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后悬架的摆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6092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车辆后悬架的摆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后悬架的摆臂。
背景技术
在车辆连接车轮转向节和副车架中使用的摆臂一般充当横向摆臂。这种摆臂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为了使结构尽可能的轻量化,摆臂需要做成薄壁或者使用轻质材料,但另一方面还要保证其承载能力,另外还应考虑到装在整车中在遇到不同载荷的时候,个别部位遇到的应力很大而其他部位应力很小。目前,现有的车辆悬架的摆臂将其制造成铸件或者锻造件,这样致使其重量明显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车辆后悬架的摆臂,以实现质量轻、强度高、制造成本低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车辆后悬架的摆臂,包括支承件和连接件,所述支承件至少为两个,所述连接件将支承件连接在一起,其横截面为“Y”型。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两个横截面为“L”形的第一筋板和第二焊接而成。进一步的,所述支承件为开有通孔的套筒。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筋板的长边的长度大于第一筋板的长边。进一步的,所述支承件的通孔垂直于连接件的纵截面。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计横截面为“Y”型结构的连接件,并根据各部分的受载荷程度来调整“Y”形的长短。从而达到了摆臂质量轻、强度高、制造成本低的目的。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车辆后悬架的摆臂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的用于车辆后悬架的摆臂主视图;图3是图I所示的用于车辆后悬架的摆臂的俯视图;图4是图I所示的用于车辆后悬架的摆臂的左视图;图5是图2中沿A-A方向的剖面图。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1,3-支承件;2_连接件;4-第一筋板;5_第二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I至图5所示,一种用于车辆后悬架的摆臂,包括支承件和连接件,支承件至少为为两个,如图I中为两个支承件,连接件2将两个支承件1、3连接在一起,连接件2的横截面为“Y”型。其中,连接件2为两个横截面为“L”形的第一筋板4和第二 5筋板焊接而成。支承件1、3为开有通孔的套筒。第二筋板5的长边的长度大于第一筋板4的长边。是给焊接预留空间。支承件1、3的通孔垂直于连接件2的纵截面。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车辆后悬架的摆臂,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件和连接件(2),所述支承件至少为两个,所述连接件(2)将支承件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件(2)的横截面为“Y”型。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车辆后悬架的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为两个横截面为“ L”形的第一筋板(4 )和第二筋板(5 )焊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车辆后悬架的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为开有通孔的套筒。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车辆后悬架的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筋板(5)的长边的长度大于第一筋板(4)的长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后悬架的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的通孔垂直于连接件(2)的纵截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后悬架的摆臂,包括支承件和连接件,所述支承件至少为两个,所述连接件将支承件连接在一起,其横截面为“Y”型。通过设计横截面为“Y”型结构的连接件,并根据各部分的受载荷程度来调整“Y”形的长短。从而达到了摆臂质量轻、强度高、制造成本低的目的。
文档编号B60G7/00GK202703158SQ20122033725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
发明者雷雨成, 朱卫, 路阳, 陈雨峰, 尤立生 申请人: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