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车载导航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577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载导航仪,具体涉及一种抗震车载导航仪。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和道路建设,城际间的经济往来越来越频繁,为了方便人们出行,通常在汽车上安装导航仪。导航仪具有准确定位、导航和娱乐等多种功能,可满足车主的多种需求,已成为汽车的基本装备。

虽然汽车配备有减震器,但现有的减震器在遇到路面不平或车况较差的情况下,还是会出现车身震动,导致与车身连接的导航仪也会跟随震动,使得导航仪的数据收发出现故障或丢失数据。另外,导航仪震动还会使导航仪与车身之间的连接松动,严重时脱离车身,导致导航仪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导航仪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跟随车身震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震车载导航仪。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震车载导航仪,包括导航仪和减震底座,所述导航仪设置在减震底座内,所述减震底座内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弹性组件、夹持板、连接杆和连接板,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减震底座一侧的内壁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板的一侧连接,连接板的另一侧通过第二弹簧与夹持板连接,所述夹持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导航仪的上下两侧,所述导航仪通过连接杆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导航仪与夹持板之间设有减震层,所述减震层与连接杆之间及夹持板与连接杆之间均滑动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震动时,减震底座内的导航仪跟随震动,导航仪和夹持板之间的减震层可对导航仪的震动进行缓冲,吸收一部分震动,实现一级减震。然后,与导航仪一侧固定连接的连接杆带动连接板压缩该侧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受压后反弹,实现二级减震,同时,该连接板对该侧的第二弹簧进行拉伸,第二弹簧受拉后反弹,实现三级减震。在该减震过程中,第二弹簧配合第一弹簧同时对导航仪进行减震。同理,导航仪另一侧的连接杆带动连接板对该侧的第一弹簧进行拉伸,对第二弹簧进行压缩,第一弹簧受拉以及第二弹簧受压后均进行反弹,使得导航仪的减震效果增强,并有利于导航仪快速复位。

所述减震层设有用于连接杆穿过的第一通孔,夹持板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且用于连接杆穿过的第二通孔。由于夹持板与导航仪固定,因此,导航仪震动带动连接杆移动时,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连接杆可相对减震层和夹持板滑动,实现减震层及夹持板与连接杆之间的滑动连接。

所述减震层为橡胶减震垫层,橡胶减震垫层除了对导航仪进行缓冲实现一级减震外,还可以对导航仪的外壁进行保护,增强导航仪的耐用性。

所述导航仪的上侧与减震底座之间以及导航仪的下侧与减震底座之间均设有海绵体,海绵体可避免导航仪的顶部及底部与减震底座产生硬接触,避免导航仪损坏。

所述导航仪一侧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为两条及以上,且均匀分布。多条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可使导航仪的震动更加平稳,有利于减震。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置的减震机构通过在导航仪和夹持板之间设置减震层实现一级减震,并利用第一弹簧进行二级减震,吸收大部分震动,最后通过第二弹簧配合第一弹簧进行三级减震,吸收剩余震动,能很好地解决导航仪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跟随车身震动的问题,使导航仪得到有效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导航仪,2-减震底座,3-减震层,4-第二弹簧,5-第一弹簧,6-连接杆,7-连接板,8-夹持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抗震车载导航仪,包括导航仪1和减震底座2,所述导航仪1设置在减震底座2内,所述减震底座2内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弹性组件、夹持板8、连接杆6和连接板7,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5的一端与减震底座2一侧的内壁连接,第一弹簧5的另一端与连接板7的一侧连接,连接板7的另一侧通过第二弹簧4与夹持板8连接,所述夹持板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导航仪1的上下两侧,所述导航仪1通过连接杆6与连接板7固定连接,导航仪1与夹持板8之间设有减震层3,所述减震层3与连接杆6之间及夹持板8与连接杆6之间均滑动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震动时,减震底座2内的导航仪1跟随震动,导航仪1和夹持板8之间的减震层3可对导航仪的震动进行缓冲,吸收一部分震动,实现一级减震。然后,与导航仪1一侧固定连接的连接杆6带动连接板7压缩该侧的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受压后反弹,实现二级减震,同时,该连接板7对该侧的第二弹簧4进行拉伸,第二弹簧4受拉后反弹,实现三级减震。在该减震过程中,第二弹簧4配合第一弹簧5同时对导航仪进行减震。同理,导航仪1另一侧的连接杆6带动连接板7对该侧的第一弹簧5进行拉伸,对第二弹簧4进行压缩,第一弹簧5受拉以及第二弹簧4受压后均进行反弹,使得导航仪1的减震效果增强,并有利于导航仪1快速复位。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减震层3设有用于连接杆6穿过的第一通孔,夹持板8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且用于连接杆6穿过的第二通孔。由于夹持板8与导航仪1固定,因此,导航仪1震动带动连接杆6移动时,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连接杆6可相对减震层3和夹持板8滑动,实现减震层3与连接杆6之间及夹持板8与连接杆6之间的滑动连接。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减震层3为橡胶减震垫层,橡胶减震垫层除了对导航仪1进行缓冲实现一级减震外,还可以对导航仪1的外壁进行保护,增强导航仪1的耐用性。

所述导航仪1的上侧与减震底座2之间以及导航仪1的下侧与减震底座2之间均设有海绵体,海绵体可避免导航仪1的顶部及底部与减震底座2产生硬接触,避免导航仪1损坏。

实施例4

基于上述实施例,导航仪1一侧的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4均为两条及以上,且均匀分布。多条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4可使导航仪1的震动更加平稳,有利于减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