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器防护板及汽车悬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4376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转向器防护板及汽车悬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器防护板及汽车悬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技术中,转向器一般是直接焊接安装在汽车底部的副车架上,随着车辆行驶时间的加长,焊缝有可能会出现松动的情况。另外,由于转向器布置在汽车底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如泥水的腐蚀及碎石尖物的冲击,进而导致转向器内部进水失效、壳体被击穿等故障出现。而转向器出现故障将会对行车安全带来极大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转向器易受到外界因素破坏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器防护板,该防护板包括防护板本体,所述防护板本体上冲压形成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设有减重孔。

其中,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防护板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其中,每个所述加强筋上均设有多个所述减重孔。

其中,多个所述减重孔沿所述加强筋的长度方向排列。

其中,多个所述减重孔沿所述加强筋的宽度方向上分成多排,从所述加强筋的宽度方向上看,多排所述减重孔交错分布。

其中,所述防护板本体的前部边缘上设有用于与副车架前横梁连接的第一安装孔,所述防护板本体的后部边缘上设有用于与副车架后横梁连接的第二安装孔。

其中,所述防护板本体的前部边缘向下形成折边,所述第一安装孔设于所述折边上。

其中,还包括滚珠,所述滚珠设于所述防护板本体的底面上、且位于相邻的所述加强筋之间。

其中,所述加强筋由所述防护板本体的底面朝上冲压而成,所述减重孔设于所述加强筋的冲压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悬架,该汽车悬架包括上述所述的转向器防护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防护板本体支撑覆盖在转向器下方,有效避免了转向器因泥水腐蚀、石子击打等外界因素而损坏;另外,防护板本体上设置加强筋和减重孔既减轻了防护板的重量,又保证了防护板本身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转向器防护板的轴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转向器防护板的安装结构图。

附图标记:

1、第一安装孔;2、第二安装孔;3、加强筋;4、减重孔;

5、副车架前横梁;6、副车架后横梁;7、转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器防护板,该防护板包括防护板本体,防护板本体上冲压形成有加强筋3,加强筋3上设有减重孔4。由此,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轮溅起的泥水或碎石可被防护板本体遮挡,而不会直接飞溅到转向器7上,避免了转向器7被腐蚀或击穿损坏。另外,防护板本体上冲压形成的加强筋3不仅可以提高防护板本身的强度、有效避免防护板本体变形,而且还不会增加防护板的重量。而在加强筋3上设置的通孔即减重孔4,可以进一步减轻防护板的重量。

其中,加强筋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加强筋3沿防护板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该多个加强筋3可在防护板本体上等距分布,也可以根据防护板本体上的各部分承载的重量来分布,即防护板本体上承载重量大的地方加强筋3分布密集一些,防护板本体上承载重量小的地方加强筋3分布稀疏一些或直接不设置加强筋3。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保证防护板本体较长时,防护板本体上各处强度相同。

进一步地,每个加强筋3上均设有多个减重孔4。由此,在保证减轻防护板本体重量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加强筋3自身的强度。

更进一步地,多个减重孔4沿加强筋3的长度方向排列,即多个减重孔4沿加强筋3长度方向排成一列,从而便于制造时该多个减重孔4一次性冲孔成形。

另外,多个减重孔4在加强筋3的长度方向上除了可以排成一列以外,还可以沿加强筋3的宽度方向上分成多排,从加强筋3的宽度方向上看,多排减重孔4交错分布,从而可以避免加强筋3从中部断裂。

其中,防护板本体的前部边缘上设有用于与副车架前横梁5连接的第一安装孔1,防护板本体的后部边缘上设有用于与副车架后横梁6连接的第二安装孔2。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一方面、通过防护板本体把副车架前、后梁连接起来,可增强副车架自身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实现防护板本体与副车架的可拆卸连接,便于日常的维修替换。

进一步地,防护板本体的前部边缘向下形成折边,第一安装孔1设于折边上。也就是说,防护板本体的前部边缘所在平面的高度低于防护板本体的后部边缘所在平面的高度。由于一般情况下,副车架的前横梁的高度和后横梁的高度并不一致,即副车架的前横梁相比后横梁更接近地面。通过折边与副车架前横梁5连接,就可保证防护板整体保持水平,进而可避免放置在防护板上的转向器7发生倾斜而影响其性能。

其中,还包括滚珠,滚珠设于防护板本体的底面上、且位于相邻的加强筋3之间。当汽车行驶过程中遇到高出路面的障碍时,可通过滚珠的滚动越过障碍,从而缓解了障碍对防护板的冲击。

进一步地,加强筋3由防护板本体的底面朝上冲压而成,减重孔4设于加强筋3的冲压面上。由此可知,减重孔4位于防护板本体的凹陷处,而车轮行驶时溅起的泥水的运动轨迹是斜向上的抛物线,进而使泥水很难进入减重孔4中。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悬架,该汽车悬架包括上述转向器防护板。

本实施例中的转向器防护板的结构与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不再赘述。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转向器防护板,既提高了汽车悬架整体的强度,又可避免转向器因泥水腐蚀、石子击打等外界因素而损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