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门顶上密封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2150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门顶上密封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中门顶上密封条。
背景技术
汽车车门的密封系统主要针对门洞区域和门窗区域,其中门洞区域的密封主要是靠安装在侧围门洞翻边上的一圈内侧门密封条或是安装在车门上的一圈外侧门密封条来密封整个门洞。目前,常见的汽车侧围顶上密封条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由具有防水功能的“V”型结构主体I和左右两端连接的PVC硬质端盖2组成。这种结构中,左端盖与侧围左柱之间、右端盖与侧围右柱之间均有一段缺口,致使密封条两端不能很好地搭接在侧围上,存在进水量大、防水效果不好的问题,且外观效果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门顶上密封条,能够很好地与侧围搭接,防止进水,且能提升外观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门顶上密封条,包括结构主体,在结构主体的左端粘接有左防水接头,在结构主体的右端粘接有右防水接头。所述左防水接头为一体成型结构,其由第一防水边、左搭接边和第二防水边组成,该第一防水边及左搭接边与汽车中门侧围左柱型面一致;所述右防水接头为一体成型结构,其由第三防水边、右搭接边和第四防水边组成,该第三防水边及右搭接边与汽车中门侧围右柱型面一致。该中门顶上密封条与侧围装配时,将结构主体卡接并固定在侧围的卡接钣金上,第一防水边及左搭接边与侧围左柱之间、第三防水边及右搭接边与侧围右柱之间均采用过盈配合搭接,这样便使得密封条的两端与侧围之间不会留下缺口,能够明显减少进水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门顶上密封条,由于在密封条两端采用防水接头替代了原有的硬质端盖,使得密封条两端能够很好地与侧围搭接,弥补了原有密封条两端与侧围之间的缺口,减少了进水量,实现了较好的密封防水效果;由于密封条两端与侧围更好地搭接在一起,使得外观更美观。同时,密封条两端的防水接头相当于缓冲垫,可以缓冲中门运动惯性上角部的颤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中门顶上密封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该中门顶上密封条,包括结构主体1,在结构主体I的左端粘接有左防水接头,在结构主体I的右端粘接有右防水接头。该左防水接头与右防水接头采用EPDM材料。所述左防水接头为一体成型结构,其由第一防水边3、左搭接边4和第二防水边5三部分组成,该第一防水边3及左搭接边4与汽车中门侧围左柱型面一致;所述右防水接头为一体成型结构,其由第三防水边6、右搭接边7和第四防水边8三部分组成,该第三防水边6及右搭接边7与汽车中门侧围右柱型面一致。该中门顶上密封条与侧围装配时,将结构主体卡接并固定在侧围的卡接钣金上,第一防水边及左搭接边与侧围左柱之间、第三防水边及右搭接边与侧围右柱之间均采用过盈配合搭接。
权利要求1.一种中门顶上密封条,包括结构主体(I ),其特征在于在结构主体的左端粘接有左防水接头,在结构主体的右端粘接有右防水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门顶上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防水接头为一体成型结构,其由第一防水边(3)、左搭接边(4)和第二防水边(5)组成,该第一防水边及左搭接边与汽车中门侧围左柱型面一致;所述右防水接头为一体成型结构,其由第三防水边(6)、右搭接边(7)和第四防水边(8)组成,该第三防水边及右搭接边与汽车中门侧围右柱型面一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门顶上密封条,包括结构主体,在结构主体的左端粘接有左防水接头,在结构主体的右端粘接有右防水接头。该中门顶上密封条,由于在密封条两端采用防水接头替代了原有的硬质端盖,实现了较好的密封防水效果,且使得外观更美观。
文档编号B60J10/08GK202847397SQ20122056814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魏桢昊, 汪龙虎, 方向东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