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储物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8791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储物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适用于汽车用品领域,提供了一种车载储物箱,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第一、第二箱体的顶面和/或邻近车尾箱开口的侧面上具有开口,于第一、第二箱体侧面上的开口内具有一可往车尾箱开口方向推拉的抽屉,于第一、第二箱体顶面上的开口上盖设有可旋动的翻盖,第一、第二箱体的其中一个为储物箱,而另一个为电子冰箱、压缩机冰箱或保温箱。人们可以将物品合理地分配于储物箱内,有利于人们存放、查找物品。此外,第一或第二箱体中有一个设计成电子冰箱、压缩机冰箱或保温箱,人们可以结合食物的特性及周围实时的气温环境,将食物放置于箱内,有效地防止了食物因周围气温高而变质或气温低而变冷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车载储物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汽车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储物箱。

【背景技术】
[0002]SUV (Sport Utility Vehicle,运动型多用途汽车)具有两大特点:一是运动性,不仅加速快、速度高,而且通用性高,适应能力强;二是功能多,不仅能载人,具有较强的舒适性,而且具有较强的牵引能力,载货能力强。一些拥有SUV的人群发现,在外出旅行时,现有的储物箱因设计不完善,同时又堆积了很多凌乱的旅行装备,以及其他一些零碎的食品,在找物品时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此外,人们外出时往往需要携带一些食物,但因现有储物箱的条件限制,食物保存的时间不能过长,或经过较长时间后,食物品质受周围气温的影响较大。因此,如何提高SUV等汽车储物箱的利用率,提高储物箱储存食物的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储物箱,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储物箱因设计不完善而存在的存放物品杂乱无章、存放食物受周围气温影响大的问题。
[0004]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载储物箱,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第二箱体的顶面和/或邻近车尾箱开口的侧面上具有开口,于所述第一、第二箱体邻近车尾箱开口的侧面上的开口内具有一可往所述车尾箱开口方向推拉的抽屉,于所述第一、第二箱体顶面上的开口上盖设有可旋动的翻盖,所述第一、第二箱体的其中一个为储物箱,而另一个为电子冰箱、压缩机冰箱或保温箱。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箱体和/或第二箱体的侧壁与车尾箱的内壁之间形成储物空间,所述翻盖盖设于所述储物空间顶部。
[0006]进一步地,所述翻盖的侧边形状与所述车尾箱的内壁形状相匹配。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箱体的顶面的侧边形状与所述车尾箱的内壁形状相匹配。
[0008]进一步地,所述车载储物箱具有可拼拆的底板、顶板及侧板,所述顶板与底板上下间隔设置,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并且靠近所述顶板与底板的边缘,其与所述顶板及底板共同围设成车载储物箱的内部空间。
[0009]进一步地,所述车载储物箱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连接于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并且位于其中两块相对的侧板之间,将车载储物箱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所述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的内部空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及顶板上设置有榫头或榫槽,相应地,于所述侧板、隔板上设置有榫槽或榫头,所述底板、顶板、侧板及隔板通过所述榫头及榫槽相互榫卯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底板、顶板、侧板及隔板中的至少一种板为双层吹塑工艺设计的中空状内部支撑结构。
[0012]进一步地,所述抽屉上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罩体、扣手、销轴、螺旋扭转弹簧、传动块、传动杆、卡钩及卡固件;所述罩体罩盖于所述扣手上方,所述销轴穿设于所述扣手内,其端部穿出于所述扣手,所述螺旋扭转弹簧套设于所述销轴端部,其两端分别往所述销轴相对的两外侧延伸,且其一端部抵顶所述罩体的底面,另一端部卡扣于所述扣手的底面;所述传动杆可旋动地穿设在所述罩体上,所述扣手设置有扣动部及传动部,所述传动部凸出于所述扣手侧面,所述传动块的一端套设于所述传动部上,其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卡钩固定于所述传动杆上;所述卡固件固定设置于所述隔板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抽屉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抽屉的内部分隔成若干各自独立的存储单元。
[0014]进一步地,所述抽屉相对的两内侧均开设有若干用于插置所述分隔板的插槽。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和/或第二箱体的顶面上设置有用于卡扣行李的扣环。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箱体邻近车尾箱开口的侧面上具有第一开口,于所述第一开口内设置有所述抽屉,所述第二箱体的顶面具有第二开口,于所述第二开口上盖设有可旋动的第一翻盖。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箱体还具有第三开口,于所述第三开口上盖设有可旋动的第二翻盖;所述第一、第二箱体横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一、第二翻盖铰接于同一芯轴上,所述芯轴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的分界处。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箱体、第一翻盖、第二翻盖的顶面水平对齐,且于所述第一箱体、第一翻盖、第二翻盖的顶面分别垂直设置有若干筋条。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箱体的底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形状与车辆备胎的形状相匹配。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箱体邻近车辆椅的侧面上均设置有铰接件,所述铰接件与所述车尾箱固定连接。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箱体外周缘与所述车尾箱内壁接触部位的轮廓相匹配。
[002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人们可以根据物品的具体特征或类别将物品合理地分配于储物箱内,有利于人们存放、查找物品。此外,第一或第二箱体中有一个设计成电子冰箱、压缩机冰箱或保温箱,人们可以结合食物的特性及周围实时的气温环境,将食物放置于电子冰箱、压缩机冰箱或保温箱内,有效地防止了食物因周围气温高而变质或气温低而变冷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
[002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车载储物箱安装于车尾箱内部,且其翻盖上翻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图1所示车载储物箱及车尾箱内部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车载储物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图3所示车载储物箱安装抽屉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图4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29]图6是图4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0]图7是图3所示车载储物箱的抽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8是图7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2]图9是图7所示抽屉中的锁止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3]图10是图9所示抽屉中的锁止机构的剖视示意图。
[0034]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车载储物箱安装于车尾箱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12是图11所示的车载储物箱及车尾箱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36]图13是图11中的车载储物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14是图13所示的车载储物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8]图15是图14中所示的抽屉的局部纵向剖视示意图。
[0039]图16是图13所示的车载储物箱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40]图17是图16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41]图18是车辆备胎放置于车尾箱内部的立体示意图。
[0042]图19是将图11所示车载储物箱向上掀起,露出车辆备胎时的立体示意图。
[0043]图20是图19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45]如图1至图10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一种车载储物箱100丨,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箱体1丨及第二箱体2丨。第一箱体1丨及第二箱体2丨往车尾箱200开口 201方向的侧面上分别具有第一开口 11丨及第二开口 21丨,第一箱体1丨及第二箱体2 '的顶面分别开设有开口 12丨及开口 22丨;于第一开口 11丨及第二开口 21丨内设置有一可往车尾箱200开口 201方向推拉的抽屉9 7。于开口 12 7及开口 22 7上分别盖设有可旋动的翻盖20及翻盖40,第一箱体1 '与第二箱体2'的其中一个为储物箱,而另一个为电子冰箱、压缩机冰箱或保温箱。
[0046]第一箱体1 ’侧壁与车尾箱200的内壁之间形成储物空间10 ’,翻盖20 ’盖设于储物空间10丨上;第二箱体2丨侧壁与车尾箱200的内壁之间形成储物空间30 ',翻盖40 ’盖设于储物空间30 ’上。储物空间10 ’、30 ’均位于储物箱100 ’侧壁与车尾箱200的内壁之间,从而充分地利用了车尾箱200的空间,且不易受到储物箱100丨顶面物品的影响,可用于放置常用或紧急情况下使用的物品,例如,于该空间内可放置移动电源、灭火器等物品。
[0047]使用上述的车载储物箱100 ’,用户可以根据物品的具体特征或类别将物品合理地分配于储物箱100'内,有利于人们存放、查找物品。此外,第一箱体r或第二箱体2'中有一个设计成电子冰箱、压缩机冰箱或保温箱,人们可以结合食物的特性及周围实时的气温环境,将食物放置于电子冰箱、压缩机冰箱或保温箱内,有效地防止了食物因周围气温高而变质或气温低而变冷的问题。
[0048]此外,车载储物箱100'包括可拼拆的隔板3'、底板4'、顶板5'及侧板6 '。其中,顶板5'与底板4'上下间隔设置,侧板6'连接于顶板5'与底板4'之间,并且靠近顶板5'与底板4'的边缘,其与顶板5'及底板4'共同围设成车载储物箱100 '的内部空间。隔板3'连接于顶板5'与底板4'之间,并且位于其中两块相对的侧板6 '之间,将车载储物箱100 '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2'的内部空间,从而单独放置两抽屉9 ’。
[0049]本实施例中,底板4'及顶板5'上设置有榫头7'或榫槽8',相应地,于侧板6 ;、隔板3'上设置有榫槽8'或榫头7',底板4'、顶板5'、侧板6'及隔板3 '通过榫头7'及榫槽8'相互榫卯连接。进一步地,如图18所示,抽屉9 '亦由多块板相互拼装而成,相互拼接的两块板上分别设置有榫头7'、榫槽8'。上述车载储物箱100'可以通过榫卯结构拼装而成,便于安装与拆卸,销售时可将车载储物箱100丨拆卸成多块板材叠置在一起,消费者购买后可自行拼装,操作方便。优化地,上述的隔板3'、底板4'、顶板5'及侧板6'均为双层吹塑工艺设计的中空状内部支撑结构,材料为高压PE,通过内部支撑结构的特殊设计,既达到了结构强度,又不影响产品表面质量及美观。
[0050]为了使车载储物箱100的外形与车尾箱200的外形吻合,达到浑然一体的视觉效果,第一箱体1 '、第二箱体2丨的顶面(即顶板5丨)的侧边形状及翻盖20丨、40丨的侧边形状均与车尾箱200的内壁形状相匹配。
[0051]为了防止抽屉9'因振动或松动等原因而意外滑出,上述抽屉9 '上设置有锁止机构W,锁止机构W包括罩体91(Γ、扣手91^、销轴912 7、螺旋扭转弹簧913 7、传动块914 7、传动杆915 7、卡钩9W及卡固件917 7。罩体91(Γ罩盖于扣手911'上方,销轴912'穿设于扣手911'内,其端部穿出于扣手911 '。螺旋扭转弹簧913'套设于销轴912'端部,其两端分别往销轴912 '相对的两外侧延伸,且其一端部抵顶罩体910'的底面,另一端部卡扣于扣手911 '的底面。传动杆915'可旋动地穿设在罩体
910’上。扣手911 ’设置有扣动部9111 ’及传动部9112 ’,传动部9112 ’凸出于扣手
911;侧面,传动块914'的一端套设于传动部9112'上,其另一端与传动杆915 '固定连接,卡钩916'固定于传动杆915'上;卡固件917'固定设置于隔板3'上。扣动扣动部9111 ;,传动部9112 7以销轴912 7为轴心向下压,并带动传动块914 7、传动杆915 7及卡钩9W逆时针转动,卡钩9W松开卡固件917 7,拉动扣手91^即可将抽屉9 7拉出;松开扣手911',螺旋扭转弹簧913'恢复常态,其弹力带动传动部9112 '以销轴
912;为轴心向上翘起,带动传动块914 7、传动杆915 7及卡钩9W顺时针转动,卡钩916 ;卡扣卡固件917 79 ;被锁紧。
[0052]抽屉9丨相对的两内侧均开设有若干用于插置分隔板(图中未示出)的插槽92',可于插槽92'上插入分隔板将抽屉9'分成若干独立储存空间,从而可更方便地分类放置物品。
[0053]第一箱体1'及第二箱体2'的顶面上设置有用于卡扣行李的扣环50 ',可便于行李的固定。
[0054]如图11至图20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该车载储物箱100亦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箱体1及第二箱体2。第一箱体1及第二箱体2的大部分结构及有益效果均与实施例一的箱体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如下:
[0055]第一、第二箱体1、2横向并排设置,且固定连接,第二箱体2的顶面具有第二开口21,于第二开口 21上盖设有可旋动的第一翻盖211。第二箱体2还具有第三开口 22,于第三开口 22上盖设有可旋动的第二翻盖221。第一、第二翻盖211、221铰接于同一芯轴(图中未示出)上,芯轴横向固设于第二开口 21与第三开口 22的分界处23。
[0056]为了使车载储物箱100的外形与车尾箱200的外形吻合,达到浑然一体的视觉效果,第一、第二箱体1、2外周缘与车尾箱200内壁的接触部位10、20的轮廓相匹配。
[0057]如图18至图20所示,第一、第二箱体1、2的底部设有环形凹槽101,环形凹槽101的形状与车辆备胎300的形状相匹配,车辆备胎300放置于车载储物箱100下方。第一、第二箱体1、2邻近车辆座椅400的侧面上均设置有铰接件3,铰接件3与车尾箱200固定连接,当需要取出车辆备胎300时,可以将车载储物箱100向上掀起。
[0058]如图14及15所示,为了确保抽屉12推拉自如、滑动时无异响,第一箱体1内的相对两侧固定设置有滑轮组13,抽屉12的相对两侧设置有凹槽121,滑轮组13嵌置于凹槽121内,并可沿凹槽121滑动。
[0059]在外形上,为了确保第一箱体1与第二箱体2可以平滑过渡、看起来浑然一体,第一箱体1、第一翻盖211、第二翻盖221的顶面水平对齐。此外,为了增加储物箱100顶部的抗压性能,于第一箱体1、第一翻盖211、第二翻盖221的顶面上分别垂直设置了筋条3。
[0060]优化地,为了可以更轻松地推拉抽屉12,掀起第一、第二翻盖211、221,上述抽屉12与第一开口 11相对应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扣手122。第二箱体2邻近车尾箱200开口 201及车辆座椅400的侧面上分别具有第二、第三扣手槽24、25,于第一、第二翻盖211、221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二、第三扣手槽24、25相匹配的第二扣手(图中未示出)、第三扣手2211。
[0061]为了进一步地增加储物箱100的分区存放功能,抽屉12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123,分隔板123将抽屉12的内部分隔成若干各自独立的存储单元124。人们可以将物品分类得更加细致,并放置于独立的存储单元124内。
[006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载储物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第二箱体的顶面和/或邻近车尾箱开口的侧面上具有开口,于所述第一、第二箱体邻近车尾箱开口的侧面上的开口内具有一可往所述车尾箱开口方向推拉的抽屉,于所述第一、第二箱体顶面上的开口上盖设有可旋动的翻盖,所述第一、第二箱体的其中一个为储物箱,而另一个为电子冰箱、压缩机冰箱或保温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储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和/或第二箱体的侧壁与车尾箱的内壁之间形成储物空间,所述翻盖盖设于所述储物空间顶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储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的侧边形状与所述车尾箱的内壁形状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载储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箱体的顶面的侧边形状与所述车尾箱的内壁形状相匹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储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储物箱具有可拼拆的底板、顶板及侧板,所述顶板与底板上下间隔设置,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并且靠近所述顶板与底板的边缘,其与所述顶板及底板共同围设成车载储物箱的内部空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储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储物箱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连接于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并且位于其中两块相对的侧板之间,将车载储物箱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所述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的内部空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储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及顶板上设置有榫头或榫槽,相应地,于所述侧板、隔板上设置有榫槽或榫头,所述底板、顶板、侧板及隔板通过所述榫头及榫槽相互榫卯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储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顶板、侧板及隔板中的至少一种板为双层吹塑工艺设计的中空状内部支撑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储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上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罩体、扣手、销轴、螺旋扭转弹簧、传动块、传动杆、卡钩及卡固件;所述罩体罩盖于所述扣手上方,所述销轴穿设于所述扣手内,其端部穿出于所述扣手,所述螺旋扭转弹簧套设于所述销轴端部,其两端分别往所述销轴相对的两外侧延伸,且其一端部抵顶所述罩体的底面,另一端部卡扣于所述扣手的底面;所述传动杆可旋动地穿设在所述罩体上,所述扣手设置有扣动部及传动部,所述传动部凸出于所述扣手侧面,所述传动块的一端套设于所述传动部上,其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卡钩固定于所述传动杆上;所述卡固件固定设置于所述隔板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储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抽屉的内部分隔成若干各自独立的存储单元。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载储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相对的两内侧均开设有若干用于插置所述分隔板的插槽。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储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箱体的顶面上设置有用于卡扣行李的扣环。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储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邻近车尾箱开口的侧面上具有第一开口,于所述第一开口内设置有所述抽屉,所述第二箱体的顶面具有第二开口,于所述第二开口上盖设有可旋动的第一翻盖。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载储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还具有第三开口,于所述第三开口上盖设有可旋动的第二翻盖;所述第一、第二箱体横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一、第二翻盖铰接于同一芯轴上,所述芯轴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的分界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载储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第一翻盖、第二翻盖的顶面水平对齐,且于所述第一箱体、第一翻盖、第二翻盖的顶面分别垂直设置有若干筋条。
16.如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储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箱体的底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形状与车辆备胎的形状相匹配。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载储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箱体邻近车辆椅的侧面上均设置有铰接件,所述铰接件与所述车尾箱固定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储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箱体外周缘与所述车尾箱内壁接触部位的轮廓相匹配。
【文档编号】B60N3/10GK104401263SQ201410706719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8日
【发明者】王德明 申请人:王德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