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器上顶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3672发布日期:2018-07-07 10:27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振器上顶胶。



背景技术:

汽车减振器上顶胶位于减振器上端,上端与车身连接,对减振器进行限位和缓冲作用,下端与减振器轴承配合,保证力的传递路径,现有的上顶胶结构存在缺陷主要是:

1)上顶胶下骨架与轴承直接铁碰铁接触,产生噪声;

2)上顶胶中的上下骨架先用点焊连接,之后再与胶体硫化在一起,由于零件本身的工艺误差在点焊后会使得上下骨架之间产生间隙,同时下骨架与平面轴承是铁碰铁接触,零件的加工误差也会造成两者之间产生间隙;

3)上下骨架采用点焊,易引起应力集中,且点焊区域的凸凹处会对螺母的锁紧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使螺母在使用中松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减振器上顶胶,解决上顶胶下骨架与轴承直接铁碰铁接触产生噪声的问题;解决由于金属件与金属件制造精度,装配后易产生间隙的问题;解决上顶胶中上骨架与下骨架点焊后容易引起螺栓接触面不平整,从而出现螺母扭矩打不紧的问题;同时解决点焊区域在轴承受力时易引起骨架应力集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减振器上顶胶,包括上骨架、下骨架和位于所述上骨架和所述下骨架之间的胶体,所述下骨架的下表面硫化一层橡胶层,所述下骨架上设有与平面轴承相配合的圆弧,所述上骨架与所述下骨架通过沿二者之间接触处的圆周烧焊一圈使二者连接在一起,所述上骨架和所述下骨架均套装在螺母上,所述螺母套装在活塞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骨架上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条凸筋。

优选地,所述螺母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外壁中部设有一圈凸缘,所述螺母本体外径小于所述凸缘外径,所述上骨架套装在所述凸缘上,所述下骨架套装在所述螺母本体上,所述上骨架的中心孔直径大于所述下骨架的中心孔直径。

优选地,所述凸缘的下端面与所述下骨架的上表面接触,所述螺母本体的下端面与所述平面轴承的上表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上骨架的中心孔直径为17-18mm,所述下骨架的中心孔直径为1-5.5mm。

优选地,所述下骨架下表面的所述橡胶层的厚度为0.6-1.0mm。

优选地,所述上骨架的厚度和所述下骨架的厚度均为2.0-2.5mm。

优选地,所述上骨架的高度为14-16mm,所述下骨架的高度为15-17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此结构通过下骨架外硫化的橡胶层消除了上顶胶与轴承接触时的噪声,同时也消除了下两者之间由于加工精度而产生的间隙;

2、此结构通过下骨架的圆弧特征与轴承配合,改善了轴承的受力,提高了轴承寿命;

3、此结构通过下骨架的凸筋特征降低骨架的应力,提高零件耐久性;

4、此结构通过增大上骨架中心孔直径并且配合新开发的螺母,让螺母的端面分别与下骨架、轴承表面接触,消除了上、下骨架焊接时所产生的间隙对螺母接触面的影响,且更有利于轴承的受力,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5、改变上、下骨架的焊接区域,可以解决原来点焊造成上骨架表面不平而影响螺母的扭矩打紧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减振器上顶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下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减振器上顶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减振器上顶胶的装配图;

图5为图4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骨架;2、下骨架;3、胶体;4、橡胶层;5、平面轴承;6、螺母本体;7、活塞杆;8、凸筋;9、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减振器上顶胶,包括上骨架1、下骨架2和位于所述上骨架1和所述下骨架2之间的胶体3,所述下骨架2的下表面硫化一层橡胶层4,所述下骨架2上设有与平面轴承5相配合的圆弧,所述上骨架1与所述下骨架2通过沿二者之间接触处的圆周烧焊一圈使二者连接在一起,所述上骨架1和所述下骨架2均套装在螺母上,所述螺母套装在活塞杆7上。

如图2所示,所述下骨架2上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条凸筋8。

如图4-5所示,所述螺母包括螺母本体6,所述螺母本体6外壁中部设有一圈凸缘9,所述螺母本体6外径小于所述凸缘9外径,所述上骨架1套装在所述凸缘9上,所述下骨架2套装在所述螺母本体6上,所述上骨架1的中心孔直径大于所述下骨架2的中心孔直径;所述凸缘9的下端面与所述下骨架2的上表面接触,所述螺母本体6的下端面与所述平面轴承5的上表面接触。

如图3所示,所述上骨架1的中心孔直径φ1为17-18mm,所述下骨架2的中心孔直径φ2为1-5.5mm;所述下骨架2下表面的所述橡胶层4的厚度t3为0.6-1.0mm;所述上骨架的厚度和所述下骨架的厚度均为t1=t2=2.0-2.5mm;所述上骨架的高度为h1=14-16mm,所述下骨架的高度为h2=15-17mm;其他尺寸为:h3=12~14mm,r1=2~2.5(与料厚值一样),r2=r3=r1+3,r4=7~8mm,r5=3~5mm,r6=r1-t3,r7=5~6mm,r8=r4-t3。

本发明的下骨架硫化一层橡胶,消除了金属件与金属件之间由于制造精度造成的间隙,并消除金属件与金属件接触时产生的噪声;改变上骨架与下骨架的焊接位置,可以解决螺母在使用过程中松脱的风险;通过下骨架的圆弧特征与平面轴承配合,增大平面轴承的受力面积,使得轴承受力均匀,减小轴承应力,防止轴承破损,提高轴承寿命;通过下骨架的凸筋特征降低骨架的应力,防止出现应力过大情况,提高零件耐久性;采用新开发的螺母,使其端面分别与下骨架、平面轴承表面贴合,更有利于轴承力的均分,再结合上骨架、下骨架沿接触处烧焊一圈,提高了上顶胶整体的牢固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振器上顶胶,包括上骨架、下骨架和位于所述上骨架和所述下骨架之间的胶体,所述下骨架的下表面硫化一层橡胶层,所述下骨架上设有与平面轴承相配合的圆弧,所述上骨架与所述下骨架通过沿二者之间接触处的圆周烧焊一圈使二者连接在一起,所述上骨架和所述下骨架均套装在螺母上,所述螺母套装在活塞杆上。本发明有益效果:消除了金属件与金属件之间由于制造精度造成的间隙,并消除噪声;解决螺母在使用过程中松脱的风险;使得轴承受力均匀,减小轴承应力,防止轴承破损,提高轴承寿命;通过下骨架的凸筋特征降低骨架的应力,防止出现应力过大情况,提高零件耐久性;提高了上胶体整体的牢固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俊斌;林振华;陈丹华;刘水生;韦宝侣;李龙;伍初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2.29
技术公布日:2018.07.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