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箱用180度收放活动轮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0082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旅行箱用180度收放活动轮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子组件,具体涉及旅行箱用180度收放活动轮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拉杆箱。其上的万向轮固定在箱体上,无论箱体处于使用状态还是闲置状态,万向轮始终伸出箱体外,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空间的浪费,此外,这一问题还造成万向轮易损坏等问题。长期以来旅行箱活动轮组一直采用传统固定的方式,一成不变,即有一个轮壳,一个支架,一个轮胎或两个轮胎的方式,其使用痛点与缺陷为以下三点:

1. 在国际航空法对于行李登机与托运要求的框架之下,符合登机尺寸的行李箱只能做在三边总和115CM/19.5英寸之下。托运三边总和158CM/27.5英寸之下。传统轮组的结构与方式会压缩旅行箱的容载空间,

2. 旅行箱在负重托运过程,传统轮组的方式会产生一个冲撞受力杠杆,导致旅行箱箱体破损,旅行箱使用寿命缩短,对环境造成压力,不利于环保。

3. 旅行箱在闲置不用时间,传统轮组的方式会占用更多家居空间,给妥善存放带来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专利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旅行箱用180度收放活动轮组,其在安装至箱体后,在需要使用时,可将轮子组件拉出箱体外以便于使用,而当闲置时,轮子组件可缩进本实用新型中的大凹槽内,从而将轮子组件隐藏,以方便避免轮子组件占用使用空间,另一方面轮子组件不会受到外力冲击、碰撞,避免轮子组件损坏,从而提高轮子组件的使用的寿命,结构新颖、使用便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旅行箱用180度收放活动轮组,包括轮壳、转轴、轮支架以及轮子组件,轮子组件连接轮支架,轮支架固定连接转轴,转轴穿过所述的轮壳,转轴转动时可带动所述的轮子组件隐藏至轮壳内或伸出轮壳外。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转轴的一端具有转钮,转钮位于所述的轮壳外。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还包括定位件、滑动件,

轮壳上具有两个侧壁以及背部,两个侧壁以及背部,背部内表面下部与定位件固定连接,滑动件滑动装配在定位件上且可在所述的定位件上向上或下滑动,滑动件上端与定位件上端具有相配合的使得滑动件和定位件相固定的定位机构,

轮子组件转动连接轮支架,

轮支架安装在两个侧壁之间,转轴穿过所述的两个侧壁以及轮支架。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定位机构包括设于定位件上的凸起以及设于滑动件上的第三凹槽,凸起匹配卡在所述的第三凹槽内将所述的定位件与滑动件相固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滑动件下端设有供手指伸入以拉动滑动件的第四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 在国际航空法对于行李登机与托运要求的框架之下,《旅行箱用180度收放活动轮组》可以让登机旅行箱做大到22英寸,加大登机箱的容载量,托运行旅行箱可以做到31英寸,大大增加旅行箱在使用过程中的容量需求。

2. 旅行箱在负重托运过程,此《旅行箱用180度收放活动轮组》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收进箱体,避免了负重冲撞破损的可能与压力。大幅度提高旅行箱使用寿命,更加环保低碳。

3. 旅行箱在闲置不用时间,可隐藏轮子组件,减少家庭空间占用,妥善存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轮壳、定位件、转轴、滑动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滑动件的立体图一;

图5是滑动件的立体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5所示,旅行箱用180度收放活动轮组,包括轮壳3、转轴7、轮支架以及轮子组件6,轮子组件连接轮支架4,轮支架固定连接转轴,转轴穿过所述的轮壳,转轴转动时可带动所述的轮子组件隐藏至轮壳内或伸出轮壳外。

转轴的一端具有转钮5,转钮位于所述的轮壳外。

其中,轮胎可双轮与单轮。轮轴一侧有一个转钮(一字型转钮,圆柱形转钮,方型转钮,内凹圆孔形转钮等)。轮子在收起时转动转钮,一钮收回,轮子在放出时,转动转钮,一钮放出。转出与收回的幅度为180度。

还包括定位件1、滑动件2,轮壳上具有两个侧壁以及背部,两个侧壁以及背部,背部内表面下部与定位件固定连接,滑动件滑动装配在定位件上且可在所述的定位件上向上或下滑动,滑动件上端与定位件上端具有相配合的使得滑动件和定位件相固定的定位机构,轮子组件转动连接轮支架,轮支架安装在两个侧壁之间,转轴穿过所述的两个侧壁以及轮支架。

定位机构包括设于定位件上的凸起以及设于滑动件上的第三凹槽,凸起匹配卡在所述的第三凹槽内将所述的定位件与滑动件相固定。

滑动件下端设有供手指伸入以拉动滑动件的第四凹槽。

其中,

定位件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一面连接固定件,另一面具有纵向设置的导向柱11、位于所述导向柱上端两侧的凸起12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导向柱下端两侧且垂直于该面的第一L形固定件13,第一L形固定件13的自由端指向导向柱。

滑动件2包括第一端面29、第二端面28,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距离由上至下线性变小,第一端面上端设有第一凹槽25,下端设有第一凸起26,第一凸起设于所述的第一端面形成第一台阶面27。

第二端面设有纵向的供导向柱滑动的第二凹槽21、两个对称设置第二凹槽两侧且垂直于该端面的第二L形固定件22,第二L形固定件的自由端指向第二凹槽相对于第二L形固定件所在位置的另一侧,第二凹槽的上端两侧具有第一限位件24,第二L形固定件上具有第三凹槽221。

第二端面的下端还设有供手指伸入以拉动滑动件的第四凹槽23。

需要隐藏轮子组件时,通过手指伸入第四凹槽内向下拉动滑动件在定位件上向下滑动,因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线性变小,使得第一固定件和定位件之间的形成的可供轮支架转动的空间,从而便于隐藏轮子组件,滑动件下滑至底部时,第一L形固定件挡住第一限位件,避免滑动件滑出,转动转钮,带动轮支架从而带动轮子组件转动,当轮子组件隐藏至轮壳内时,向上推滑动件,直至滑动件上的第三凹槽与凸起卡合后固定即可,同时,滑动件上的第一台阶面、第一端面与轮支架底部(转动前上部)间隙配合(贴合或保持较小的距离)避免轮支架在受外力作用下转动,影响隐藏效果。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