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531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充气轮胎,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铺装路面行驶和越野行驶两用的自行车轮胎胎面花纹设计。
背景技术
自行车在我国是一种很普通又十分便利的交通工具,人们在上下班和郊游时都经常用它。近年研究结果表明,骑自行车和跑步、游泳一样,是一种最能改善人们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锻炼,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休闲健身也逐步为人们重视。休闲健身的城市休闲登山车经过的通常是较混合路况,有水泥、柏油等平坦的硬质路面,也有泥泞、松软等较崎岖的越野路面,不是纯粹的良路或恶路。此时,如果使用一般的良路用轮胎,在恶路会因轮胎的抓地力不足,产生打滑或侧滑的危险情形;使用普通恶路用轮胎,会因滚动阻力大,影响骑乘耐力与舒适感。功能相对具有针对性,不能兼顾全面性能的要求。因此,需突破传统单一的车胎设计理念,针对城市休闲登山车款的使用路况配套开发。本案便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城市车轮胎和登山车轮胎两种轮胎综合性能的自行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自行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其中在轮胎胎面上呈等间距的分布有若干个花纹组单元,而各花纹组单元是包括第一花纹块、第二花纹块、第三花纹块和第四花纹块;其中第一花纹块位于胎面中心,而第二花纹块、第三花纹块和第四花纹块依次自胎面中心向外沿径向对称配置,并与第一花纹块形成近V形的花纹组单元,各相邻的花纹块之间的沟宽宽度设置为2mnT7mm,相邻花纹组单元的各花纹块纵向沟宽宽度设置为3mnTl0mm。所述相邻的花纹块之间的沟宽宽度优选为3mnT6mm。所述相邻花纹组单元的各花纹块纵向沟宽宽度优选为4mnT8mm。所述同一花纹组单元中的第一花纹块与第二花纹块之间、第二花纹块与第三花纹块之间、第三花纹块与相邻花纹组单元的第二花纹块之间分别设有第一连接肋、第二连接肋及第三连接肋,各连接肋是自胎面的基部增设。所述各连接肋的两侧为圆弧形设计或直线设计。所述第一连接肋、第二连接肋及第三连接肋的各连接肋高度设置为10% 40%的花纹沟深。所述相邻花纹组单元的相同花纹块之间的胎面基部设置有2飞根的条状凸块,即相邻第一花纹块之间为2飞根的第一凸块;第二花纹块之间为2飞根的第二凸块;第三花纹块之间为2飞根的第三凸块;第四花纹块之间为2飞根的第四凸块。所述各条状凸块截面为方形、三角形或半圆形。所述各条状凸块的高度为0. 2mm 1. 5mm,宽度为0. 2mm 1. 5mm ;并各条状凸块之间为等间距设置,间距长度为0. 5^2倍的宽度。所述各条状凸块的高度优选为0. 3mm Imm ;宽度优选为0. 3mm 0. 8mm。所述各条状凸块采用全贯通或半贯通的方式组合设计。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发明在轮胎胎面部配置有细小而密集的块状花纹,由多个相同花纹组单元组成,均勻细密的花纹块增加使轮胎行驶的稳定性,乘骑的舒适性。另外,主要与路面接触的胎面第一花纹块、第二花纹块及第三花纹块之间设计第一连接肋、第二连接肋及第三连接肋,起到相互支撑加强的作用,从而减少抓地时的变形量,当轮胎前行时,可增加轮胎的牵引力。再者,在各节的相同花纹块之间的胎面基部设置条状凸块,当泥沙聚集附着于花纹沟时,起到破坏及瓦解泥沙的作用,使车辆行驶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可甩掉泥沙。因此,本发明的自行车轮胎具有在铺装路面的舒适性,同时在软泥路面增加驾驶的操控性和轮胎的自洁性,达到了在铺装路面行驶和越野行驶两用的全面的优良性能。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轮胎截面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1个花纹组单元的主花纹平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花纹平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全部花纹平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花纹连接肋的截面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胎面基部凸块的四方形截面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胎面基部凸块的三角形截面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胎面基部凸块的半圆形截面局部放大图。主要元件符号
轮胎1胎面10胎体20胎圈30
第一花纹块11第二花纹块12 第三花纹块13 第四花纹块14 第一连接肋15第二连接肋16 第三连接肋17 第一凸块111 第二凸块121 第三凸块131 第四凸块141。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自行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在图1中,竖直方向设定为轮胎径向,且横向方向设定为轮胎轴向,单点划线表示赤道平面;该轮胎1包括胎面 10、胎体20及一对胎圈30。配合图2、3所示,在轮胎胎面10上呈等间距的分布有若干个花纹组单元,而各花纹组单元是包括第一花纹块11、第二花纹块12、第三花纹块13和第四花纹块14 ;其中第一花纹块11位于胎面10中心,而第二花纹块12、第三花纹块13和第四花纹块14依次自胎面 10中心向外沿径向对称配置,并与第一花纹块11形成近V形的花纹组单元,各相邻的花纹块之间的沟宽宽度设置为2mnT7mm,优选为3mnT6mm ;相邻花纹组单元的各花纹块纵向沟宽宽度设置为3mnTl0mm,优选为4mnT8mm0
上述优化花纹块及沟宽宽度的设计,可以有效降低轮胎在良路的滚动阻力,不易产生跳动,提升行驶稳定性和乘骑的舒适性;减少轮胎在恶路前行时花纹块蠕动的变形量, 进而增加轮胎制动力,提高轮胎的抓地力。配合图4所示,进一步在同一花纹组单元中的第一花纹块11与第二花纹块12之间、第二花纹块12与第三花纹块13之间、第三花纹块13与相邻花纹组单元的第二花纹块 12之间分别设有第一连接肋15、第二连接肋16及第三连接肋17,各连接肋是自胎面10的基部增设,各连接肋的两侧为圆弧形设计,当然亦以为直线设计。配合图5所示,第一连接肋15、第二连接肋16及第三连接肋17的各连接肋的高度Hl设置为10% 40%的花纹沟深;由于胎面花纹组单元的各花纹块数量设置较多,则各花纹块的体积较为细小,与路面接触的胎面10中部位置的的第一花纹块11、第二花纹块12 及第三花纹块13之间设计第一连接肋15、第二连接肋16及第三连接肋17,各连接肋起到相互支撑加强花纹块的作用,从而减少抓地时的各花纹块的变形量,以增加轮胎的牵引力。再配合图4所示,进一步在相邻花纹组单元的相同花纹块之间的胎面基部设置有 2飞根的条状凸块,即相邻第一花纹块11之间为2飞根的第一凸块111 ;第二花纹块12之间为2飞根的第二凸块121 ;第三花纹块13之间为2飞根的第三凸块131 ;第四花纹块14 之间为2飞根的第四凸块141,此处各条状凸块的设置,是令轮胎在泥沙聚集附着于花纹沟时,条状凸块起到破坏及瓦解泥沙的作用。如图6所示,各第一凸块111、第二凸块121、第三凸块131与第四凸块141的截面为方形,高度H2为0. 2mm 1. 5mm,优选为0. 3mm Imm ;宽度W为0. 2mm 1. 5mm,优选为 0. 3mm 0. 8mm ;各条状凸块之间为等间距设置,间距长度L为0. 5^2倍的宽度W ;当然,各第一凸块111、第二凸块121、第三凸块131与第四凸块141的截面的截面也可以为三角形 (如图7)和半圆形(如图8)。所述各条状的第一凸块111、第二凸块121、第三凸块131与第四凸块141的采用全贯通或半贯通的方式组合设计,并与赤道平面成一夹角,角度为小于或等于90度。如此设置与花纹块的主方向、轮胎的行驶方向一致,使车辆行驶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可甩掉泥沙,轮胎具有自洁性。由于各连接肋、条状凸块皆为胎面基部微小凸起,因此轮胎整体只会增加很少的重量,却大大提升轮胎的自洁性能。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在轮胎胎面部配置有细小而密集的块状花纹,由多个相同花纹组单元组成,均勻细密的花纹块增加使轮胎行驶的稳定性,乘骑的舒适性;另外,主要与路面接触的胎面第一花纹块11、第二花纹块12及第三花纹块13之间设计第一连接肋 15、第二连接肋16及第三连接肋17,起到相互支撑加强的作用,从而减少抓地时的变形量, 当轮胎前行时,可增加轮胎的牵引力。再者,在各节的相同花纹块之间的胎面基部设置条状凸块,当泥沙聚集附着于花纹沟时,起到破坏及瓦解泥沙的作用,使车辆行驶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可甩掉泥沙。因此,本发明的自行车轮胎具有在铺装路面的舒适性,同时在软泥路面增加驾驶的操控性和轮胎的自洁性,达到了在铺装路面行驶和越野行驶两用的全面的优良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轮胎胎面上呈等间距的分布有若干个花纹组单元,而各花纹组单元是包括第一花纹块、第二花纹块、第三花纹块和第四花纹块;其中第一花纹块位于胎面中心,而第二花纹块、第三花纹块和第四花纹块依次自胎面中心向外沿径向对称配置,并与第一花纹块形成近V形的花纹组单元,各相邻的花纹块之间的沟宽宽度设置为2mnT7mm,相邻花纹组单元的各花纹块纵向沟宽宽度设置为3mnTl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花纹块之间的沟宽宽度优选为3mnT6mm ;相邻花纹组单元的各花纹块纵向沟宽宽度优选为4mnT8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花纹组单元中的第一花纹块与第二花纹块之间、第二花纹块与第三花纹块之间、第三花纹块与相邻花纹组单元的第二花纹块之间分别设有第一连接肋、第二连接肋及第三连接肋,各连接肋是自胎面的基部增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连接肋的两侧为圆弧形设计或直线设计。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自行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肋、第二连接肋及第三连接肋的各连接肋高度设置为10% 40%的花纹沟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花纹组单元的相同花纹块之间的胎面基部设置有2飞根的条状凸块,即相邻第一花纹块之间为2飞根的第一凸块;第二花纹块之间为2飞根的第二凸块;第三花纹块之间为2飞根的第三凸块;第四花纹块之间为2飞根的第四凸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条状凸块截面为方形、三角形或半圆形。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自行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条状凸块的高度为0. 2mm 1. 5mm,宽度为0. 2mm 1. 5mm ;并各条状凸块之间为等间距设置,间距长度为 0. 5 2倍的宽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条状凸块的高度优选为0. 3mm Imm ;宽度优选为0. 3mm 0. 8mm0
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自行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条状凸块采用全贯通或半贯通的方式组合设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其中在轮胎胎面上呈等间距的分布有若干个花纹组单元,而各花纹组单元是包括第一花纹块、第二花纹块、第三花纹块和第四花纹块;其中第一花纹块位于胎面中心,而第二花纹块、第三花纹块和第四花纹块依次自胎面中心向外沿径向对称配置,并与第一花纹块形成近V形的花纹组单元,各相邻的花纹块之间的沟宽宽度设置为2mm~7mm,相邻花纹组单元的各花纹块纵向沟宽宽度设置为3mm~10mm。使本发明的自行车轮胎具有在铺装路面的舒适性,同时在软泥路面增加驾驶的操控性和轮胎的自洁性,达到了在铺装路面行驶和越野行驶两用的全面的优良性能。
文档编号B60C11/04GK102229312SQ20111010517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
发明者陈秀雄 申请人: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