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总泵放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7238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动总泵放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维修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动总泵放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动总泵维修时,需将制动总泵泵体的空气排空。习用的排气方法是,将制 动总泵1'架于车上与油管2'及制动分泵3'连接,然后通过制动分泵3'的放气螺钉孔进 行排气,需反复不停的踩刹车及旋紧和放松放螺钉孔直到排空,此法因为连接管路2'长不 易将泵体的空气排空,等泵体排空时一定会浪费很多的刹车油且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大大减少排气时间、节省刹车油的制动总泵放 气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制动总泵放气装置,它由油管架、油管和油管接头组成;所述的 油管架的两侧具有两个可让油管穿入的导孔,该导孔的径向尺寸与油管的径向尺寸相应, 油管架中部为可夹持在制动总泵油壶上壁上的弹性夹子;所述的油管一端与油管接头固定 连接,油管的另一端可穿过夹持在制动总泵油壶上壁上的油管架的导孔而深入油壶缸体底 部。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由油管架、油管和油管接头组成。油管接头与油
管连接后将油管架夹在泵体上两油管插进油管架的导孔直到缸体油壶底,再将油管接头锥
度端插进出油孔,使出油孔与油壶连通,这样排出的油和空气就会通往油壶,通过刹车油对
油管口进行密封起到一种进开回闭的自动作用,减少了去堵出油孔的麻烦,只需来回推动
活塞,便可迅速排净泵体内部空气,可大大减少排气时间,节省刹车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习用排气方法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制动总泵放气装置,它由油管架1、油管2和 油管接头3组成。 所述的油管架1的两侧具有两个可让油管2穿入的导孔ll,该导孔11的径向尺 寸与油管2的径向尺寸相应,油管架1中部为可夹持在制动总泵油壶10上壁上的弹性夹子 12 ;所述的油管2 —端与油管接头3固定连接,油管2的另一端可穿过夹持在制动总泵油壶
310上壁上的油管架1的导孔11而深入油壶10缸体底部。[001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将油管接头3与油管2连接后将油管架1的弹性夹子12夹在泵体上,两油管分别插进油管架1的导孔11直到缸体油壶10底,再将油管接头3锥度端插进出油孔,使出油孔与油壶IO连通,这样排出的油和空气就会通往油壶IO,通过刹车油对油管口进行密封起到一种进开回闭的自动作用,减少了去堵出油孔的麻烦,只需来回推动活塞,便可迅速排净泵体内部空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油管架的结构可有多种,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制动总泵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油管架、油管和油管接头组成;所述的油管架的两侧具有两个可让油管穿入的导孔,该导孔的径向尺寸与油管的径向尺寸相应,油管架中部为可夹持在制动总泵油壶上壁上的弹性夹子;所述的油管一端与油管接头固定连接,油管的另一端可穿过夹持在制动总泵油壶上壁上的油管架的导孔而深入油壶缸体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动总泵放气装置,它由油管架、油管和油管接头组成。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油管接头与油管连接后将油管架夹在泵体上两油管插进油管架的导孔直到缸体油壶底,再将油管接头锥度端插进出油孔,使出油孔与油壶连通,这样排出的油和空气就会通往油壶,通过刹车油对油管口进行密封起到一种进开回闭的自动作用,减少了去堵出油孔的麻烦,只需来回推动活塞,便可迅速排净泵体内部空气,可大大减少排气时间。
文档编号B60T17/00GK201484404SQ200920139600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0日
发明者张印华, 柯伟, 程炳根 申请人:厦门永裕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