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储水功能的车顶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5203阅读:8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储水功能的车顶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储水功能的车顶箱。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以及保有量的增加,各种汽车周边配件也应运而生。车顶行李箱,简称车顶箱便收到许多汽车用户的青睐。现有技术中的车顶箱,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1544865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收缩型车顶箱,其主要供外出旅行的车友放置一些行李物品,使用功能较为单一。

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有许多地方需要用到水,例如发动机的冷却降温、车窗玻璃的清洁等,对于一些搭载着车顶箱进行长途跋涉的旅行车而言,尤其在沙漠干燥的环境中,储存充足的水作不同的用途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实际运用中车顶箱功能应用单一,车辆远行途中常出现缺水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储水功能的车顶箱,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带储水功能的车顶箱,包括车顶箱箱体,所述车顶箱内设有一用于存放水的储水腔,所述车顶箱箱体上还设有与所述储水腔相连通的用于将收集的水分输送至储水腔中的集水组件,以及用于排出储水腔中水以得到不同功用水体的排水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水分存储在车顶箱箱体中,在车辆远行时可以携带更多的水分,并且,通过在车顶箱箱体上设置收集水分的集水组件以及排水组件,使得车顶箱箱体能够自动地收集水分,保持水量充足,通过设置上述排水组件,可以根据需要得到不用功用的水体,使得车辆行驶过程中,车体零部件或驾乘人员各方面的水分需要得到满足,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组件包括环绕车顶箱箱体周向设置的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远离车顶箱箱体的一端倾斜向上设置,所述挡水板与车顶箱箱体的相接处、位于挡水板的上方位置开设有与所述储水腔相连通的至少一个入水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在雨天行进时,滴落在车顶箱箱体上的雨水沿着车顶箱箱体的外壁顺流而下,经挡水板阻挡后,通过入水口流入到储水腔中进行存储。

进一步的,所述车顶箱箱体的侧壁上环绕其周向开设有一收纳槽;

所述集水组件包括活动设置于所述收纳槽中且与所述车顶箱箱体伸缩配合的多个集水板,多个所述集水板远离车顶箱箱体的一端倾斜向上设置,或边缘朝上翻折设置形成一折边,所述折边所在水平面高度高于所述收纳槽所在水平面高度;

所述收纳槽的开口处设置有防止所述集水板滑落的卡块,所述收纳槽内开设有与所述储水腔相连通的进水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下雨天时将集水板从收纳槽中抽出,增大集水板接收雨水的面积,从而增加集水量。滴落到集水板上的雨水经进水口进入到储水腔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入水口或进水口处设有用于防止储水腔中水分蒸发或溢流的透水件。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防止储水腔中的水分蒸发或者溢流,减少储水腔中水分的散失。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多个设置于车顶箱箱体底部且与所述储水腔相连通的出水管,多个所述出水管的管体内部分别嵌设有不同数量、不同滤孔大小的滤网或过滤棉层,多个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设有出水龙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用储水箱中的水体时,选择不同的出水龙头将会得到纯净度不同的水体,满足车辆或驾乘人员对不同水体的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组件包括一设置于车顶箱箱体底部且与所述储水腔相连通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车顶箱箱体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出水管通断的阀门,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可拆卸设置有一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多层相互可拆卸连接的、滤孔直径大小不等的过滤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驾乘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节过滤筒的层次及过滤滤孔的直径大小,从而得到各种用途的、不同洁净度的水体。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过滤筒呈圆筒状设置,包括筒壁以及嵌设于筒壁内的过滤板,且过滤筒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开设有螺纹槽,相邻两个过滤筒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通过旋转组合便可以将各个过滤筒拆开或者组合,十分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组件还包括一设置于车顶箱箱体上的用于放置表面带水物件的物品放置腔,所述物品放置腔中开设有与所述储水腔相连通的水流通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驾乘人员携带有如雨伞之类的表面带水物件时,便可将上述物件放置到上述物品放置腔中,物品表面携带的水分将会被收集到储水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物品放置腔内沿其轴向还转动设置有一滚筒筛以及驱动所述滚筒筛绕其轴向转动的电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快速地去除表面带水物件上携带的水分,也便于水分的收集。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腔设置于车顶箱箱体的底部且与车顶箱箱体内部空间由硬质板材或支架隔离,所述储水腔朝向车顶一侧壁由软性隔水材料制成且紧贴车顶表面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储水腔中的水分与车顶更近距离地接触,从而在夏日酷热天气一定程度上降低车体内部的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在车顶箱中开设储水腔,可以收集并且携带更多的水,方便车辆长途跋涉使用;

(2)通过设置本实用新型中的集水组件与排水组件,可以实现水分的收集以及水体的分类利用,满足汽车或者驾乘人员的不同需要;

(3)储水腔设置于车顶,能够减少阳光对车顶的热辐射,由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隔热降温的效果,同样,也能够使得行李箱内的温度不会发生突然的骤变。

附图说明

图1为车顶箱实施例一的整体示意图(箱体打开);

图2为车顶箱实施例一中箱体沿其长度方向的中线剖开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车顶箱实施例一的整体示意图(箱体闭合);

图4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车顶箱实施例二的整体示意图;

图6车顶箱实施例二中箱体沿其长度方向的中线剖开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车顶箱实施例三的整体示意图;

图9为车顶箱实施例三的过滤组件及阀门的爆炸示意图;

图10为车顶箱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图11为车顶箱实施例四的滚筒筛于电机的配合示意图;

图12为车顶箱实施例五的整体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车顶箱与车体相配合的示意图。

附图标志:1、车顶箱箱体;2、储水腔;3、集水组件;4、排水组件;311、挡水板;312、入水口;321、收纳槽;322、集水板;323、折边;324、卡块;325、进水口;33、海绵;411、出水管;412、过滤棉层;413、出水龙头;421、阀门;422、过滤组件;4221、过滤筒;4222、螺纹槽;4223、筒壁;4224、过滤板;341、物品放置腔;342、水流通道;343、滚筒筛;344、电机;5、支架;6、橡胶层;7、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一些长途跋涉,尤其是一些在干旱地区行进的旅行车辆,水对于车辆及其驾乘人员而言水分重要,如何合理地利用车载资源获取并搭载更多的水体,并能为车体或驾乘人员提供不同品质的水体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一种带储水功能的车顶箱,包括车顶箱箱体1,车顶箱内设有一用于存放水的储水腔2,车顶箱箱体1上还设有与储水腔2相连通的用于将收集的水分输送至储水腔2中的集水组件3,以及用于排出储水腔2中水以得到不同功用水体的排水组件4。

储水腔2设置于车顶箱箱体1的底部且与车顶箱箱体1内部空间由硬质板材或支架5隔离,车顶箱箱体的底部设有一用于将车顶箱固定在车顶上的支撑板7。

如图1所示,集水组件3包括环绕车顶箱箱体1周向设置的挡水板311,挡水板311远离车顶箱箱体1的一端倾斜向上设置,挡水板311与车顶箱箱体1的相接处、位于挡水板311的上方位置开设有与储水腔2相连通的入水口312,入水口312的数量为多个且绕车顶箱箱体1的外侧轴向均匀等间隔排布。挡水板311远离车顶箱箱体1的一端向上设置有折边323。当车辆在雨天行进时,滴落在车顶箱箱体1上的雨水沿着车顶箱箱体1的外壁顺流而下,经挡水板311阻挡后,通过入水口312流入到储水腔2中进行存储。

存储的储水腔2中的水分由于其洁净度并不能完全满足各类车辆用水或驾乘人员用水需求,因此,在使用时还需要对水体进行不同程度的过滤分类,使其能够满足不同的需要,例如用于冷却发送机的水洁净度要求要小于驾乘人员饮用水的洁净度要求。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排水组件4包括多个设置于车顶箱箱体1底部且与储水腔2相连通的出水管411,多个出水管411的管体内部分别嵌设有不同数量、不同滤孔大小的滤网或过滤棉层412,多个出水管411的出水端设有出水龙头4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用储水箱中的水体时,选择不同的出水龙头413将会得到纯净度不同的水体,满足车辆或驾乘人员对不同水体的要求。

上述方案中,为了减小存储于储水腔2中的水体因溢流或者蒸发而消失的概率,在车顶箱箱体1外侧壁的入水口312处设置有用于防止储水腔2中水分蒸发或溢流的透水件,如海绵33、棉布等,位于储水腔2外部的水可以透过海绵33等透水件进入到储水腔2中,而储水腔2中的水体不易蒸发流失。上述设置,对于在一些干旱沙漠地区保证储水腔2中的水体不流失有显著的效果。

对于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与有益效果如下:

下雨天或人工加注水时,水滴落到车顶箱箱体1上,水沿着车顶箱箱体1的外侧壁顺流而下至挡水板311处,挡水板311聚集水并通过入水口312将水送至储水腔2中,实现储水箱的加水。通过在入水口312处设置海绵33等透水性挡件,使得储水箱中的水不易蒸发,也可以避免外部的一些大颗粒杂质进入到储水腔2中。在使用储水腔2中的水时,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出水龙头413即可。上述方案使得车辆远行时可以携带更多的水分,并能自动收集水分,解决了行车途中车辆或驾乘人员用水不足的问题,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体内部的温度。

实施例二

如图5~7所示,一种带储水功能的车顶箱,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车顶箱箱体1的侧壁上环绕其周向开设有一收纳槽321。集水组件3包括活动设置于收纳槽321中且与车顶箱箱体1伸缩配合的多个集水板322,多个集水板322远离车顶箱箱体1的一端倾斜向上设置,或边缘朝上翻折设置形成一折边323,折边323所在水平面高度高于收纳槽321所在水平面高度。收纳槽321的开口处设置有防止集水板322滑落的卡块324,收纳槽321内开设有与储水腔2相连通的进水口325。

上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比,其可以在下雨天时将集水板322从收纳槽321中抽出,增大集水板322接收雨水的面积,从而增加集水量。平时可以将集水板322收纳到收纳槽321内部,增加车顶箱箱体1的美观度并防止灰尘落入到储水腔2或集水板322上。滴落到集水板322上的雨水经进水口325送入到储水腔2的内部,保证进水洁净度。

实施例三

如图8和图9所示,一种带储水功能的车顶箱,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排水组件4包括一个设置于车顶箱箱体1底部且与储水腔2相连通的出水管411,出水管411与车顶箱箱体1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出水管411通断的阀门421,出水管411的出水端可拆卸设置有一过滤组件422,过滤组件422包括多层相互可拆卸连接的、滤孔直径大小不等的过滤筒4221。如图6所示,多个过滤筒4221呈圆筒状设置,包括筒壁4223以及嵌设于筒壁4223内的过滤板4224,且过滤筒4221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开设有螺纹槽4222,相邻两个过滤筒4221螺纹连接。

上述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相比,减少了车顶箱箱体1上出水管411的数量,驾乘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节过滤筒4221的层次及过滤孔的直径大小,从而得到各种用途的、不同洁净度的水体,简化了车顶箱箱体1的结构。

实施例四

如图10和图11所示,一种带储水功能的车顶箱,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集水组件3还包括一设置于车顶箱箱体1上的用于放置表面带水物件的物品放置腔341,物品放置腔341呈圆柱形,物品放置腔341中开设有与储水腔2相连通的水流通道342。为了可以快速地去除表面带水物件上携带的水分,也便于水分的收集,物品放置腔341内沿其轴向还转动设置有一滚筒筛343以及驱动滚筒筛343绕其轴向转动的电机344。

对于实施例四,当驾乘人员携带有如雨伞之类的表面带水物件时,便可将上述物件放置到上述物品放置腔341中,物品表面携带的水分将会被收集到储水腔2中,十分方便。

实施例五

如图12所示,一种带储水功能的车顶箱,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储水腔2朝向车顶一侧壁由软性隔水材料(如橡胶层6)制成且紧贴车顶表面设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储水腔2中的水分与车顶更近距离地接触,利用水的吸热原理降低车顶的热量,从而在夏日酷热天气一定程度上降低车体内部的温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