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型交叉滚道式等速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2490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型交叉滚道式等速接头的制作方法
移动型交叉滚道式等速接头
背景技术
将轴连接至驱动装置的等速接头(constant velocity joints)是汽车中的常见元件。驱动装置通常具有用于接收接头的输出轴或输入轴。通常,驱动装置是轴箱、分动箱、变速器、动力输出(take-off)装置或其他扭矩装置,其全部都是汽车中的常见元件。通常,将一个或两个接头装配到轴以形成传动或驱动轴总成。传动轴总成可以例如在一端连接到变速器的输出轴,并在另一端连接到差速器的输入轴。轴可以是实心的或管状的,其中端部适于将轴附接到接头的内圈。等速接头的外圈可以连接到驱动装置。接头的内圈通常压合、花键接合或钉到轴上,使接头的外圈能够螺栓接合或压合到特定驱动装置的轮毂连接头、凸缘或短轴(stubshaft)。在传动轴的另一端,当将轴连接在两个驱动装置之间时,对第二驱动装置进行类似的连接。机动车辆可以使用传动轴或驱动轴来将扭矩经由等速接头从输入装置传递到输出装置,例如,从前驱动装置传递到例如后轮和全轮驱动车辆中的后桥差速器。传动轴也被用来将扭矩和旋转运动传递到四轮驱动车辆中的前桥差速器。具体而言,在车辆的前驱动装置和后桥之间存在较大距离时,通常使用由中间接头连接的两件式传动轴。类似地,内侧和外侧轴驱动器通常使用在机动车辆中以将扭矩从差速器传递到车轮。扭矩传递通过使用由以上述所指方式装配到互连轴的一个或两个接头组成的传动轴总成来实现。可以使用的接头类型包括Cardan、Hooke或Rzeppa型的万向接头。通常,在期望或需要等速旋转或等速运动的变速器的情况下,采用Rzeppa型等速接头。等速接头包括三球销式接头、双偏置式接头以及具有移动的(Plunging)或固定的运动的能力的交叉槽式设计。三球销式等速接头将滚轴或耳轴用作扭矩传递构件,而其他等速接头类型将滚珠用作扭矩传递构件。这些类型的装配到互连轴的接头应用在前轮驱动车辆的内侧轴和外侧轴驱动器中以及允许角联接(articulation)或轴向运动的后轮驱动、全轮驱动和四轮驱动车辆中存在的传动轴上。在固定和移动类型的等速接头之间,由于滑动力以及由接头公差引起的撞击声,移动型接头通常经受更多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NVH”)问题。交叉滚道式(cross-track)等速接头的扭矩传递能力也受其转动惯量影响,转动惯量主要取决于等速接头的零件的最大半径,而非其质量。从而,将期望具有一种改进的交叉滚道式等速接头,其得益于扭矩传递与半径的关系,以减少总成的质量。此外,为特定应用提供减少的包装尺寸的交叉滚道式等速接头也将是有利的。同样,具有最佳比例的交叉滚道式等速接头将提供额外的益处,例如重量的减轻、包装尺寸控制、减少的零件包封和/或零件偏转(runout)、改进的振动衰减、改进的单位包装尺寸的强度以及改进的单位重量的扭矩传递能力。


图I是采用示例性移动型交叉滚道式等速接头的示例性四轮驱动车辆的汽车驱动系统的平面图。图2是该示例性等速接头的分解透视图。
图3A示出了该示例性等速接头的外部接头部分。图3B是用于外圈的外圈滚珠滚道的示意图。图3C是用于该示例性等速接头的滚珠的放大图,示出该滚珠接合等速接头的外部接头部分的外圈。
图4A是用于该示例性等速接头的保持架的侧边横截面视图。图4B是该保持架的前横截面视图。图5A是该示例性等速接头的内部接头部分的侧边横截面视图。图5B是该示例性等速接头的内部接头部分的前正视图。图5C是用于该示例性等速接头的内部接头部分的内圈滚珠滚道的示意图。图是用于该示例性等速接头的滚珠的放大图,示出该滚珠接合等速接头的内部接头部分的内圈。图6A和图6B提供标识出该示例性等速接头的各种设计参数及其对应范围的表格。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考下面的讨论并还参考附图,详细示出所公开的系统和方法的示意性方案。尽管附图表示一些可能的方案,但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某些特征可能被夸大、被移除或被部分剖面以更好地说明和解释所公开的装置。另外,本文所提出的描述并不意图详尽说明或相反地将权利要求限制或限定到附图所示以及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和构造。虽然装置就在车辆中使用的示例性交叉滚道式等速接头(CVJ)方面进行了描述,但下面的设备能够适用于各种用途,包括汽车驱动轴、使用传动轴的动力系统或需要CVJ用于扭矩传递的其他车辆和非车辆应用。一种用于典型四轮驱动车辆的示例性驱动系统10示出在图I中。虽然示出并描述了一种四轮驱动系统,但这里提出的概念可以应用到单驱动装置系统或多驱动装置系统,包括仅后轮驱动的车辆,仅前轮驱动的车辆、全轮驱动车辆和四轮驱动车辆。示例性驱动系统10包括连接到变速器14和动力输出装置(PTU) 16的发动机12。前差速器18具有前右侧半轴20和前左侧半轴22,其各自连接到车轮24并将动力输送到车轮。附接到右侧半轴20和左侧半轴22的端部的是等速接头26。传动轴28将变速器18连接到后差速器30。后差速器30包括后右侧半轴32和后左侧半轴34,其各自具有附接到其一个端部的车轮24。等速接头26位于连接到车轮24和后差速器30的半轴32、34的两个端部上。传动轴28可以是包括若干高速等速接头26和高速轴支撑轴承36的两件式传动轴。传动轴28包括第一和第二互连轴38、40。轴20、22、38、40、32、34可以是实心的或管状的,其中端部适于将各轴附接到适于特定应用的特定等速接头26。即使车轮或传动轴28由于转向或车辆悬挂的升高和降低而具有改变的角度,等速接头26也通过传动轴28将动力传递到车轮24。等速接头26可以是多种接头类型中的任一种,包括但不限于移动型三球销式、交叉槽式接头、固定式接头、固定三球销式接头或双偏置式接头,其全部都是用于标识不同种类的等速接头26的公认术语。等速接头26允许以在汽车的日常驾驶中在这些车辆的半轴和传动轴中通常遇到的工作联接角在接头内的等速扭矩传递。可选地,各个等速接头可以用任何其他类型的接头来替换。这样,图I中以26或36标识的等速接头中的任一种可以包括等速接头。因为等速接头的扭矩传递能力受其转动惯量影响,转动惯量取决于等速接头零件的最大半径,而受等速接头零件的质量影响较少,使交叉滚道式等速接头具有得益于扭矩/半径传递关系的最佳比例以减少系统的质量或最优化其性能会是有利的。参照图2以及图3A至图3C,一种示例性交叉滚道式等速接头42可以包括具有限SRgDbtffe的大体圆柱形内面46和限定外径Dqk的大体圆柱形外面48的环形外圈44。外圈44具有限定轴向外圈长度0 的正面50和背面52。设置在外圈44的内面46上的是第一和第二外滚珠滚道54和56。各个外滚珠滚道54和56具有滚道深度tD,其对应于从内面46分别至外滚珠滚道48和50的底部58和60测得的径向距离。外滚珠滚道54、56具有基本相同的滚道深度tD。外滚珠滚道54、56从正面50穿过外圈44的整体长度0 延伸到背面52。外圈44可以固定到如图I所示的例如PTU 16的驱动装置的驱动轴、前差速器18和后差速器30,或能够将扭矩传递到等速接头42或将扭矩从等速接头42传递出的任何其他构件。可以使用各种方式来将外圈46附接到对应的驱动轴。例如,外圈46可以使用接收在从正面50纵向穿过外圈46延伸到背面52的对应螺栓孔62中的多个螺栓而固定到驱动轴。根据特定应用的需要,还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参见图2以及图5A至图5D,设置在外圈44内的是内圈64,内圈64具有外面66以及内第一和第二滚珠滚道68和70。如纵向剖面(图5A)所不,内圈64的外面66具有被内滚珠滚道68、70中断的大体屋顶形的轮廓。外面还可以具有多种其他轮廓中的任一种,包括但不限于如圆形、椭圆形、抛物线和线形等。屋顶形外面66包括大体圆柱形的中部区72,相切地邻接中部区72的大体锥形的表面部分74设在中部区72的侧面。中部区72限定内圈64的最大外径DIK。内圈64具有限定轴向内圈长度1 的正面76和背面78。内滚珠滚道68和70具有滚道深度td,其对应于从内圈的外面66的中部区72分别至内滚珠滚道68和70的底部80和82测得的径向距离。内滚珠滚道68、70具有基本相同的滚道深度tD。内滚珠滚道68、70从正面76穿过内圈64的整体长度1 延伸到背面78。内圈64可以包括从正面76纵向穿过内圈延伸到背面78的中心孔86。孔86的内表面包括一系列的纵向齿88,其限定具有长度LS的花键90。孔86被构造用于旋转地固定插入相应构造的驱动轴,例如驱动装置的大轴(journal shaft)或能够将扭矩传递到等速接头42的任何其他构件。内圈64的花键90和接收在孔86中的驱动轴的花键之间的接触点限定花键节圆直径PCDspline。从花键的外径到内滚珠滚道68、70的底部80、82的距离对应花键内距Sik。参见图2至图5D,具有直径“d”的多个滚珠90引导在每种情况下都由一个外第一滚珠滚道54和一个内第一滚珠滚道68以及一个外第二滚珠滚道56和一个内第二滚珠滚道70组成的成对滚珠滚道中。保持架92设置在外圈44和内圈64之间,并包括圆周分布的窗口 94,滚珠90接收在窗口 94中。具体参见图4A和图4B,保持架92包括一套交替设置在保持架圆周上的长窗口 96和短窗口 98。大窗口 96具有周长L。,并接收引导在由外第二滚珠滚道56和内第二滚珠滚道70组成的滚道对中的滚珠90。小窗口 98具有周长Ls,并接收弓I导在由外第一滚珠滚道54和内第一滚珠滚道68组成的滚道对中的滚珠90。长和、短窗口 96、98各自具有宽度W。,在窗口的圆周内表面102和接收在窗口中的滚珠90的外周之间产生滚珠窗口间隙100。保持架92具有内面104和外面106。如纵向剖面(图4A)所示,内面104包括大体圆柱形的凹陷中部区108,相切地邻接中部区108的大体圆柱形的表面部分110设在中部区108侧面。中部区108限定最大保持架内径Di,并且邻接的圆柱形的表面部分110限定最小保持架内径屯。如纵向剖面(图4A)所示,保持架92的外面106具有被窗口 94中断的大体峰状轮廓。外面106包括大体拱形的中部区112,相切地邻接中部区112的大体锥形的表面部分114设中部区112侧面。中部区112限定保持架92的最大外径%。保持架92具有限定轴向保持架长度B的正面116和背面118。如纵向剖面(图4A)所示,保持架92具有侧边横截面面积120,其由保持架外面106的锥形区114、保持架内面104的圆柱形区110、窗口圆周边缘102以及保持架92的正和背面116、118界定。如圆周剖面(图4B)所示,保持架92还具有中心横截面面积122,其由保持架外面106的中部区112、保持架内面104的中部区108以及相邻的长和短窗口 96、98的外围端面124界定。继续参照图3A至图5D,包括外和内第一滚珠滚道54、68的第一对滚道以及包括外和内第二滚珠滚道56、70的第二对滚道交替地设置在内和外圈64、44各自的圆周上。在每两个在圆周方向彼此相邻设置的内第一和第二滚珠滚道68、70之间形成多条筋126。类似地,在每两个在圆周方向彼此相邻设置的外第一和第二滚珠滚道54、56之间形成多条筋128。在每种情况下,两个第一对滚珠滚道54、68和两个滚珠90相对于接头纵向中轴A-A彼此直径上对置地放置。同样地,在每种情况下,两个第二对滚珠滚道56、70和两个滚珠90相对于接头纵向中轴A-A彼此直径上对置地放置。接头对齐,以便外圈44的纵向中轴B-B与内圈64的纵向中轴C-C基本对齐,只有引导在成对的第一滚珠滚道54、68中的滚珠90传递扭矩,而用于控制滚珠保持架92的轴向力存在于由成对的第二滚珠滚道56、70引导的滚珠90上。当接头连接时,引导在成对的第二滚珠滚道56、70中的滚珠90也可以传递扭矩。传递的扭矩量取决于接头的联接角。外第一和第二滚珠滚道54、56具有大体椭圆形的横截面轮廓,如图3C所示。引导在外第一和第二滚珠滚道54、56中的滚珠90在位于半径Raffi上的两点93、95处接合滚道。安装在直径上对置的滚珠滚道54、56中的一对滚珠90的中心点97限定外圈节圆直径POT。。类似地,内第一和第二滚珠滚道68、70具有大体椭圆形的横截面轮廓,如图所示。引导在内第一和第二滚珠滚道68、70中的滚珠90在位于半径RaK上的两点99、101处接合滚道。安装在直径上对置的滚珠滚道68、70中的一对滚珠90的中心点97限定内圈节圆直径 PCD115为了讨论的目的,等速接头42被示出包括四对轴向平行的滚珠滚道54、68和四对接头轴线相交的滚珠滚道56、70。成对的滚珠滚道交替地设置在内和外圈64、44各自的圆周上,并接收总共八个滚珠90。然而,应当理解,等速接头42还可以被构造成包括三对或五对轴向平行的滚珠滚道54、68和对应数量对的接头轴线相交的滚珠滚道56、70,轴向平行 的滚珠滚道54、68和接头轴线相交的滚珠滚道56、70在内和外圈的圆周上交替,并根据所采用的滚珠滚道对的数量接收总共六个或十个滚珠90。在接头对齐的情况下,外第一滚珠滚道54和内第一滚珠滚道68分别具有轴向平行的中心线130、132。第一滚珠滚道54、68与滚珠90共同工作以在内圈64和外圈44之间传递扭矩,同时对滚珠保持架92提供很少的控制或不提供控制。在接头对齐的情况下,夕卜第二滚珠滚道56在径向视图中与接头纵向中轴A-A形成外滚道角TAot。在接头对齐的情况下,对应相反的内第二滚珠滚道70在径向视图中相对于接头纵向中轴A-A具有相等和相反的内滚道角TAIK。这种设置产生在径向视图中彼此相交的内和外第二滚珠滚道58、50各自的中心线136、134。由每对内和外第二滚道70、56接收的滚珠90其中心点97位于第二对滚珠滚道56、70的中心线134、136的相交点处。
以相对于接头纵向中轴A-A呈内滚道角TAik设置的内圈64的第二内滚珠滚道70全部相对于彼此共向地斜倾。类似地,外圈44的对应相反的第二外滚珠滚道56全部相对于彼此共向地斜倾。接收在滚珠保持架92的窗口 94中的滚珠90控制滚珠保持架92在等速接头42内的定位。接收在第一滚珠滚道对54、68中的滚珠90和接收在第二滚珠滚道对56、70中的滚珠90的中心对称设置导致接头对齐时两个扭矩传递滚珠90和两个控制滚珠90彼此直径上对置地放置。等速接头42的工作和性能特性可能受到多种参数影响。这些参数中的若干列在图6A和图6B所示的表格中。例如,交叉滚道式等速接头的扭矩传递能力取决于其质量、材料性质和等速接头零件的最大半径。这样,等速接头42的性能特性可以通过将扭矩传递与半径关系最大化以减少等速接头的质量而得以提升。最大化图6A和图6B中标识的性能参数可以提供额外的益处,例如重量的减轻、包装尺寸控制、减少的零件包封和/或零件偏转、改进的振动衰减、改进的单位包装尺寸的强度以及改进的单位重量的扭矩传递能力。三十四种参数标识在图6A和图6B的表格中。各个参数包括可以最大化一个或多个等速接头42性能特性的标识范围。就本文所述的工艺、系统、方法、探索等而言,应当理解,尽管这类工艺等的步骤已描述为根据某一有序顺序进行,但这类工艺可以用以不同于本文所述顺序的顺序来进行的所述步骤进行实践。还应当理解某些步骤可以同时或基本同时进行,可以增加其他步骤,或本文所述的某些步骤可以省略。换句话说,本文的工艺描述是为说明某些实施例的目的而提供的,而决不应该理解成限制权利要求所保护的发明。将应当理解的是上面的说明书旨在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阅读上面的说明书后,除了所提供的实例外,许多实施例和应用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的范围不应参照上面的说明书来确定,相反而应当与这些权利要求赋予的等效替换的全部范围一起参照所附权利要求来确定。期望并预期在本文所讨论的技术领域进行未来的改进,所公开的系统和方法将并入这类未来的实施例。总而言之,应当理解,本发明能够进行修改和变形,并且仅被下述权利要求限定。除非本文作出了明确的相反表示,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术语旨在赋予其最广泛的合理结构及其被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普通含义。具体而言,除非权利要求列举出明确的相反限定,使用单数冠词例如“a(—个)”、“the (该)”、“said(所述)”等应当理解为列举出一个或多个所指要素。
权利要求
1.一种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包括 内圈,其具有内滚珠滚道和适于接合第一扭矩传递构件的花键孔; 外圈,其具有外圈长度、外圈外径和外圈内径,所述外圈包括具有外圈滚道角和外圈滚道深度的外滚珠滚道,所述外圈可连接到第二扭矩传递构件; 保持架,其包括至少一个窗口,所述保持架定位在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之间;以及多个滚珠(N),其具有滚珠直径,所述多个滚珠由所述保持架保持在所述至少一个窗口内,并接合成对的所述内和外滚珠滚道,所述滚珠与所述外圈配合以限定外圈节圆直径,所述内圈在所述外圈内具有移动深度; 其中满足I. 2彡(外圈外径/外圈内径)(1.7。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0.7< (外圈节圆直径/外圈内径)(0.9。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0.22^ (滚珠直径/外圈内径)(0. 28。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1.4< (移动深度/外圈长度)(1.8。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0.28< (外圈滚道深度/滚珠直径)< 0. 36。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5.1< (外圈外径/滚珠直径)< 6. 6。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0.34< ((外圈外径/滚珠直径)/外圈滚道角)< 0. 48。
8.一种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包括 内圈,其具有内圈长度,所述内圈包括具有内圈滚道深度的内滚珠滚道以及具有花键内半径的花键孔,所述花键孔适于接合第一扭矩传递构件; 外圈,其具有外滚珠滚道,所述外圈可连接到第二扭矩传递构件; 保持架,其包括至少一个窗口,所述保持架定位在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之间;以及多个滚珠(N),其具有滚珠直径,并设置成具有滚珠距离中心,所述多个滚珠由所述保持架保持在所述至少一个窗口内,并接合成对的所述内和外滚珠滚道,所述内圈在所述外圈内具有移动深度; 其中满足0. 25 < (内圈长度/滚珠直径)< 0. 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1.3< (移动深度/内圈长度)(1.8。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0.13< (滚珠距离中心/内圈长度)(0. 19。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0.28< (花键内半径/滚珠直径)<0.6。
12.一种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包括 内圈,其具有内圈外径、内滚珠滚道和适于接合第一扭矩传递构件的花键孔; 外圈,其具有外圈外径和外圈滚珠滚道,所述外圈可连接到第二扭矩传递构件;保持架,其具有保持架长度、包括轴向横截面的第一保持架横截面面积和包括圆周横截面的第二保持架横截面面积、保持架外径、第一保持架内径、第二保持架内径和至少一个窗口,所述保持架定位在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之间;以及 多个滚珠(N),其包括滚珠直径,所述多个滚珠由所述保持架保持在所述至少一个窗口内,并接合成对的所述内和外滚珠滚道,所述滚珠与所述外圈配合以限定外圈节圆直径,并与所述内圈配合以限定内圈节圆直径,所述内圈在所述外圈内具有移动深度; 其中满足L 5 < (保持架长度/滚珠直径)< 3. O。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0.25< (第一保持架横截面面积/(((滚珠直径)2*N*0. 5*((外圈节圆直径(PCDtj)+内圈节圆直径(PCD1) )/2)/1000)彡 0. 75。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0.12< (第二保持架横截面面积/(((滚珠直径)2*N*0. 5*((外圈节圆直径(PCDtj)+内圈节圆直径(PCD1) )/2)/1000)彡 0. 35。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4< (移动深度/第二保持架横截面面积)彡8。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I.I < (第一保持架内径/内圈外径)<1.3。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I.I < (外圈外径/第二保持架内径)(1.3。
18.一种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包括 内圈,其具有内圈长度、内圈外径、以滚道角设置的内滚珠滚道以及限定花键长度并具有花键内半径和花键节圆直径并适于接合第一扭矩传递构件的花键孔; 外圈,其具有外圈长度、外圈外径、外圈内径和外圈节圆直径以及以所述滚道角设置的外滚珠滚道,所述外圈可连接到第二扭矩传递构件; 保持架,其具有包括轴向横截面的第一保持架横截面面积和包括圆周横截面的第二保持架横截面面积,所述保持架包括具有长窗口长度和短窗口长度的至少一个窗口,所述保持架包括保持架内径和保持架外径,所述保持架定位在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之间;以及 多个滚珠(N),其具有滚珠直径,并设置成具有滚珠距离中心,所述滚珠由所述保持架保持在所述至少一个窗口内,并产生滚珠窗口间隙,所述滚珠与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配合以限定外圈节圆直径、内圈节圆直径和齿隙,所述内圈在所述外圈部分内具有移动深度; 其中满足3.0彡((外圈节圆直径(PCDtj)+内圈节圆直径(PCDW/2)/滚珠直径)彡3. 6。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0.45<(滚珠直径/花键节圆直径)(0. 75。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0.0018 ((((外圈节圆直径_(内圈节圆直径))/滚道角)(0.005。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0.002< (滚珠窗口间隙/滚道角)彡0.01。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1.8<((外圈节圆直径(PCDtj)+内圈节圆直径(PCD1))/2)接头节圆直径/花键节圆直径)<2.8。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1.2< (长窗口长度/短窗口长度)(1.55。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0.5< (保持架外径与外圈内径之间的间隙/((外圈节圆直径)_(内圈节圆直径)))(10。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0.003< (保持架外径与外圈内径之间的间隙/齿隙)(0. 06。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0.3< ((滚珠直径)2*N*0. 5* ((外圈节圆直径(PCDq) +内圈节圆直径(PCD1)) /2)/1000) /外圈外径)彡0. 7。
27.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50< (齿隙/((外圈节圆直径)-(内圈节圆直径)))< 600。
28.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0.6< ((外圈节圆直径(PCD。)+内圈节圆直径$¢1))/2)/((滚珠直径)2*N*0. 5*接头节圆直径/1000) ( 2. O。
2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1.1< ((滚珠直径)2*N*0. 5*((外圈节圆直径(PCD。)+内圈节圆直径(PCD1))/2)/1000)/花键节圆直径)彡3. 5。
3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0.2< (((外圈节圆直径)-(内圈节圆直径))/滚珠窗口间隙)彡3. 5。
3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1.3< (滚珠接触外圈处的半径/滚珠接触内圈处的半径)(1.9。
3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0.45< (滚珠接触外圈处的半径/((外圈节圆直径(PCDtj)+内圈节圆直径(PCD1))/2)) <0.9。
3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0.3< (滚珠接触内圈处的半径/((外圈节圆直径(PCDtj)+内圈节圆直径(PCD1))/2))彡0.8。
3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其中满足(外圈节圆直径-内圈节圆直径)< 0. I。
全文摘要
一种交叉滚道式移动型等速接头总成包括内圈,其具有外径、轴向长度、内滚珠滚道以及可与第一扭矩传递构件接合的花键。外圈具有内径、外径和外滚珠滚道。该外圈可连接到第二扭矩传递构件。具有多个窗口的保持架布置在内和外圈之间。具有滚珠直径的多个滚珠(N)由该保持架保持在窗口内,并接合成对的内和外滚珠滚道。滚珠限定接头节圆直径(PCD)。内圈在外圈内具有移动深度。满足1.2≤(外圈外径/外圈内径)≤1.7的比例。
文档编号B60K17/22GK102639353SQ201080032612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3日
发明者D·L·布克, H·沃尔姆斯贝赫 申请人:Gkn动力传动系统北美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