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冷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2979阅读:1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冷藏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藏车,具体涉及一种真空冷藏车。



背景技术:

冷藏车是用来运输冷冻或保鲜的货物的封闭式厢式运输车,是装有制冷机组的制冷装置和聚氨酯隔热厢的冷藏专用运输汽车,常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冷冻车),奶制品(奶品运输车)、蔬菜水果(鲜货运输车)、疫苗药品(疫苗运输车)等。

现有冷藏车的保鲜率不高,冷藏箱体不能完全处于真空状态,当冷藏箱体在打开箱门,拿取物品时,会有很多外部的空气进入到箱体内,容易使得物品变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真空冷藏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真空冷藏车,所述真空冷藏车包括一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冷藏箱体,所述真空冷藏车还包括:

至少两个真空泵,这些真空泵分别设置在冷藏箱体的侧板上,这些真空泵分别与冷藏箱体内部连通;

至少两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冷藏箱体的侧板上,每个传感器对应设置在一个真空泵一侧;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车体的驾驶室内,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各个真空泵和各个传感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控制壳体,所述控制壳体上设有显示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各个真空泵和各个传感器连接,所述显示器与控制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冷藏箱体内设有至少两个温区,每个温区内设有一个真空泵和一个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将冷藏箱体实时保持在真空状态,大大提高了保鲜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冷藏车,其包括一车体100,在车体100上设有冷藏箱体200。

本申请还包括至少两个真空泵300、至少两个传感器400和控制装置500。

真空泵300的个数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其分别设置在冷藏箱体200的侧板210上,分别与冷藏箱体200内部连通,其是用于抽取冷藏箱体200内的空气,从而使得冷藏箱体200保持真空状态。

对于在冷藏箱体200内设置多个温区的,可分别在每个温区内设置一个真空泵300,这样通过真空泵300可抽取每个温区的空气,从而使得每个温区都保持真空状态。

传感器400个数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其也分别设置在冷藏箱体200的侧板210上,并且,每个传感器400与一个真空泵300对应配合,具体设置在真空泵300一侧。

传感器400具体为空气传感器,其是用于感应冷藏箱体200内的空气含量,并将感应到的数据发送给控制装置500。

控制装置500,其具体设置在驾驶室内,其分别与各个真空泵300和各个传感器400连接,控制装置500可接受各个传感器400发送来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对真空泵300进行开启或关闭。

为了便于控制装置500的整体安装和维修,控制装置500具体包括一控制壳体510,控制壳体510可拆卸的安置在车体100的驾驶室内,在控制壳体510内设有显示器520和控制器530,控制器530分别与各个真空泵300和各个传感器400连接,控制装置500可接受各个传感器400发送来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对真空泵300进行开启或关闭。

显示器520,其与控制器530连接,其可显示控制器530接受到的传感器400发送来的数据,并将数据显示出来,便于驾驶员及时了解冷藏箱体200内的空气含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当冷藏箱体200为单温区时,冷藏箱体200上的各个传感器400会实时感应冷藏箱体200内的空气含量,并将感应到的数据发送给控制装置500,当冷藏箱体200内出现空气时,控制装置500会控制各个真空泵300工作,从而将冷藏箱体200内空气抽出,直至,各个传感器400感应不到空气,控制装置500再控制各个真空泵300停止工作;

当冷藏箱体200为多个温区时,每个温区上的传感器400都会实时感应该温区内的空气含量,当有温区内出现空气时,控制装置500会对应控制该温区的真空泵300工作,从而将该温区内空气抽出,直至,该温区内的传感器400感应不到空气,控制装置500再控制该温区内的真空泵300停止工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