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味释放装置和具有这种装置的通风、加热或空调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2110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香味释放装置和具有这种装置的通风、加热或空调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味释放装置。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香味释放装置的通风、加热或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DE 20 2005 015 709 U1公开了一种用于空调设备的加香装置,该加香装置具有填充有香味液体的容器和部分浸入香味液体中的工作元件以及旁路管道,该旁路管道将来自主通风管道的至少是一部分主空气流引导到工作元件上。在这里,确定了次空气流并且加香装置具有用于对工作元件被施加次空气流的部分进行改变的调节部件。

DE 10 2007 010 796 A1公开了一种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的带有加香设备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吸入空气通道、吹出空气通道、鼓风机和用于香料的容纳装置,其中,在吸入空气通道或者吹出空气通道中设有温度传感器。此外,DE 10 2007 010 796 A1公开了这种装置的一种工作方法。

EP 2 269 850 A1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加香系统,该加香系统包括用于容纳液态香料的香料容纳单元、空气输送装置,该空气输送装置用于将空气输送通过香料容纳单元以便借助于被输送的空气将香料引入到车辆内部空间中,其中,香料容纳单元具有用于将由空气输送装置输送的空气引入到香料容纳单元中的进口和用于将被输送的空气从香料容纳单元中导出的排出口。此外,加香系统还具有用于将排出口关闭和打开的第一截止构件,从而在第一截止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香料能够被引入到车辆内部空间中,以及在第一截止构件处于关闭状态时,香料不能被引入到车辆内部空间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得到进一步改进的香味释放装置。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通风、加热或空调设备,该设备能够与这种香味释放装置一起使用。

关于香味释放装置的目的通过以下特征得以解决。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于通风、加热或空调设备的香味释放装置,该香味释放装置具有带连接开口的香料容器和带空气进入通道和空气排出通道的容器盖,此外还具有可移动的工作元件和可移动的阀元件,空气进入通道和空气排出通道能够借助于该阀元件被打开和被关闭,其中,阀元件能够借助于工作元件进行操纵,其中,借助于工作元件还可以控制旁路通道。在这里,有利地,可以在向车辆客舱提供香味和用无香味的空气给车辆客舱通风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

香味释放装置的一种有利实施方式规定:工作元件和阀元件沿轴向依次地且能够至少部分沿轴向移入导向套中地设置以及空气进入通道和空气排出通道与导向套的纵向轴线相邻且平行地设置。这对于阀元件来说实现了一种可结构简单地实施的操纵方案。

在香味释放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旁路通道具有第一旁路通道元件和第二旁路通道元件,其中,第一旁路通道元件在工作元件上形成以及第二旁路通道元件在导向套上形成。

香味释放装置的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规定,旁路通道借助于相对于导向套受引导地沿轴向移动工作元件针对流体流经方式能够被打开或被关闭。因此,为旁路通道提供了可结构简单地实施的控制方案的基础。

在香味释放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旁路通道元件具有设置在工作元件上的环绕的第一环形槽以及第二旁路通道元件具有沿径向设置在导向套上的至少一个旁路进口和沿径向设置在导向套上的至少一个旁路排出口。以这种方式提供了旁路通道的一种可成本低廉地且用很少加工步骤实现的实施方式。

香味释放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规定,第一旁路元件具有与工作元件的纵向轴线垂直地贯穿工作元件的通道。在这方面,存在旁路通道的另一种成本低廉且可用很少加工步骤来制造的结构形式。

在香味释放装置的一种有利的实施例中,空气进入通道在指向香料容器的第一空气进入通道端部上具有第一空气进入通道口以及空气排出通道在指向香料容器的第一空气排出通道端部上具有第一空气排出通道口以及阀元件在指向香料容器的第一阀元件端部上具有阀盘,其中,借助于沿轴向移动阀元件和阀盘,第一空气进入通道口和第一空气排出通道口针对流体流经方式能够被打开或者被关闭。因此,提供了一种简单且节省空间的用来使流体流富含香味的解决方案。

香味释放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规定,阀元件借助于至少一个第一复位弹簧沿着远离香料容器的第一方向被朝着指向香料容器的第一工作元件端部加载。

在香味释放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复位弹簧支撑抵靠在一个桥式元件上,其中,该桥式元件与朝向香料容器的第一容器盖侧连接。这使得能够借助于沿轴向移动工作元件来沿轴向操纵阀元件。

香味释放装置的一种有利的实施例规定,工作元件借助于第二复位弹簧沿着第一方向被朝着第一导向套端部加载。

在香味释放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复位弹簧支撑抵靠在形成于指向工作元件的第二阀元件端部的区域中的支座上。

香味释放装置的另一实施例规定,在第一工作元件端部上形成环绕的突出部,其中,环绕的突出部能够支撑抵靠在形成于第一导向套端部的区域中的凸肩上。在这里,以结构简单的方式为工作元件的操纵提供支持。

在香味释放装置的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容器盖具有接口,借助于这些接口,空气进入通道和/或空气排出通道和/或旁路进口和/或旁路排出口能够与通风、加热或空调设备的流体通道装置和/或软管装置连接。

香味释放装置的又一种实施例规定,香料容器具有指向容器盖的边缘,其中,在该边缘上形成沿径向设置的环绕的至少一个第二环形槽,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环形槽的区域中设有至少一个第一O型密封圈,第一O型密封圈从径向内侧密封地贴靠在由容器盖形成的盖内壁上。

在香味释放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中,阀元件在第二阀元件端部的区域中具有沿径向设置的环绕的至少一个第三环形槽,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环形槽的区域中设有至少一个第二O型密封圈,第二O型密封圈从径向内侧密封地贴靠在由导向套形成的套内壁上。

香味释放装置的另一实施例规定,容器盖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接合元件以及香料容器具有与第一接合元件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合元件,其中,容器盖和香料容器能够借助于这两种接合元件相互连接。

在香味释放装置的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合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合元件形成卡紧和/或插接连接。这实现了香料容器和容器盖的一种简单且成本低廉的连接。

香味释放装置的一种有利的实施例规定,容器盖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元件,第一连接元件与设置在通风、加热或空调设备的壳体元件上的第二连接元件相对应,使得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能够相互连接。

在香味释放装置的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能够连接成卡口连接。这实现了香味释放装置与通风、加热或空调设备的一种简单且成本低廉的连接。

香味释放装置的另一实施例规定,容器盖在与第一容器盖侧相对的第二容器盖侧上具有大致设置在中央位置上的连接区域,其中,工作元件和导向套设置在该连接区域内的中央位置上。

在香味释放装置的又一实施方式中,连接区域具有内侧管接头和沿径向包围内侧管接头的外侧管接头,其中,工作元件和导向套设置在内侧管接头内的中央位置上并且与由内侧管接头的横截面形成的面垂直。

香味释放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规定,空气进入通道具有与第一空气进入通道端部相对的第二空气进入通道端部以及空气排出通道具有与第一空气排出通道端部相对的第二空气排出通道端部,其中,第二空气进入通道端部和第二空气排出通道沿径向设置在内侧管接头与外侧管接头之间。

关于通风、加热或空调设备的目的通过权利要求22和23的特征得以解决。

通风、加热或空调设备的一种实施例规定,在通风、加热或空调设备中设有至少一个按照上面提到的描述进行设计的香味释放装置。

在通风、加热或空调设备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在通风、加热或空调设备中设有两个按照上面提到的描述进行设计的香味释放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基于至少一个实施例借助于附图中的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香味释放装置的立体俯视图,

图2示出了如图1的香味释放装置的侧向剖视图,

图3示出了如图1的香味释放装置的另一侧向剖视图,

图4示出了如图1的香味释放装置的另一侧向剖视图,

图5示出了如图1的香味释放装置的另一侧向剖视图,

图6示出了如图1的香味释放装置的另一侧向剖视图,

图7示出了作为如图1的香味释放装置的一部分的容器盖的立体剖视图,以及

图8示出了如图1的香味释放装置的立体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香味释放装置1的立体俯视图。在该图中示出了剖切线A-A,由该剖切线产生在图2中示出的侧向剖视图。此外,在图1中还示出了剖切线B-B,由该剖切线产生在图3、图4、图5和图6中示出的剖视图。

在图1中示出的香味释放装置1具有在俯视图中大致呈椭圆形状的容器盖15。容器盖15具有第一容器盖侧3(由于图1中的观察方向而未示出)和第二容器盖侧4。

在第二容器盖侧4上形成三个第一连接元件5。这三个第一连接元件5大致排列呈圆形并且能够分别与一个未示出的第二连接元件连接,其中,第二连接元件设置在未示出的通风、加热或空调设备的壳体元件上。在图1中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元件5分别示例性地被设计成卡口连接的一部分。

在大致呈圆形排列的三个第一连接元件5的径向内侧,在第二容器盖侧4上设有连接区域。该连接区域6具有外侧管接头7和同心地设置在外侧管接头7内的内侧管接头8。借助于外侧管接头7和内侧管接头8,香味释放装置1可以与通风、加热或空调设备的未示出的流体通道装置连接。

在内侧管接头8的径向内侧,在中央位置且与由内侧管接头8的横截面形成的面垂直地设有工作元件9。该工作元件9沿轴向可滑动地设置在导向套10中。

在内侧管接头8与外侧管接头7之间设有四个隔壁11,这些隔壁将空气进入通道12和空气排出通道13相互隔开。

在图2中示出了香味释放装置1的一个侧向剖视图。香味释放装置1具有带连接开口2的香料容器14和被安装在该连接开口2中的容器盖15。容器盖15和香料容器14借助于在容器盖15上形成的第一接合元件16和在香料容器14上形成的且与第一接合元件16对应的第二接合元件17连接。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接合元件16和第二接合元件17示例性地形成卡紧连接。

在香料容器14中可以设有未示出的香料。香料容器14具有指向容器盖15的边缘18。在边缘18的区域中形成第二环形槽19。在该第二环形槽19的区域中设有第一O型密封圈20。第一O型密封圈20在这里密封地贴靠在容器盖15的盖内壁21上。

容器盖15具有朝向香料容器14的第一容器盖侧3和远离香料容器14的第二容器盖侧4。在第二容器盖侧4的区域中的中央位置上设有连接区域6。连接区域6具有圆形的外侧管接头7和圆形的内侧管接头8。沿径向在内侧管接头8与外侧管接头7之间与由管接头7和8的横截面形成的面垂直地设有空气进入通道12和空气排出通道13。

空气进入通道12具有指向香料容器14的第一空气进入通道端部22和与第一空气进入通道端部22相对的第二空气进入通道端部23。

空气排出通道13具有指向香料容器14的第一空气排出通道端部24和与第一空气排出通道端部24相对的第二空气排出通道端部25。

在第一空气进入通道端部22的区域中设有第一空气进入通道口26。在第一空气排出通道端部24的区域中设有第一空气排出通道口27。

在设置在内侧管接头8和外侧管接头7之间的第二空气进入通道端部23的区域中设有第二空气进入通道口28。在设置在内侧管接头8与外侧管接头7之间的第二空气排出通道端部25的区域中设有第二空气排出通道口29。

第二空气进入通道口28和第二空气排出通道口29可以示例性地与通风、加热或空调设备的未示出的流体通道装置或者软管装置流体连接。

第一空气进入通道口26和第一空气排出通道口27设置在香料容器14中。如果流体(例如空气)被从新鲜空气入口引入到第二空气进入通道口28中,那么该流体经过空气进入通道12和第一空气进入通道口26流入香料容器14中。该流体在香料容器14中被加入设置在香料容器14中的香料并且流经第一空气排出通道口27进入空气排出通道13并且从空气排出通道13通过第二空气排出通道口29例如经由未示出的软管进入车辆客舱中的流体通道中,以将富含香料的流体传输到车辆客舱中的流体通道中。

内侧管接头8具有位于中央位置上且与由内侧管接头8的横截面形成的面垂直的工作元件9。工作元件9沿轴向可滑动地设置在导向套10中。

工作元件9具有指向香料容器14的第一工作元件端部30和远离香料容器14的第二工作元件端部31。在第二工作元件端部31的区域中,工作元件9具有环绕的第一环形槽32,下面还要对它进行详细讨论。

在第一工作元件端部30的区域中,工作元件9为了传递运动而与阀元件33联接。阀元件33具有指向香料容器14的第一阀元件端部34和远离香料容器14的第二阀元件端部35。

在第一阀元件端部34的区域中,阀元件33示例性地被预紧抵靠在两个第一复位弹簧36上,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复位弹簧36沿第一轴向方向37对位于导向套10内的阀元件33加载使其抵靠在导向套10和容器盖侧3上。两个第一复位弹簧36支撑抵靠在形成于桥式元件39的区域中的支座38上。桥式元件39与空气进入通道12的纵向轴线垂直地设置并且示例性地通过两个螺钉40固定在第一容器盖侧3上。

在第二阀元件端部35的区域中,在阀元件33上设有第三环形槽41。在第三环形槽41的区域中设有第二O型密封圈42。第二O型密封圈密封地可滑动地贴靠在导向套10的套内壁43上。

在图3中示出了香味释放装置1的另一侧向剖视图。工作元件9借助于沿轴向且相对于导向套10的套内壁43执行的移动设置在第一工作位置上。设置在第二工作元件端部31的区域中的第一环形槽32在这里用作第一旁路通道元件44,该第一旁路通道元件与在导向套10上形成的第二旁路通道元件45形成旁路通道46。在这里,设置在导向套10上的第一径向旁路进口47和在导向套10上沿径向形成的旁路排出口48密封地紧靠在第一环形槽32上。

示例性地,在旁路进口47和旁路排出口48的区域中可以连接有未示出的软管,这些软管向旁路进口47提供流体流。在这里,特别是指从被提供给流体进入通道12的流体流分支出的流体流。

该流体流经过旁路进口47以及经过第一环形槽32流向旁路排出口48并且从旁路排出口48例如经由未示出的软管流入到将流体传输到车辆客舱中的流体通道中。在这里,在空气排出通道13中含有的流体通过第二空气排出通道口29被吸出并且空气排出通道13以这种方式被冲洗。

流经旁路通道46的流体流的流动方向在图3中用箭头示出。

工作元件9在这里能够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操纵:工作元件9能够沿轴向沿着第一方向37或者沿着与第一方向37相反的第二方向49移动。通过工作元件9沿轴向沿着第一方向37移出第一工作位置,工作元件9可以被置于停止位置。在这里,将第一环形槽32相对于套内壁43沿轴向移动并且定位成沿着第一方向37位于旁路进口47和旁路排出口48的下游。因此,旁路通道46针对流体流经方式而被关闭或者说截止。

沿轴向沿着第二方向49在工作元件9的下游设有阀元件33。阀元件33在它的第一阀元件端部34的区域中具有阀盘50。在第一工作位置上,第一复位弹簧36将阀盘50压靠在第一容器盖侧3上。阀盘50在这里针对流体流经方式将第一空气进入通道口26和第一空气排出通道口27封闭。

通过沿轴向将工作元件9沿第二方向49移出第一工作位置,工作元件9可以被设置在第二工作位置上。在这里,将第一环形槽32相对于套内壁43沿轴向沿着第二方向49移动并且定位成沿着第二方向49位于旁路进口47和旁路排出口48的下游。因此,旁路通道46针对流体流经方式而被关闭或者说被截止。

在图4中示出了设置在香味释放装置1中的工作元件9位于第二工作位置上。工作元件9在这里压缩第二复位弹簧51,该第二复位弹簧51沿轴向被设置或者说被压紧在第一工作元件端部30与第二阀元件端部35之间。第二复位弹簧51支撑抵靠在形成于第二阀元件端部35的区域中的第二支座52上。工作元件9因此为了传递运动而与阀元件联接并且沿轴向沿着第二方向49按压阀元件33和设置在阀元件端部34的区域中的阀盘50。阀盘50在这里从第一空气进入通道口26和第一空气排出通道口27抬起并且针对流体流经方式打开这两个通道口。通过用A1标出的箭头示出的流体在这里经过第二空气进入通道口28、经过空气进入通道12以及经过第一空气进入通道口26流入香料容器14中。在那里,流体被加入设置在香料容器14中的香料并且流动经过第一空气排出通道口27、经过空气排出通道13以及第二空气排出通道口29。通过未示出的软管或者流体通道接口,流体从第二空气排出通道口29例如被继续输送到车辆客舱中。

在图4中所示的第二工作位置上,第一环形槽32通过相对于套内壁43沿轴向移动工作元件9而被沿轴向移动并且被定位成沿着第二方向49位于旁路进口47与旁路排出口48的下游。因此,旁路通道46针对流体流经方式而被关闭或者说被截止。

在图5中示出了具有位于第一工作位置上的工作元件9的香味释放装置1。工作元件9沿轴向沿着第一方向37被移动,使得第一环形槽32相对于套内壁43被沿轴向移动并且被定位成沿着第一方向37位于旁路进口47与旁路排出口48的下游。在第一工作元件端部30上形成环绕的突出部53。环绕的突出部53沿着第一方向37支撑抵靠在形成于导向套端部54的区域中的凸肩55上。阀盘50将第一空气进入通道口26和第一空气排出通道口27封闭。在这里,经过香料容器14的流体流被中断。

在图6中示出了具有位于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的一个过渡位置上的工作元件9的香味释放装置1。旁路进口47、旁路排出口48和第一环形槽32形成具有与第一工作位置相比大大缩小的直径的旁路通道46。阀盘50以最小程度从第一空气进入通道口26和第一空气排出通道口27抬起。与第二工作位置相比减少的流体量经过第一空气进入通道口26流入香料容器14中并且从那里经过第一空气排出通道口27流入空气排出通道13中。同时,与第一工作位置相比减少的流体量流经旁路通道46。

在图7中示出了容器盖15的立体侧视图。在第一容器盖侧3的区域中,桥式元件39固定在容器盖15上。桥式元件39用作两个第一复位弹簧36的支座38,这两个复位弹簧36沿着第一轴向方向37对在图7中未示出的阀元件33加载使其抵靠在工作元件9上。

桥式元件39被空气进入通道12和空气排出通道13垂直地贯穿。

在第二容器盖侧4的区域中的中央位置上设置了工作元件9和导向套10。在外侧管接头7的径向外侧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元件5,这些第一连接元件可以与设置在通风、加热或空调设备的壳体元件(未示出)上的多个第二连接元件连接成卡口连接。

在图8中示出了香味释放装置1的立体侧视图。与容器盖15连接的香料容器14示例性地具有环绕的横截面缩小部56,该横截面缩小部56确保了香料容器的更好的抓握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