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钢丝结构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0231阅读:1273来源:国知局
具有钢丝结构轮胎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电动车,三轮车及人力车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钢丝结构轮胎。



背景技术:

钢丝轮胎现部分轮胎厂家已有开发,但只注重于轮胎的防刺性能,造成轮胎太重,钢丝排布不合理,钢丝胎的优越性能未能体现出来,而尼龙轮胎胎体变形量大,轮胎省电,省油性不能在结构上全面体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钢丝结构轮胎。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钢丝结构轮胎,包括底胶层和胎面胶层;所述底胶层与所述胎面胶层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层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所述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与所述胎面胶层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层钢丝带束层,且所述钢丝带束层仅设置在轮胎胎冠区域,且与胎冠中心线对称分布。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钢丝带束层由至少2根钢丝相互绞合捻合成一股后均匀排布而成,且所述钢丝带束层表面复合有钢丝胶,相邻两股钢丝间间距0-2毫米。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钢丝带束层为至少两层,相邻两层钢丝带束层呈交叉排列。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钢丝带束层的圆弧角形成20°-80°夹角。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钢丝带束层端点距离轮胎胎肩边缘部大于10毫米。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相邻两钢丝带束层宽度相差5毫米以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靠近所述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的钢丝带束层宽度大于远离所述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的相邻钢丝带束层。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为至少两层,且相邻两层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呈交叉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钢丝结构轮胎具有如下优点:

1、轮胎更加耐磨;该新型结构钢丝胎耐磨性能提升10%以上。

2、轮胎更省电、省油;该新型结构钢丝胎省电性能提升6%以上;

3、轮胎更加防刺;该新型结构钢丝胎强度提升25%以上;

4、轮胎更易修补;该新型结构钢丝胎修补胶条后,不易掉落,可确保轮胎正常使用;

5、轮胎变形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钢丝带束层两层角度交叉贴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两层角度交叉贴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具有钢丝结构轮胎,它包括底胶层和胎面胶层,该两层结构为现有轮胎通有的结构层;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底胶层与所述胎面胶层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层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是指:聚酯帘布层或尼龙纤维帘布层。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与所述胎面胶层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层钢丝带束层,且所述钢丝带束层仅设置在轮胎胎冠区域,且与胎冠中心线对称分布。该结构使得轮胎更省电、省油、轮胎更易修补。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钢丝带束层由至少2根钢丝相互绞合捻合成一股后均匀排布而成,且所述钢丝带束层表面复合有钢丝胶,相邻两股钢丝间间距0-2毫米,从而形成钢丝带束层。

具体的,如图1所示,钢丝带束层为了增强轮胎的防刺功能,本实施例对钢丝带束层和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做了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所述钢丝带束层包括第一钢丝带束层2和第二钢丝带束层1两层结构,如图2所示,优选的,相邻的第一钢丝带束层2和第二钢丝带束层1两层钢丝带束层呈交叉排列。优选的,靠近所述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的钢丝带束层宽度大于远离所述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的相邻钢丝带束层,即第一钢丝带束层2的宽度大于第二钢丝带束层1的宽度。该排布结构更合理,不仅保证钢丝轮胎的防刺功能,且轮胎重量减轻,使用起来更轻便,车辆省电省油。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包括第一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4和第二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4两层结构,优选的,如图3所示,相邻的第一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4和第二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4两层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呈交叉排列。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为了提高轮胎的低滚动阻力性能,本实施例中所述钢丝带束层的圆弧角形成20°-80°夹角。保证该钢丝带束层变形与轮胎变形相适应。该结构钢丝胎修补胶条后,不易掉落,可确保轮胎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为了增进轮胎在使用过程中更省电、省油,本实施例中钢丝带束层端点距离轮胎胎肩边缘部大于10毫米。优选的,相邻两钢丝带束层宽度相差5毫米以上。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钢丝带束层与轮胎胎肩部之间的距离L1大于10毫米。而且,第一钢丝带束层2与第二钢丝带束层1端点之间的距离L2在5毫米以上。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个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