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室内外电动换风水暖除霜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5518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室内外电动换风水暖除霜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辆用室内、外电动换风水暖除霜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多数公路客车风挡玻璃除霜、除水雾一般采用以下形式I、采用室内进风方式的水暖除霜器,出风温度比较高,除霜及采暖效果比较好些,但除水雾效果差;2、采用室外进风方式水暖除霜器,在严寒地区出风温度低些,除霜及采暖效果不大理想;3、采用 室内、外混合进风方式水暖除霜器,难以满足所有地域的要求;4、采用空气燃油加热器方式除霜效果好些,除水雾效果差些,造价也比较高;5、采用手动或电动换风的除霜器在底部或侧面需单独增加ー个换风盒,体积比较大,有时安装受到限制。随着我国公路客运档次及行车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升,公路运输对车辆风挡玻璃除霜、除水雾效果要求及其重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ー种车室内和室外进风100%电动切换及在0 90°范围内进风可调的、除霜、除水雾效果好、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方便的车用水暖除霜器。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室内外电动换风水暖除霜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装有多个插接式出风ロ,散热水箱装在所述外壳内上端,所述散热水箱上装有进出水管,风机装在所述外壳内散热水箱的下面,风门控制器及船形换风板装在外壳内风机下方,所述外壳底部有室外进风ロ,所述外壳后侧有室内进风ロ,所述风门控制器驱动船形换风板在0 90°范围内旋转,实现不同配比的室内进风和室外进风的切換。其中,所述风机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外壳内。其中,所述风门控制器及船形换风板通过连接轴和轴套与所述外壳连接。其中,所述船形换风板包括主板,主板的四边围有壁板,形成船形。其中,所述散热水箱的进出水管在散热水箱的左侧或右侧安装水平直管。其中,所述散热水箱的进出水管在散热水箱的左侧或右侧安装弯管。本实用新型利用车辆发动机的余热或其它热源进行司机采暖及风挡玻璃除霜、除水雾,可通过对风机的无级调速(或高、低速)及对船形换风板室内、室外进风切换可调的控制实现较好的除霜、除水雾效果和舒适的采暖温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使用方便,开窗铝散热片换热效率高。

图I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进出水管为水平直管时的结构主视图(以进出水管在左侧为例,在右侧时与其对称);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仰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进出水管为弯管时的结构主视图(以进出水管在左侧为例,在右侧时与其对称);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仰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船形换风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外壳-I ;散热水箱-2 ;风机-3 ;插接式出风ロ -4 ;连接轴_5 ;风门控制器-6 ;轴套_7 ;船形换风板-8 ;固定架-9 ;控制组件-10 ;盖板-11 ;外壳组合-12 ;固定板-13 ;室外进风ロ -14 ;室内进风ロ -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以及特点能够更好地被理解,以下将列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I、风机3、散热水箱2、风门控制器6、船形换风板8及控制组件10。外壳I为长方体,由外壳组合12和盖板11构成,在外壳I顶部布置带翻边圆孔与插接式出风ロ 4连接,所述的在外壳I顶部可装有多个插接式出风ロ 4,以适应不同车辆的要求。散热水箱2装在外壳I内上端与外壳I连接;所述的风机3装在外壳内散热水箱2的下面,通过固定板13固定在外壳I内。风机3由中间的ー个直流电机及连接在直流电机两端的两个风轮构成。散热水箱2由两端带有安装孔的镀锌板折弯支架、薄壁铜管及开窗式铝散热片组装焊接而成。所述的散热水箱2进出水管可在散热水箱2的左侧或右侧安装水平直管,也可在左侧或右侧安装弯管,以满足不同车辆的要求。进出水管将车辆发动机或其它热源中的冷却介质输送进入散热水箱2。风门控制器6及船形换风板8装在外壳I内下端所述风机3下方,通过连接轴5、轴套7与外壳I连接,所述风门控制器6用以驱动船形换风板8。所述的船形换风板8采用碳钢板冲压、焊接成型,表面喷塑等エ艺制作而成,所述的船形换风板8包括主板,主板的四边围有壁板形成船形,独特的造型确保了绝对换风效果。控制组件10分别与风机3、风门控制器6连接,该控制组件10的电源线与车载电源连接。所述的控制组件10直接给风门控制器6供电,驱动船形换风板8在0 90°范围内旋转。所述的控制组件10直接给风机3供电,控制风机3旋转。在外壳I底部靠后侧有ー个长方形的室外进风ロ 14,在外壳I后侧下端有ー个长方形的室内进风ロ 15,在室外进风ロ 14和室内进风ロ 15内侧均焊有金属菱形格栅,以过滤空气中的杂质。室外进风ロ 14和室内进风ロ 15之间成90°设置,通过船形换风板8在0 90°范围内旋转,实现不同配比的室内、室外进风的切換,当从室内进风ロ 15进风时,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当从室外进风ロ 14进风时,温度较低,湿度也较低。由室内进风和室外进风的切換,可获得满足在不同环境下的较好除霜、除水雾效果和舒适的采暖温度。在外壳I右下侧焊有安装风门控制器6的固定架9,及开设有用以连接船形换风板8和连接轴5的圆孔,在外壳I左下侧有开设有连接船形换风板8、连接轴5和轴套7用的圆孔,在外壳I底部四角有安装孔,以将该除霜器安装于车内。本实用新型将车辆发动机或其它热源中的冷却介质,通过水泵经进出水管将热量输送进入散热水箱2,空气从室外进风ロ 14和/或室内进风ロ 15进入,经风机3鼓风将散热水箱2内的介质热量从插接式出风ロ 4吹出至驾驶室内或风挡玻璃表面,进行司机采暖及风挡玻璃除霜、除水雾,可通过对风机的无级调速(或高、低速)及对船形换风板室内、室外进风切換可调的控制实现较好的除霜、除水雾效果和舒适的采暖温度,结构紧凑,体积小,噪音低,安装、使用方便。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 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之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室内外电动换风水暖除霜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装有多个插接式出风口,散热水箱装在所述外壳内上端,所述散热水箱上装有进出水管,风机装在所述外壳内散热水箱的下面,风门控制器及船形换风板装在外壳内风机下方,所述外壳底部有室外进风口,所述外壳后侧有室内进风口,所述风门控制器驱动船形换风板在O 90°范围内旋转,实现不同配比的室内进风和室外进风的切换。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用室内外电动换风水暖除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外壳内。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用室内外电动换风水暖除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控制器及船形换风板通过连接轴和轴套与所述外壳连接。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用室内外电动换风水暖除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形换风 板包括主板,主板的四边围有壁板,形成船形。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用室内外电动换风水暖除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水箱的进出水管在散热水箱的左侧或右侧安装水平直管。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用室内外电动换风水暖除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水箱的进出水管在散热水箱的左侧或右侧安装弯管。
专利摘要车用室内外电动换风水暖除霜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装有多个插接式出风口,散热水箱装在所述外壳内上端,所述散热水箱上装有进出水管,风机装在所述外壳内散热水箱的下面,风门控制器及船形换风板装在外壳内风机下方,所述外壳底部有室外进风口,所述外壳后侧有室内进风口,所述风门控制器驱动船形换风板在0~90°范围内旋转,实现不同配比的室内进风和室外进风的切换。本实用新型利用车辆发动机的余热或其它热源进行司机采暖及风挡玻璃除霜、除水雾,可通过对风机的无级调速及对船形换风板室内、室外进风切换可调的控制实现较好的除霜、除水雾效果和舒适的采暖温度,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使用方便,开窗铝散热片换热效率高。
文档编号B60S1/54GK202389345SQ20112052504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5日
发明者代钰, 刘金波, 刘雨, 叶杰, 张辉, 李娜, 王伟, 郝胜兵, 高志刚 申请人:河北宏业永盛汽车加热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