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902909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上支架(6)及下支架(5)及设于两者之间的升降调节机构,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连杆Ⅰ(11)及连杆Ⅱ(12),所述连杆Ⅰ(11)下端活动连接于所述下支架(5)上;所述下支架(5)上设有导向滑槽(13),所述连杆Ⅱ(12)的上端活动连接在上支架(6)上,下端连接具有卡槽的联动销(4),所述联动销(4)可滑动的连接于所述导向滑槽(13)内;在所述导向滑槽(13)侧边设有与所述联动销(4)的卡槽配合卡接的齿板(3),所述齿板(3)上还设有控制所述卡槽与齿相互卡接或分离的调节手柄(1)。提供的这种座椅高度调节装置,结构简单且稳定,方便调控,提高座椅舒适性。
【专利说明】一种座椅高度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调节汽车座椅高度的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0002]为了使不同身高和体型的驾乘者在车辆座椅上处于最佳的乘坐状态,通常需要调整座椅的高度,因此,带有座椅高度调节装置的座椅大量出现,现有技术的座椅高度调节装置普遍存在结构复杂,难以调控,控制精度低等缺陷,调节功能比较单一,无法满足一些多元化的舒适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稳定,易于实现,方便调控,提高座椅舒适性的座椅高度调节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及设于两者之间的升降调节机构,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连杆I及连杆II,所述连杆I下端活动连接于所述下支架上;所述下支架上设有导向滑槽,所述连杆II的上端活动连接在上支架上,下端连接具有卡槽的联动销,所述联动销可滑动的连接于所述导向滑槽内;在所述导向滑槽侧边设有与所述联动销的卡槽配合卡接的齿板,所述齿板上还设有控制所述卡槽与齿相互卡接或分离的调节手柄。
[0005]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0006]所述齿板与所述导向滑槽的长度相同。
[0007]所述齿板上设有两平行布置以支撑起所述调节手柄的支撑板,所述调节手柄上设有两端固定于所述齿板上的扭力弹簧。
[0008]所述升降调节机构设有前后布置于所述上支架及下支架之间的两组,分别由前后对应布置的两个调节手柄控制。
[0009]所述升降调节机构设有前后左右对称布置的四组,其中左右对称布置的两组间通过两根联动杆分别连接,所述联动杆的两端连接在所述联动销上,通过所述联动杆连接的升降调节机构由设于一侧的同一调节手柄控制。
[0010]所述左右对称布置的升降调节机构的连杆I通过连接杆连接。
[0011]所述每组升降调节机构均设有防松弹簧,所述防松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联动杆及连接杆上。
[0012]所述上支架外部设有支撑框架。
[00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只需手拉动调节手柄,控制齿板与卡槽的卡接或开合即可通过升降调节机构调节控制座椅的高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舒适;在座椅的前后均设有升降调节机构,可实现对座椅前后高度的分别调节,根据不同的需求调节合适高度,大大提高了座椅的舒适性;本座椅高度调节装置,结构简单稳定,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提高了座椅的舒适性,可通用于重卡及农机等坐垫高度比较高的座椅上,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记为:1、调节手柄,2、扭力弹簧,3、齿板,31、支撑板,4、联动销,5、下支架,6、上支架,7、支撑框架,8、联动杆,9、连接杆,10、防松弹簧,11、连杆I,12、连杆II,13、导向滑槽,14、安装轴,15、挡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本实用新型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上支架6及下支架5,上支架6及下支架5之间设有升降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构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连杆I 11及连杆II 12,可呈人字形铰接,连杆I 11及连杆II 12之间可相互转动。连杆I 11下端活动连接在下支架5上,可相对与下支架5的连接处转动。下支架5上设有导向滑槽13,连杆II 12的上端活动连接在上支架6上,下端连接联动销4,联动销4可滑动的连接于导向滑槽13内。连杆I 11及连杆II 12相互配合,联动销4在导向滑槽13内滑动带动连杆II 12升高或是降低,保证该升降调节机构可在竖直方向上下调节。
[0020]如图2所示,联动销4上设有卡槽,在导向滑槽13外侧边设有与导向滑槽13的卡槽相配合卡接的齿板3,齿板3与导向滑槽13的长度相同,以使得无论联动销4在导向滑槽13内运动至何位置均可与齿板3卡接。调节手柄1设于齿板3上,通过扳动调节手柄1以控制卡槽与齿相互卡接或分离。本实用新型中,在齿板3上设有两平行布置支撑板31,支撑板31上设有安装孔,调节手柄1插装于两孔内,调节手柄1上套有扭力弹簧2,扭力弹簧2的两端固定于齿板3上,通过扭力弹簧2力的传递可方便的分离联动销4与齿板3。
[0021]本实用新型座椅高度调节装置,为实现座椅前后可分别调节,在上支架6及下支架5之间前后布置两组上述的升降调节机构,每组升降调节机构分别由前后对应布置的两个调节手柄1控制。
[0022]本实施例中,升降调节机构设有前后左右对称布置的四组,其中左右对称布置的两组间通过两根联动杆8分别连接,联动杆8的两端连接在联动销4上,通过联动杆8连接的升降调节机构由设于一侧的同一调节手柄1控制。
[0023]自然状态下齿板3与联动销4上的卡槽配合锁紧,使机构出于锁止状态。需调节座椅高度时,抬高调节手柄1,通过扭力弹簧2的力传递将齿板3与卡槽分离,联动销4释放,施加重力作用使得联动销4可在滑道内滑动,通过联动杆8带动连接在另一端的联动销4,带动连杆I 11及连杆II 12从而实现同步升降。当调整到舒适的高度时,松开手柄,齿板与卡槽配合,停止运动,达到锁止的效果。前后端分别操作,原理相同。
[0024]每组升降调节机构均设有防松弹簧10,防松弹簧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联动杆8及连接杆9上,防松弹簧10对连杆I 11及连杆II 12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控制其上升下降的幅度,使整个调节过程更加稳定,还起到增强结构的作用。
[0025]左右对称布置的升降调节机构中的连杆I 11通过连接杆9连接,上支架6外部设有支撑框架7,均可增强该座椅高度调节装置的整体强度,提高其使用寿命。
[0026]本实用新型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只需手拉动调节手柄1,控制齿板3与卡槽的卡接或开合,即可通过升降调节机构调节控制座椅的高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舒适;在座椅的前后均设有升降调节机构,可实现对座椅前后高度的分别调节,根据不同的需求调节合适的高度,大大提高了座椅的舒适性;该座椅高度调节装置,结构简单稳定,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提高了座椅的舒适性,可应用的重卡及农机等坐垫高度比较高的座椅上,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002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受限于上述方式,只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上支架(6)及下支架(5)及设于两者之间的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连杆I (11)及连杆II (12),所述连杆I (11)下端活动连接于所述下支架(5)上;所述下支架(5)上设有导向滑槽(13),所述连杆II (12)的上端活动连接在上支架(6)上,下端连接具有卡槽的联动销(4),所述联动销(4)可滑动的连接于所述导向滑槽(13)内;在所述导向滑槽(13)侧边设有与所述联动销(4)的卡槽配合卡接的齿板(3),所述齿板(3)上还设有控制所述卡槽与齿相互卡接或分离的调节手柄(I)。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板(3)与所述导向滑槽(13)的长度相同。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板(3)上设有两平行布置以支撑起所述调节手柄(I)的支撑板(31),所述调节手柄(I)上设有两端固定于所述齿板⑶上的扭力弹簧(2)。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机构设有前后布置于所述上支架(6)及下支架(5)之间的两组,分别由前后对应布置的两个调节手柄(I)控制。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机构设有前后左右对称布置的四组,其中左右对称布置的两组间通过两根联动杆(8)分别连接,所述联动杆(8)的两端连接在所述联动销(4)上,通过所述联动杆(8)连接的升降调节机构由设于一侧的同一调节手柄(I)控制。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对称布置的升降调节机构的连杆I (11)通过连接杆(9)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升降调节机构均设有防松弹簧(10),所述防松弹簧(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联动杆(8)及连接杆(9)上。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6)外部设有支撑框架⑵。
【文档编号】B60N2/18GK204249844SQ201420650233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3日
【发明者】何丹, 王松玉, 郑青兰 申请人:芜湖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