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光导无盲区全景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7953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汽车的附属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动车光导无盲区全景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驾驶盲区一直困扰着机动车驾驶员,尽管大部分家长很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大部分驾驶员开车也都很小心。可因为盲区引发碾压儿童的事故时有发生,尤其是0.7米以下儿童,本身没有防范意识,盲区内司机看不到更容易发生意外。所谓驾驶“盲区”,是指驾驶人驾驶机动车时视线产生的死角和意识不到的地方,盲区大多是车辆结构所引起的,由于车型各异,因此各类车型盲区的大小也有所不同。驾驶盲区主要包括四大区域:车头盲区,车辆尾部盲区、驾驶位置左、右两后侧45度均为驾驶盲区,而且车身越高,盲区也就越大。驾驶盲区最大的受害者是儿童,发生的悲剧举不胜举,让人心痛。为了减少悲剧的发生和方便驾驶员,不少车辆加装了雷达,但是雷达同样有盲区,上述2014年的两件案例的车辆均装有雷达,仍然没有能够避免惨案的发生。汽车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而汽车盲区造成的危害却是惨痛的、巨大的、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是受害者父母及亲人一生难以消除的痛苦和阴影。所以,汽车盲区问题必须要解决。为此,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20115438.4,公开了一种“汽车前侧方向盲区前视镜装置”,它在汽车后视镜的前面装了前视物镜,在发动机仓盖的侧面装了前视显示镜,通过反射,在前视显示镜看到汽车前侧方向盲区的影像。该方法只可看到汽车前侧方向的盲区,车头的正前方和车的后方均看不到,盲区没有全部消除,而且,前视显示镜距司机的眼睛距离较远,前视显示镜的影像又是通过反射得到的,驾驶员需偏离前方的视线进行观察,因此该技术存在影像不清晰、不直观、使用不方便等弊端。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20435834.1公开的“一种汽车盲区影像的反射装置”,申请号201320567545.1公开的“一种汽车盲区镜”,还有申请号200510028829.3“直视式消除车辆后视镜盲区的方法”也都与上述专利基本雷同。除了反射镜、直视镜结构以外,还有不少利用车外摄像头加车内显示器的方法观察盲区,这种方法要想达到理想效果,就要安装多个摄像头,结构复杂,安装麻烦,使用时调整也不方便,而且成本明显偏高。综上所述,盲区发生事故主要在停车和倒车时段,而现有技术只能缩小盲区,无法全面观察盲区,更不能彻底根除盲区隐患。自己加装反射镜也造成车辆不美观,无法成为汽车出厂时车辆的固有设备,因此不易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做到使驾驶员观察盲区时不偏离前方的视线,减少安全隐患,做到车身周围全景观察和监控,使之成为汽车上的固有设备,与汽车成为一个整体,是汽车出厂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汽车车身上安装光学取景器,光学取景器末端连接光导纤维,光导纤维另一端连接到汽车内的影像放大显示器上。

为了使影像放大显示器显示面上的影像清晰,消除放大显示器锥体四个楞角的阴影,影像放大器锥体的四个楞角呈圆弧状。

为了取景器取到的景象更宽大,取景器的镜面为弧形。

为了提高显示器显示的亮度和清晰度,影像放大显示器锥体的四周涂有反光涂层,涂层使显示影像免受外界干扰,提高亮度,使图像更清晰。

为了方便夜间或光线暗时的观测,取景器旁边安装有led补光灯,led补光灯与取景器成为一体并且方向一致,补光灯的电源线上接有开关,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补光灯。

为了观察汽车周围所有的盲区,在汽车车身的前方、后方、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取景器,取景器的末端分别连接有光导纤维,光导纤维另一端连接到汽车内的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上,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由多个影像放大显示器组合,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上各分区的图像分别对应各取景器采集的区域,使影像放大显示组合器上的整体图像显示车周围的全景实况。

为了方便驾驶员观测,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与车辆仪表盘安装在一起,成为仪表盘的一部分。

为了方便在现有车辆上安装使用,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安装在一个盒子里,固定在驾驶室的前台上,方便驾驶员观测使用。

为了取景范围更宽,取景器安装在左、右倒车镜上。左倒车镜前面的取景器对应车前左侧盲区,后面的取景器对应车左侧盲区,右倒车镜前面的取景器对应车前右侧盲区,后面的取景器对应车右侧盲区。

为了方便组装,单个放大显示器装在方形盒子内,多个方形盒子可以任意组装在一起。

为了适应规模型工业化生产,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注塑成一个整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对现有技术的突破,使驾驶员观察盲区时不偏离前方的行驶视线,可以方便的观测到汽车周围的全部实景,真正做到无盲区,因此,可大大减少停车倒车时的事故率,尤其对儿童碾压的事故率。本发明的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可以与仪表盘做在一起,成为仪表盘的一部分,使车辆整体性能得到提升,车辆档次得到提高,为采用本发明的车辆在激烈的汽车市场的竞争中创造了条件。为满足现有车辆的改造,也可以将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做成专用的盒子,放在驾驶室内供驾驶员使用。该装置制造容易,成本低,除补光灯外不需要电源。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批量生产,尤其是汽车制造厂,除仪表盘模具需要改造外,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成本就可以形成产品。

附图说明: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汽车光导无盲区全景显示装置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影像放大器锥体的四个楞角呈圆弧状示意图;

图3取景器的镜面为弧形镜面示意图;

图4影像放大器锥体的四周涂有反光涂层示意图;

图5取景器与补光灯组合示意图;

图6汽车车身周围取景器的分布与车内影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的综合示意图;

图7汽车车身取景器对应车身周围盲区示意图;

图8车身周围盲区在车内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上的显示示意图;

图9是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与汽车仪表盘组合在一起的示意图;

图10是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盒子放在驾驶室前台位置示意图;

图11是汽车尾部两只取景器时采集的车外盲区示意图;

图12是两只取景器时放大显示器的组合形式示意图;

图13是汽车尾部1只取景器示意图;

图14是汽车尾部1只取景器时车内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上的显示示意图;

图15是汽车倒车镜上安装取景器状态示意图;

图16是倒车镜正面的取景器位置示意图;

图17是倒车镜反面的取景器位置示意图;

图18是车后盲区f位置有儿童时的示意图;

图19是车后盲区f位置有儿童时车内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上的显示示意图;

图20是车右前方盲区c位置有儿童时的示意图;

图21是车右前方盲区c位置有儿童时车内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上的显示示意图;

图22是单个显示器组装在盒内示意图;

图23是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为一个整体示意图。

图中:1、取景器镜面;2、取景器;3、连接点;4、光导复合线;5、显示面;6、锥体;7、连接点;8、补光灯;9、导线;10、开关;11、汽车车身;12、右后视镜;13、左后视镜;14、操纵台;15、台面;16、遮光板;17、仪表盘;18、方向盘;19、组合体;20、基座;21、整体盒;31、左小转向灯;32、右小转向灯;33a、41b、37c前取景器;36d、左侧取景器;40e、右侧取景器;42f、后取景器;50、右警示线;51、左警示线;55、连接器;56、后视镜面;57、镜背面;58、小盒子;j、影像放大显示器;a1、b1、c1前取景器;d1、左侧取景器;e1、右侧取景器;f1、g1、h1后取景器;x、影像放大显示组合器;a、b、c车前盲区;d、车左侧盲区;e、车右侧盲区;f、g、h车后盲区;a、b、c车前盲区显示;d、车左侧盲区显示;e、车右侧盲区显示;f、g、h车后盲区显示;m、车后盲区;m、车后盲区显示;t、涂层;q、模拟车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示意图,锥形的取景器2安装在汽车车身的任意位置,并使取景器镜面1对准要观察的方向,锥形的取景器2的锥尖部的连接点3上连接有光导复合线4,光导复合线4连接到驾驶室内的影像放大显示器j的连接点7上,影像放大显示器j是一个锥体,它的前面是显示面5,锥体6的尖部是连接点7。

为了使显示面5上的影像清晰,没有锥体四个楞角的阴影,影像放大显示器j上锥体6的四个楞角呈圆弧状,如图2中s-s所示。

为了扩大取景范围,取景器镜面1的平面可做成中间凸起的弧形,如图3所示。

为了提高显示器显示面6的亮度和清晰度,影像放大显示器锥体6的四周涂有反光涂层t,如图4所示。涂层使影像免受外界干扰,提高亮度,使图像更清晰纯真,当然不用涂料用固体附着物包裹也可以达到类似的使用效果。

为了方便夜间或光线暗时的观测,取景器2的旁边安装有led补光灯8,补光灯8的电源线上接有开关10,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补光灯,如图5所示。

为了方便组装,单个放大显示器锥体6装在方形小盒子58内,如图22所示,多个方形小盒子可以任意组装在一起。为了适应规模型工业化生产,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x可以注塑成一个整体,如图23所示。同样,图7车内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也可以注塑成一个整体,注塑后将多个放大器锥体的四周浸粘反光涂层,然后连接组装。

实施例1:如图6、图7、图8、图9所示,是上述多组取景器2与影像放大显示器j在汽车上的应用,车身11前面的a1、b1、c1是前取景器;d1、左侧取景器;e1、右侧取景器;f1、g1、h1是后取景器,这里的多个取景器是上述取景器2的具体应用,各取景器的末端分别由光导复合线4连接到驾驶室内的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x上,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x由多个影像放大显示器j组合,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x上各分区的图像分别对应各取景器采集的区域。车身11前面的前取景器a1、b1、c1分别对应车前盲区a、b、c区;左侧取景器d1,右侧取景器e1对应车左侧盲区d和车右侧盲区e;后取景器f1、g1、h1分别对应车后盲区f、g、h位置。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x上的整体图像显示车周围的全景图像。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x上的小a、小b、小c分别与车前a、b、c盲区相对应,小d、小e分别与车两侧d、e的盲区相对应,小f、小g、小h分别与车后f、g、h的盲区相对应。本实施例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x与车辆仪表盘17安装在一起,成为仪表盘的一部分。

图11是汽车尾部用两只取景器时采集车外盲区f区、g区示意图,图12是两只取景器时放大显示器的组合形式示意图,显示的f、g分别对应车外盲区f区、g区。图13是汽车尾部用1只后取景器42f时车后盲区m的示意图,图14是组合显示器x上显示m的示意图。

图18是车后盲区m位置有儿童时的示意图,该区域是盲区事故的多发区,尤其是,从车库或泊车位倒出时极易发生,上述,青岛辽阳东路与深圳路路口的惨案,和在浮山后湖光山色小区内发生的惨祸都是在该盲区发生的。采用该发明后,该区儿童的影像清晰的显示在车内的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上,如图19中组合显示器上m区上所示。

图20是车右前方盲区c位置有儿童时的示意图,采用该发明后,该区儿童的影像清晰的显示在车内的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上,如图21中c区所示。该区域也是盲区事故的多发区,尤其是,在小区内行驶或进出入小区时或者泊车时极易发生事故。上述,在郑州市中原路的一个小区内,张某仅3岁的小女儿,以及,2014年4月16日宁波梅江西苑门前的人行道上,一个不到2岁的男孩被压在了车底下,因此,汽车右前方盲区位置也是极易发生事故的区域。

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只是为了方便在现有车辆上安装使用,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x安装在一个组合体19里,组合体19的后面有插接件连接光导纤维,组合体19的基座20固定在在驾驶室的前台上,如图10所示,方便驾驶员观测使用。

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只是取景器的安装位置不同,为了取景范围更宽,取景器安装在左、右倒车镜上。前取景器33a、37c分别安装在左、右倒车镜的前面,分别对应车前a盲区和c盲区。左侧取景器36d,右侧取景器40e,安装在左、右倒车镜的后面,分别对应车左侧盲区d和车右侧盲区e。安装位置示意图如图15、图16、图17所示,所取得的盲区影像如实施例1一样显示在车内的影像放大组合显示器x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限定的,在汽车车身上安装光学取景器,光学取景器末端连接光导纤维,光导纤维另一端连接到汽车内的影像放大显示器上,以及在取景器旁边安装有led补光灯,在该范围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发明是对现有盲区观察技术的突破,使驾驶员可以方便的观测到汽车周围的全部情景,真正做到无盲区,因此,可大大减少停车倒车时的事故率,尤其对儿童碾压的事故率。显示器与仪表盘做在一起,成为仪表盘的一部分,使车辆整体性能得到提升。而且,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易于批量生产,尤其是汽车制造厂,除仪表盘模具需要改造外,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成本投入就可以形成产品,有利于厂家在汽车制造领域的竞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