵接, 限制了内圆柱25向座椅锁解锁位置P3侧的转动。
再次回到图9 图12,在所述圆柱体24的与所述转动部件64对应 的位置处,设有与所述收纳室34相连通的收纳凹部79,该收纳凹部79 朝向与圆柱体罩32相反侧开口,即朝向圆柱体24安装到转向立管18上 的安装面80开口,盖部件81A与该安装面80处于同一平面,该盖部件 81A以封闭所述收纳凹部79的朝向所述安装面80的开口端的方式,通
19过多个(例如一对)螺纹部件82、 82 (参照图11)安装到圆柱体24上。 并且,盖部件81A以夹设在圆柱体24和车身的转向立管18之间的方式 安装在圆柱体24上。
所述收纳凹部79形成为在与内圆柱25和锁定销46的轴线正交的平 面内沿上下方向较长地延伸的矩形形状,在该收纳凹部79的两侧壁上设 有面对所述盖部件81A侧的一对台阶部83、 83。并且,以使所述滑动部 件66的所述转动部件64侧的两个侧面与所述台阶部83…滑动接触,并 且使与所述转动部件64相反侧的另一面与所述盖部件81A滑动接触的方 式,将滑动部件66可滑动地收纳于收纳凹部79中。 一体地突出设置于 盖部件81A上的引导凸部84嵌合于设在所述滑动部件64的引导凹部85中。
在所述滑动部件66的与所述转动部件64对置的一个面的两侧,设 有沿该滑动部件66的滑动方向较长地延伸的嵌合凹部86、 86。另一方面, 在转动部件64上一体地设有从其限制部74向滑动部件66侧延伸的一对 臂部87、 87,这些臂部87…的前端部与所述两嵌合凹部86…嵌合。此外, 在滑动部件66的上部一体地突出设置有截面为圆形的凸部88,作为螺旋 弹簧构成的复位弹簧89以其一部分围绕所述凸部88的方式被压縮设置 于滑动部件66的上部和圆柱体24之间。该复位弹簧89发挥弹力对滑动 部件66朝向使其与所述转动部件64的两臂部87…抵接的一侧施力,滑 动部件66随着转动部件64的转动而滑动。
并且,当内圆柱25位于断开位置P2且所述转动部件64如图9所示 处于限制部74与圆柱体24抵接的状态时,滑动部件66位于图9 图11 所示的下限位置,当随着进行了预定量的推压后的内圆柱25从断开位置 P2向座椅锁解锁位置P3转动,转动部件64沿图12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 动时,滑动部件66克服复位弹簧89的弹力而移位到上限位置,并且凸 部88与圆柱体24抵接。
线缆15为将内线缆91可移动地贯通外线缆90而构成的牵拉线缆, 设于外线缆90的一端的支撑筒92与一体地设置于所述盖部件81A上且 位于圆柱体24下方的支撑板部93卡合。g卩,在盖部件81A上一体地突出设置有延伸板部94,该延伸板部94与安装面80处于同一平面并且延 伸至圆柱体24的下方,该延伸板部94的前端与所述支撑板部93成直角 并且一体地连接设置。而且,在所述支撑板部93的两侧和延伸板部94 的两侧一体地连接设置有三角形形状的增强板部95、 96。而且,在所述 支撑板部93和所述延伸板部94上设有用于使所述支撑筒92与支撑板部 93卡合的开口部98。
从所述支撑筒92中突出的内线缆91的一端部移动自如地贯通圆柱 体24的与所述支撑板部93对置的下部端壁,固定连接于内线缆91 一端 的卡定体101以与所述下部端壁的内表面抵接并卡定的方式收纳在滑动 部件66的引导凹部85中。g卩,滑动部件66和线缆15的连接部以被夹 设在圆柱体24和车身的转向立管18之间的方式配设于圆柱体24内且在 向所述转向立管18上安装的安装面18侧。
所述卡定体101形成为短圆柱状,内线缆9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该卡 定体IOI的长边方向中央部。并且,在座椅锁定机构14的锁定状态下位 于下限位置的所述滑动部件66构成为,随着与在断开位置P2进行了预 定量的推压操作的内圆柱25转动到座椅锁解锁位置P3位置的转动操作 相对应的所述转动部件64的转动,所述滑动部件66移位到如图12所示 的上限位置为止,随着该滑动部件66的滑动动作,由该滑动部件66对 所述线缆15作用有牵引该线缆15的操作力,由此座椅锁定机构14被解 锁。
在所述圆柱体24和所述盖部件81A中设有狭缝99,该狭缝99在所 述滑动部件66与卡定体101抵接并卡定的状态下,供所述内线缆91的 一端部贯穿,在所述滑动部件66的下部端壁上,以供内线缆91的一端 部贯穿的方式设有与所述狭缝99连通的贯通槽100。
另外,由于所述卡定体101容易与滑动部件66卡合并连接,所以固 定连接于线缆15中的内线缆91的一端的卡定体101,沿与由所述滑动部 件66对该线缆15作用的操作力的作用方向不同的方向,从偏离滑动部 件66的位置向滑动部件66侧移动,从而与该滑动部件66卡合并连接。
艮口,在从所述收纳凹部79向侧方偏移的位置处,在所述盖部件81A上设有可供所述卡定体101贯穿的插入孔103 (参照图9),在圆柱体24 中设有与所述插入孔103连通的插入凹部104,在所述滑动部件66上设 有在其下限位置将所述插入凹部104与引导凹部85之间连接起来的联络 槽105。并且,通过将从插入孔103插入到插入凹部104中的卡定体101 移位到位于下限位置的滑动部件66侧,从而将卡定体101收纳在引导凹 部85中,并使其与滑动部件66抵接并卡合。
此外,在盖部件81A上与所述联络槽105对应地设有狭缝106,该 狭缝106在将卡定体101从所述插入凹部104向滑动部件66侧移位时供 内线缆91的一端部移动。
接着,对该第一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内圆柱25—体地具有开关 连接轴部25d和凸轮部25b,并且一体地设有卡合部65,所述开关连接 轴部25d以能够在受限范围内沿轴向相对移动且不能相对于点火开关20 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点火开关20连接,所述凸轮部25b构成转向锁定机构 19的一部分,该内圆柱25插入到圆柱体24中并由圆柱体24所支撑,并 且在对内圆柱25执行从接通位置P2到座椅锁解锁位置P3的转动操作时, 在该转动操作前需要对该内圆柱25进行预定量的推压操作,构成操作力 输出机构63的一部分的转动部件64具有抵接卡定部69,并且被可转动 地支撑在所述内圆柱25中,所述抵接卡定部69随着断开位置P2的预定 量的推压操作而与所述卡合部65抵接并卡合。
因此以部件个数减少了的简单的结构就能够得到具有点火开关20 的接S/断开功能、转向锁定功能以及向座椅锁定机构14输出操作力的操 作力输出功能。进而,由于构成操作力输出机构63的一部分的所述转动 部件64被旋转自如地支撑在内圆柱25中,因此能够高精度地确定内圆 柱25的卡合部65与转动部件64的抵接卡定部69的相对配置,能够实 现可靠的抵接与卡合。
此外,由于在圆柱体24中设有转动限制部78,且在断开位置P2进 行了不足预定量的推压操作时,该转动限制部78与卡合部65抵接,从 而阻止了内圆柱25向座椅锁解锁位置P3侧的转动,因此只要通过在断 开位置P2可靠地推压使内圆柱25预定量无法使该内圆柱25的卡合部65
22与转动部件64的抵接卡定部69抵接并卡合,转动限制部78就会阻止内 圆柱25向座椅锁解锁位置P3侧转动,从而能够通过对内圆柱25进行预 定量的推压操作形成的可靠的抵接和卡合使转动部件64转动。
此外,座椅锁解锁位置P3设定在断开位置P2和接通位置P4之间, 在圆柱体24和内圆柱25之间设有第一限制单元51,该第一限制单元51 在内圆柱25进行了预定量的推压操作的状态下阻止该内圆柱25从座椅 锁解锁位置P3向接通位置P4侧转动,因此当在断开位置P2对内圆柱 25进行推压操作时,该内圆柱25从座椅锁解锁位置P3向接通位置P4 侧的转动被阻止,因此不会在向座椅锁定机构14输出操作力时意外地将 点火开关20地置为接通状态,不会增大电池的电力消耗量。
此外,内圆柱25插入到圆柱体24中并为圆柱体24所支撑,并且在 内圆柱25从断开位置P2向锁定位置Pl进行转动操作时要求在该转动操 作之前进行预定量的推压操作,转动部件64形成为在进行了预定量的推 压操作后的内圆柱25从断开位置P2向锁定位置P1侧转动时,可避免其 与内圆柱25卡合的形状,因此使在断开位置P2进行了推压操作后的内 圆柱25转动到锁定位置P1侧后,内圆柱25的转动不会传递到转动部件 64,能够仅使转向锁定机构19可靠地动作。
进而,由于在圆柱体24和内圆柱25之间设有限制内圆柱25在锁定 位置Pl侧的转动端部的第二限制单元52、限制内圆柱25在断开位置P2 向锁定位置Pl侧转动的第三限制单元53、以及限制内圆柱25在接通位 置P4侧的转动端部的第四限制单元54,因此通过设置在一体地包括开关 连接轴部25d、凸轮部25b以及卡合部65的内圆柱25与圆柱体24之间 的第二 第四限制单元52 54,能够可靠地确定锁定位置P1、断开位置 P2和接通位置P4,从而能够紧凑地构成能够可靠地切换点火开关20的 接通/断开功能以及转向锁定功能的结构。
并且,构成操作力输出机构63的一部分的滑动部件66与线缆15的 连接部以被夹设在圆柱体24和车身的转向立管18之间的方式在靠车身 的安装面80侧配设于圆柱体24内,因此在将圆柱体24安装在车身侧的 状态下,滑动部件66与线缆15的连接部被圆柱体24和车身的转向立管18覆盖,能够防止对滑动部件66与线缆15的连接部的不当接触并维持 滑动部件66与线缆15的连接状态,从而能够防止座椅锁定机构14的被 锁定状态被意外地解除。
此外,由于固定连接在线缆15 —端的卡定体101沿与由滑动部件 66对线缆15作用的操作力的作用方向不同的方向,从偏离滑动部件66 的位置向滑动部件66侧移动,并与该滑动部件66卡合进行连接,因此 能够无需用于将线缆15与滑动部件66连接的特殊部件,部件个数减少, 同时不会因滑动部件66的滑动动作而解除其与线缆15的连接,就能够 将线缆15连接到滑动部件66。
实施例2
参照图14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对与图1 图13的第 一实施例中对应的部分标以相同的参考符号并且仅在图中示出,省略其 详细说明。
在圆柱体24上,与其安装面80处于同一平面的盖部件81B被安装 成夹设在圆柱体24和车身的转向立管18之间,在该盖部件81B上一体 地设有向圆柱体24的下方延伸的延伸板部94和与延伸板部94的前端垂 直地连接设置的支撑板部93,并且一体地设有罩部97。
并且,所述罩部97形成为覆盖线缆15的内线缆91中的、配置在圆 柱体24和将所述外线缆卯固定到圆柱体24上的固定部(即支撑筒92 卡合到支撑板部93的卡合部)之间的部分。
根据第二实施例,利用盖部97覆盖内线缆91的配置在圆柱体24和 将外线缆90固定到圆柱体24上的固定部之间的部分,该盖部97 —体地 设置在以被夹设在圆柱体24和车身之间的方式安装在圆柱体24上的盖 部件81A上,因此防止了对线缆15圆柱体侧的不当碰触,更为可靠地防 止座椅锁定机构14的被锁定状态被意外解除。
在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 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权利要求
1. 一种车辆用圆柱锁装置,该车辆用圆柱锁装置包括固定的圆柱体(24);内圆柱(25),其插入到所述圆柱体(24)中,并被所述圆柱体(24)支撑为可在受限范围内沿轴向移动和转动;点火开关(20);转向锁定机构(19),其阻止转向柄(16)的转向操作;以及操作力输出机构(63),其将所述内圆柱(25)的转动力转换成对外部机构(14)的操作力并输出,该车辆用圆柱锁装置绕所述内圆柱(25)的转动轴线设定有如下位置断开位置(P2);接通位置(P4),随着所述内圆柱(25)从所述断开位置(P2)向一侧转动而使所述点火开关(20)成为接通状态;锁定位置(P1),随着所述内圆柱(25)从所述断开位置(P2)向另一侧转动而使所述转向锁定机构(19)向阻止转向的一侧动作;以及操作力输出位置(P3),随着所述内圆柱(25)从所述断开位置(P2)向所述一侧或者另一侧转动而从所述操作力输出机构(63)输出操作力,在执行将所述内圆柱(25)从所述断开位置(P2)开始向所述锁定位置(P1)或者向相对于所述断开位置(P2)配置于与所述操作力输出位置(P3)相同侧的所述接通位置(P4)的转动操作、以及将所述内圆柱(25)从所述断开位置(P2)向所述操作力输出位置(P3)的转动操作中的任一种转动操作时,在该转动操作之前,需要对所述内圆柱(25)进行预定量的推压操作,该车辆用圆柱锁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内圆柱(25)一体地包括开关连接轴部(25d),该开关连接轴部(25d)以能够在受限范围内沿轴向相对移动且不能够相对于所述点火开关(20)转动的方式与该点火开关(20)连接;以及构成所述转向锁定机构(19)的一部分的凸轮部(25b),将所述内圆柱(25)以如下方式插入到所述圆柱体(24)中并由该圆柱体(24)支撑在执行将所述内圆柱(25)从所述断开位置(P2)向所述操作力输出位置(P3)的转动操作时,在该转动操作之前需要进行预定量的推压操作,转动部件(64)构成所述操作力输出机构(63)的一部分并且设有抵接卡定部(69),该转动部件(64)以可转动的方式被所述内圆柱(25)支撑,该内圆柱(25)上一体地设有卡合部(65),该卡合部(65)可随着所述内圆柱(25)在所述断开位置(P2)进行的所述预定量的推压操作而与所述抵接卡定部(69)抵接并卡合,在所述圆柱体(24)中设有转动限制部(78),当所述内圆柱(25)在所述断开位置(P2)进行的推压操作不足所述预定量时,该转动限制部(78)与所述卡合部(65)抵接并阻止所述内圆柱(25)向所述操作力输出位置(P3)侧转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圆柱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力输出位置(P3)设定在所述切断位置(P2)和所述接通位置(P4)之间,在所述圆柱体(24)和所述内圆柱(25)之间设有限 制单元(51),该限制单元(51)在所述内圆柱(25)进行了预定量的推 压操作的状态下阻止该内圆柱(25)从所述操作力输出位置(P3)向所 述接通位置(P4)侧转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圆柱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圆柱(25)以如下方式插入到所述圆柱体(24)中并由该圆柱体(24)支撑在对所述内圆柱(25)执行从所述断开位置(P2)向 所述锁定位置(Pl)的转动操作时,在该转动操作之前需要对所述内圆 柱(25)进行预定量的推压操作,所述转动部件(64)形成为如下形状在进行了预定量的推压操作 后的所述内圆柱(25)从所述断开位置(P2)向所述锁定位置(Pl)侧 转动时,避免与所述内圆柱(25)卡合。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圆柱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圆柱体(24)和所述内圆柱(25)之间设有限制所述内圆柱(25)在所述锁定位置(Pl)侧的转动端部的第二限制单元(52);限 制所述内圆柱(25)在所述断幵位置(P2)朝向所述锁定位置(Pl)侧 转动的第三限制单元(53);以及限制所述内圆柱(25)在所述接通位置(P4)侧的转动端部的第四限制单元(54)。
5. —种车辆用圆柱锁装置,其包括固定的圆柱体(24);内圆柱(25),其插入到所述圆柱体(24)中,并被所述圆柱体(24)支撑为可在受限范围内沿轴向移动和转动;点火开关(20);转向锁定机构(19),其阻止转向柄(16)的转向操作;以及操作力输出机构(63),其将所述内圆柱(25)的转动力转换成对外部机构(14)的操作力并输出,该车辆用圆柱锁装置绕所述内圆柱(25)的转动轴线设定有如下位置断开位置(P2);接通位置(P4),随着所述内圆柱(25)从所述断开位置(P2)向一侧转动而使所述点火开关(20)成为接通状态;锁定位置(Pl),随着所述内圆柱(25)从所述断开位置(P2)向另一侧转动而使所述转向锁定机构(19)向阻止转向的一侧动作;以及操作力输出位置(P3),随着所述内圆柱(25)从所述断开位置(P2)向所述一侧或者另一侧转动而从所述操作力输出机构(63)输出操作力,在执行将所述内圆柱(25)从所述断开位置(P2)开始向所述锁定位置(Pl)或者相对于所述断开位置(P2)配置于与所述操作力输出位置(P3)相同侧的所述接通位置(P4)的转动操作、以及将所述内圆柱(25)从所述断开位置(P2)向所述操作力输出位置(P3)的转动操作中的任一种转动操作时,在该转动操作之前,需要对所述内圆柱(25)进行预定量的推压操作,该车辆用圆柱锁装置的特征在于,构成操作力输出机构(63) —部分的动作部件(66)经由传动索(15)与所述外部机构(14)连接,所述动作部件(66)与所述传动索(15)的连接部以被夹设在所述圆筒体(24)和所述车身之间的方式配设在所述圆柱体(24)内且位于安装到车身上的安装面(80)侧。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圆柱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沿与所述动作部件(66)对所述传动索(15)作用的操作力的作用方向不同的方向,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索(15) —端的卡定体(101)从偏离所述动作部件(66)的位置向所述动作部件(66)侧移动,并与该动作部件(66)卡合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辆用圆柱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索(15)为这样形成的牵拉线缆在一端部固定于圆柱体(24)中的外线缆(90)内,移动自如地贯穿与所述动作部件(66)连接的内线缆(91),利用与所述圆柱体(24) —体的盖部、或者以被夹设在所述圆柱体(24)和所述车身之间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圆柱体(24)上的盖部(97),将所述内线缆(91)的、配置于所述圆柱体(24)与将所述外线缆(90)固定在所述圆柱体(24)上的固定部之间的部分覆盖起来。
全文摘要
一种车辆用圆柱锁装置,其将一体地具有开关连接轴部(25d)和凸轮部(25b)的内圆柱(25)插入并支撑在圆柱体(24)中,并且在对该内圆柱(25)进行从断开位置向操作力输出位置的转动操作时,在该转动操作之前需要对内圆柱进行预定量的推压操作;构成操作力输出机构(63)的一部分并且设有抵接卡定部的转动部件(64),以可转动的方式被内圆柱(25)支撑,该内圆柱(25)上一体地设有卡合部(65),随着内圆柱在断开位置的预定量的推压操作,该卡合部与抵接卡定部抵接并卡合;在圆柱体(24)中设有转动限制部(78),当内圆柱在断开位置进行的推压操作不足预定量时,转动限制部与卡合部(65)抵接从而阻止内圆柱(25)向操作力输出位置侧转动。由此,以部件个数减少了的简单的结构,就能够得到具有点火开关的接通/断开功能、转向锁定功能以及向外部机构输出操作力的操作力输出功能。
文档编号B60R25/02GK101506455SQ20078003145
公开日2009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24日
发明者矢野仁士 申请人: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