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顶灯控制电路、汽车前顶灯控制电路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2070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后顶灯控制电路、汽车前顶灯控制电路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汽车后顶灯控制电路、汽车前顶灯控制电路和汽车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顶灯控制电路、汽车前顶灯控制电路和汽车。
背景技术
[0002]为了能够在黑暗环境下,对车厢内进行照明,现有技术中通常在车厢顶部设置前顶灯和后顶灯,其中,前顶灯通常设置于车厢前排座位的顶部,由同样设置于前排座位顶部的前顶灯开关控制,后顶灯通常设置于车厢后排座位的顶部,由同样设置于后排座位顶部的后顶灯开关控制。也就是说,位于前排座位的人员很难去控制后顶灯,位于后排座位的人员也很难去控制前顶灯,这在有些情况下给车内人员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便。实用新型内容[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顶灯控制电路、汽车前顶灯控制电路和汽车,使得前顶灯和/或后顶灯的控制更加便利。[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顶灯控制电路,应用于一汽车,包括[0005]第一供电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0006]后顶灯,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的第一电极连接;[0007]第一开关,设置于汽车车厢后排座位附近,所述第一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包括一个动端和两个不动端,所述第一开关的动端与所述后顶灯的第二端连接;[0008]第二开关,设置于汽车车厢前排座位附近,所述第二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包括一个动端和两个不动端,所述第二开关的两个不动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的两个不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动端与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的第二电极连接。[0009]可选的,所述汽车后顶灯控制电路还包括[0010]第三开关,设置于汽车车厢后排座位附近,一端与所述后顶灯的第二端连接;[0011]第一门控开关,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 当所述汽车的后车门打开时,所述第一门控开关导通,当所述后车门开启时,所述第一门控开关断开。[0012]可选的,所述汽车后顶灯控制电路还包括[0013]第一车身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第一门控开关之间。[0014]可选的,所述汽车后顶灯控制电路还包括[0015]第一保险管,设置于所述后顶灯与所述第一供电单元之间。[00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前顶灯控制电路,应用一汽车,包括[0017]第二供电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0018]前顶灯,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第一电极连[0019]第四开关,设置于汽车车厢前排座位附近,所述第四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包括一个动端和两个不动端,所述第四开关的动端与所述前顶灯的第二端连接;[0020]第五开关,设置于汽车车厢后排座位附近,所述第五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包括一个动端和两个不动端,所述第五开关的两个不动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开关的两个不动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的动端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第二电极连接。[0021]可选的,所述汽车前顶灯控制电路还包括[0022]第六开关,设置于汽车车厢前排座位附近,一端与所述前顶灯的第二端连接;[0023]第二门控开关,一端与所述第六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第二电极连接,当所述汽车的前车门打开时,所述第二门控开关导通,当所述前车门开启时,所述第二门控开关断开。[0024]可选的,所述汽车前顶灯控制电路还包括[0025]第二车身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第六开关和所述第二门控开关之间。[0026]可选的,所述汽车前顶灯控制电路还包括[0027]第二保险管,设置于所述前顶灯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之间。[002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后顶灯控制电路和前顶灯控制电路;[0029]所述后顶灯控制电路包括[0030]第一供电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0031]后顶灯,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的第一电极连接;[0032]第一开关,设置于汽车车厢后排座位附近,所述第一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包括一个动端和两个不动端,所述第一开关的动端与所述后顶灯的第二端连接;[0033]第二开关,设置于汽车车厢前排座位附近,所述第二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包括一个动端和两个不动端,所述第二开关的两个不动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的两个不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动端与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的第二电极连接;[0034]所述前顶灯控制电路包括[0035]第二供电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0036]前顶灯,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第一电极连接;[0037]第四开关,设置于汽车车厢前排座位附近,所述第四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包括一个动端和两个不动端,所述第四开关的动端与所述前顶灯的第二端连接;[0038]第五开关,设置于汽车车厢后排座位附近,所述第五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包括一个动端和两个不动端,所述第五开关的两个不动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开关的两个不动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的动端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第二电极连接。[003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40]在汽车车厢前排座位附近设置一后顶灯控制开关,以控制后顶灯的开启和关闭, 且不影响后排后顶灯控制开关对后顶灯的控制,从而位于前排座位的人员也可以去控制后顶灯,使得对后顶灯的控制更加便利。[0041]在汽车车厢后排座位附近设置一前顶灯控制开关,以控制前顶灯的开启和关闭,且不影响前排前顶灯控制开关对前顶灯的控制,从而位于后排座位的人员也可以去控制前顶灯,使得对前顶灯的控制更加便利。[0042]通过门控开关控制前顶灯或后顶灯,进一步提高了对前顶灯或后顶灯控制的便利性。


[004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顶灯控制电路的一结构示意图;[004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顶灯控制电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004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顶灯控制电路的一结构示意图;[004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顶灯控制电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48]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汽车车厢前排座位附近设置一后顶灯控制开关,以控制后顶灯的开启和关闭,且不影响后排后顶灯控制开关对后顶灯的控制,从而位于前排座位的人员也可以去控制后顶灯,使得对后顶灯的控制更加便利。[0049]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顶灯控制电路的一结构示意图,该汽车后顶灯控制电路包括供电单元(包括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后顶灯103、第一开关104 和第二开关105。[0050]图1中,第一电极101是正极(12V),第二电极102是负极(接地),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相反设置,即第一电极是负极,第二电极是正极。[0051]后顶灯103,通常设置于后排座位车厢顶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后顶灯103的第一端与供电单元的第一电极101连接;[0052]第一开关104设置于汽车车厢后排座位附近,例如可以设置于后排座位车厢顶部靠近后顶灯103的位置处,第一开关104也可以称为后排后顶灯控制开关,该第一开关104 是单刀双掷开关,包括一个动端和两个不动端,其中,第一开关104的动端与后顶灯103的第二端连接;[0053]第二开关105设置于汽车车厢前排座位附近,例如可以设置于前排座位车厢顶部,第二开关105也可以称为前排后顶灯控制开关,该第二开关105也是单刀双掷开关,包括一个动端和两个不动端,第二开关105的两个不动端分别与第一开关104的两个不动端连接,第二开关105的动端与供电单元的第二电极102连接。[0054]从上述电路结构可以看出,无论第一开关104(后排后顶灯控制开关)的动端是掷向其左侧不动端还是掷向其右侧不动端,利用第二开关105(前排后顶灯控制开关)都可以控制后顶灯103的开启和关闭。[0055]举例来说,当第一开关104的动端掷向其左侧不动端时,只要将第二开关105的动端也掷向其左侧不动端,就可以使得整个电路导通,后顶灯103开启,只要将第二开关105 的动端掷向其右侧不动端,就可以使得整个电路断开,后顶灯103关闭。[0056]此外,利用第二开关105控制后顶灯103开启关闭的同时,也不会影响第一开关 104对后顶灯103的控制,举例来说,当第二开关105的动端掷向其左侧不动端时,可以将第一开关104的动端掷向其左侧不动端,以控制后顶灯103开启,将第一开关104的动端掷向其右侧不动端,以控制后顶灯103关闭。[0057]除了利用前排后顶灯控制开关和后排后顶灯控制开关控制后顶灯外,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利用关闭和开启车门的方式,控制后顶灯的开启和关闭。[0058]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后顶灯控制电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该汽车后顶灯控制电路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供电单元(包括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后顶灯 103、第一开关104和第二开关105之外,还可以包括第三开关106、车身控制器107和门控开关108。[0059]第三开关106设置于汽车车厢后排座位附近,一端与后顶灯103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与车身控制器107连接,[0060]车身控制器(BCM) 107的一端与第三开关106连接,另一端与门控开关108连接;[0061]门控开关108 —端与车身控制器107连接,另一端与供电单元的第二电极102连接,当后车门打开时,门控开关108导通,当后车门开启时,门控开关108断开。[0062]通过第三开关106和门控开关108的配合,可以控制后顶灯102的开启和关闭,具体控制过程如下当第三开关106导通时,如果将后车门打开,则门控开关108导通,此时, 第三开关106所在的电路导通,后顶灯102开启。如果将后车门关闭,则门控开关108断开, 此时,第三开关106所在的电路断开,后顶灯102关闭。[0063]上述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车身控制器107输出PWM(脉冲宽度调制,Pulseffidth Modulation)信号,控制后顶灯102的开启和关闭,当第三开关106所在的电路断开时,可以通过车身控制器107控制后顶灯102渐灭。[0064]另外,需要了解的是,当第一开关104和第二开关105均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三开关106和门控开关108对后顶灯103的控制则失去作用,后顶灯103始终处于开启状态。[0065]此外,为了保证电路的安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后顶灯102与供电电源的第一电极101之间设置一保险管109。[0066]通过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顶灯控制电路,位于前排座位的人员可以通过设置于前排座位附近的后顶灯控制开关控制后顶灯,且不会影响后排后顶灯控制开关对后顶灯的控制,从而位于前排座位的人员也可以去控制后顶灯,使得对后顶灯的控制更加便利。[0067]上述实施例中,是在汽车车厢前排座位附近设置一后顶灯控制开关,以控制后顶灯的开启和关闭,当然,为了方便,也可以在汽车车厢后排座位附近设置一前顶灯控制开关,以控制前顶灯的开启和关闭,从而位于后排座位的人员也可以去控制前顶灯,使得对前顶灯的控制更加便利。[0068]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顶灯控制电路的一结构示意图,该汽车前顶灯控制电路包括供电单元(包括第一电极301和第二电极30 、前顶灯303、第四开关304 和第五开关305。[0069]图3中,第一电极301是正极(12V),第二电极303是负极(接地),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相反设置,即第一电极是负极,第二电极是正极。[0070]前顶灯303通常设置于前排座位车厢顶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前顶灯303的第一端与供电单元的第一电极301连接;[0071]第四开关304设置于汽车车厢前排座位附近,例如可以设置于前排座位车厢顶部靠近前顶灯303的位置处,第四开关304也可以称为前排前顶灯控制开关,该第四开关304 是单刀双掷开关,包括一个动端和两个不动端,其中,第四开关304的动端与前顶灯303的第二端连接;[0072]第五开关305设置于汽车车厢后排座位附近,例如可以设置于后排座位车厢顶部,第五开关305也可以称为后排前顶灯控制开关,该第五开关305也是单刀双掷开关,包括一个动端和两个不动端,第五开关305的两个不动端分别与第四开关304的两个不动端连接,第五开关305的动端与供电单元的第二电极303连接。[0073]从上述电路结构可以看出,无论第四开关304 (前排前顶灯控制开关)的动端是掷向其左侧不动端还是掷向其右侧不动端,利用第五开关305 (后排前顶灯控制开关)都可以控制前顶灯303的开启和关闭。[0074]举例来说,当第四开关304的动端掷向其左侧不动端时,只要将第五开关305的动端也掷向其左侧不动端,就可以使得电路导通,前顶灯303开启,只要将第五开关305的动端掷向其右侧不动端,就可以使得电路断开,前顶灯303关闭。[0075]此外,利用第五开关305控制前顶灯303开启关闭的同时,也不会影响第四开关 304对前顶灯303的控制,举例来说,当第五开关305的动端掷向其左侧不动端时,可以将第四开关304的动端掷向其左侧不动端,控制前顶灯303开启,将第四开关304的动端掷向其右侧不动端,控制前顶灯303关闭。[0076]除了利用设置于前排座位附近的前排前顶灯控制开关和设置于后排座位附近的后排前顶灯控制开关控制前顶灯外,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利用关闭和开启车门的方式,开控制前顶灯的开启和关闭。[0077]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前顶灯控制电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该汽车前顶灯控制电路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供电单元(包括第一电极301和第二电极30 、前顶灯 303、第四开关304和第五开关305之外,还包括第六开关306、车身控制器307和门控开关 308。[0078]第六开关306设置于汽车车厢前排座位附近,一端与前顶灯303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与车身控制器307连接,[0079]车身控制器(BCM) 307的一端与第六开关306连接,另一端与门控开关308连接;[0080]门控开关308 —端与车身控制器307连接,另一端与供电单元的第二电极303连接,当前车门打开时,门控开关308导通,当前车门开启时,门控开关308断开。[0081]通过第六开关306和门控开关308的配合,可以控制前顶灯302的开启和关闭,具体控制过程如下当第六开关306导通时,如果将前车门打开,则门控开关308导通,此时, 第六开关306所在的电路导通,前顶灯302开启。如果将前车门关闭,则门控开关308断开, 此时,第六开关306所在的电路断开,前顶灯302关闭。[0082]上述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车身控制器307输出PWM信号,控制前顶灯302的开启和关闭,当第六开关306所在的电路断开时,可以通过车身控制器307控制前顶灯302渐灭。[0083]另外,需要了解的是,当第四开关304和第五开关305均处于导通状态时,第六开关306和门控开关308对前顶灯303的控制则失去作用,前顶灯303始终处于开启状态。[0084]此外,为了保证电路的安全,本实施例中,还在前顶灯302与供电电源的第一电极 301之间设置一保险管309。[0085]通过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前顶灯控制电路,位于后排座位的人员可以通过设置于后排座位附近的掐顶灯控制开关控制前顶灯,且不会影响前排前顶灯控制开关对前顶灯的控制,从而位于后排座位的人员也可以去控制前顶灯,使得对前顶灯的控制更加便利。[008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可以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汽车后顶灯控制电路和/或汽车前顶灯控制电路。[008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后顶灯控制电路,应用于一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供电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后顶灯,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的第一电极连接; 第一开关,设置于汽车车厢后排座位附近,所述第一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包括一个动端和两个不动端,所述第一开关的动端与所述后顶灯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设置于汽车车厢前排座位附近,所述第二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包括一个动端和两个不动端,所述第二开关的两个不动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的两个不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动端与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的第二电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顶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开关,设置于汽车车厢后排座位附近,一端与所述后顶灯的第二端连接; 第一门控开关,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当所述汽车的后车门打开时,所述第一门控开关导通,当所述后车门开启时,所述第一门控开关断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顶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车身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第一门控开关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顶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保险管,设置于所述后顶灯与所述第一供电单元之间。
5.一种汽车前顶灯控制电路,应用一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供电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前顶灯,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第一电极连接; 第四开关,设置于汽车车厢前排座位附近,所述第四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包括一个动端和两个不动端,所述第四开关的动端与所述前顶灯的第二端连接;第五开关,设置于汽车车厢后排座位附近,所述第五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包括一个动端和两个不动端,所述第五开关的两个不动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开关的两个不动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的动端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第二电极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前顶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六开关,设置于汽车车厢前排座位附近,一端与所述前顶灯的第二端连接; 第二门控开关,一端与所述第六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第二电极连接,当所述汽车的前车门打开时,所述第二门控开关导通,当所述前车门开启时, 所述第二门控开关断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前顶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车身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第六开关和所述第二门控开关之间。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前顶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保险管,设置于所述前顶灯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之间。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顶灯控制电路和/或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前顶灯控制电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顶灯控制电路、汽车前顶灯控制电路和汽车,该汽车后顶灯控制电路应用于一汽车,包括第一供电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后顶灯,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第一开关,设置于汽车车厢后排座位附近,所述第一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包括一个动端和两个不动端,所述第一开关的动端与所述后顶灯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设置于汽车车厢前排座位附近,所述第二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包括一个动端和两个不动端,所述第二开关的两个不动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的两个不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动端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使用本实用新型,使得前顶灯和/或后顶灯的控制更加便利。
文档编号B60Q3/02GK202294498SQ20112040005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9日
发明者张永刚, 徐海良, 王刚辉, 董晓玲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