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之间的过渡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868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之间的过渡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之间的过渡部,该过渡部包括至少一个隧道形地围抱过渡装置的折棚,其中,折棚为了形成波纹部或折纹部而具有多个同样隧道形环绕的折棚框。



背景技术:

开头所述类型的、在彼此铰接的车辆——例如铰接式公共汽车或轨道车辆、例如有轨电车——之间的过渡部由现有技术充分已知。这种过渡部通常包括折棚,具有所谓的过渡装置、例如过桥或平台,该过渡装置在两个车辆之间延伸,折棚隧道形围绕所述过渡装置。这种折棚可以设计为折纹折棚或波纹折棚。在此由涂覆有弹性体的加强底布/加强支承件构成的各条带在每种情况下都通过同样隧道形环绕的、横截面为U形的折棚框抓住,以形成折纹折棚的折纹部或波纹折棚的波纹部。

现在特别存在具有大的和另外的、小的折纹高度的折纹折棚。也就是说,特别存在这样的折纹折棚,其在折纹部数量减少的情况下为了仍能够达到高的拉伸宽度而具有其特征在于大的折纹深度的折纹部。特别在这样的具有大的折纹深度的折棚中,现在可观察到,各折纹部的折棚框在折棚的安装状态中不是以彼此间基本上相同的间距延伸,而是折棚框在顶部区域中具有彼此间强烈不同的间距。这导致这种折棚特别在其角部的区域中由于折纹部的彼此摩擦而遭受提高的磨损。

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所谓的波纹折棚,即便程度有所减小。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折纹折棚的折纹部或波纹折棚的波纹部中,减小各折纹部或波纹部的特别是在角部区域中的由于彼此摩擦而导致的磨损。

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折棚在底部区域或顶部区域中在波纹部或折纹部的各折棚框之间以及在折棚框与同相应车辆相连接的固定点之间具有间隔件。通过该间隔件实现了,在车辆位于中性位置中时,也就是说位于“直线行驶”位置中时,各折棚框彼此间保持限定的间距。

本发明的有利的特征和设计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出。

因此特别可以提出,间隔件近似布置在折棚的顶部中央或底部中央,也就是说在中性轴线附近。这例如表明,在铰接式车辆进行转弯运动时,间隔件基本上不发生伸长。

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特征在于,间隔件被设计为能弹性屈曲的。特别是在和特征“折棚框不但彼此间通过间隔件连接而且在端侧在固定点上与车辆连接”相联系的情况下,实现了,折棚框按照弹性链的形式彼此间距恒定地排列,也就是说,由此确保了折棚框彼此间的相同间距。固定点在此可以通过车辆车厢本身或也可以通过直接与车辆基本上刚性地连接的折棚框形成,其中,形成这样的固定点的折棚框是紧邻于车辆的折棚框。按照定义属于折棚框的还包括在两个折棚半部之间的中间框,这两个折棚半部构成两个车辆之间的折棚。在此还有利地规定,间隔件被设计为能沿车辆的纵向弹性屈曲,以便特别在俯仰颠簸运动时能够相应屈曲。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间隔件可以分别设计为弹簧元件,例如以拉簧的形式。

然而证明为特别有利的是,间隔件设计为弹性的带元件,该带元件连接各折棚框或实现与固定点的连接,该固定点可以通过各车辆的车厢提供,但也可以通过与车辆的车厢紧邻的、与车辆基本上刚性地或牢固地连接的折棚框提供。

另一种实施形式的特征在于,带元件被设计为抓住波纹部或折纹部的连续的弹性的带,其中,所述带在端侧分别铰接在与各车辆相连接的固定 点上。固定点在此也可以是车厢或与车厢基本上刚性地连接的端侧的折棚框。

两种实施形式的共同点是,弹性的带或带元件在两个折棚框之间通过这些折棚框夹紧地抓住。由此显然,在制造折棚时将带元件或带的安装集成到折棚的生产中,确切地说是,使折棚框不仅抓住由经涂覆的加强底布组成的、用于折纹部或波纹部的条带,而且也抓住带元件或带。

根据另一个特征,所述带或各带元件由弹性体或弹性织物形成。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示例性地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在示意图中示出铰接式公共汽车作为铰接式车辆;

图2在侧视图中以各带元件的剖面示出折纹折棚的局部;

图2a示出根据图2的局部,其中,各带元件形成连续的带;

图3示出根据图2和图2a的折纹折棚的顶部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 车辆

2 车辆

4 过渡部

6 平台,过桥

10 折棚

12 折棚框

13 材料条带

(涂覆有弹性体的加强底布)

14材料条带

(涂覆有弹性体的加强底布)

18 带元件

19 连续的带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铰接式车辆的两个车辆1和2通过整体上用4表示的过渡部连接。过渡部4包括过渡装置、例如过桥或平台6,该过渡装置由折棚10隧道形围抱。过渡装置用于使人员能够在车辆1和2之间来回走动。

图2在侧视图中作为局部示出第一实施形式中过渡部4的根据本发明的折棚10。在此可看到各折棚框12,这些折棚框分别夹紧地抓住两个材料条带13和14。当然不仅是材料条带13和14作为涂覆有弹性体的加强底布被夹紧地抓住,而且用作间隔件的带元件18也被夹紧地抓住。也就是说,带元件18的安装被结合入生产过程中。

图2a示出第二实施形式,其和根据图2的实施形式的区别仅在于,各带元件18形成一根连续的带19。

图3示出折棚顶部的俯视图,由其可以看到,带19或带元件18大致在折棚顶部的中央延伸。

两种实施形式的共同点是,各个最后的折棚框12——即紧邻于相应车辆的折棚框——与相应车辆的车厢以能沿纵向屈曲的方式连接。因此,带元件18或连续的带19与相应车辆的车厢连接,也就是说,车厢构成固定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